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施一公掌舵:這所大學開始做VC

2020-12-27 i黑馬

53歲施一公掌舵:這所大學開始做VC

2020-12-25 16:18 VC 西湖大學

作者|周佳麗 張繼文   來源|投資界(ID:pedaily2012)

這是創投圈罕見的一幕:一所大學做起了VC。

近日,西湖大學(杭州)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獲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該股權投資公司系西湖大學的全資子公司,如此特別的身份,在VC/PE並不多見。

在此之前,西湖大學身上有一個顯著的標籤科技成果轉化。此次西湖大學(杭州)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獲得中基協基金管理人登記資格,意味著西湖大學加入到了VC/PE行列。

創辦於2018年2月,西湖大學來頭不小借鑑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規模和史丹福大學的辦學理念,劍指世界前沿科學技術,校長正是著名科學家施一公。他還是一位成功創業者,今年3月其參與創辦的生物科技公司諾誠健華成功登陸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總市值達122.5億港元。

近兩年,科學家創始人開始進入主流視野。與此同時,VC/PE圈也越來越歡迎技術派,更多技術背景出身的投資人開始成為焦點。顯然,一個屬於科學家和技術人員的時代正在崛起。

創投圈罕見:

化身基金管理人,一所大學做起了VC

中國創投圈罕見浮現一抹大學院校身影。

投資界獲悉,西湖大學(杭州)股權投資有限公司近日獲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登記編號為P071595。如此特別的身份,引發了VC/PE圈的關注。

天眼查顯示,西湖大學(杭州)股權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8月26日,註冊資本為1000萬元人民幣,登記的英文公司名為Westlake University Capital。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為西湖大學全資子公司,校長便是著名的科學家施一公。

這一次,西湖大學(杭州)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獲得中基協基金管理人登記資格,意味著西湖大學正式成為VC/PE圈的一員:可以對外募資,設立創投基金,進行直接投資。

那麼問題來了:一家大學為何悄悄做起了VC?梳理西湖大學的成長經歷,不難發現其身上最顯著的標籤科技成果轉化。

投資界穿透西湖大學(杭州)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的股權圖譜,發現該股權投資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王廷亮,擔任了西湖大學內部多個孵化項目的負責人。其中,西湖生物醫藥科技(杭州)有限公司是西湖大學孵化出的首個科創種子選手,在今年年中宣布完成近億元Pre-A輪融資。

這並非個例。西湖大學第二家面世的科技公司西湖未來製造(杭州)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成立不到半年就已完成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是繼西湖生物醫藥科技後,西湖大學再次轉化落地的自主科技成果項目。

早在創立之初,西湖大學就成立了成果轉化辦公室,帶隊的正是王延亮。在科研項目立項之初,西湖大學成果轉化辦就開始進行篩選和跟蹤,這樣無論是探索商業價值還是尋找市場定位,學校都比其他市面上的FA機構要早得多、快得多。

談及成果轉化辦公室的初衷,王延亮曾表示:「學術圈有一堵牆,圈外人不知道項目的科技價值和社會價值,圈內人不知道成果的商業價值,如何彌補信息差,從而成功進行高科技成果的轉換,成了產學研一體化最大的難題。」

「專業人做專業事」,西湖大學的這套模式十分清晰:從idea被提出的那一刻開始,到後期商業化的輔助、資本入場,每一步都有學校承擔代理人和守門人的角色。科學家除了專心科研,不需要將多餘的精力放在如何成立一家公司上。

如今,西湖大學(杭州)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完成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這無疑為後續科技成果轉化配套了投資基金,可以讓學校在最早期給項目提供資金支持。這樣一來,學校不僅僅承擔FA的角色,還成為了早期投資人。

西湖大學有何來頭?

53歲施一公掌舵,劍指世界前沿科學技術

開創這一罕見的模式,西湖大學是有底氣的。

創辦於2018年2月,西湖大學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舉辦,該大學借鑑了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規模和史丹福大學的辦學理念,定位於「小而精、研究型」的非營利性新型高等學校,聚焦理學、生命與健康、前沿技術等方向設立一級學科。

投資界了解到,西湖大學首先以研究院的名義完成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偏重理工科;隨後面向本科生。現在,學校已獲批設立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擁有獨立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資格。

眾多周知,西湖大學的背後掌舵人是科學家施一公。1967年,施一公出生在河南鄭州。在讀書期間,他就表現出了過人的天賦,在17歲那年獲得全國高中數學聯賽一等獎,後被直接保送至清華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生物系復系後的首屆本科生。在清華校園中,施一公也多次蟬聯專業第一名的成績,是大家公認的學霸。

