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51單片機設計方案TOP10》

2021-01-08 電子發燒友

  機器人應當具有幾個特徵:移動功能,執行功能、感覺和智能。目前全世界各國舉辦的涉及硬體,軟體仿真的機器人大賽不下20餘類。各種各樣的機器人比賽都有一個共同的宗旨:培養科學創新精神,激發思維的想像力,鼓勵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不僅如此,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自動控制產品已經介入生產,在農業、工業上都有廣泛的應用。新的工作方式將大大的縮短了人工作業的時間,並且減輕了人的體力勞動的支出。走迷宮的微型機器鼠主要是基於自動引導小車(Auto Guided Vehicle,AGV)的原理,實現機器鼠識別路線,判斷並自動躲避障礙,選擇正確的行進路線走出迷宮。在此選擇製作一個簡易的行進裝置,使其能順利的走避障或是迷宮。為了實現小車識別路線,判斷並自動躲避障礙,選擇正確的行進路線,障礙判斷採用單光束反射取樣紅外傳感器,驅動電機採用直流電機,控制核心採用MCS-51單片機。控制上採用分時復用技術,僅用一塊單片機實現了信號採集、線路判斷、電機控制等功能。迷宮由16×16個區組成。起點設在拐角處,終點設在中央,佔4個區。每個區為180 mm×180 mm大小,間壁高為50 mm,厚度為12 mm,側面塗白色,底面塗黑色,如圖1所示。

  迷宮車採用輪式移動方式。優點是:結構和控制簡單而且技術成熟。從選定電動機轉速和輪胎直徑,可以簡單地計算出小車的速度。但是,有關路面的阻力或上坡的驅動轉矩等成為重要的因素。考慮這點,在輪胎上使用無線遙控車的塑膠輪胎。如圖3所示,前輪1為萬向腳輪或球形輪,後輪2和後輪3為獨立驅動輪,利用它們的轉速差實現轉向。這種組合的特點是機樞組合容易,而且當2個驅動輪以相同速度、相反方向轉動時車體能繞2個驅動輪連線的中點自轉,值得注意的是自轉中心與車體中心不一致。

  迷宮車車身材料的選擇。迷宮車使用的材料大部分用於結構,一般應採用金屬材料。迷宮車承載和運動不應產生嚴重的變形和斷裂,從力學角度講即具有足夠的強度。迷宮車負載小,自重輕,對壽命的要求不高。因此,選用鐵皮。

  (1)紅外線光感電路傳感器通過發光二極體發出紅外線,若有障礙物在前方,紅外線會被反射回來,被感光三極體接收,單片機程序對信號進行比較處理,按設定的動作要求向後輪的兩個電機發出控制命令,控制小車行進。

  (2)電機驅動電路採用89S51單片機,通過L293D晶片來控制兩個驅動電機動作。89S51根據紅外傳感器對外界進行探測後反饋回來的信號,依據迷宮車探路算法,判定迷宮車行進方向,分別向左右兩個驅動電機發出控制指令,該信號經L293D晶片驅動後,直接控制相應電機動作,使迷宮車按既定動作進行前進、後退、轉向。

    【詳情請參閱:基於MCS-51單片機的智慧機器人迷宮車設計 】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醫療衛生事業的深化改革,國家金衛工程的實施使醫院管理信息化的進程大大加快,越來約多的醫院認識到,只有通過信息化建設,逐步建立信息化醫院和醫療企業,才能支持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從而大力提高醫院綜合效益和運行效益。因此,設計一個支持醫院病床呼叫,具有一條線纜傳輸多路呼叫信息的功能的系統,是非常必要的。

  該系統利用單片機的雙機通信功能,設計出的具有呼叫、顯示、應答等功能的多路呼叫系統,就是為滿足中小型醫院中,醫護人員與病人之間能及時準確地進行半雙工通信,達到既方便病人又方便醫護人員,更利於提高醫院護理水平的目的而設計的。該系統適用於新老病房及門診,且能隨時擴充床位及遷移。針對目前整體化護理要求,取消了通話功能,便於任何情況都能到床邊交流。其優異的性能及高度靈活性,是床邊的呼叫系統的發展趨勢,是醫院提高身價的籌碼。該系統的核心是MCS-51多機半雙工通信,要求各子機僅能和主機通信,子機之間的通信要通過主機進行,不允許子機之間通信,主要由主機系統、分機系統、通信接口3部分組成。其系統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多路呼叫系統主要是根據MCS-51單片機的多機通信功能,將不同的床位編成有一定規律的代碼,主機根據接收到的代碼判斷床位的號碼,並向該床位發送指令,達到通信的目的。主機接收到子機送來的數據,其有效數據是子機應答主機、子機呼叫、當前惟一的呼叫。分析接收到的數據,如果是子機應答主機,子機應答主機燈亮。如果是子機呼叫,根據標誌判斷是否是當前惟一的呼叫,是當前惟一的呼叫,則顯示當前呼叫的床位號,向子機發出應答指令。否則,主機將向該呼叫者發出線路忙的指令。主機硬體系統由AT89C51單片機、數碼顯示、RS 232數據通信等電路組成。其主機系統電路原理圖如圖2所示。這裡的顯示電路為2位,如果呼叫方大於100個,可進行擴展,顯示方式採用軟體控制。

