臺灣雲豹消失近40年後又有人發現,已滅絕的動物為何還能再現身?

2020-12-20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雲豹是貓科豹亞科在體型最小的一類動物,主要分布在熱帶、亞熱帶的山地以及森林中,從具體區域上看主要在西到尼泊爾、東到我國臺灣省的這片區域。雲豹共有3個亞種,分別為雲豹指名亞種、臺灣雲豹和尼泊爾雲豹。在臺灣省,雲豹則是島內體型最大的動物,而臺灣雲豹只在臺灣島內棲息,屬於島上的特有物種。

臺灣雲豹身長普遍在0.6-1米之間,體重20公斤左右,體型要比金錢豹、雪豹小一些,渾身毛髮的顏色以深棕色為主,在腹部兩側還呈現出多個雲彩狀的斑紋,據此而得名雲豹。臺灣雲豹為獨居動物,晝伏夜出,攀爬能力出眾,很少下地活動,捕食也大部分在樹上進行,對樹木的依賴程度非常高。其食物來源主要為猴子、松鼠、鳥類,有時也會在樹上暗中觀察樹下的情況,一旦有鹿類、小野豬等經過,也會跳下樹,以迅雷之勢咬住獵物的脖子。在臺灣山地和森林生態系統中,雲豹處於食物鏈的頂端,沒有什麼天敵。

不過,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隨著臺灣人口的增加、土地和山地開墾程度的增加、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張,大量山地樹林和森林被砍伐破壞,臺灣雲豹的棲息地受到很大程度地壓縮,越來越向著海拔更高的山峰中上部退縮,最後的棲息地為玉山、大武山。另外,由於臺灣雲豹的毛皮既柔軟又美觀,骨頭還可以入藥,因此人們對雲豹進行捕殺現象愈演愈烈,臺灣雲豹遭受到滅頂之災,數量越來越少,自從1972年以後(到2019年),人們在野外再也沒有在自然界發現過雲豹的蹤跡,1983年被人工收養的一隻幼豹又夭折了,此後便再也沒有觀察到雲豹的身影,於是在2013年的時候,專家學者宣布臺灣雲豹基本滅絕。

在2019年的時候,在臺灣東南部的山林裡,有巡山工作人員聲稱,兩次發現了雲豹的蹤跡,又一次將臺灣雲豹拉回了人們的視野中。那麼,為什麼已經「全體滅絕」近40年的雲豹又重新出現了呢?

從生物學界對一個物種滅絕的定義來看,指的是在現在任何地方,都沒有該物種成員的存在。也就是說,我們在野處找不到該物種的存在,即觸發了滅絕的條件,而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聰明對於物種等級的標準界定,如果在50年之內在野外自然條件下從未發現該物種,便確認該物種已經滅絕。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判定物種滅絕有兩個基本條件,一個是在野外不再發現,另一個是時間要滿足50年。

按照上述標準,臺灣專家學者2013年對雲豹等級的判定,我們看到的是「基本滅絕」,而不是確定滅絕,基本滅絕和確定滅絕雖然只有兩字之差,但兩者之間有著本質的區別。科學家們可以通過對物種的棲息環境、動物的蹤跡和糞便、捕食痕跡或者監控等多種方式,來長時間地進行監測,最後作為該物種等級現狀的評定依據。

當然不可否認,滅絕的判定是主觀性的,即以人類是否直接或者間接發現為主要依據,這與真實的情況或多或少的存在偏差,只是時間觀測得越長,這種偏差就越小而已,這也是為什麼一些物種在宣布滅絕之後,也有機率再次被發現的原因,如果2019年再次發現雲豹的情況,經過嚴格的調查是屬實的話,大家也不要大驚小怪。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長時間的觀測和觀察,臺灣雲豹在野外很難再被發現,除了它們的活動區域地形地貌複雜、人跡罕至、經常棲息在樹上、毛髮具有迷惑性之外,更多的原因還是種群數量變得越來越少,據科學家們計算,當一種動物的種數數量低於50時,其後代之間近親繁衍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嚴重,基因缺陷就會在後代個體間越來越被放大,從而造成種群質量持續降低,從而邁入瀕臨滅絕的漩渦。所以,即使臺灣雲豹被再次發現確定是事實,但由於其個體數量已經非常少,野外滅絕幾成定局,就如同我國的華南虎一樣。

綜上,被宣布滅絕的物種,是有一定機率再次發現的,因為這是主觀判定和客觀實際之間存在偏差的結果。如果一個物種長時間沒有被發現,雖然我們不能百分百地確定地球上再也沒有這個物種,但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其數量已經非常少了,在自然狀態下已經很難維持可持續的繁衍能力,也就是出現了我們常說的功能性滅絕,很多物種的滅絕都不是一下子就消失的,而是通過功能性滅絕的方式持續衰落,而推動功能性滅絕產生的原因,主要是其生存環境遭到了極大破壞,其中人為因素在裡面佔據了絕大部分的比重

