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租公寓獨角獸成長史:4年,5家,104億美元

2021-01-10 寓言不止

根據長城戰略諮詢公布的《2019年度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長租公寓行業共有5家企業上榜,分別是自如、蛋殼公寓、城家公寓、魔方公寓以及Weave Co-living。這是繼2016年以來,獨角獸企業榜單上第4年出現長租公寓企業,且根據榜單上公布的企業估值,這5家企業估值總額達104億美元。

01

2016年,首個長租公寓獨角獸現身

2017年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獨角獸企業榜單》,讓本就十分火熱的長租公寓行業,受到了更多關注。成立於2009年的魔方公寓,以10億美元的估值,成功躋身於獨角獸榜單,成為了長租公寓行業首隻獨角獸。

因為長城戰略諮詢機構的認可,讓魔方在當年一直以「首個行業獨角獸」的身份接受各類報導的稿件時常見諸報端。《經濟觀察報》更是以一篇題為《長租公寓行業的「獨角獸」養成記》的人物採訪梳理除了魔方的生長過程。

從2009年成立以來,魔方一直走得比較踏實,尤其是2013年和2015年先後兩次獲得美國華平集團總額近2億美元的投資,讓其有底氣大規模擴張。根據魔方在上述採訪中的表述,2017年,已覆蓋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蘇州、杭州等20個城市,門店數量近300餘家,為6餘萬名住戶提供租住生活服務。所以魔方在當時一舉成為長租公寓行業開業規模最大,經營時間最長的長租公寓(品牌)。

而讓魔方登上獨角獸榜單的推手是2016年4月12日完成的3億美元C輪融資。這讓魔方估值超過10億美元,一躍成為長租公寓行業的「獨角獸」企業,領投方為中航信託,華平集團參與跟投。

回顧魔方的養成過程,除了華平在資本方面的扶持之外,其自身的努力也不可忽視。魔方旗下形成了魔方公寓、魔爾公寓、9號樓公寓、V客青年公寓等多款公寓產品,切入了各個細分市場,為各類人群提供不同的租住解決方案。

而且魔方比較早就開始了中資產向輕資產的過渡。2019年,魔方完成D輪融資後,宣布輕資產戰略加速計劃,將通過加盟、託管、合資等多樣靈活的合作方式,對外輸出管理和品牌。轉型後,新拓展項目之中輕資產項目的佔比提升顯著。

在多重優勢的加碼下,魔方自2016年登上獨角獸榜單之後,一直到今年依舊位列行業5大獨角獸企業之一。

02

獨角獸長成記:從1到5,從10億到104億美元

當魔方上榜之後,2017年、2018年和2019年陸續有企業加入長租公寓獨角獸的行列之中:

2017年,自如網以30.8億美元的估值,位列獨角獸企業榜單第31位

2018年,蛋殼公寓以20億美元的估值,位列第74位

Weave Co-Living以10億美元的估值,位列第202位

2019年,城家公寓以12億美元的估值,位列第126位

至此,4年時間,長租公寓共有5家企業登上獨角獸企業榜單。不過此時自如和蛋殼的估值發生了變化,自如估值升至50億美元,蛋殼升至22億。這麼一來,5家長租公寓的估值總額高達10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725億元。

巨額估值的背後,除了資本的助力之外,也離不開這些企業一直以來堅持不懈的努力。

03

自如:「成人禮」之後,估值近200億元

根據獨角獸榜單顯示,自如在2017年就以30.8億美元的估值榜上有名。但是根據自如相關的公關稿件來看,一些媒體似乎更喜歡將2018年1月16日之後估值直衝200億元的自如,判定為名副其實的獨角獸。這一天,自如宣布完成A輪40億融資。用鏈家董事長左暉的話說,這一天是「自如的成人禮」,自如當時的估值接近200億人民幣。

資本並不會無故青睞某一家品牌。不得不說,自如的定位「二房東+管家」是其有別於一眾傳統住房租賃企業的關鍵。,所提供的住宿服務讓資本憑空多了很多想像空間。除此之外,自如出身鏈家也為其帶來了不少的便利之處。很長一段時間裡,自如都享受著母集團鏈家的房源、門店、渠道等資源支持,使其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擴張,在長租公寓市場搶奪先機。

04

蛋殼:有志成為1估值100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

蛋殼對於資本的吸引力並不遜色於自如。尤其是蛋殼公寓執行董事長沈博陽加入之後,成功為蛋殼在運籌資本方面護航,一路乘風破浪。創下了3個月時間完成B輪1億美元和B+輪7000萬美元兩次融資的壯舉,在長租公寓市場裡的盡顯品牌對資本的誘惑。