  對目前所有兼容lntel 8031指令系統的單片機,統l稱為51單片機。Intel的8031單片機是51單片機的始祖。8031單片機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8位單片機之一。隨著Flash rom技術的發展,它也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廣泛應用於工業測控系統中ATMEL公司的AT89系列,是8031單片機中最有代表性的型號。51單片機是基礎入門的一個單片機,也是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在目前乃至今後很長的一段時問內。51系列的兼容機型都將佔有大量的市場。

  控制系統傳統的設計思想和設計方法,因51單片機的應用從根本上得到了改變。現在正在用單片機通過軟體的方法,來實現採用硬體電路實現的大部分控制功能,智能化的數字計算控制、模糊控制和自適應控制可通過單片機來實現,從而改變自動控制中的PID調節。隨著單片機的廣泛應用,以軟體取代硬體並能提高系統性能的微控制技術將不斷發展完善。

  壓力傳感器,英文名稱是pressure transducer,它是指能感受壓力,並能將其轉換成可用輸出信號的傳感器。壓力傳感器在工業實踐中很常用,各種工業自控環境中應用很廣,涉及的行業也很多,像水利水電、智能建築、生產自控、航空航天、石化、電力、船舶、管道等行業都有涉及到。

  對壓力傳感器輸出信號進行預處理,這是壓力傳感器智能化之前必須要做的。由於具有種類繁多的被檢測信號,輸出信號也有模擬量、數字量和開關量等,MD轉換的輸入量並不是只由壓力傳感器輸出壓力傳感器輸出信號組成的,還必須要對電路將傳感器輸出信號轉換成統一的電壓信號或周期信號進行預處理。

  (1)採集數據。壓力傳感器信號經過與處理成為A/D變換器所需要的點模擬信號,依賴於模擬轉換器(MD)的模擬典雅的數位化將輸入信號變換為數位訊號,這些變化通過採樣、量化和編碼獲得。

  (2)數據處理。A/D轉換器轉換壓力傳感器的數據輸出信號,要根據需要加工處理所獲得的數位訊號,如標度變換、非線性補償、溫度補償和數字濾波等這些軟體處理,否則是不能直接輸入微處理機供應用程式使用。

  以下幾方面都是數據處理的內容:① 收集數據,對所需要的信息匯總;②轉換數據,把所需要的信息轉換成適用於微處理機使用的方式:③ 分組數據,對數據有效分組,這種分組是按有關信息進行的;④ 組織數據,為了便於處理和對誤差進行修正,要對數據進行整理或是用其它方法安排;⑤ 計算數據,為得到進一步的信息,要對數據進行各種算術和邏輯運算;⑥存儲數據,對原始數據和計算結果要保存好,以便以後使用;⑦搜索數據。將結果通過提供有用格式的信息,按用戶的要求輸出。

  總體結構設計、敏感元件設計、傳感器工藝設計和軟體設計等是智能壓力傳感器設計的主要過程,是根據對智能壓力傳感器提出的技術指標進行設計的。本篇文章作者從對智能壓力傳感器的總體結構設計和軟體設計這兩方面作了介紹。

  (1)總體結構設計。半導體敏元件、放大器、轉換開關、雙積分A/D轉換器、單片機、接口電路、IEEE~488標準接口、存儲器以及部分外圍電路組合在一起形成了智能壓力傳感器。

    【詳情請參閱:基於51單片機的智能壓力傳感器設計】    

基於MCS-51單片機的實時在線環境監測系統

  1 引言

  基於GPRS和MCS-51單片機的數據採集器是一種實時在線環境監測系統,它採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將實時在線檢測到的環境狀況通過Internet傳到環保部門監測信息處理中心,監測信息實時處理軟體通過對採集來的數據進行整理分析,使環保機關足不出戶即能掌握轄區監測點和汙染源的監測指標信息,從而使環保機關的管理在機制上實現從人工化向信息化的轉變,克服了過去對各項環境指標的檢測主要靠環保人員到現場手工取樣,帶回實驗室分析後再作出結論的周期長、效率低的問題;還可以提高對環境的監測頻次,克服過去由於監測頻次低,總結出來的環境質量和汙染源監測信息可信度較低的問題。