相關焦點

  • 臺灣雲豹消失36年後重現?已經滅絕的動物為何還能現身?
    如果相隔第49年又再次發現活著的個體,那麼這個物種也被認為沒有滅絕。所以說物種滅絕,只是我們按照自己定義出的一套標準來判斷,當然一個物種50年都沒有被發現其活著的個體,尤其還是在人類主動去尋找探尋的情況下,那麼這個物種大概率是滅絕了,可能性可以高達99%,也可以高達99.99%,但就不可能是100%,因為總會有意外出現。
  • 已經宣布滅絕的臺灣雲豹,為何又疑似在臺灣被發現?
    那是因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對「滅絕」的定義,與很多人想像的不太一樣!據報導,今年2月份,在我國臺灣的臺東縣,有原住居民聲稱發現了雲豹的活動蹤跡;臺灣雲豹屬於臺灣特有的貓科動物,這個已經在2013年就宣布滅絕的臺灣雲豹,或許重新回歸人類的視線。
  • 消失36年的臺灣雲豹再次「現身」?明明已經滅絕了,聽聽專家作何解答!
    然而,隨著人類時代的發展,許多動物已經慢慢消失了。有些動物已經永遠滅絕了。這些是已經滅絕的物種,有些已經因為人類而滅絕了。 像臺灣的雲豹一樣,人們可能仍然不熟悉這種動物。事實上,臺灣雲豹是屬於臺灣特有亞種的貓科動物,也是島上最大的野生動物之一。我們可以看到雲豹的特徵是淺灰棕色,身體兩側有6個類似雲的黑色斑紋,所以它被稱為雲豹。
  • 名貴皮毛引大量捕殺,2013年宣布滅絕的珍稀動物:臺灣雲豹
    雲豹為豹亞科最小的動物,身體兩側有6個雲狀的暗色斑紋,雲豹一般分布於亞洲的東南部,從最西部的尼泊爾開始,一直向東到中國臺灣。數量稀少,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雲豹都喜歡夜間出來活動,是爬樹的高手,常從樹上躍下捕食鼠、野兔、鳥、小鹿等小型哺乳動物,有時在農家偷吃雞、鴨等家禽。
  • 中國臺灣特有的動物——雲豹,原本以為滅絕多年,沒想到後來再次被...
    本次發現的是消失36年臺灣雲豹。雲豹全身淡灰褐色,身體兩側約有6個雲狀的暗色斑紋,這也是它之所以叫雲豹的原因。而這6年後再次發現,可以說是非常令人「興奮」消息,滅絕生物的出現,再次讓我們感受到了對生物的不一樣的親切感。
  • 雲豹到底是幾種貓科動物?臺灣雲豹是大陸雲豹的亞種嗎?
    尼泊爾雲豹被認為主要生活在尼泊爾,在不丹和印度東北部也有分布。它們行動詭秘,很難被人發現。圖:位於尼泊爾的紅外相機拍到的尼泊爾雲豹活動的畫面。4.臺灣雲豹臺灣雲豹是最知名的雲豹,知名的原因卻是因為它已經被認為滅絕,也常常出現在各種滅絕動物榜單之中。
  • 已經滅絕的十大野生動物—中國篇
    四:普氏野馬(1947年,中國)國內新疆作為普氏野馬的故鄉,也由於俄、德、法等國的探險隊不斷大規模捕獵,並將28匹馬駒偷運出境,加之國內大批捕殺,到20世紀70年代,新疆普氏野馬也基本宣布消失。五:白頭鸛(1950年代,中國)曾在灤河口、福州、西藏拉薩分別採到標本。從上世紀50年代後就一直無野生報導,因此斷定,中國境內可能滅絕。
  • 陝西雲豹還好嗎?最近一次發現它是20年前 可惜已被獵殺
    2006年,科學家經過研究將雲豹屬一分為二,變成兩個物種,巽(xùn)他雲豹(也叫馬來雲豹)和大陸雲豹(包括臺灣雲豹、尼泊爾雲豹、指名亞種)。雲豹指名亞種是由英國博物學家愛德華·格裡菲斯於1821年首次發現命名的。但臺灣雲豹已經被認為滅絕,它首次出現在科學文獻是在1862年,學者羅伯特·斯文豪對其進行命名。
  • 貴州發現消失近40年的動物,能像人一樣直立行走,在中國已不常見
    貴州發現消失近40年的動物,能像人一樣直立行走,在中國已不常見遊遍世界美景,品讀百味人生,貴州發現消失近40年的動物,能像人一樣直立行走,在中國已不常見。我國的貴州鍾靈毓秀,是一個絕佳的旅遊勝地,擁有著多處自然保護區,孕育了許多瀕危滅絕的珍稀動植物。
  • 白鰭豚、臺灣雲豹,既然已經滅絕了,為什麼還會重新出現呢?
    隨著人們對自然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那些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的物種正在死而復生。沒有什麼比這些消失的物種重新出現更振奮人心了,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新聞字眼,xx動物在某一年判定為滅絕物種,這是時隔多少年首次拍攝到野生的xx動物等等。
  • 看一看在中國歷史上三個滅絕的珍貴野生動物