而且,蛋殼的野心不止於此。2018年,蛋殼公寓創始人高靖在一次採訪中表示,2021年之前,長租公寓領域會出現兩到三家持有房間數超過100萬間,估值100億美金以上的超級獨角獸,蛋殼有信心成為其中一員。

不難看出,相比起其他獨角獸在產品方面的能力,顯然蛋殼的優勢在資本的募集及模式的運用方面更顯著。

05

一個簡單的序號標題

Weave Co-living:在未來5-7年,提供10000個床位

Weave在香港的首個項目"Weave on Boundary"的公共廚房區

不同於上述幾家公寓,Weave Co-Living(下稱Weave)的項目主要是在香港地區,所以在國內相對知名度並不高。不過,Weave也收到了來自資本巨頭的橄欖枝——2018年11月12日,華平向其注資1.81億美元,此外,華平有權未來提高在Weave的投資額至最高4.1億美元。

此次華平注資後,Weave計劃繼續開拓其在香港以及亞太其他門戶城市的共享居住項目規模,目標為在5年之內推出超過10,000間公寓。另外,Weave計劃針對不同的目標住客群體推出不同的長租公寓產品。

Weave因為有著明確的市場定位和強烈的社區意識,讓其被資本相中,甚至登上了獨角獸榜單。同時還有著對於未來的清晰願景,在未來五到七年內,在亞太地區能有一萬個床位提供給年輕人。

06

城家:創下集中式長租公寓單次融資金額的最大記錄

城家在2019年獲得3億美元的A輪融資,在當時創下集中式長租公寓單次融資金額的最大記錄。截至城家獲得A輪融資之際,已有100多家物業,房源數超過2萬間。

作為華住酒店集團和IDG資本共同出資成立的公寓品牌,城家的住宿產品有幾個不同的層次:一是最核心的城家公寓,為年輕人提供高性價比的獨居產品,價格在2500-5000元之間;二是高級公寓,房型更大、服務更多,價格在5000-8000元之間;三是服務式公寓,針對商務人群,價格在1萬-1萬5之間,比如城家CitiGO、與雅詩閣合作的馨樂庭等。此外,城家也在試水2萬以上的奢華公寓,首個項目凱文公寓已於2019年7月在上海正式開業。

07

長租公寓下一隻獨角獸何時出現

從上文不難看出,5大派系之中,除了地產系和國家隊之外,中介系、創業系、酒店系都有品牌登上了榜單。而按照近幾年長租公寓行業在獨角獸榜單上的增長速度,2020或將有新的品牌出現。

下一家會是誰呢?簡單做個猜想,下一家獨角獸企業的身上起碼要具備這些條件:對頭部資本有足夠的吸引力、在產品/運營/商業模式方面有自己的獨到之處、愛惜品牌等等。畢竟,獨角獸企業往往能夠反應出行業的市場活力和創新能力,因此,能評為獨角獸企業,既是對企業自身的肯定,也是對行業整體發展賦予更多的期望。

就像鏈家最初做自如一樣,原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領曾表示,鏈家自如一開始做得很痛苦,基本是虧本在做,但是即使如此,鏈家也要付出資本、資源和精力去做,因為這是未來的一個大方向和大風口,假以時日,終會獲得回報。

