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19日,嘉興市朱國榮(小學數學)特級教師工作室集中研訓暨結業總結活動在海寧市紫微小學舉行。嘉興教育學院義教處副處長、小學數學教研員、浙江省特級教師朱國榮老師,朱國榮特級教師工作室成員,海寧市小學數學教研員吳興元老師、徐丹紅老師,長興縣小學數學教研員楊明嵐一行4人,海寧市第一期小學數學新教師班成員,海寧市第三期小學數學青年教師骨幹班成員,海寧市小學數學第一期高研班成員參加了此次活動。本次活動主題為「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研究」,旨在進一步構建高效的課堂教學,提升教學有效性,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活動分為運算專場、圖形專場和專家講座。三個專場可謂風採各異,精彩紛呈,展示了工作室第三批學員的研修碩果。
在運算專場,首先由嘉興教育學院朱術磊老師和秀洲區聞川小學阮江豪老師帶來接力課《除數是一位數的口算除法》《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朱術磊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一堂極具思維挑戰性的口算除法,將三年級口算除法教學內容進行了單元整合,直接從81÷3的口算切入,難度高、挑戰性大,激起了聽課老師們的好奇心:孩子們能接受挑戰嗎?這不,朱特正來到孩子們中間尋找答案!從朱特的表情中我們已看到了答案!的確,朱老師引導學生藉助小棒自主梳理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算理,建構口算方法,在不斷的自主探究中,撥開雲霧見月明。 大氣幽默的阮江豪老師引導學生溝通口算除法與筆算除法之間的聯繫,放手讓學生自主研究列豎式的過程,學生們腦洞大開,回答精彩紛呈。在交流的過程中做到了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既是提問者,又是解答者。
緊接著由工作室程朱萍、吳國、紀勤傑三位老師作互動研討,通過單元內容分析,發現兩大困惑:一是教材上口算除法和筆算除法為什麼是割裂的?二是如何讓學生體會到 筆算除法為什麼從高位算起?提出解決策略:一是打通口算除法和筆算除法,降低學習筆算除法的難度;二是筆算除法從高位算起在口算除法的時候就講清楚,並結合上午的兩節課作了具體如何實施的闡述,讓在場的老師們豁然開朗!
下午的運算專場依舊火熱,與上午的兩節課進行同課同構。由桐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振東小學李玲老師和海鹽縣天寧小學吳培鋼老師帶來上午的兩節接力課。可愛可親的李玲老師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想法,細心解答了每一位學生的疑惑,深受學生們的喜愛。同樣是極具挑戰的教學任務,學生是否能接受呢?為了尋找答案,朱特和吳雷霞副校長課後給學生作了訪談,真是深入鑽研的強大數學團隊!吳培鋼老師首先帶學生複習口算96÷4和528÷3,之後層層推進,探究如何溝通口算與筆算兩種不同的方法。在詢問學生想筆算96÷4還是528÷3時,一個簡單的提問卻激發全班學生的求知慾與探究欲,學生們個個都全情投入學習,直到下課都意猶 未盡。
課後,海寧市小學數學教研員徐丹紅老師做了《單元整體教學,讓算與思並行》的主題觀點報告。徐老師從真實學情出發,分享了對計算教學課的看法,主張在核心算理課要重點讓學生深度明理之後才是理法融合與靈活算法,最後達到多能並用。
最後由嘉興市名師吳雷霞老師做專家點評,吳老師對老師們的課給出了高度的肯定,十分欣賞老師們的整合思路。
