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有意思,編輯|貓叔
由於一些原因,在9月15日之後臺積電將不能再生產麒麟9000晶片並向華為出貨了。而此前,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也表示,我們的晶片沒辦法生產了。
所以,綜合各種消息,有業界人士分析稱,採用5nm製程工藝的麒麟9000晶片可能是麒麟最後的高端晶片,自9月15日後會成為絕版。雖然餘承東表示華為正在想辦法,但考慮到美國對華為的制裁,短期內的「解決辦法」並不是那麼好想。
正因為這樣,臺積電也在開足馬力生產麒麟9000,趕在禁令生效之前完成交付。
與此同時,許多市場消費者更是翹首以盼,並期待著搭載麒麟9000晶片的華為Mate40系列機型推出。然而,需要知道的是由於高端芯麒麟9000可能成為絕版,華為Mate40系列機型的備貨量不可能像往年的Mate系列機型那麼「穩妥」。
換言之,分析人士稱華為Mate40系列在今年的備貨量足足有800萬部,可以滿足當下的市場需求。但殊不知,美國制裁華為後,華為在國內市場迎來的強有力的支持。如此情況下,今年備貨800萬部的華為Mate40系列機型,夠賣嗎?個人認為夠嗆。
那麼,作為中國市場裡的另一個高端機品牌蘋果,則可能是不少人考慮的對象。只是,當我問身邊的花粉朋友是不是這樣考慮時,他回答不是。
隨後,便給我說了這麼一句話:就算9月15日後麒麟高端芯成絕版,搭載麒麟9000晶片的華為Mate40系列買不到,也不會買蘋果手機。接著,問其緣由,回答了三點。
首先,花粉朋友表示自己一直以來都是華為手機的用戶,在用慣了華為手機、EMUI系統後,很難轉向搭載iOS系統的iPhone手機。
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其實花粉朋友之所以說出不會買蘋果手機,核心點還是在於用不慣iOS系統,而不是因為蘋果是美國科技公司,對iPhone產生偏見。
其次,麒麟高端晶片可能會成為絕版,但沒有到最後一刻,誰也不知道結果是啥。也就是說,我這位花粉朋友對華為麒麟高端芯的繼續生產還是抱有希望的。
坦白地講,我非常認可這一看法。因為餘承東表示華為正在想辦法解決麒麟高端芯不能生產的問題。
另外,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與新員工的座談中也表示,會繼續保持對海思的投資,同時會幫助前端的夥伴完善和建立自己的能力。由此足見,華為未來在半導體領域所下的決心,以及對海思的厚望。而作為消費者,從情感上來說,自然得去支持。
第三,麒麟9000晶片的性能表現令人期待。據了解,麒麟9000採用的是臺積電5nm工藝打造,會擁有更強大的5G能力,更強大的AI處理能力,更強大的CPU和GPU。
對此,花粉朋友表示這樣的麒麟9000晶片的性能,確實吸引著自己。而作為對比,將要搭載蘋果A14仿生晶片的iPhone12,它的吸引力則更小一些。所以,鑑於一系列的個人主觀因素、和華為手機本身的綜合實力,考慮入手蘋果手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聊到這兒,其實我覺得生活中跟這位花粉朋友一樣的消費者有很多。畢竟,在他們眼裡,國產手機的進步,遠遠比個人的操作體驗提升更讓人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