1989年,施一公從清華大學本科畢業,並前往美國名校霍普金斯大學進修取得博士學位,隨後幾年都在美國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進行博士後研究。在1998至2008年的十年時間裡,施一公完成了其在美的教授生涯。

在美國期間,基於出色的科研能力,施一公收到了很多美國高端科研機構的邀請,但他卻作出了一個讓許多人驚訝的決定:放棄這一切,全職回國,回到母校清華。2008年,施一公婉拒了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中心研究員的邀請,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教授、博導,一人身兼多職,帶領校內學生進行科學研究。

2013年,施一公正式成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年後擔任清華大學副校長。不過施一公的理想不止於此,他希望自己能夠創辦一所培養科研人員的大學。這一理念在2018年付諸落地2018年1月9日,施一公請求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職務,籌建西湖大學。獲得國家的批准後,施一公與好友商議之後決定將學校位置定在杭州。同年4月16日,施一公當選西湖大學首任校長,著名科學家楊振寧任西湖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錢穎一教授為校董會主席。

鮮為人知的是,西湖大學的身後還潛伏著近百位知名企業家的身影。截至2018年3月底,西湖大學創始捐贈人已有:馬化騰基金會有限公司、王東輝、王健林、鄧營侯屈平夫婦、鄧鋒、吳亞軍、沈月華、張磊、陳一丹基金會、林剛、深圳中意集團有限公司、白象食品集團、倪良正、徐益明、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黃昌華、曹挺、龔虹嘉、葛航、嘉裡集團郭氏基金會(香港)有限公司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施一公不但是科學家,也是一位成功的創業者。2015年,施一公與崔霽松等人一起創辦了生物科技公司諾誠健華,並在今年3月成功登陸港交所掛牌上市。上市首日,諾誠健華總市值達122.5億港元。

現在,一大批科學家湧入創投圈

科學家們專屬的高光時刻,終於來臨。

比施一公更早登上富豪榜的院士還有很多,中國工程院院士吳以嶺便是其中一位。1949年,吳以嶺出生在河北衡水一個中醫藥世家;高考恢復後,他考上河北新醫大學(現河北醫科大學)中醫系,後又考上南京中醫藥大學研究生,畢業後進入河北省中醫院工作。

1992年,吳以嶺創辦了一個醫藥研究所,而這個研究所後逐漸發展成如今的以嶺藥業。2009年,吳以嶺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1年,以嶺藥業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作為創始人的吳以嶺成為「中國院士首富」。

近兩年,科創板迎來越來越多的硬科技企業,科學家創始人開始進入主流視野。

今年11月24日,一家國家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領域的高科技企業登陸科創板,背後的創業者便是國內工業自動化領域科學家、浙江大學原副校長褚健。上市當天,公司市值達533.69億元,褚健以IPO後持股22.77%計算,身家超百億。

僅是今年,隨著寒武紀、中芯國際、九號公司、恆玄科技等硬科技公司先後敲鐘,理工科背景的創始人們也實現了財務自由,「硬核」科技造富時代正式來臨。

與此同時,VC/PE圈也越來越歡迎技術派,更多技術背景出身的投資人開始成為焦點。

去年六月,阿里雲首席科學家閔萬裡宣布離職,隨後他創辦了一個風險投資基金北高峰資本,聚焦傳統產業(製造業,農業,醫療)周邊。

陸奇也是科學家投身VC圈的又一典型案例。2018年7月,陸奇宣布從百度離職。當時,幾乎所有 BAT 級的科技公司,都給他拋來了橄欖枝。令人意外的是,陸奇卻選擇了跨界,加入了YC中國。

一年後的2019年11月21日,YC宣布關閉其分支YC中國的運營。陸奇團隊用「奇績創壇」接棒YC中國。隨後,奇績創壇(MiraclePlus)的首期美元基金已基本募集完成,首期規模約為1億美金。背後LP相當豪華:包括比爾蓋茨、孫正義、紅杉、高瓴和北極光創投等。

在國內創投圈,科學家轉型做VC已經是一大趨勢。此外,VC/PE機構對技術型人才也極度渴求。

這樣的一幕是在以前看不到的。幾年前達晨財智總裁肖冰曾回顧達晨歷史上投過的大部分公司,發現最佔主導作用的不一定是核心的技術人員,往往是一個市場人員。因為在那個年代的創業人員裡,更多的是銷售能力很強的人佔據主導作用,可能還有財務人員,而技術往往放在次要的位置。