    最近幾個月可能我們每個人聽到最多的詞就是疫情還有野生動物,那麼我國幅員遼闊,地貌複雜,湖泊眾多,氣候多樣,豐富的自然地理環境孕育了無數的珍稀野生動物,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野生動物種類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由於近代的捕殺狩獵,自然破壞等因素很多我國珍惜的野生動物都滅絕了,而這次疫情也是因為野生動物引起,其實與其說是野生動物引起,不如說是大自然的報復。
  • 浙江仙居發現中華斑羚,攀爬懸崖如履平地,網友推測雲豹或藏林中
    仙居國家公園是浙江省罕見的「物種基因庫」和「天然博物館」,裡面生活著322種野生動物,其中就有20多種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還有中國八大未破解的古文字之一的「蝌蚪文」。在括蒼山的森林中,工作人員早就發現中華斑羚取食的痕跡,它尤其喜歡啃食虎榛子的嫩葉嫩枝,以及松蘿和苔草;沿著它覓食的路徑,有時還能遇到它留下來的足印,甚至糞便。
  • 中國近代滅絕的珍稀動物都有什麼?
    中國近代滅絕的動物有幾種非常具有代表性,經常聽說的例如華南虎、臺灣雲豹、白鰭豚、中國犀牛、滇池蠑螈等,當然還有最近爆出的中華穿山甲功能性滅絕。而滅絕的原因無非是生存環境被破壞,個體被過分的獵殺,最終導致該物種在野外無法自然繁殖生存,最終面對的就是徹底滅絕。
  • 5種獨特異常的滅絕物種,第3種至今仍是不明生物
    藍虎,也叫黑藍虎,是傳聞中存在的動物,但在古籍中便能見到關於藍虎的描述,而且據說在福建河北地區都曾捕捉過藍虎,甚至在北京密雲也發現過,存在可能性比較高,現今被認為已經滅絕。山保氏瘤叉尾天牛,我國臺灣地區獨有的一種動物,這種天牛十分特別,因為它並不會飛,1943年在臺東首次發現,更耐人尋味的是,這種天牛在首次發現後便開始絕跡消失,現今被認為已滅絕。布魯,傳聞中曾經存在我國藏南一帶的奇特爬行動物,被稱為是「陸地鱷魚」,也有描述稱這是一種不明蜥蜴,是一種存在可能性極高的動物,但由於生態環境的破壞,現今已絕跡多年,在人們完全了解它之前就已滅絕。
  • BOMBERG炸彈表推出限量表,喚起我們對瀕臨絕種臺灣雲豹的重視
    臺灣雲豹這個罕見、美麗又充滿象徵性的動物與臺灣的人民和文化緊密相連。就在幾個月以前,臺東縣達仁鄉阿塱壹部落巡守隊人員兩次撞見臺灣雲豹,目睹雲豹獵捕山羊。因此這種極其謹慎的野生動物可能還未消失,人們再度燃起臺灣雲豹並未滅絕的希望。
  • 消失近40年 世界上體型最大蜜蜂在印尼島嶼現身
    消失近40年 世界上體型最大蜜蜂在印尼島嶼現身 (1/2) "← →"翻頁
  • 時評| 1000000種因為人類而滅絕的動植物——我們當怎樣行才能無愧...
    北極冰川消融帶來的後果可能是北極熊等生物將在40年後滅絕,但這不是最終結果。在明潭水庫建設後其棲地遭受嚴重破壞,迄今為止已超過70年未有後續發現記錄,滅絕的可能性非常大。▽臺灣雲豹臺灣特有亞種的貓科動物,也是臺灣島上最大型的野生動物之一,它們身上的深色雲紋能幫助它們生活在叢林當中不易被發現。
  • 白鱘滅絕:山海之間,消失了多少物種?
    今天看到一則熱搜:白鱘滅絕!!可能年輕的孩子們,並沒有過多的感觸。畢竟對於白鱘的印象,還停留在許多年前的一張郵票上。白鱘和中華鱘一樣,是距今已有一億五千年的中生代白堊紀殘存下來的極少數古代魚類之一。隨著20後的出生,越來越多的瀕危動物即將滅絕。若真是到了那個時候,小朋友們可能會問:它們,真的存在過嗎?
  • 中國最近滅絕的幾種動物,個個都是「國寶級」,你見過幾種?
    【中國最近滅絕的幾種動物,個個都是「國寶級」,你見過幾種?】高鼻羚羊於20世紀60年代滅絕,由於羚羊角是為名貴藥材,長期遭到大量捕殺,中國的野生種群已經滅絕,原分布於俄羅斯南部、蒙古國及中國新疆北部,現僅見於俄羅斯。
  • 長江白鱘滅絕 2003年後再沒發現
    近日,「長江白鱘沒有進入2020年」登上微博熱搜。據此前報導,2003年,科學家最後一次救助一條長江白鱘、放生並跟蹤。但隨後,船觸礁,被放生白鱘的電波信號也消失。十六年來,長江白鱘始終未在漁民和科學家們的苦苦搜尋中現身。而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發布的中國水產領域權威專家的論文稱,早在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可能就已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