  2 監測系統的工作過程


  整個系統的具體工作過程見圖1。數據採集器單元將流量計、PH計、COD計等各個現場測量儀器輸出的標準4~20mA的電流信號轉變成數位訊號,並對採集數據進行內部保存,然後通過GPRS模塊採用無線傳輸方式發送給監控中心,由運行在監控中心計算機中的「監測信息實時處理系統」軟體進行監測數據的集中處理和分析,監控中心人員就可以根據處理和分析後的數據了解採集點出的環境質量狀況。

  3 數據採集器硬體結構

  採集器採用雙CPU結構,主CPU專門負責與監測軟體之間的數據通訊傳輸和量程設置及參數顯示;從CPU專門負責各自通道的數據採集、轉換及存儲,這樣可以避免各通道切換帶來數據信號的幹擾,保證數據測量的精確可靠。從CPU用兩種方式(RS-485串行通訊方式及4~20mA電流環方式)來接收或轉換各個在線監測儀器的數據(見圖2)。從功能上,採集器電路劃分為以下幾個組成部分:

  (1)單片機控制單元電路

  單片機控制單元電路包括兩片單片機AT89S52(分別用主CPU和從CPU表示)、高速1K雙口靜態RAMIDT7130、E2PROMAT24C512等器件。MASTERCPU主要用來控制、通訊(與上位機遠程通訊,與SLAVECPU進行數據的接受和發送命令等通訊操作);SLAVECPU主要用來對採集來的數據進行數據轉換,並與MASTERCPU進行數據傳遞。AT89S52內含8K的FLASH作為程序存儲器。高速1K雙口靜態RAMIDT7130作為MASTERCPU和SLAVECPU通訊的共享RAM。

  參數數據存儲採用外部擴展一片64K的E2PROM(AT24C512),用於數據存儲,並根據需要將數據送去顯示或上傳。

  (2)A/D轉換電路

  A/D轉換電路採用MAX197,用於將監測儀器送來的4~20mA的模擬信號轉換成數位訊號送至單片機進行處理。MAX197晶片是美國MAXIM公司近年的新產品,是多量程(±10V,±5V,0~10V,0~5V)、8通道、12位高精度的A/D轉換器。它採用逐次逼近工作方式,有標準的微機接口。三態數據I/O口用做8位數據總線,數據總線的時序與絕大多數通用的微處理器兼容。全部邏輯輸入和輸出與TTL/CMOS電平兼容。新型A/D轉換器晶片MAX197與一般A/D轉換器晶片相比,具有極好的性能價格比,僅需單一+5V供電,且外圍電路簡單,可簡化電路設計。

  在此採集器系統選用從CPU與其聯接。使AT89C52的P0.0~P0.7與MAX197的D0~D7相連。P2.7作片選信號,MAX197的地址分配為7000H。選擇MAX197為軟體設置低功耗工作方式,所以置SHDN腳為高電平,本例採用內部基準電壓,所以REF、REFDJ均通過電容接地。用P1.7腳用做判讀高、低位數據的選擇線,直接與HBEN腳相連。MAX197的INT腳與從CPU的P1.6相連,作為轉換識別信號。

  (3)通訊傳輸單元

  由於環境監測點地理位置比較分散、偏僻、自然條件較差,採用有線傳輸需要架設專線,成本太高。無線傳輸因組網迅速靈活、建設周期短、成本低,特別適合條件差的野外使用環境和跨區域的應用。

    【詳情請參閱:基於MCS-51單片機的實時在線環境監測系統

   
 

基於51單片機的空氣淨化機的設計

  引言

  隨著工業和社會的發展,全球空氣汙染很嚴重,人類健康正面臨著「室內空氣汙染」的威脅。因此,人們需要專門的空氣淨化裝置一空氣淨化機。空氣淨化機發展至今,先後經歷了兩代產品。第一代產品採用物理方法,即通過過濾、吸附、磁化、負離子等消除煙塵,其缺點在於無法消除由異味、病原菌、微生物等造成的汙染。第二代產品利用化學反應產生臭氧負離子來淨化空氣,但是臭氧有令人難以容忍的刺鼻味道,並且臭氧作為強氧化劑對人體有一定的傷害。國內目前大量使用的空氣淨化機是以砍伐木材為代價,生產特殊紙張做成過濾器,給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破壞,也增加了消費成本。若過濾器未能及時更換,空氣淨化機不僅無法實現空氣淨化功能,而且本身成為汙染源,造成二次汙染。本文介紹基於51單片機的智能高效空氣淨化機屬環保節能、高科技、經濟型產品。

  1 總體設計

  1.1 高壓靜電除塵原理

  高壓靜電除塵是根據靜電荷的異性相吸、同性相斥的原理,利用靜電力將空氣中帶電粉塵吸附沉降下來,以達到除塵的目的。

  含有粉塵顆粒的氣體,在接有高壓直流電源的陰極線(又稱電暈極)和接地的陽極板之問所形成的高壓電場通過時,由於陰極發生電暈放電、氣體被電離,此時,帶負電的氣體離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向陽極板運動,在運動中與粉塵顆粒相碰,則使塵粒荷以負電,荷電後的塵粒在電場力的作用下,亦向陽極運動,到達陽極後,放出所帶的電子,塵粒則沉積於陽極板上,從而得到淨化的氣體。

