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島的困境:如何處理100萬噸放射性廢水?

2020-12-09 TechWeb

北京時間11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2011年3月,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嚴重核洩漏,隨後大家談核色變,「福島」就成了一個全球居民熟知的恐怖名詞。福島核電站位於太平洋沿岸,此次核洩漏始於2011年3月,當年的9級地震海嘯導致核電站關鍵的控制設備被海水淹沒,並引發該核電站徹底崩潰。近十年以來,福島核電站的工作人員一直使用水冷技術對核電站殘骸進行降溫處理。目前,直接管轄該核電站的東京電力公司(TEPCO)又面臨著新的窘境:如何處理放射性汙水?

每個反應堆都裝有鈾芯球,鈾本身就具有天然放射性,它會經歷一個裂變過程,鈾原子能以可預測的速度衰變或者分裂,釋放出中子和熱量。而在反應堆燃料中,鈾的裂變能力是「與生俱來」的,中子和其他鈾原子碰撞,並在連鎖反應中將它們分裂,產生的熱量用於燒水,從而驅動蒸汽渦輪機發電。核反應堆通過在燃料棒周圍放置吸收額外中子的「控制棒」來控制裂變率,為了保持燃料冷卻,避免過熱和熔毀,燃料將浸泡在水中。2011年3月的9級地震海嘯發生之前,福島6座反應堆中有3座已投入使用,並實現正常發電。

地震發生時,福島核電站反應堆經受住了地震破壞力,控制設備卻受損失去了動力。隨後巨大的海嘯迎面而來,淹沒了核電站關鍵的操作設備,冷卻系統也停止工作,並引發熔毀。雖然工作人員最終控制了熔毀,但他們不得不將水注入核電站損壞的建築物中。冒煙的地方冷卻了近10年的時間,所以現在核電站儲存大量放射性廢水,卻無法進行安全處理。

英屬哥倫比亞維多利亞大學海洋化學家、海洋學家傑伊·卡倫或許能幫助人們解開這個沿海核汙染難題。

  福島為什麼會有放射性積水?

當核反應堆受損時,核電站自動關閉和保護系統失效,冷卻系統也停止正常運行。此時裂變加速,直到燃料溫度高到足以液化,燃料棒開始熔化。工作人員奮力將海水直接泵入受損的反應堆和暴露的燃料,從而導致高放射性水在核電站建築殘骸中積聚,並逐漸滲入核電站周圍的地下水。卡倫說:「這個過程自2011年以來一直在繼續,燃料仍處於高溫,需要持續冷卻。」

雖然部分水可以在冷卻熱反應堆時重複使用,但一部分水在接觸反應堆後必須要儲存起來。庫倫說:「東京電力公司將核電站大部分區域用作儲存區,並建造了水箱儲存放射性水,因為真的別無選擇。」然而到2020年,水箱中的放射性水已超過100萬噸,到2022年,福島核電站將沒有空間安裝新水箱,而受汙染的放射性水將持續增多。

  關於儲存水的放射性輻射,我們知道什麼?

庫倫解釋稱,當核電站燃料時,會以可預測的方式產生放射性元素,因此東京電力公司對這裡產生的放射性元素非常清楚。該公司指出,福島核電站廢水中可能有多達62種不同的放射性元素,但對外僅公布了部分放射性元素,例如:銫-137和鍶-90。

東京電力公司曾在2018年表示,儘管經過多次「清理步驟」,這些儲存罐中的放射水仍超過了安全限制。然而該公司一直對存儲水的全部放射性元素清單含糊其辭。

  如何處理或者清潔廢水?

通常工作人員通過樹脂珠過濾存儲廢水,樹脂珠帶有電荷,可以吸引放射性同位素,其中包括:銫和鍶在內的放射性同位素。這些樹脂珠隨後被作為標準的放射性廢物儲存起來。

大部分廢水還要進一步處理,其中涉及一個先進的ALPS液體處理系統,它可以將帶電粒子從水中剝離出來。但ALPS系統無法將水中所有放射性雜質都清理幹將,它會在水中殘留一種叫做氚的氫同位素。目前研究人員還不知道氚是否對生命有害,儘管大劑量氚對人體的影響未經過測試。

  放射性廢水的處理方案是什麼?為什麼日本要考慮排放到海洋?

