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消息,鐵礦石跌破800元關口,現報796.5元,並伴隨放量。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熊市來了嗎?快看機構最新觀點,經小編整理如下:
國投安信期貨表示, 巴西等海外發運小幅下滑,壓港有所好轉,港口庫存繼續回升,粉礦結構性緊張有所緩解但仍存一定支撐。高爐開工小幅下降但整體仍處較高位水平,關注後期唐山等地環保政策情況,「十一」假期臨近,後期鋼廠存在一定補庫需求,供需邊際趨緩但整體仍然良好。主力合約基差在黑色系中處於較高水平, 期現價格回調後仍處近年高位水平,短期價格震蕩為主,注意倉位管理。
寶城期貨認為,強勁需求給予礦價支撐,但其利好效應趨弱,相反供應持續高位,加之弱勢成材拖累,礦市基本面逐步走弱,礦價上行驅動已不強,後續走勢將跟隨成材振蕩下行。
華泰期貨分析稱,整體上看,鐵礦供給端在逐步穩定改善,鋼廠主動調節配礦比例,庫存結構性問題得到一定改善,壓港問題逐步緩解總體庫存穩步回升,前期支撐鐵礦上漲的核心邏輯除了高基差外,剩下的在逐漸弱化。成材端消費目前向好發展,但是缺乏超預期表現,在未來消費預期尚不能證偽的情況下,使得目前鐵礦石估值略顯偏高,鑑於01盤面的大幅貼水,建議回調偏多頭配置01合約,關注鋼材消費兌現以及海外礦山發運,同時需重點關注相關政策的落地情況以及監管動態。
廣州期貨分析表示,本期全球發運總量3266.4萬噸,環比增加307.5萬噸,澳洲和巴西的發貨均有所增加。庫存方面,周一鐵礦石港口庫存繼續上升45萬噸,鋼廠利潤較低,高爐產能利用率繼續小幅下滑,隨著壓港情況的好轉,壓港船舶數繼續下降,壓港庫存轉化為港口庫存。採暖季將近,環保限產預期升溫,燒結機限產也對粉塊礦的需求產生影響,港口庫存結構性矛盾也有所緩解,鐵礦石在自身供需矛盾下降的情況下,目前階段主要跟隨成材運行,考慮到螺礦比處於明顯低位,鐵礦石自身矛盾弱化,以及可能存在的限產因素的影響,多螺空礦逢低介入,螺紋預期轉弱之後,預計鐵礦石也將偏弱運行。
弘業期貨指出,供給方面,澳洲往中國發運量環比回落,巴西發運量也衝高回落,北方六港到港量環比小幅增加。需求方面,目前247家鋼廠日均鐵水產量小幅回落,開工率處於高位,mysteel45港日均疏港量環比回落。庫存方面,64家鋼廠進口燒結粉總庫存繼續回落,45港進口礦庫存小幅累庫。短期內主力01合約維持寬幅震蕩,關注下方800-810的支撐。
投行高盛表示,上調四季度鐵礦石價格預期至每噸105美元,之前預計為80美元。高盛上調2021年鐵礦石價格預估至每噸90美元,之前預計為80美元。高盛上調2022年鐵礦石價格預估至每噸75美元,之前預估為70美元。高盛預計供應過剩問題將持續至2024年之後,因為巴西淡水河谷的交貨量提高、且幾內亞增產。高盛上調必和必拓評級至買入(此前為中性),目標價提高至40.10澳元(之前為38澳元)。
廣發期貨研究指出,2019—2020年的鐵礦石牛市,四大礦山盈利進一步提高,鐵礦石業務利潤率達到58%—70%,鐵礦石業務是四大礦山的主營業務也是盈利最好的業務。伴隨著礦價上漲,四大礦山鐵礦石資本支出雖然有所上升,但仍然顯著低於2011—2014年,且以維持現有產能的資本支出為主。未來兩年的鐵礦石產量增量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Vale因礦難停產礦山陸續復產,約有4000萬噸產能有待恢復,預計2021年下半年將加速恢復;另一方面是新建礦山的投產,主要包括Eliwana、IronBridge、SouthFlank,主要以替代衰老礦山為主,預計將會帶來部分增量。總體來看,短期四大礦山新增產能較少,2021年下半年供給增量將逐步體現。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