  1.2 空氣淨化機的總體設計框圖

  空氣淨化機的總體設計框圖如圖1所示。51單片機控制各部件工作,當本空氣淨化機工作時,風速發生器開始轉動,被汙染的空氣從進風口進入淨化機,經過層層淨化後,最終變成清新的空氣從出風口流出。

 

  前過濾器可以濾除空氣中的大顆粒,包括大顆粒灰塵、絨毛及毛髮等;高壓靜電除塵單元的作用是吸附空氣中的細小顆粒,如煙霧、花粉、細菌、*等;異味吸收器用來吸收常見的室內異味及化學氣體,帶來令人愉悅的潔淨空氣;風速發生器有高、中、低風三種工作模式,可以根據具體的需求對風速進行調整;負離子發生器能夠釋放負離子,使空氣更清新怡人。

  操作按鍵可以實現空氣淨化機的開、關,及對空氣淨化機的工作模式進行調整,指示燈則會指明空氣淨化機當前的工作狀態;還可以根據需要點亮夜光燈,照亮居室。

  為了防止空氣的二次汙染,應分別對高壓靜電除塵單元和異味吸收器進行定期的清洗或更換。高壓靜電除塵單元每兩周用自來水清洗一次,異味吸收器一年更換一次。清洗和更換的時問由單片機預先設定,機器運行時間滿兩周或一年時,相應的指示燈被點亮並發出警報聲,提醒人們清洗高壓靜電除塵單元或者更換異味吸收器。清洗或者更換完成後,可以操作按鍵,使單片機重新計時。

  2 電路設計

  2.1 單片機的選擇

  單片機採用silicon Laboratories 公司的C8051F310,它是一種完全集成的混合信號片上系統型MCU晶片,內部主要集成了SMBus/IIC、增強型UART和SPI串行接口、單端/差分ADC、高精度可編程的內部時鐘振蕩器、VDD監視器、內部上電復位模塊、捕捉/比較模塊和看門狗定時器功能的可編程計數器/定時器陣列(PCA) 等功能部件。C8051F310使用Silicon Laboratories專利的高速CIP-51微控制器內核,70%的指令執行時間為一個或者兩個系統時鐘周期;工作電壓為2.7~3.6V,典型工作電流為5mA,功耗比較低。另外,此單片機還具有16kB可在系統編程的FLASH存儲器,可用於非易失性數據存儲。

詳情請參閱:基於51單片機的空氣淨化機的設計

   

基於89C51單片機的語音播報伏特表

  傳統的伏特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及科學研究中起到了其獨特的作用,但是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集成晶片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的今天顯得比較落伍:①它們的量程往往在出廠以前就限定好的,不能根據具體使用場合進行相應調整;②測量精度有限;③不能夠將測量結果用語音播放出來。本文將介紹一種由單片機最小系統、模-數轉換電路 、語音電路、LED顯示電路組成的單片機式語音播報伏特表。

  1、硬體設計

  整個系統的組成可以分成四大部分:單片機、模-數轉換電路、語音電路、LED顯示電路。下面就主要的部分進行具體介紹。

  1.1 單片機

  目前流行的單片機很多,其中89C51自帶有片內ROM和一定數量的RAM,一般不需要擴展片外的存儲器,並且能和MCS—51產品兼容。本設計選擇89C51單片機,如下圖所示:

 圖1 89C51單片機

  本設計選用簡單基本的經典復位電路,它利用電容和電阻的充放電來產生一個達到時間要求的連續低電壓,並輸入到單片機的復位管腳。

  1.2  模-數轉換電路

  模-數轉換選擇8位的ADC即AD0809,模塊分布如圖 1-2,測量範圍由REF(-)和REF(+)接的電壓決定,使用的時候可以根據具體的需求更改測量量程。

  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地址控制模塊中,由單片機送來「通道控制信號」選擇我們所需要的通道,隨後ALE信號鎖定該通道。此時,外界的模擬輸入就可以通過「模擬輸入開關」進入AD轉換器。這時,只要START信號一有效馬上就開始進行AD轉換。

  AD轉換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和參考電壓比較,逐次逼近」的過程。由「256電阻階梯」模塊提供參考電壓,並在「開關陣列」的控制下,和輸入進行比較,直到在「S.A.R.」模塊中得到一個比較精確的數位化輸出值,這時由「控制/定時模塊」發送EOC信號通知外部AD轉換完畢。所的到的數位訊號存於「輸出鎖存模塊」中,只要單片機來一個OUTPUT ENABLE信號即可輸出數據。

