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見汽車是汽車維基APP旗下的新能源聚合平臺
9月19日,據山西日報報導,在山西運城的大運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現場,運城市委副書記、市長儲祥好信心滿滿,坦言要帶頭換新能源汽車。他說:「我和我們書記都要換大運的新能源汽車!」
沒錯,那個大運摩託的總部已經開始造新能源車了。並且下線就是兩款車型,分別為純電動小型SUV遠略S1和純電動中型MPV遠志M1。
讓人意外的不是大運轉型做新能源乘用車,畢竟之前力帆也是從摩託車轉型而來,況且大運還有商用車、重卡等汽車相關業務。
意外的反而是大運選擇這個時間節點造車,要知道,但凡在這個行業的人都知道這個風口期已過,政策也已退坡,現在進軍顯然已經晚了。
耐人尋味的是,這場發布會到場的嘉賓竟然還有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劉海芸,市委書記丁小強,市委副書記、市長儲祥好,市人大主任安雅文,市政協主席張潤喜及開發區班子成員這一眾有力的一把手領導為其站臺並喊話都要換大運的新能源汽車,可想而知山西方面對大運汽車的偏愛。
那麼,大運為何在此時選擇造車?它的車在市場中又有何優勢?山西方面又為何如此大力支持?
車型毫無亮點
先來看車,設計方面筆者就不多講了,坦白說,沒有設計語言可講,連官方都只用了造型圓潤飽滿、內飾風格簡潔這樣直白的詞語來形容。
簡言意駭,大運遠略S1的是一款連A0級都不算的小型電動車,補貼前售價為8.78萬元。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3695/1685/1595mm,軸距為2410mm。續航方面,NEDC綜合工況續航裡程為300公裡。
至於純電動中型MPV遠志M1,或許是由於比亞迪E6早年進入山西計程車行列的原因,遠志M1的車身外觀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上去都和比亞迪E6相似,兩款車型指導價分別為20.4萬元和21.4萬元。
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849/1858/1777mm,軸距為2880mm。純電續航裡程為405公裡。
單從產品和售價來看,也的確沒有多講的。稍微懂車的人一眼就能看出這兩款車型的售價與續航的匹配,在細分市場都不具備一定的競爭力。
那麼,他們的市場在哪裡呢?
在筆者看來,像運城這樣的三四線市場那是必然。
其次便是大訂單採購,筆者在網上查到今年5月8日的一則信息,山西省運城市公安局在大運新能源汽車基地舉行了「全市公安基層單位執法勤務類用車發放儀式」,而其中發放的200輛新能源警務用車就是現在的遠略S1。
至於其他,筆者實在想像不出。
自身問題重重
事實上,大運在選擇造新能源汽車之前已經問題重重。
已知的是,大運汽車總部位於山西省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個集商用車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民營企業,主要產品有重卡、中卡、輕卡及新能源汽車。
我們看看看它的業務市場表現。
可以這樣說,我們日常所聽到的重卡公司,比如一汽解放、東風、重汽、陝汽以及福田等企業,無論是市場還是技術方面都排在大運前面。
據統計,2017-2019年,大運汽車的卡車整體銷量分別為4.89萬臺、4.82萬臺、4.72萬臺,2018年和2019年分別同比下降1.43%、2.07%。
要知道,大運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基本來自對外採購,包括發動機(動力電池)、變速器、車橋等核心零部件,這是大運多年以來一直被其他車企壓制的原因。
並且,在此前的新能源商用車上,更是落得草草收場。2017-2019年,大運汽車主要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新能源物流車的對外交付量明顯萎縮,分別為7905輛、992輛、14輛,同期產量分別為7915輛、992輛、7輛。新能源汽車的產能利用率更是從2017年的84.78%下降至2019年的2.82%,幾近停產。
在去年,因為子公司註冊資本未到位,大運汽車還被向證監會退回了在創業板上市的招股書。
與此同時,大運汽車面臨的環保問題似乎也亟待解決。
作為大運汽車下屬的核心企業,早在2016年,成都大運就多次因環保問題受到有關部門的重點監控,期間還因環境汙染受到主管部門的處罰。
再後來的2017年至2018年更是被約談不斷,就在去年,2019年3月22日,成都大運還被列入大氣環境重點排汙單位名錄,再次受到相關部門的監督。
沒有核心技術,產品沒有核心競爭力,品牌沒有優勢,這都是大運自身難以解決的問題。那麼既然如此,山西為何還如此支持大運造新能源車?
山西的轉型
我們知道,一直以來的山西都是以煤礦業為生。但是近幾年由於國家能源的轉型以及環保政策的嚴苛,山西煤礦產業日漸衰落,就連曾經的煤都大同都在轉型新能源相關產業。
大運作為山西唯一一家整車製造企業,大運自然也逃不開轉型的命運。
或許大運汽車自始至終沒有準備進軍新能源乘用車的打算,不然身處汽車圈多年的大運,在造車新勢力萌芽期的那幾年,在政策大力扶持的那幾年就已經進軍了。
那麼,為什麼在此時最不佳的時刻進入這個正在進行末位淘汰賽的新能源市場。
在筆者看來,或許是山西方面看到了武漢、合肥那樣靠汽車產業崛起的紅利。要知道,造車是個產業鏈極其密集的產業,上下遊效應極強。
更重要的是,發展新能源汽車,不正是政策支持,大勢所趨嘛。
沒核心技術不要緊,沒有經驗也不要緊。就像蔚來和小鵬融資一樣,有投資人就不怕會餓死。
在大運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上,運城市委副書記、市長儲祥好為大運新能源汽車下線點讚,並表示接下來將與丁小強書記一起帶頭乘坐大運新能源汽車出行,他還鼓勵大運汽車在高質量轉型發展的生動實踐中擔當作為、建功立業,市委市政府將全力打造最優良發展環境,為大運騰飛插上矯健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