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百萬富翁,大家肯定不以為然,因為現在,只要在城市裡擁有一套房子,輕鬆資產過幾百萬,所以,看起來,百萬資產,已經不再能成為富有的象徵了。
要知道,在去年的時候,胡潤發布了一個狠驚人的數字,在中國的一線城市要實現財富自由,得至少需要1.3億人民幣,二線城市標準是6500萬。
按照這個標準,即便你有一百萬,估計也只是在貧困線上掙扎吧。
那麼,中國到底有多少個百萬富翁呢?
在揭曉數據之前,大家可以盡情的猜想一下,如果將房子都算到資產裡去看的話,這個數量一定相當驚人,對不對?
前幾天,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發布了一份《2018年全球財富報告》(下稱「報告」),該報告顯示,在過去的一年裡,全球總財富增加了14萬億美元,增長率約為4.6%,人均財富提升了3.2%,創下歷史新高。
中國人的總財富已穩居全球第二,且百萬富翁(指百萬美元,下同)數量和人均財富保持穩定增長。截至2018年年中的一年,中國百萬富翁人數已達到350萬人,居世界第二,較去年同期增長18.6萬。
其實,早在2009年,中國的超高淨值人士(可投資資產3000萬美元以上)數量就超越了日本,總財富和百萬富翁數量也分別在2011年和2014年躍居了全球第二。這表明,在中國,真正的高淨值人群的數量,在不斷增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處於上層的經營階層,財富在不斷增加,而人群數量也呈上升趨勢。
然而,如果按人均算,中國人的平均財富為47180美元,還沒達到全球人均水平(63100美元),較日本(22.7萬美元)的差距非常大,不到日本的四分之一。
然而,從數據上,我們都看出來一個問題,中國總財富全球第二,百萬富翁數量也全球第二,然而,一旦平均下來,數據排名就沒法看了,這一點,很多人都會將此歸結為人口太多。實際上,最根本的問題在於,隨著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濟飛速發展了,但是結構性失衡的問題依然狠嚴重,無論是從地區差異上,還是在人口結構上,或者說階層上,不同階層之間的貧富差距在不斷拉大,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而另外一點尤其要注意的是,這些年來中國財富的增長,最核心的動力來源,是房地產。
報告顯示,過去12個月內,全球非金融資產繼續快速增長,是除北美外所有地區整體增長的主要動力,貢獻了中國和歐洲財富增長的逾75%以及印度全部的財富增長。
僅中國來看,報告反映出中國房地產市場依然強勁,非金融形式的家庭資產比例從2017年的61%上升到2018年的62%。截至2018年中期,成年人的人均實物資產為3.26萬美元。
而根據報告,我國個人財富是4.781萬美元,這意味著,中國老百姓,68%以上的都是實物資產。
可以說,是房子撐起了我們的財富,可是在當前樓市調控趨緊,樓市一片冰涼的環境下,老百姓的財產還能支撐多久?尤其是依靠巨額債務支撐起來的房屋資產,一旦降價,很多家庭的資產或許都會變成負的,一夜回到解放前,或許真的不是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