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年曲折發展,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在2017年藉助「直播」實現了規模化變現,2018年市場規模達2517.6億元,付費用戶數達1.35億人,未來短期內增速保持在20%左右。K12教育快速壯大,近6年佔比幾乎翻番。市場格局初步成型,已孕育7個(擬)上市企業和11個D輪及後期企業,其中前4名共佔據6.5%的市場份額。
在2018年7月9日,作業幫在北京舉辦了以&34;為主題的作業幫一課2.0發布會,作業幫創始人兼CEO侯建彬在會上宣布作業幫用戶量突破4億,較2016年末的1.5億,增長高達160%。
而到了疫情之後的2020年,作業幫的用戶數已經來到了8億大關,短短兩年,用戶量翻倍,月活用戶高達1.7億。
作為在線教育的龍頭,作業幫在7月完成了7.5億美元的E輪融資,市場對在線教育的熱情未減!
中國在線教育行業在2013年前後也進入了一個「淘金」的熱潮中,創業投資洶湧泛濫,慕課、題庫、家教O2O、少兒英語等細分熱點不斷更替,巨額融資事件頻頻爆出,51Talk、英語流利說、尚德機構等企業相繼上市,線下教育巨頭新 東方、好未來也積極投資布局……
在線教育在2012年已經有新東方在線,滬江網校等陸續上線嘗試,隨著網絡帶寬提升,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移動網際網路大潮的來臨,大量創新創業企業和資本開始進入。
而作業幫作為百度內部的孵化項目,創始人侯建彬於2012年出任百度知識搜索體系負責人,負責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等知識體系的全線業務並創新孵化出寶寶知道、拇指醫生等項目。
2014年初「作業幫」項目正式孵化。
作為百度「航母計劃」重點項目,2015年9月作業幫獨立分拆,侯建彬出任公司CEO。
這也是百度構建內容生態的重要一步。據虎嗅報導,作業幫團隊的骨幹參與過百度幾乎所有技術模塊的研發,從全背景的OCR、雲SDK到search搜索系統,再到深度學習,擁有極強的技術基礎。
從15年至今,作業幫相繼融資5次,資本對其非常認可。
在這些年時間,在線教育的產品和模式相關熱點不斷更替,商業模式不斷探索,從13年的題庫,14,15年的家教O2O模式,再到2017年直播課出現,打通商業模式。To C端收費是現在最主流的商業模式。
而作業幫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K12在線教育平臺,沒有之一,主要面向中小學學生提供答題解析和在線直播等課程和服務,其旗下的拍照搜題、直播課程、問答等產品,覆蓋中國全部省市自治區的小、初、高所有學部及學科,作業幫「一課」的付費用戶目前已經超過500萬。
圖源:艾媒諮詢
而在線作業輔導平臺網絡口碑對比中,作業幫同樣以66.3分位居第一。
2019年,兩會首次將「網際網路+教育」納入政府工作報告,為K12在線教育帶來政策紅利。
同樣,僅在2018年,在線教育行業就發生了超過200起融資。資本的助推也讓市場變得火熱起來。
有媒體報導,今年暑期,僅十餘家K12機構營銷費用就達30億至40億元。據知情人士透露,幾家頭部在線教育機構,每日廣告費投放都在千萬量級以上。
在作業幫2018年獲得D輪融資時,提到的更多的是將這輪融資的資金利用在產品的技術化提升,和內容和服務的搭建上,對於市場推廣反而並沒有過多的提及。
隨著AI的逐漸成熟,算法和技術相結合,AI在線教育也成為諸多在線教育公司追逐的風口。將大數據和產品融合,更有利於在線教育智能化。
國內權威數據公司QuestMobile發布的報告顯示,作業幫是在線教育領域唯一一款MAU破億的APP。
這一切都源於對技術的創新和教育投入的堅持。對於一家網際網路科技企業而言,技術是最重要的,對於一家教育機構來說,教育的內容是服務是最重要的,而現在作為一家K12在線教育公司,需要做到的就是教育先行,科技驅動,雙頭並進。
對於最廣泛的用戶,學生們來講,隨著社會發展,K12群體學生壓力也在增大,K12在線教育形式可以有效的聚集優質的教學資源,打破時空的局限性,不受師資力量的影響,而且可以讓平臺通過不斷優化迭代,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興趣。
對於國內在線教育行業而言,市場蛋糕非常大,品類也非常多,而且正處於高速發展過程中,作業幫能更多地考慮如何打磨產品,增強技術水平,做好產品服務,以良好的服務和品質獲得用戶的青睞,成長為在線教育行業的獨角獸。
在大多數一二線城市,教育系統成熟,在線教育發展更好,而對於下沉市場,特別是四五線城市,用戶的學習需求依然強烈,但可能受限於教育資源發展不均勻,將會更依賴線上渠道獲取知識。
為了讓更多優質的教育產品在何時何地都觸手可及,這是作業幫的企業願景。
對於」百花齊放「的在線教育行業而言,作業幫正在一步一個腳印,踏實且堅定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