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調99 發表於 2020-02-04 16:22:22
區塊鏈被稱為網際網路的下半場。我們都知道,網際網路傳遞信息,而區塊鏈傳遞價值,因此區塊鏈被稱為價值網際網路。雖然兩者傳遞的代碼所代表的內涵不一樣,但都是虛擬世界的基石。目前似乎有一種「常識」,那就是區塊鏈比較講究去中心化,至少是弱中心化,而網際網路則是中心化的。這種「常識」由於中美兩國網際網路的發展最終都形成了幾個幾乎統治網際網路的巨頭平臺,而變得深入人心。但網際網路真的是中心化的嗎?區塊鏈與網際網路的思想確實南轅北轍嗎?
我們追溯網際網路的發展歷史,會發現一個截然相反的結論。就是,網際網路本身也是基於去中心化的思想而發展起來的。網際網路為什麼被發明?其早期的設計思想就是,即便網絡中的部分線路斷開了,由於網絡是多個節點分布的,其他線路依然能夠傳遞數據,保持網絡運轉。網際網路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全球性的超級網絡,存在多個核心節點,由此保證了網際網路的持續不斷運行,所有攻擊只能癱瘓部分網絡,而非整體。所以很明顯,網際網路本身設計是典型的去中心化設計,避免如果只有唯一的根節點,一旦根節點出問題則全部網絡都癱瘓。網際網路的這種去中心化趨勢,隨著其發展一直在被強化,而不是被改變。
但與網際網路的技術層面去中心化不斷加強相反,網際網路的經濟層面則中心化不斷加強。最主要的表現是兩方面:第一是網際網路的經濟適用必須申請域名,而全球只有13座域名根伺服器,其中11座被美國控制,中心化的態勢再明顯不過了。所以中國和俄羅斯一直想在網際網路發展過程中發展出自己的域名根伺服器。第二是網際網路商業業務的不斷集中壟斷化。美國和中國到目前都是4~5家巨頭佔據了全部網際網路業務大概至少70%以上,這些巨頭壟斷數據和網絡業務,諸多的網絡生活和業務必須通過他們,因為是壟斷性的。
所以總結一下網際網路,可以看出,技術層面的去中心化和經濟層面的中心化構成了網際網路的現實發展趨勢。那區塊鏈有沒有不同呢?
在技術層面,顯然區塊鏈與網際網路的思想和趨勢是完全一致的。區塊鏈作為分布式帳簿,無論是公鏈還是聯盟鏈,都具備全部或部分的去中心化趨勢,除了與網際網路一樣的用分布式布局來保證網絡的不可切斷外,區塊鏈更是依賴技術上的去中心化實現了永久存證、不可篡改和機器信任機制這些區塊鏈最重要的技術優勢。從這個角度,我們可以確認,區塊鏈技術層面的去中心化格局不可能被更改,這種去中心化的發展趨勢只會規模越來越大。
在經濟層面呢?區塊鏈項目從比特幣開始,最初的一些項目都是堅持經濟系統的去中心化,POW(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就是在經濟系統上保證去中心化,最根本的是保證了所有人的參與權,只要你具備基本算力設備。但由於效率低下、交易速度太低,比特幣的路線似乎逐漸不再是區塊鏈的主流路線。新路線最明顯的代表當然是EOS系統,它的DPOS(委託權益證明)共識機制設計了21個超級節點,只有這21個超級節點才具有區塊生產權。這就打破了去中心化的思想,形成了一種「多中心化」的格局。很明顯,這與網際網路13個域名根伺服器的格局很相似。以太坊2.0也將從POW機制轉換到POS機制,也意味著以太坊去中心化格局的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多中心化。
從網際網路的域名到區塊鏈的節點,所展現的發展趨勢是類似的,就是去中心化轉變為多中心化,而中心如果過多,會進一步朝向少數巨頭壟斷局面發展。
當然無論如何,區塊鏈經濟系統上去中心化的的色彩仍然要比網際網路強烈。網際網路全球是唯一的一張大網,這是因為它傳遞的是單一介質,即信息所決定的。而區塊鏈由於傳遞不同類型的資產,是多種介質的價值,因此很可能是萬鏈齊發的格局。但在每一條鏈中,又會表現出與網際網路中心化類似的經濟發展趨勢。
所以結論是,區塊鏈與網際網路思想其實有一脈相承的部分,都是技術層面的去中心化與經濟層面的中心化趨勢的矛盾統一。技術的去中心化是為了實現最大規模的生態,而經濟的中心化是為了實現最高的經濟效率!
責任編輯:ct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