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在線教育企業而言,傳統公立學校的「圍牆」並不好翻。受制於教育觀念及各方面因素影響,一些公立學校對「網際網路+教育」仍然保持著觀望或不積極的態度。
不過,在「網際網路+」席捲各行業的2015年,「網際網路+教育」的實踐表明,只要網際網路技術和產品真正解決了老師的痛點,通過網際網路的「數據分析與服務」功能,提升老師的教學體驗和效果,一些對「網際網路+教育」的疑慮不攻自破,公立學校的「圍牆」並不難越。
2015年3月,作業盒子正式推出小學版產品——面向小學數學老師和學生的「速算總動員」App。9月,「作業數位化,師生在行動」新聞發布會在京舉行。短短4個多月的時間,「速算總動員」全國師生用戶已經從20萬人增加到現在的150萬人,走進了全國32個省市區400多座城市的14000多所學校。全國小學生每天提交的作業量超過2000萬道,總答題次數超過10億次。
究竟是什麼讓「速算總動員」輕易翻越了眾多公立學校的「圍牆」呢?
一位老師的「試水」
今年28歲的姜巧娜老師,來到新疆克拉瑪依市康城小學擔任數學老師已經第5年了。雖說學校地處邊疆,但康城小學實行的卻是北京名校——北京十一學校直屬的北京亦莊實驗小學的新型教學模式,即小班教學,課程設計因地制宜,每個班設一名語文老師和數學老師兼任所有科目教學等。
在這樣的新型教育模式下,姜巧娜老師工作負擔不小。「比如,在數學這門課上,最讓我頭疼的就是每日批改小學生的口算作業了。」姜巧娜老師說道:「我教小學二年級,班級有31位學生。之前,學生們使用的是印刷版的口算題卡,題卡上每一頁是32道題,我每天布置一頁的作業讓學生們練習,但結果是我每天都需要批改992道題。改作業差不多每天要花我一堂課的時間。這裡面我不單要改作業,還要分析學生作業,從中找出學生們錯的比較多的題目,還得挑出作業完成的好的,作業完成的不好的,供我下一步針對性講解,所以我工作壓力挺大的。」
不過,在2015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姜巧娜老師偶然在微信朋友圈裡看到了「速算總動員」的信息,「說是能自動批改口算作業,減輕老師負擔,所以我就下載來試用,這一用我就覺得真的解決了我的問題,App能自動批改所有作業,此外,學生誰沒交作業,交了作業誰做得好,哪個知識點學生錯的多,App都能自動呈現,特別方便。」回顧起當時的狀況,姜老師依然記憶猶新。
「此外,家長們也很支持。我跟家長們介紹,這個不但老師和家長好用,學生自己也可以用,不用老師布置作業,學生自己也能練習。家長們都非常信任老師的話,所以都支持。」就這樣,姜老師成了「速算總動員」的資深用戶。
解決痛點的創意來自於用戶
「2015年,全國有200萬師生使用上了速算總動員和作業盒子,值得一提的是,這200萬師生,絕大部分師生用戶,都是通過用戶之間的口碑傳播發展出來的。口碑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產品真正解決了用戶痛點,二是產品帶來了教學成果。」作業盒子CEO劉夜表示。
在解決用戶痛點方面,實際上,作業盒子小學版產品「速算總動員」的創意,就是來自於一位小學數學老師基於自身痛點的建議。
北京和平裡一小的宋光華老師可謂是「速算總動員」最初的「創意者」。原本,「速算總動員」並不在作業盒子的近期開發之列。2014年10月,作業盒子在走訪北京校園,聽取老師意見的過程中,宋光華老師建言:「我每天被批改小學生的口算作業所累,如能有一款App,能自動批改口算作業就太好了。」