我們期待,長租公寓行業在越來越多的獨角獸企業出現的同時,迅速糾正自身在日常運營過程中的不足和缺陷,共同迎接更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長租公寓生存危機,長租公寓到底怎麼了?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2020年成為長租公寓的生死之年。歸根結底,問題始終是現在長租公寓行業普遍的、不健康的商業模式和運營模式決定的。長租公寓始終是一個微利模式的生意,行業利潤率僅在1%-4%之間。沒有精細化的運營,沒有模式創新,行業目前的問題就會一直存在。
  • 群雄逐鹿難盈利長租公寓:又一個共享單車?
    1  一大波「二房東」來了  4月10日,業內一家知名的網際網路長租公寓宣布進駐廣州。至此,半年時間裡這家公寓已相繼入駐天津、武漢、南京和廣州四城,加上北京、深圳、上海、杭州的初期布局,已全面覆蓋所有一線和新一線城市。2015年初成立的這家公寓,如今在全國八城擁有10萬間房的規模。  3年就拓展了10萬間房!瘋狂的長租公寓闖入者絕非個案。
  • 「報告」141家泛電商「獨角獸」2019年總估值達6746.24億美元
    《報告》顯示,「獨角獸」的高產年集中在2010-2015年,其中2014年創立的公司最多,為25家。其次2015年21家。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2018年成立的「獨角獸」公司16家,這些創立僅兩至三年即成為「獨角獸」的公司,反映出其創新能力強、成長周期短、成長跨度大的特點。
  • 旭輝領寓與GIC設長租公寓投資平臺規模5.7億美元
    1月7日,據旭輝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旭輝領寓與GIC設立5.7億美元長租公寓投資平臺。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該平臺的設立,是為了在未來4年內投資中國一線和二線城市優質位置的長租公寓項目。在2019年4月,旭輝領寓在戰略發布會上與平安不動產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據此,未來3年內雙方總投資100億元人民幣用於住房租賃項目的投資、開發及運營,並籤約落地首個合作項目——浦江鎮綜合型租賃社區。
  • 除了蛋殼,這些都是「易碎」的長租公寓
    更何況其他規模更小的長租公寓。僅2020年上半年,我樂公寓、嗨客公寓、三彩家、灣流國際等16家中小型長租公寓平臺因資金鍊問題相繼暫停服務。艱難活下來的長租公寓平臺也在苦苦強撐。核心問題在於「租金貸」。1.自如成立於2011年10月的自如,2016才從鏈家獨立,目前有自如友家、自如整租等五大產品線。其在2018年獲400000萬元A輪融資,2019年獲50000萬美元B輪融資。擁有「中介」血統的自如,依託原有的房屋資源,在長租公寓的世界裡急速奔跑。
  • 長租公寓海外第一股花落誰家?蛋殼公寓和自如爭相赴美上市
    長租公寓曾一度被認為是下一個投資風口,背後潛藏著下一個萬億級的市場,由此也引發各路資本紛紛入局、跑馬圈地。2019年6月,有消息稱,自如正在進行的B輪融資接近尾聲,已募集約5億美元,估值約45億美元,不過並未官宣。
  • FUNLIVE方隅成立長租公寓投資平臺
    香港,2020年3月。FUNLIVE方隅宣布已正式籤署協議,成立5億美元長租公寓投資平臺,用於收購、開發和運營中國核心城市高質量的長租公寓項目。此基金首期規模為2.3億美元,投資者包括著名的中東主權基金、Proprium Capital Partners(Proprium)及中駿集團控股有限公司(Stock Code: 1966. HK,「China SCE Group」)。這次合作反映了方隅和國際機構投資者對中國長租公寓領域的長期看好,同時也是對方隅公寓優秀的運營服務能力及其高質量產品的肯定。
  • 暴雷,周期長,利潤低……長租公寓開啟上市渡劫模式
    投稿來源:科技唆麻2019 年不只是共享經濟的交卷年。美東時間 10 月 7 日,長租公寓服務商青客公寓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招股書,其中顯示其計劃於納斯達克上市,股票交易代碼為「QK」,預計融資 1 億多美元,承銷商為摩根史坦利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 失控的蛋殼 長租公寓行業進入灰暗時刻
    今年1月,蛋殼於紐交所上市,彼時募集資金超1.49億美元,總市值約27.4億美元。如今,這家頭部長租公寓品牌的市值已蒸發近七成。11月17日深夜,我愛我家有意接盤蛋殼的消息不脛而走,蛋殼的股價也開啟瘋狂上漲模式,以致於有業內人士認為,不排除是蛋殼主動釋放消息,以提振股價。