在圖形專場,首先由海寧市紫微小學沈程佳老師和斜橋中心小學的王敏華老師上接力課:《三角形按角分》《三角形按邊分》。沈程佳老師引導學生體驗2次畫三角形:畫形狀不一樣的直角三角形、畫沒有直角的三角形,在畫三角形的過程中感悟三類三角形的特徵,兩個有思維含量的習題,不僅更深入地感受三類三角形的特徵,在想像的過程中更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王敏華老師通過引導學生猜測按邊分幾類,在腦海裡三次想像三類三角形的樣子,通過小棒操作驗證的過程,讓學生深刻感受等腰三等形、等邊三角形、不等邊三角形各自的特徵,給足學生想像的時間,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能力。
兩節課後工作室曹明、羅傑、程佳麗老師對兩節課進行了簡單的評課和總結。經過專家們對兩節課的剖析,對教材的分析講解,聽課老師頻頻點頭,大家對課堂又有了新的認識。
下午的圖形專場與上午的兩節課進行同課同構。由秀洲區梅裡小學沈新興老師和嘉善縣慈山教育集團第一小學梁燕老師帶來與上午相同的兩節接力課,同一節課,不同老師,不同設計,上出了不同的味道。沈新興老師通過幾次畫的任務:畫任意三角形、畫直角三角形、格子圖上根據一條邊畫特殊三角形,感受三類角的特徵。沈老師善於尋找反饋中的特例,通過典型例子,讓學生興趣高漲,創設了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感受了三類角的不同,也收穫了三類角的共性。梁燕老師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知識,回顧了三角形的定義、性質以及按角分類,然後通過引導學生進行猜測、驗證,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繫。練習環節的設計由淺入深,學生思維碰撞,花火四射。細心的老師還為孩子們準備的人手一份小三角形,有了三角形的直觀呈現,本課難點一一化解。
兩節課後是工作室金秀葉老師針對兩節課的觀點報告,再次對小學階段的分類整理模塊進行講解,對比不同教材,對比並列關係和包含關係,詮釋三角形內容,為在座的老師們提供了寶貴的教學參考。
海寧小學數學教研員吳興元老師對圖形專場活動進行了交流點評,吳老師用創新、有效評價了今天的活動,又對三角形教學的實施路徑、工作歷程做了簡單介紹,讓老師們理解了什麼是單元整體教學,為什麼要做單元整體教學,做了單元整體教學有何效果。
最後,由朱國榮老師對兩個專題做了引領性總結,並做了高屋建瓴的點評。朱老師首先肯定了今天八位名師的課堂展示,每場四堂精彩紛呈的數學課、4個基於課堂的點評和觀點報告,讓我們領略了特級教師工作室的教學風採和魅力,感受到了教師們的教育藝術和智慧。這種思想的有趣碰撞,給與會老師們帶來了一場視聽盛宴。
19日上午是講座專場,首先由南湖區大橋鎮中心小學沈強老師帶來單元整合分析與關鍵課試講:《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這節課獲2020浙江省小學數學優質課比賽一等獎,比賽當天現場抽籤定內容,幾小時緊張準備,30分鐘單元整合分析與關鍵課試講,今天沈老師再一次進行了演繹,讓我們看到了沈老師深厚的教學功底和敏銳的觀察分析能力,讓大家嘆為觀止!
接著是湖州市小學數學教研員楊海榮老師帶來的講座:《從內容重組到大概念統整》,楊老師解讀了結構化整合研究思路的調整及教學設計邏輯,提出了結構化整合的策略,從橫向組合、合縱連橫兩個角度結合教學實例進行了闡述。楊老師帶領的數學團隊研究的深度讓在場的老師們欣賞與佩服!
最後朱國榮老師對本次活動作了總結,提出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道路上,只要方向正確、理解到位,定會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老師們也將帶著知識大餐,帶著講座中帶來的疑惑去思考,相信定會有所收穫!
課堂展示、交流研討、名師引領,一天半的時間轉瞬即逝,但留給老師們的收穫卻是無窮的。一天半裡,工作室成員們的課堂展示、評析交流、觀點報告不僅給工作室一年的學習畫上了圓滿的句號,更給大家提供了有效教研的範式,讓大家看到了如何在課堂上讓學習真正發生,如何進行有智慧地教研,相信老師們一定可以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