事實上,放射性廢水處理可選擇的方式非常有限。由於劑量決定毒性,任何處理方案都必須儘可能稀釋放射性水。一支尋找解決方案的專家小組將目光聚焦於兩種可能的選擇:將放射性廢水蒸發並從一個高煙囪釋放至大氣;或者將它們傾倒在海水。

2020年,專家小組建議日本政府將核電站廢水傾倒在海洋中,並認為這是一種更可行的處理方案。同時,負責核電站監測的聯合國原子能機構也認為該方案是可行的。東京電力公司表示,如果該方案獲批,水箱中的放射性廢水將在幾十年內非常緩慢地排入福島附近海域。卡倫指出,放射性廢水不傾倒將存在風險,在核電站原址儲存,很可能會出現另一次自然災難或者人為失誤的失控釋放,這將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哪個機構負責監督放射性廢水排放?

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負責監管執行《倫敦議定書》(London Protocol),這是一項2006年達成的管理海洋廢物的協議,日本是該協議的籤署國之一。依據《倫敦議定書》,禁止所有國家向海洋傾倒核廢料。庫倫指出,目前還不清楚怎樣的法律條文可以允許傾倒核廢料,同時在核廢料傾倒之前、期間和之後的監測工作是至關重要的。

如果放射性廢水傾倒海洋,會影響人類和海洋生物嗎?當前沒有任何方法來測試核電站放射性廢水進入海洋後對人類造成的深遠影響,預測唯一的方法是觀察之前放射性物質進入海洋後產生的威脅性,以及放射性同位素對人體構成的影響。

同位素銫-137和鍶-90可能對人體有害,因為它們與營養物質鉀和鈣通過相同的方式進入細胞。生物體可以很容易地將放射性銫或者鍶吸收到體內,就好像它們是一種營養物質一樣,同時,這些同位素本身無毒,但是其衰變過程將產生毒性。卡倫說:「當這些同位素衰變時,將產生自由基,其中產生某些有害的氧分子形式,會攻擊重要分子,例如:細胞內DNA,這將導致DNA複製問題,潛在引發癌症等致命疾病。」

銫具有生物放大作用,當它通過食物鏈時其濃度會不斷增大,並在頂端捕食者體內聚集。例如:一項研究發現,蘇格蘭海岸附近海豹體內碳同位素與英國塞拉菲爾德核廢料處理場釋放的物質有關。

2011年,研究人員在日本海岸附近勘測數據表明,福島核事故中產生的放射性銫遍布當地生態食物鏈,靠近海岸附近捕撈的海洋生物體內銫含量較高。自2015年第二季度以來,所有生物體內的銫含量都遠低於日本居民食用的安全上限,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同位素一直存在於福島核電站,能對人體構成一定傷害。

向海洋傾倒放射性廢水所造成的危害尚不清楚,庫倫說:「只有知道儲存箱裡到底有什麼,才能確定對公眾和環境產生的風險,而這一點,我們沒有做到。」

  民眾和其他國家對此有何反應?

日本鄰近國家對此表示擔憂,例如:韓國現已禁止從福島進口海鮮食物。反對向海洋傾倒放射性廢水的一個關鍵群體是福島當地漁民,庫倫說:「他們的漁業經營基本上都被這場災難摧毀了,在核洩漏之後,福島地區所有海產品出口都被叫停。近年以來,當地漁民逐漸地恢復了捕撈業,福島海產品的放射性元素含量遠低於安全消費水平,但如果在福島鄰近海域傾倒放射性廢水可能將完全破壞當地漁業生產。」

目前,日本政府一直在研究分析,對2020年全部選擇方案進行評估,表示將儘快宣布放射性廢水處理的最終決定。事實上,每個選擇方案都存在風險,但可以明確的是,漁民、鄰國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只有知道廢水中含有多少放射性微粒和相關類型,才能做出全面完整的評估。

