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是國內最知名的手機廠商,同時也是一家出色的晶片企業。在2004年的時候,華為成立了海思,專注於晶片技術的自主研發。截至目前,海思已經成為了國內實力最強的半導體公司,並且在全球範圍內都能排進前十!
大家都知道 ,華為將手機業務做到了世界頂尖,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它使用的是海思自研的麒麟系列晶片,被譽為國產晶片的代表之作!但是海思卻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問題,它只負責晶片的設計環節,並不具備量產晶片的能力。
也就是說,華為要想確保麒麟晶片的供應充足,就必須和代工廠建立合作。此前,來自於中國臺灣的臺積電一直承擔著為華為生產晶片的重要任務。它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晶片代工廠,掌握著最為先進的工藝技術和最高效的產能!
但是今年9月15日,米國針對華為的晶片封鎖措施正式生效,臺積電只能被迫選擇「斷供」華為,因為它無法完全擺脫對美企技術的依賴。在這種情況下,華為麒麟晶片得不到生產,而臺積電也損失了很多訂單,二者的發展都會受到不利的影響。
其實臺積電並不想放棄華為,因為經過這麼多年的合作,華為已經成為了它的第二大客戶,每年都會為它貢獻巨額的利潤收入!所以即使在米國的封鎖措施之下,臺積電仍然想要繼續為華為供貨,並且在不斷地尋找著機會。
近日,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公開發聲:米國的封鎖行為對全球的半導體行業來說,都沒有任何好處!而且他還表示,目前已經有很多國家開始打造去美化的生產鏈,而臺積電也會利用人才和技術實力來逐漸擺脫對美技術的依賴!
這意味著臺積電不想再受到米國封鎖措施的影響,它為了華為選擇了不妥協!據了解,在臺積電的7nm晶片製程中,美企技術的佔比已經降到了15%左右,而5nm工藝只會更低。
不僅如此,最近臺積電還宣布了2nm晶片的研發工作取得重大進展的好消息!隨著工藝水平的提升,美企技術在臺積電產業鏈中的佔比會越來越低,總有一天這個標準會降至零。到那時候,臺積電就能夠繼續向華為供應晶片產品,不受任何影響。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現在臺積電只是表明了相關態度,並沒有付諸於實際行動。要知道,米國在半導體市場中一直佔據著主導的地位,就算是臺積電也不得不考慮這樣做的後果,所以它不會輕舉妄動。
對於華為而言,臺積電的聲援可以緩解它的一部分壓力,但是卻無法解決最根本的問題。華為要想真正地走出困境,必須堅定不移地自主研發核心技術,只有這樣才能無懼任何威脅,否則下一次還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華為是我們國內最優秀的科技公司,臺積電是世界上最大的晶片代工廠,二者的合作肯定會收穫雙贏的結果。希望臺積電能有足夠的勇氣擺脫對米國技術的依賴,同時也相信華為一定能夠突破封鎖,取得最終的勝利!
那麼對於臺積電能否做到擺脫米國技術,你們怎麼看呢?歡迎留言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