但如今,產業出身且擁有技術背景的投資人越來越受歡迎。沈南鵬曾在一場公開活動上表示,繼網際網路、移動網際網路浪潮,我們又進入了智能時代。而在智能時代,好的資本一定不是純的金融投資者,而是戰略投資人,最好的投資人應該是懂產業的投資人。

無論是創業公司還是投資機構,技術已經成為一個重要壁壘。回望中國創投歷史,也許從來沒有過像現在這樣如此渴求「技術型」投資人和創投機構。一個屬於科學家和技術人員的時代正在崛起。

[本文作者投資界,i黑馬授權發布。如需轉載請聯繫微信公眾號(ID:pedaily2012)授權,未經授權,轉載必究。]

相關焦點

  • 施一公:辦大學、做科研、育人才,只求創新突破
    施一公 資料圖片【光明訪名家·聚焦給總書記寫信的25位科技工作者】 中科院院士施一公的手機跑步軟體顯示,2020年以來,他已經跑了1100多公裡。53歲的他隔日一跑,每個月訓練量保持在150~200公裡之間。奔跑,是他的生活習慣,也是人生法則。
  • 施一公:我35歲是普林斯頓大學最年輕終身教授,你們誰可以做到?
    同樣的,我國著名科學家施一公也是這樣一位具有獨創性和進取心的人才。 施一公教授作為世界級頂尖科學家,自然是天賦過人,而且在生物學領域取得非凡的成就,施一公教授在一次公開談話當中表示:"我35歲是普林斯頓大學最年輕終身教授,你們誰可以做到?"以此來表達對自己所取得成就的肯定。
  • 53歲的施一公在廣州馬拉松跑出3小時34分, 與其質疑,不如跑了就懂?
    53歲的「院士跑者」施一公跑完了人生第一個全程馬拉松,評論的聲音起伏不一, 我只想說一句:跑了就懂!53歲的施一公院士把原定55歲目標提前完成了,2020年的廣州馬拉松是他人生第一次全程馬拉松,3小時34 分56秒的成績對於一個53歲業餘跑者來說已經接近精英了!
  • 螞蟻集團落實監管要求 西湖大學開始做VC 冰箱出口逆勢增長
    53歲施一公掌舵:這所大學開始做VC這是創投圈罕見的一幕:一所大學做起了VC。近日,西湖大學(杭州)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獲得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該股權投資公司系西湖大學的全資子公司,如此特別的身份,在VC/PE並不多見。在此之前,西湖大學身上有一個顯著的標籤——科技成果轉化。
  • 施一公:西湖大學和國家社會、企業家共命運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不到4年時間,中國第一所由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研究型大學——西湖大學,從構想到最終在浙江杭州正式成立。10月20日的成立大會現場,首任校長施一公無疑是最忙碌的人,這位51歲的著名結構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今年初請辭清華大學副校長,表示將全身心投入西湖大學。
  • 施一公:我是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施一公,這位生命科學界的領軍人物,自籌建西湖大學之始,就踏上了一條艱苦跋涉卻矢志不渝的辦學之路,也成為這所高校最重要的標籤和宣講人。2019年12月27日,河南日報獨家受邀走進西湖大學雲棲校區,見到了這位河南老鄉。
  • 施一公的妻子很牛:清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畢業,支持施一公回國
    說起舒紅兵和施一公這兩個名字,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詳,這兩個人可以說是在我國科研界都是在響噹噹的存在,更都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可是,為什麼舒紅兵的妻子王延軼在大火之後卻一直惹人非議呢?施一公的妻子為何又特別低調呢?
  •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初三時800米倒數第一,如今是跑最快的院士
    他或是國內所有教授級別以上學術大咖中跑得最快的,也是所有跑步愛好者中不多的院士之一,他就是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院士。近日在無錫舉行的馬拉松比賽中,53歲的他以1小時38分完成了半馬比賽,堪稱專業級別。
  • 施一公:捐人大再多也是校友,捐西湖大學是創始人,張磊:我包了
    西湖大學,2018年2月創辦,施一公擔任首任校長,曾放言要比肩於清華大學,這是一所純由社會力量舉辦的學校。 施一公,1967年出生於河南鄭州,1972年隨父母搬到駐馬店市,高中時成績優異,被保送清華,官至清華大學副校長。
  • 施一公:浙江杭州西湖大學明年成立,後年師資超過洛克菲勒大學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說到民辦大學,很多人心中首先可能會想到「三本院校」。但並不是每一所民辦院校都是三本,也有可能是「中國的斯坦福」。 據浙江在線12月7日報導,當天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長施一公發表演說,施一公表示,目前正在籌備中的西湖大學將在2018年成立,至2019年末,學校的師資力量將超過美國著名私利學校洛克菲勒大學。