相關焦點

  • 福島核電站持續產生核廢水怎麼辦?日本或將廢水排入太平洋中!
    2011年,一場巨大的海嘯襲擊了日本福島核電站,造成近1.9萬人死亡,震驚了全世界,在災難發生七年後,研究人員仍在努力清理反應堆中的燃料。據《每日郵報》報導,由於地下水繼續進入洩漏的反應堆結構,因此每天會產生約160噸的放射性水,這些放射性水必須收集起來並安全儲存。
  • 日本補貼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12萬 福島核汙染處理的怎麼樣了現在有...
    日本補貼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12萬 福島核汙染處理的怎麼樣了現在有人住嗎時間:2020-12-15 18:55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日本補貼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12萬 福島核汙染處理的怎麼樣了現在有人住嗎 隨著時光的流逝,福島核電站的事件漸漸的被淡忘了,近日,日本補貼搬到福島核電站家庭
  • 福島核電站事故還沒完!日本人要把百萬噸核廢水排進太平洋!
    2011年3月,日本東部海域發生9級特大地震並引發海嘯,日本本州東海岸遭遇重創,位於此地的福島核電站也遭遇衝擊而受損,並引發了一系列核洩漏事故。6年多後,受損的福島核電站問題依然懸而未決。近日,一則消息更是在外網炸鍋:日本將把福島核電站產生的100萬噸廢水排放到太平洋中!
  • 福島核電站,日本人道主義危機的定時炸彈
    雖然福島核電站是由2011年海嘯引起的爆炸並引發了核汙染危機,但是日本政府對核電站的危機處理卻並不讓人滿意。其實在福島海嘯核洩漏事故之前,福島核電站就發生多次核洩漏事故,不過日本政府及核電站相關負責人直接鞠躬辭職了事。1978年,福島第一核電站曾經發生臨界事故,但是事故一直被隱瞞至2007年才公之於眾。
  • 日本排放福島核廢水,會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
    ◎ 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日本福島核電站核事故處理所產生的大量廢水該如何處理,一直是個大難題。據日本《每日新聞》報導,日本政府已確定將積存的廢水排入海洋的方針。但由於引發全球的擔憂和反對,日本不得不推遲決定是否排海。
  • 日本因核輻射洩露,造成110萬噸核廢水何去何從,日本:別無選擇
    在以前的時候,日本福島地區曾經出現過核電站核洩漏的事件,相信大家對於這個事情記憶還非常的深刻,因為在當時這是世界上造成的最大一起核洩漏事件,它導致了日本福島的附近海洋,數百萬噸的海水受到了放射性核汙染問題。
  • 日本福島核廢水 排與不排都是「定時炸彈」
    視覺中國供圖截至2020年8月底,福島第一核電站累計貯存了超過120萬立方米處理後的廢水,並將於2022年夏天達到現有儲罐貯存容量的極限。持續產生的廢水佔據了大量貯存空間,阻礙了福島第一核電站4臺機組退役工程的實施。前一陣,日本政府宣布計劃將處理過的福島核廢水傾倒在海洋之中,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激烈反對。
  • 日本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加118倍……
    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所產生的核汙水如何處理,一直是個重大難題。由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中核汙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日本政府考慮將大量儲存的核汙水排放入海,預計需要兩年時間進行排放準備工作,現存約120萬噸汙染水全部處理並排放完需耗時約30年。
  • 環保組織警告稱福島核廢水恐損害人類基因
    據英國《獨立報》網站10月26日報導,綠色和平組織的一份報告說,日本福島核電站的廢水含有的放射性物質達到了「危險程度」,這些物質「可能損害人類的DNA」。該組織發布的《遏制趨勢2020》報告警告稱,廢水中存在放射性同位素鍶-90和碳-14。
  • 日本123萬噸核廢水倒入太平洋,為了省錢,你得罪了世界
    據日本《每日新聞》10月16日的消息報導,日本政府將會在10月27日正式決定是否將處理過核汙水排向太平洋。 每天日本東京電力公司都會產生150噸的核廢水,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到2020年9月,福島核電站的核廢水儲量已經達到了驚人的123萬噸。
  • 福島第一核電站被調查,聯合國派出大批專家緊急奔赴日本
    然而它也有自己的難題,其中重要方面就是核廢料的處理,它們具有放射性,不能隨意進行排放。而比這更嚴重現實問題真實地擺在了日本政府面前。福島核電站面臨難題福島核電站在2011年3月因9級地震發生核洩漏情況,當地居民自然十分恐慌,而國際社會也對此保持高度關注,然而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公司解決問題的態度比較消極,甚至有隱瞞事故嚴重性的嫌疑。
