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補我市空白!這一項目有望落戶鹽湖區!

2020-12-15 澎湃新聞

填補我市空白!這一項目有望落戶鹽湖區!

2020-06-21 2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6月20日,區委副書記、區長薛永琦會見陝西中港萬海集團董事長杜煒明一行,對接洽談合作事宜。鹽湖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雷剛,鹽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範水江,區政府黨組成員、政府辦主任霍國榮參加。

薛永琦代表區委、區政府對杜煒明一行到鹽湖考察項目表示歡迎。他表示,鹽湖區位於運城市中心城區,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擁有便捷的交通條件和豐厚的醫療、文旅等優勢資源。鹽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鹽湖區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布局了生物醫藥、智能製造、新材料等核心板塊。中港萬海的投資項目符合鹽湖高新區的產業定位,將填補運城市在細胞製備及儲存領域的產業空白,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希望雙方深入對接,促成合作。鹽湖區將打造「六最」營商環境,全力支持項目落地,讓項目建設的成果早日惠及全市人民。

杜煒明介紹了中港萬海集團公司以及計劃投資的細胞治療技術開發與製備平臺建設項目的有關情況。中港萬海是一家專門從事生物治療,以健康產業發展和人類生命科學研究為核心的科技型企業,專注於細胞醫學再生領域的研究、臨床轉化以及產業化開發,在細胞及生物醫藥領域擁有近90項國家發明專利。