    【詳情請參閱:基於89C51單片機的語音播報伏特表

   

基於C51單片機的校園自助導覽儀設計

  本文採取硬體解碼方案,在單片機上實現了MP3的解碼,並加入無線功能,使其向產品靠攏,設計成為一種電子產品「校園自助導覽儀」。它的功能和導遊一樣,具備自助和電子的要素。

  本文還對MP3編碼進行優化,除了算法優化和高級語言的優化之外,還進行了彙編級優化,大大降低了算法的複雜性。

  1 系統總體設計

  本設計是基於校園的一種電子產品,將旅遊景點的解說以MP3格式存儲,通過無線形式實現智能控制。該系統能根據觀眾的位置和需要自動確定解說的語言和內容,使得每個觀眾不但可以得到每個展位、景點的完整信息,而且能夠感受到高清晰、低噪聲的音響效果。同時,本設計產品還配有鍵盤,可以對播放的音頻文件進行控制,滿足人性化的要求。系統總體框架如圖1所示。

  1.1 MP3編碼與實現

  MP3採用的是頻域編碼,即音樂信號自適應譜感熵編碼ASPEC(Adaptive Spectral Perceptual Entropy Coding of High Quality Music Signal)。

  MP3的數據是以幀流的形式存儲或傳輸的,每個幀有幀頭和幀尾。為獲取較高的數據壓縮比,根據音頻位流語法,採用了較為複雜的位流結構。MP3碼流是由很多幀組成,每一幀由幀頭、壓縮的音頻數據及輔助數據等組成。幀頭是一個32位長的數據,它包含輸入輸出採樣率、輸出比特率以及單雙聲道等信息。對每一幀的576(單聲道,立體聲為1152)個輸入音頻採樣壓縮而得到音頻數據。具體的壓縮後的比特數可以根據下式得到:幀內比特數=幀內採樣數×位率/採樣率

  圖2是MP3音頻信號的編碼過程。就單聲道而言,MP3的一個編碼框包含1152個聲音取樣,每個取樣為16位。MP3編碼時,首先將原始輸入的16位PCM信號經過濾波器分析(filer bank analysis),轉換成32個等頻寬的子頻帶信號(subband signal)。然後透過改良式離散餘弦轉換(Modified I)iscrete CosineTransforln,MDCT),將每個子頻帶信號再細分為18個次頻帶,根據第二心理聲學模型(Psychoacoustic Mode ID所提供的信噪比(Signal-to-MaskRatio,SMR),對每個子頻帶信號進行位元分配及量化編碼。最後,只要將編碼後的資料依照MPEG-I定義的位元串的形式輸出即可。

  數字音頻採樣通過由兩個濾波器組成的濾波器組輸入到心理聲學模型中,由心理聲學模型的輸出來控制音頻屏蔽等參數,最終通過量化和霍夫曼(Huffman)編碼得到輸出的比特流。

詳情請參閱:基於C51單片機的校園自助導覽儀設計

基於51單片機的無線門鈴報警器的設計

  門鈴在中國古代較少聽說,有錢的大戶人家是在大門上裝有裝飾性的門環,叫門的人可用門環拍擊環下的門釘發出較大的響聲,有現代"門鈴"的作用。

  當今,無線門鈴與無線門鈴報警器比比皆是,但同時按照門鈴與報警器還是給家庭帶來了些許麻煩。而無線門鈴報警器就是將門鈴與報警器集於一身。它的體積小,性價比高等特點得到了人們的好評。而現在市場上許多產品的遙控器與接收器件的數據傳輸都是採用非編碼式,因而互相的影響較大,一旦一個院子兩戶人家同時安裝時,就很容易出現錯誤響應。而基於單片機的無線門鈴報警器,將發射器發送的數據進行編碼,只有收到與接收機相配套的遙控器發射出的信號時,接收機才會做出反應。從而在降低成本的同時達到了方便實用的目的。

  一、硬體設計

  電路原理圖如下圖所示,主要由無線接收、數據解碼、數據處理、報警電路、音樂電路、功放電路和電源電路組成。整機接收頻率315M,數據解碼採用市面上用得較多的PT2272專用解碼晶片,可靠性及穩定性較好;數據處理的任務由單片機完成,用於區分報警信號、門鈴信號,同時接受各種操作指令,完成相應的操作,當接收到報警信號後驅動報警電路,發出響亮的警車報警聲,當收到的是門鈴信號時,就發出音樂聲。