  • 報告稱日本福島核廢水恐損害人類基因;①據英國媒體報導,綠色和平...
    報告稱日本福島核廢水恐損害人類基因;①據英國媒體報導,綠色和平組織的一份報告說,日本福島核電站的廢水含有的放射性物質達到了「危險程度」,這些物質「可能損害人類的DNA」;②報導指出,福島核電站仍有100多萬噸廢水,日本政府多年來一直在爭論如何對其進行處理。漁業組織和環保主義者對排放放射性廢水表示擔憂,但一些科學家認為這對該地區造成的風險很低。
  • 日本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 核汙水入海汙染或損害人類DNA
    【福島青少年甲狀腺癌發病率增118倍】今年2月份發布的居民健康調查中,福島縣青少年甲狀腺癌的發病率增加了118倍。日本福島核電站洩漏所產生的核汙水如何處理,一直是個重大難題。由於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中核汙水儲蓄罐即將裝滿,日本政府考慮將大量儲存的核汙水排放入海,預計需要兩年時間進行排放準備工作,現存約120萬噸汙染水全部處理並排放完需耗時約30年。
  • 福島核電站廢水要排放,日本又計劃另啟反應堆,專家:挑戰全人類
    2011年的311東日本大地震的影響依舊無法消退,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福島核電站的全面癱瘓,還有因為地震停電造成的反應堆洩漏問題在短期內根本就無法得到解決,如今福島核電站用於存儲核處理廢水的容器很快就會沒有更多的空間,為此日本政府宣布將向太平洋排放120萬噸含有核物質的廢水,此舉遭到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因為廢水中含有的核物質對於人類生態鏈的影響是巨大的
  • 120噸廢水引發的危機:日本漁民抗議,中國海鮮受「牽連」?
    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的核洩漏事故仿佛還歷歷在目,不久前日本共同社等媒體又爆出了一個猛料,日本政府決定將福島核電廠儲存的120多萬噸核廢水排放到太平洋,具體時間尚未確定。日本官方給出的說法是,目前的核廢水都儲存在1044個水箱中,但受降水和地下水的影響,核廢水每天都在增加,水箱容量不足以成為板上釘釘的事實。
  • 日本惡行引發天怒人怨,政府被迫做出讓步,百萬噸核廢水暫緩排放
    事故發生後,福島核電站每天都會產生170多噸帶有放射性的核廢水,而為了儲存核廢水,日本在周邊修建了大量的儲水罐,但是近十年的累積下來,儲水罐儲存空間早已接近飽和,而日本方面還沒有下一步的修建儲水罐計劃,九年來總計接近123萬噸的核廢水究竟該如何處理?
  • 日本還是沒瞞住,聯合國大批專家趕到福島「核禁地」!
    編輯:小雪 核汙染的危害絕對不容小窺,它的輻射力度也是大家難以想像的,此前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因為地震的原因導致核洩漏,當時日本政府也是第一時間將周邊居民進行了疏離。截止到現在為止,福島附近還沒有多少人願意去居住,可見核汙染給大家帶來的心理陰影有多大。
  • 日本計劃將123萬噸核汙水排入大海 漁協怒了:砸我們招牌
    日本政府將在10月下旬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決定將123萬噸含有放射性物質「氚」的核汙水排入大海。此舉不僅引發了日本漁業協會和福島當地民眾的反對,也招致了韓國等周邊國家的不滿。&nbsp&nbsp&nbsp&nbsp據日本時事通信社16日報導,福島核電站內目前囤積有約123噸核汙水,但儲存設備將在2022年全部裝滿,為此日本政府從2013年起開始考慮處理方案。經過一系列討論後,基本確定了「稀釋後排入海洋」的最終方案,10月下旬將正式決定,預計從2022年秋天開始實施。
  • 日本又出大事?傳福島100多萬噸核廢水排入海中,物種發生變異!
    日本又出大事?傳福島100多萬噸核廢水排入海中,物種發生變異!眾所周知,2020是一個災難之年,今年發生的太多事讓人手足無措。其中,爆發於年初的全球性衛生安全事件的影響,直到今天還沒有消退。說起日本這個國家,很多人都會和"災難"兩個字聯想起來。因為在眾多末世作品中,都有它的出現。然而,日本這個國家卻是十分大膽,什麼事都敢幹。而說起福島,大家肯定會想起當年的福島核洩漏事件了吧。那一次也是讓全球人民都十分緊張。而在這個敏感的年份裡,日本再次被傳出了一件大事,那就是100多萬噸的核廢水排入海裡!
  • 福島核事故或超出想像?菅義偉拒喝淨化後的水,破壞DNA貽害萬年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9.0級特大地震,地震引發的海嘯衝入福島核電站內,導致為核電站冷卻系統供電的柴油發電機故障,三座反應堆因此發生過熱,堆芯被熔毀,這屬於是和車諾比同級別的7級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