聽了宋老師建議之後,作業盒子僅花了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就做出了「速算總動員」。它能自動批改口算作業,自動生成學生學情報告,為老師大大減輕了工作負擔,能讓老師對學生問題進行針對性指導。同時,它內置PK和闖關以及班群對戰功能,寓教於樂,學生能在玩中提高學習成績。
據宋老師在其所教的5年級1班做的調查統計顯示,在使用「速算總動員」App產品之前,班級只有6個人口算能得滿分,滿分率為18.8%,全班錯題率為5%。但在使用「速算總動員」2個月後,還是這個班,22個人口算能得滿分,滿分率68.8%,錯題率降到了1%。
除了「速算總動員」,作業盒子初高中產品「作業盒子」也因為在提高學習成績方面的卓越表現,而積累了用戶口碑。天津一中的物理老師姚楷就反映:「作業盒子及時反饋和錯題整理功能讓學生們的自主學習熱情大幅度提高,我又能根據作業產生的學生學情分析,對不同學生進行不同的分層教學,超一半的學生成績有了進步。」
口碑傳播成了最強的裂變方式
老師自己用的好,隨後又將這種「口碑」分享給其他老師,這成了作業盒子兩款App傳播的最主要途徑。實際上,克拉瑪依康城小學的姜巧娜老師,就是通過自己的口碑傳播,「一不小心」就把「速算總動員」推廣了整個克拉瑪依。
姜老師介紹,在使用「速算總動員」一段時間後,2015年9月,她將其介紹到了「克拉瑪依數學老師微信群」,「沒想到行情火爆,好多老師都來問我,要怎麼下載,怎麼使用,一個下午就接收到了幾十條詢問。」姜巧娜老師回憶道。在姜老師的口碑傳播下,僅兩個星期不到的時間,在克拉瑪依市,使用「速算總動員」的老師用戶就達到了150人,學生用戶數攀升到了5000多人。
「這種情況也出現在長三角及珠三角地區。這些地區,實際上在2015年我們在市場推廣方面著墨不多,但當地師生使用速算總動員或者作業盒子的用戶數,活躍度都位居全國前列。這些都是因為產品好,所以用戶口碑好,口碑好形成自傳播的內生動力的緣故。」劉夜說。
2016年目標千萬級
欲乘勢從課後切入課中市場
截止2015年年底,作業盒子旗下的兩款產品「速算總動員」和「作業盒子」用戶總數已經在短短9個月突破200萬。劉夜表示:「2016年我們的目標是過千萬,而且還要從現在的課後市場切入課中市場,讓老師在上課的時候也能有題庫可用,而且用的方便。」
2015年12月,「速算總動員」發布首份2015年度《中國小學生在線口算能力數據報告》,升華了「速算總動員」的數據服務功能。比如報告總結了全國小學一到六年級易錯知識點,能給老師教學反向指導。同時,還描繪了全國小學生口算能力「坐標圖」,能為老師教學提供參考。同是12月,由作業盒子聯合《中國教育報》和「中國教育新聞網」共同舉辦的「第四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暨創新成果展示活動」在北京召開,作業盒子的影響力進一步在全國小初高中深入。活動現場,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局領導以及老師對「速算總動員」和「作業盒子」有了更深入了解,紛紛表示,將把這項創新性的移動網際網路技術運用到教學的作業場景中去。
劉夜表示:「2015年是作業盒子小學版「速算總動員」迅速發展的一年。這一年,主攻的是課後,即老師回家布置作業,學生們寫作業,幫老師減負,幫學生提升學習樂趣。接下來,作業盒子基於老師端的用戶優勢和教學場景,將切入小學數學老師課堂教學場景,推出小學數學課堂同步練習,讓老師進一步減負,把小學生的寓教於樂從課後延伸到課堂。這樣作業盒子小學版產品速算總動員就能利用自己的產品和市場優勢全面接管小學數學作業,並掌握整個教學過程。2016年對作業盒子將是關鍵的一年。」
本文來源:網易教育頻道綜合 責任編輯: 張丹_NQ5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