   AT89C2051是一帶有2K字節閃速可編程可擦除只讀存儲器(EEPROM)的低電壓,高性能8位CMOS微處理器。它採用ATMEL的高密非易失存儲技術製造並和工業標準MCS-51指令集和引腳結構兼容。通過在單塊晶片上組合通用的CPLI和閃速存儲器,ATMEL的AT89C2051是一強勁的微型處理器,它對許多嵌入式控制應用提供一定高度靈活和成本低的解決辦法。AT89C2051提供以下標準功能:2K字節閃速存儲器,128位元組RAM,15根I/O口,兩個16位定時器,一個五向量兩級中斷結構,一個全雙工串行口,一個精密模擬比較器以及兩種可選 的軟體節電工作方式。空閒方停止CPU工作但允許RAM、定時器/計數器、串行工作口和中斷系統繼續工作。掉電方式保存RAM內容但振蕩器停止工作並禁止有其它部件的工作到下一個硬體復位。

  二、軟體設計

  該報警器的的設計難點主要集中在軟體的設計上,在對電路的設計上,我們對於音頻發生電路採用了專用音樂集成電路,一定程度上簡化的程序開發的難度,這種電路設計方式,當要發出一種聲音時,只需控制這部分電路供電即可,音樂電路得電後,產生音頻信號,送入功放電路放大後便可發出聲音,為了給有興趣的網友提供改進的機會,我們留了P3.4口作為音頻信號的發生器埠,可根據網友自己的實際需要進行相應功能的開發,在本程序中,我們對布防和撤防的響應聲設計成軟體控制,網友可以熟悉了本機程序後,將門鈴的音樂聲也用軟體來完成,以提高讀者的單片機軟體編制水平。

  三、硬體電路的調試

  1、電源電路的調試

  在本設計中,主要用兩種值的電壓,即輸入的12V和供單片機及相關電路工作的5V電壓。將輸入電壓接入後,測量7805輸出端電壓,正常時應為5V左右,由於7805三端穩壓集成電路內部具有過流保護功能,因此若電路製作中有短路等故障時,輸出電壓變為0,而且三端穩壓器件的散熱片發熱嚴重,此時應馬上斷電,否則容易損壞穩壓器件。當測得輸入電壓為12V和三端穩壓輸出端為5V左右時,說明供電電路工作正常。

   【詳情請參閱:基於51單片機的無線門鈴報警器的設計
 

基於51單片機的光功率計的設計

  摘要:通過光電傳感器將待測光信號變化轉變為模擬信號,對模擬信號進行AD處理分析得到光信號的參數特性並在51單片機上通過串口通訊輸出。

  1 背景概述

  1.1 光功率定義

  光功率是光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光功率常用單位是毫瓦(mW)和分貝(dB),其中兩者關係為1mW=0dB,而小於1mW的分貝為負值。例如,在光纖收發器或交換機說明書中,有其產品的發光和接收光功率,通常發光小於0dB。

  接收端所能夠接收的最小光功率稱為靈敏度,能接收的最大光功率減去靈敏度的值稱為動態範圍,發光功率減去接收靈敏度是允許光纖損耗值。

  1.2 使用分貝做單位主要有兩個好處

  (1)數值較小,便於記錄。電路放大倍數通常數量級較大,有些大型電路甚至達到萬級以上。用分貝表示時,先轉化為對數,數值較小,便於記錄。(2)運算方便。放大器級聯時,總的放大倍數是各級相乘。用分貝做單位時,總增益就是相加。如果某個功率放大器第一級的放大倍數是100倍(20dB),第二級是20倍(13dB),則總功率放大倍數為2 000倍,總增益33dB。

  1.3 光功率計的設計要點

  針對實際應用,要選擇適合的光功率計,應該關注以下各點:

  (1)選擇最優的探頭類型和接口類型。

  (2)評價校準精度和編寫校準程序,與光纖和接頭要求範圍相匹配。

  (3)確定這些型號與測量範圍和顯示解析度相一致。

  (4)具備直接插入損耗測量功能。

  2 實驗器件

  光功率計探頭(光電傳感器),P89V51單片機實驗板,RC低通濾波電路,TL074,CS5550,導線若干。

  3 各功能模塊詳解

  3.1 光功率計探頭

  光功率計探頭,是光信號轉換為電信號的核心部件。探頭帶有光電傳感器,用來接收被測光源的輻射並將其轉換為電流信號。探頭採用雙線正負兩個埠輸出。當被檢測光源強度發生變化時,傳感器輸出的電流會隨之改變。我們通過對電流量變化進行轉換分析最終獲得外部光源的光功率變化參數。

   【詳情請參閱:基於51單片機的光功率計的設計

基於51單片機的多點溫度控制系統設計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家居需求由面積需求變為舒適需求。地板採暖採用輻射方式供暖,符合人體生理需求曲線,如果控制系統選取得當,不僅可以提高房間舒適度,更可以使系統運行費用降低許多。如今一般是在典型位置安裝一個溫控裝置,溫控裝置連接到壁掛爐,溫控器根據室溫和溫度設定直接控制鍋爐運行,各房間不同迴路由工作人員憑經驗手動調節分水器球閥,改變不同迴路的流量,從而達到調節各房間的室溫的效果。使用這種控制方法,即使是有經驗的工作人員,也難以調節得十分準確,何況各家庭成員由於年齡不同,所需舒適溫度不同,需要經常對室溫進行調節。