記者丨侯昌 陳巖

編輯丨呂磊 劉藝萱

責編丨原小梅

審核丨焦肖飛

監製丨衛江鵬 張文芳

原標題:《填補我市空白!這一項目有望落戶鹽湖區!》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助力填補我市鋁型材行業團體標準空白
    會議聽取了我市鋁型材產業審查情況匯報,並就《鋁合金裝飾型材》團體標準送審稿技術內容的先進性、合理性和完整性,試驗方法的科學性,檢驗規則的可操作性,標準文本的規範性進行細緻研討。 據悉,鋁型材產業作為我市的特色產業之一,因無合理合規的生產標準導致多次檢查不合格。
  • 海辰鋰電池生態項目在廈奠基 填補產業空白
    中新網廈門11月28日電 (記者 楊伏山)廈門市重點項目投資建設按下「快進鍵」:28日,致力打造中國新能源領域鋰電池儲能市場頭部企業的高科技項目——海辰鋰電池生態項目,在廈門奠基,將填補該市鋰電產業空白。
  • 小小一塊晶片,填補國內DSP領域空白
    「通過抱團發展協同創新,聯盟成立6年來取得了一大批創新成果,其中不少填補了國內空白。」集成電路聯盟專職秘書長王志春不無驕傲地說。近日,市科技局聯合長沙晚報社推出的「聚焦長沙市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系列報導」第三期,走進集成電路聯盟企業,探訪自主DSP高端晶片產業化的「長沙路徑」。
  • 嵊州:浙江海威汽車零件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配件項目昨投產年銷售10億元 填補我市新能源汽車配件領域空白
    昨日上午,浙江海威汽車零件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配件項目投產儀式舉行。市委書記徐建役宣布項目投產,市委副書記、市長嚴鋼,浙江海威汽車零件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承永分別講話。市領導王正軍、裘建勇參加。此次投產項目,用地總面積127.49畝,具備年產200萬套新能源汽車車載充電器殼體、1000萬套汽車轉向系統殼體產能,預計出口創匯122.55萬美元/畝,年銷售10億元,填補了我市新能源汽車配件領域的空白。
  • 填補晶圓再生產業空白 華夏幸福攜協鑫集成打造肥東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總投資50億元、年產360萬片的協鑫集成再生晶圓項目,正式落戶合肥肥東產業小鎮。 這一填補國內自主再生晶圓量產空白項目的進駐,將帶動肥東乃至安徽產業上下遊企業集聚發展,助推肥東打造成國內最大規模的再生晶圓生產基地,助力安徽打造萬億級集成電路產業集群。
  • 海南大學一科研項目填補我國一項技術空白
    海南大學12月13日,據海南大學官網消息,海南大學近日將海南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申報的2020年度海南省科學技術獎項目內容進行公示。據公示材料顯示,「輕質耐磨損陶瓷的強韌化技術及其以瓷代鋼託輥應用的研究」項目獲海南大學申報海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在該項目的提名意見中,海南大學稱「輕質高強高韌陶瓷託輥的技術,填補了我國以瓷代鋼託輥技術的空白,創新特色明顯。」
  • 國家存儲器基地落戶武漢 填補國內主流存儲器領域空白
    新華社武漢3月29日專電(記者 陳俊)總投資240億美元的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28日在武漢東湖高新區正式啟動,這將打破我國主流存儲器領域的空白。基地項目以晶片製造環節為突破口,集存儲器產品設計、技術研發、晶圓生產與測試、銷售於一體。
  • 首批7人獲評助理工程師,填補我市快遞行業職稱評審空白
    我市7名快遞從業者獲得了職業資格證快遞「小哥」評職稱了!6月16日,市郵政管理局公布:我市7名快遞從業者當天領取了由省人社廳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成為我市快遞行業首批助理工程師,填補我市快遞行業職稱評審的空白。本著加強技術人才隊伍建設、促進快遞行業健康發展的目的,去年10月,我省首次啟動快遞行業職稱評審工作。
  • 補國內高端高純度ITO靶材市場空白?LG集團項目落戶廣東中山
    集微網消息 據中山招商報導,6月17日,由LG集團下屬LT金屬有限公司和廣州智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氧化銦錫(ITO)靶材項目正式落戶廣東中山板芙鎮。(圖片來源:中山招商)據介紹,該項目所屬公司中山智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由廣州智沐科技有限公司與韓國LT金屬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承擔公司總部、研發中心、結算中心、生產基地等職能,將打造成全球ITO靶材和半導體靶材行業的標杆
  • LG集團高純度ITO靶材項目落戶中山
    近日,由LG集團下屬LT金屬有限公司和廣州智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氧化銦錫(ITO)靶材項目正式落戶中山板芙鎮。該項目的落戶,將填補我國高端高純度ITO靶材的市場空白,終結下遊顯示及半導體等產業的進口依賴,虹吸一批顯示產業項目集聚中山。
  • 全世界「硬核」科技項目匯聚江蘇,多個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 文/攝)韓國頂尖大學在江蘇設立在華總部,將開啟中韓兩國在6G領域的合作;中國以色列常州創新園成為全國層面對以合作的開放平臺,共同研發的印刷全自動檢測產品填補國內空白……近年來,江蘇對外科技合作再提速,世界各國的頂尖科技成果在江蘇匯集。這些前沿科技為老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哪些便利?近日,現代快報記者跟隨江蘇省科技廳組織的媒體採風團,探訪揭秘。
  • 國內首個「移動電子健康檔案」項目落戶襄樊高新區
    首頁 >> 新聞 >> 新區巡禮 國內首個「移動電子健康檔案」項目落戶襄樊高新區 中國網濱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時間: 2010-08-28 14:45:
  • 這不22條公交線路填補了15.8公裡空白
    12月17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從瀋陽市交通局了解到,2020年,瀋陽有22條公交線路調整,增加運營裡程18.6公裡,填補公交空白15.8公裡。公交線路調整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很多市民為此點讚。此外,這兩條線路都是空調新車,車隔較短,乘客乘坐方便舒適。這兩條線路填補了青城山路西部的公交空白,解決了兩個小區9000多戶居民的出行難題。
  • 亞太九號衛星填補「海上絲綢之路」通信服務空白
    亞太九號衛星填補「海上絲綢之路」通信服務空白 2015-10-17 05:48:20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又一百億級新能源項目落戶南京溧水
    11月12日,由全球最大的8微米厚度以下高端銅箔生產企業龍電華鑫投資100億元建設的鋰電銅箔華東總部項目落戶南京溧水,項目建成後可填補南京在鋰電銅箔領域的空白,也標誌著南京打造新能源汽車產業地標取得了裡程碑式突破。
  • 渭南又造一神器填補了國內空白 公路隧道施工從此全程機械化
    機械鑽孔所用的時間只是人工鑽孔的七分之一。而且,我們從現場看到,施工時,現場只需要有五個人,三個機械操作手,兩個工人協助。中交二分局三公司隧道工程師張佳晨告訴我們,如果不是用鑿巖臺車,一個斷面需要14個人左右,13把鑽。工時縮短到原來的七分之一,工人減少到原來的少於一半。從這個方面來說,效率大大提升,人力成本大大降低。而且,非常重要的是推進了施工標準化,大力解決了隧道鑽爆施工的安全問題。
  • 四川成都「新津造」光學防抖馬達填補國內行業空白
    原標題:四川成都「新津造」光學防抖馬達填補國內行業空白   近日,由位於成都市新津區的成都易迅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迅光電)自主研發的光學防抖馬達已順利投產
  • 浙江日報丨楊衛東:打造千億光電產業 填補我省行業空白
    南潯區全力做好謀產業、搶項目、打基礎、優服務4篇文章,共引進光電產業項目總投資達706億元,其中百億級項目3個、五十億級項目2個。順勢而為謀產業。光電產業是個超萬億級大產業,已有從日本、韓國向國內集聚的趨勢。南潯地處長三角中心腹地,兩所大學落戶,南潯(上海)科創中心啟用,發展光電產業天時地利兼備。
  • 填補國內空白 投產48K「黑色黃金」正式開工建設
    來源:央視原標題:填補國內空白!投產48K「黑色黃金」正式開工建設1月4日,2021年上海市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總投資達35億元的中國石化上海石化「2.4萬噸/年原絲、1.2萬噸/年48K大絲束碳纖維」項目,作為上海市重大產業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計劃至2024年全部完成,項目投產後,將一舉改變我國大絲束碳纖維全部依賴進口、長期供不應求的局面,有力推動國產碳纖維產業發展,助力中國製造。在碳纖維行業內,通常將每束碳纖維根數大於48000根(簡稱48K)的稱為大絲束碳纖維。
  • 填補蔬菜工廠化育苗空白簡陽蔬菜機械化育苗試驗示範項目加緊建設
    該專合社負責人李宗信告訴記者,這是簡陽市蔬菜機械化育苗試驗示範項目,建成投用後,日產量將由現在的300盆增加到500盆,人工成本年均將節省約30萬元。解決誰來種 嘗試蔬菜生產的機械化請人種植蔬菜越來越難,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我們通過參加學習,嘗試蔬菜生產的機械化。」李宗信說。走進一個大棚,幾名專合社的工人正在利用播種器播種櫻桃蘿蔔種子。伴隨著機器的開關聲,在一拉一提之間,時長不超過2秒就完成了36杯櫻桃蘿蔔的播種。李宗信介紹道:「過去播種36杯種子,熟練工人需要約2分鐘,現在用播種器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