  • 熱評|這所大學開始做風投,意欲何為?
    近日,西湖大學(杭州)股權投資有限公司獲得中基協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西湖大學(杭州)股權投資有限公司是施一公擔任校長的西湖大學全資子公司。獲得中基協基金管理人登記資格,意味著西湖大學可以對外募集各類資本,設立創投或股權投資基金,直接進行VC(風險投資)和PE(私募基金)投資。如此特別的身份,引發了業界與學界的關注。
  • 施一公的幸福背後:學霸高考狀元妻子,龍鳳胎兒女和109歲的爺爺
    施一公其實自己從小就是一位學霸,和很多如今的學術大咖一樣有著不尋常的求學經歷,比如他父母皆畢業於老牌重點名校,自小就接受了讀書風氣的薰陶,讓其比很多同齡人有了更多的優勢,而在鄭州讀高中的時候,因為自己在理科特別生物學上的熱愛,最終拿到了國家競賽的獎牌。也正是憑著這樣的優勢,在80年代當時大學生還是稀罕詞彙的時代,施教授被清華所錄取,這在當地引發了極大的轟動。
  • 創業者施一公
    2008年,施一公婉拒千萬美元科研經費,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終身教職,放棄了500平方米的獨棟花園別墅,回到他的母校清華,就任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教授、博導。2014年3月,施一公從瑞典國王手中接過了晶體學領域的最高獎項——愛明諾夫獎,這是他回國後所贏得的第一個國際最高獎項。
  • 顏寧的老師,施一公主導下的西湖大學離成功還有多遠?
    原因就在於私立大學的體制機制靈活,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師資、學術的自由交流,從而給學校帶來無窮無盡的鮮活活力。 可不可以避免中外大學各自的短處、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辦一所創新性的大學?這成為施一公最為關心的話題。
  • 施一公:從西湖大學校長到身家十多億的成功創業者
    在2020年歲末,由清華大學前校長、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擔任聯合創始人的諾誠健華首款抗癌藥獲批上市。諾誠健華成立於2015年,致力於開發治療癌症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子靶向藥物。施一公是諾誠健華的聯合創始人,其和妻子趙仁濱擁有12.07%的股權。
  • 2020未來科學大獎周開幕|施一公:為西湖大學全力以赴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陳姝 施一公是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生命科學獎」的獲得者,他在解析真核信使RNA剪接體這一關鍵複合物的結構,揭示活性部位及分子層面機理的重大貢獻。
  • 施一公學霸家族有多牛?看完他父母妻子爺爺畢業的大學後讓人服氣了
    施一公能力強而且求學期間是一位學霸是有目共睹的,但鮮有人知的是其實除了自己之外,家人也各個都很厲害,甚至看完施一公家人畢業的大學後,真的是讓人感言簡直就是學霸家族啊,而施一公的成功除了自己的努力之外
  • 3位頂級科學家加盟「西湖大學」,這個功勞施一公算一份
    施一公,是李老師心目中最敬佩的一位科學家,他是一位校長,更是一位放棄美國頂級大學回國報效國家的有識之士。他的弟子名揚天下,比如清華大學最美教授,目前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外籍教授的顏寧,最近更是頻頻亮相國際大牌期刊,發表重磅論文。
  • 施一公:曾放狠話,打造西湖大學,5年超過清華,結局怎樣
    它們作為中國的頂尖學府,甚至在世界上排名也很靠前,很多的學生都想考入這兩座學府,把他們作為學習的動力和目標。施一公曾擔任清華的副校長職位,在他辭去副校長職位後,便立下豪言要5年內建起超過清華大學的西湖大學,並且還得到了商業家200億的投資,到現在過了很多年,施一公的豪言是否實現了呢。
  • 十個諾貝爾獎也換不來中國這所大學,你同意嗎?
    當然,這六年裡還有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等高校相繼成立,但它們與南方科大、西湖大學還是有一定區別的,比如西湖大學依靠社會資本,而國科大「背景」強大。施一公就是西湖大學的創始人,也是該校的首任校長、重要標籤和宣講人。近日,施一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我而言,十個諾貝爾獎也換不來西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