  • 長租公寓 時代紅利下的藍海市場
    01 長租公寓發展紅利:租賃市場容量巨大 2019年度平均新增租賃房源約104萬套/月,同比2018年全年新增約55萬套,增幅明顯;其中二線城市供應量約62.2萬套/月,租賃房源供應量佔全國總數比最高,接近60%(數據來源:CRIC租售系統)。
  • 為什麼3萬億也養不活長租公寓?
    並作為業內頭部品牌企業,受到資本的熱捧,是少有的經歷了七輪融資的公寓運營商。即便經歷2018年杭州鼎家等的長租公寓爆雷風波,蛋殼仍在2019年先後完成了兩輪融資,並在2020年1月17日登陸美股納斯達克,成為當年赴美的第一中概股。儘管連續多年都是淨虧損狀態,但以發行定價算估值,蛋殼的估值仍達到27.4億美元。然而上市後,蛋殼公寓便迅速破發。
  • 公寓短租平臺Sonder:E輪融資1.7億美元
    【品橙旅遊】近日,短期公寓租賃企業Sonder完成了1.7億美元的E輪融資,企業估值達到13億美元。此輪融資由Fidelity、Westcap和Inovia Capital領投,Sonder表示未來幾周其還將獲得新投資商以及現有投資商的新融資,致力於使E輪融資總額達到2億美元。在融資聲明中,Sonder稱此次融資驗證了其在疫情之初概述的戰略進展,目的是確保Sonder能夠渡過次危機並發展成為一家更強大的公司。
  • Mob研究院|長租公寓洞察
    同時他們對居住品質要求也比較高,長租公寓是比較好的選擇。此次爆雷事件,對於一二線城市的年輕職場小白影響最大。Source:MobTech,20201112月4日,蛋殼的對手自如宣布名為「暖冬守護」的計劃,針對蛋殼公寓的業主和租客開展專項扶持,表示願意幫助受蛋殼公寓事件影響的業主和租客共渡難關。
  • 國外怎麼做「長租公寓」生意
    商家看重長期經營 法律保障各方權益 本報駐美國、德國特約記者 吳 倩 青 木 本報特約記者 陳 洋 英國媒體近日報導稱,香港富豪李嘉誠準備收購英國最大的「長租公寓」項目倫敦溫布利公園地塊,該項目總價值高達30億英鎊,將新建8000套長租公寓。
  • 8月長租公寓遭遇「多事之秋」
    鼎家公寓破產,多家公寓機構被約談,上海、北京、西安多地發文嚴管長租公寓,「租金貸」被黑化,租房市場差點崩了......8月長租公寓44件大事來的猝不及防!市場動態北京打擊「黑中介」,自如等23家違規中介被查處8月22日,北京市12345打擊「黑中介」投訴舉報熱線正式開通,包括自如在內的23家中介機構因為涉嫌存在違法違規問題被公開曝光。
  • 接盤、併購,誰在收割長租公寓市場?
    1、長租公寓頻繁暴雷,誰在接盤?長租公寓在2012年左右出現,一開始,長租公寓的誕生是為了讓年輕人有更好的租房體驗。 you+公寓的創始人劉洋曾表示,自己創建you+就源於自己打工漂泊中搬家30餘次,遇到黑中介籤假合同,遭遇房東拿錢跑路,在大城市中渴望尋找一個溫暖的家。
  • 長租公寓"夢醒時分":青客轉輕資產二次剎車
    青客的「衝刺後遺症」2019年11月5日,青客公寓CEO金光傑在納斯達克敲鐘,青客趕在蛋殼、自如等一眾分散式長租公寓之前上市,被冠以「長租公寓第一股」稱號。用衝刺來形容這一次上市並不為過。2019年10月7日,青客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招股書,申請在納斯達克上市並募資近1億美元,蛋殼公寓緊隨其後,在10月28日遞交了招股書,計劃登陸紐交所,同樣申請募資約1億美元。
  • 亟需補課的長租公寓,蛋殼IPO的時機對了嗎?
    沉寂了兩個多月後,蛋殼公寓的IPO計劃有了新的動作:預計於1月17日以「DNK」的股票代碼在紐交所掛牌,將募集不超過1.75億美元的資金。從2015年註冊成立到2020年初掛牌上市,蛋殼公寓(DNK.US)提交IPO用了不到五年時間。
  • 長租公寓下的「雷」,誰毀了我房子?
    2020年4月24日,Robins Geller Rudman&Dowd LLP提起了對蛋殼公寓的證券集體訴訟,指控蛋殼公寓的董事以及首次公開發行的承銷商違反了1933年《證券法》。,租賃人口規模約1.9億人,預計2030年全國租賃人口約達到2.7億人,對應的租金成交總額將達到4.2萬億元,市場規模的日益擴大,消費升級提高的訴求及黑中介擾亂市場,租房市場亂象叢生的背景下,導致租賃關係不穩定,承租人的權益難以保證。
  • 你是多有錢,才敢做長租公寓?
    因為經驗、技術和資金方面的不足,近年長租公寓倒閉關門現象屢見不鮮。 2019年國內長租公寓倒閉的品牌數量高達53家,其中,因為資金鍊斷裂及跑路的共45家,被收購的4家。 資金斷裂成為長租公寓「爆雷」的主要因素,而究其原因,還是盈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