  針對以上問題,我們利用SST89E564RC單片機及新型測溫器件設計了多點溫控採暖控制系統,根據室內各點溫度設定實時控制控制採暖系統,從而提高居室的舒適性以及採暖的經濟性。

  1系統設計目標

  系統總體設計思想是以SST89E564RC單片機為控制核心,整個系統硬體部分包括溫度檢測部分、控制執行部分、顯示及鍵盤系統及最小系統基本電路。系統利用單片機獲得溫度傳感器數據並與系統設計值進行比較,根據比較結果分別控制執行系統。溫度控制系統控制框圖如圖1所示。

圖1溫度控制系統控制框圖

  2系統硬體設計

  根據系統所需完成的功能,設計系統硬體結構如圖2所示。

圖2設計系統硬體結構

  2.1 控制核心

  系統採用SST89E564RC單片機作為控制核心,進行溫度採集、信息顯示及執行機構的控制。SST89E564RC是美國SST公司推出的高可靠、小扇區結構的FLASH單片機,內部嵌入72KB的Super-FLASH,1KB的RAM,通過對其RAM做進一步擴展,可滿足嵌入系統作業系統的運行條件。

  2.2 溫度傳感器

  溫度傳感器採用DALLAS半導體公司的數位化溫度傳感器DSl8820。該傳感器支持「一線總線」接口,可方便地進行多點溫度測量,還可以程序設定9~12位的解析度,最高精度為±0.0625℃,解析度設定及用戶設定的報警溫度存儲在E2PROM中,掉電後依然保存。該產品支持3~5.5V的電壓範圍,因其體積小使系統設計更靈活、方便。DSl8820的管腳排列如圖3所示,其中DQ為數位訊號輸入/輸出端;GND為電源地;VDD為外接供電電源輸人端。

    【詳情請參閱:基於51單片機的多點溫度控制系統設計

 

相關焦點

  • 基於51單片機定時器的電子時鐘設計方案
    今天我們將會為大家分享一種比較基礎的電子時鐘設計方案,該方案基於51單片機定時器進行設計,精度較高,時鐘鬧鐘調節簡單。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8/387025.htm在本方案中,我們所設計的這種電子時鐘主要由51單片機定時器、1602LCD液晶屏等構成。
  • 如何利用51單片機設計一個電子密碼鎖系統?
    打開APP 如何利用51單片機設計一個電子密碼鎖系統? 2.2 單片機開鎖機構的設計 單片機開鎖機構的設計是將單片機送入開鎖執行的機構,促使電路驅動和電磁鎖吸合,進而開鎖。本文設計的電子鎖通過P3.0 來接入三極體進而驅動繼電器來打開電磁閥線圈進而實現開門和關門。
  • 基於51單片機的電子時鐘課程設計
    第一章 設計目的及要求1.目的通過對電子時鐘系統進行編程與Protues仿真,進一步掌握單片機的組成,P1、P0、P2、P3口的應用,蜂鳴器的應用,定時中斷程序的編寫及應用,對之前學習的單片機課程進行回顧與應用;初步掌握Protues仿真方法以及用keil軟體編寫程序的方法。
  • 基於51單片機的兩路溫度控制器的設計方案
    本方案中所設計的溫度控制器,採用AT89C51單片機作為內核,採用DS18B20作為溫度傳感器,通過四位LED顯示,通過循環掃描實現了兩路溫度的採集與顯示。
  • 基於51單片機的人體紅外模塊的自動門設計
    再由單片機通過ULN2003驅動步進電機動作,電機的正反轉分別表示自動門的開啟和閉合,通過15個LED燈的逐次亮滅來模擬開關門狀態。一. 方案的選擇與論證根據設計要求目的,本系統可以劃分為若干個基本模塊。
  • 基於Modbus通信協議的eView觸控螢幕與51單片機的通信設計
    基於Modbus通信協議的eView觸控螢幕與51單片機的通信設計 電子工程網 發表於 2019-09-27 16:27:48 Modbus協議由於其具有開放性、透明性、成本低、易於開發等特點,已成為當今工業領域通信協議的首選
  • Proteus軟體仿真與Keil的51單片機系統設計
    1 概述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移動通信、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在嵌入式系統設計中的應用,單片機從4位、8位、16位到32位,其發展歷程一直受到廣大電子愛好者的極大關注。
  • 51單片機+PID算法水溫控制系統設計
    方案3:本方案的CPU模塊採用2051晶片,其內部有2KB單元的程序存儲器,不需要外部拓展程序存儲器,但由於系統用到較多的I/O口,因此此晶片的資源不夠用。   方案4:採用AT89S52單片機,其內部有8KB單元的程序存儲器,不需要外部擴展程序存儲器,而且其I/O口達32個,完全滿足本次設計需要。
  • 51單片機之4位數加法計算器的設計報告
    電子時鐘是現代社會中的主要計時工具之一,廣泛應用於手機,電腦,汽車等社會生活需要的各個方面,及對時間有要求的場合。本設計採用AT89C52單片機作為主要核心部件,附以上電復位電路,時鐘電路及按鍵調時電路組成。數字鐘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 必不可少的必需品, 廣泛用於個人家庭以及車站、 碼頭、劇場、辦公室等公共場所,給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娛樂帶來極大的方便。
  • 一款基於51單片機的簡易示波器設計
    非常昂貴,對於非盈利事業的教學組織來說無疑不合適,所以提出了一種以單片機為控制核心的簡易示波器設計方案。它由前向控制部分,數據採集和存儲部分,51單片機控制部分以及按鍵和MS12864R顯示部分組成。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48283.htm1 簡易數字示波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總體框架本設計硬體電路部分由單片機控制系統電路,前向輸入調理電路,模數轉換和存儲電路,以及按鍵顯示電路組成。
  • 基於51單片機設計的簡易智慧機器人
    這種技術促使機器人技術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目前人們已經完全可以設計並製造出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簡易智慧機器人。1 設計思想與總體方案1.1 簡易智慧機器人的設計思想本機器人能在任意區域內沿引導線行走,自動繞障,在有光源引導的條件下能沿光源行走。
  • 基於MCS-51系列單片機實現遙測數據存儲系統的設計
    基於MCS-51系列單片機實現遙測數據存儲系統的設計 吳芝路,任廣輝,王 發表於 2020-11-27 10:12:25   作者:吳芝路,任廣輝,王桂玲
  • 基於KEIL 51的單片機開發系統設計
    1.引言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1806.htm近年來隨著KEIL 51不斷升級,高版本的KEIL 51編譯器,尤其是Keil μVision2(基於Windows的C51集成編譯環境)
  • 淺談STM32和51單片機之間的區別
    打開APP 淺談STM32和51單片機之間的區別 發表於 2019-01-30 09:36:46 單片微型計算機簡稱單片機,簡單來說就是集
  • 51單片機ULN2003驅動步進電機的典型應用電路圖解
    打開APP 51單片機ULN2003驅動步進電機的典型應用電路圖解 發表於 2017-10-24 10:19:31   ULN2003
  • 基於51單片機的電子廣告牌電路設計
    1 系統設計方案 鑑於所設計的點陣屏為16×16單色顯示,可以用8×8的點陣屏4塊來級聯實現,此時點陣屏的行列各為16管腳,需要擴展口,採用74LS164串行輸入並行輸出來實現。整個系統以AT89S51為控制晶片,P0/P2口為行控制,P3口為晶片74LS164的輸入,且2片74LS164級聯後為列控制,通過軟體程序調用不同的代碼來顯示字符或文字。
  • 51單片機、STM32單片機、PIC單片機性能對比
    51單片機 應用最廣泛的8位單片機當然也是初學者們最容易上手學習的單片機,最早由Intel推出,由於其典型的結構和完善的總線專用寄存器的集中管理,眾多的邏輯位操作功能及面向控制的豐富的指令系統,堪稱為一代「經典」,為以後的其它單片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 基於51系列單片機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統設計方案
    本文基於51單片機,通過設置時間、感應光照與聲音,針對教學樓和宿舍的不同需求設定照明狀態,實現對照明系統智能動態的控制。測試結果表明該系統可以在不同條件下改變照明狀態,適應不同場所的需求,達到智能控制的目的。  在當今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電力能源大量地消耗使其已成為緊缺資源,如何節能降耗成為近年來照明系統研究的熱點。
  • 51單片機-最小系統-流水燈-仿真
    打開APP 51單片機-最小系統-流水燈-仿真 Easadon 發表於 2020-05-26 16:00:42 現在開始學習單片機的仿真了,一般用的都是Proteus軟體 第一次使用,先畫了一個單片機最小系統練練手,加上流水燈代碼,做一個簡單的實驗, 在此把流程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1.建立工程之後,選擇相應的設備,所需要的設備如圖所示,大家自行添加
  • 基於51單片機的嵌入式SNMP代理器設計與實現
    2 嵌入式代理器的硬體實現 我們設計的基於SNMP的控制系統原理見圖2。 控制現場的信號採集由A/D轉換模塊輸入單片機。單片機對信號進行處理,並且執行SNMP代理器的任務,硬體部分主要包括A/D、串口、乙太網、小邏輯、單片機、監控信號採集、電源及監控等模塊,本文著重介紹與嵌入式SNMP代理器密切相關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