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樣理解馬化騰和他一手打造的騰訊QQ?看看專門為馬化騰寫的書

2020-12-27 第一管理學派

我想知道當時馬化騰是怎麼想的。

我想知道騰訊的那些重要決策是怎麼形成的。

我想知道哪些馬化騰永遠不會講的事情。

寫作這本書的時候,作者與合作夥伴張宇宙在他們共同進入的網際網路老兵群裡進行了百人以上的一對一調查,訪問他們對馬化騰的評價和其一手打造的騰訊公司的觀感,而上述三句話就是我們所得到的最多的問題。

其實這本書和《沸騰十五年--中國網際網路1995~2009》是同時寫成的。其實作者剛開始想拿幾個代表人物在《沸騰十五年--中國網際網路1995~2009》重點表現,讓讀者朋友們用心感受他們在時代浮沉過程中的喜怒哀樂,這樣的《沸騰十五年--中國網際網路1995~2009》可能會更好看吧!不過作者發現這樣做很困難,除了本書說的馬化騰,丁磊、張朝陽、馬雲、陳天橋、李彥宏、田溯寧、張樹新、王志東、王峻濤、雷軍、周鴻禕……他們都在努力地貫穿中國網際網路的歷史大潮,作為歷史舞臺上的耀眼明星,他們的故事一直在跌宕起伏。

相關焦點

  • 騰訊的五位創始元老,三位已離職,如今只剩馬化騰和他
    大家好,我是武大師,一個專門研究大佬牛人的「假大師」。今天我們來介紹傳說中的騰訊五虎:也就是騰訊公司的5個創始人:馬化騰、張志東、曾李青、陳一丹和許晨曄。其中張志東精通軟體技術,曾李青擅長銷售,陳一丹主管行政,許晨曄負責信息整合協調,馬化騰統全局,五個人精誠合作,共同努力,把騰訊公司發展成為市值幾萬億的公司。但現在20多年過去了,騰訊五虎也只剩下兩虎還在公司,其餘三虎已經離職。這其中有什麼曲折呢?且聽我為你一一道來。
  • 馬化騰給張小龍什麼樣的待遇才能留住他?
    最初加入騰訊這個大家庭,是因為騰訊收購了foxmail和業內有口皆碑的張小龍團隊。初次相遇,馬化騰就體現了對天才的區別對待,允許小龍和他的團隊繼續留在廣州。注意到這款產品後,張小龍非常激動,深夜給馬化騰寫郵件,建議由他的廣州團隊做一個類似Kik的產品。對小龍的建議,馬化騰連覺都不睡了,立即回郵件:整!
  • 馬化騰身價超3400億,qq微信卻從沒收過費,騰訊到底靠什麼賺錢?
    風水輪流轉,今天的馬化騰是我國首富,但是明天就不一定了,他和馬化騰的身價已超3400億,可qq微信卻從沒收過費,所以騰訊到底是靠什麼賺錢的?如果是qq和微信的使用量奠定了騰訊的基礎,那麼王者榮耀就迎來了騰訊的盛世。
  • 馬化騰QQ籤名:從「正在布局」改為「weixin」
    同時他也直言不諱,「微信是QQ的馬甲」,是張小龍一手打造出來的QQ的一件衣服。十幾年前,張小龍是中國頂級的程式設計師。他一個人寫代碼,完成了郵件軟體Foxmail的頭三個版本。4年來有超過200萬的網民在使用。據張小龍說,當時寫Foxmail沒有一分錢的收益,能堅持下來全靠興趣支撐。「我從20歲就開始學寫程序,如果有一個理想的環境,我想我寧願寫一輩子程序。」
  • 從馬化騰在微信朋友圈的表現,來看馬化騰的領導力
    ,後來他自己也曾在騰訊工作過幾年。他對騰訊的認識和研究都很深。馬化騰又問:「路上的人和車那麼多,讓司機送你到體育場或者室內跑,會更安全吧?」第三個例子,騰訊請了很多媒體人在香港開發布會。一個知名媒體人在朋友圈發了一張照片,照片是從酒店房間向外拍的景色,桌子上有一本馬化騰署名的書。這條信息下面還有微信自動定位到的酒店名字和地址。馬化騰在下面留言說:「你也來了?沒人告訴我啊。」
  • 騰訊有了QQ為什麼還要做微信?馬化騰:微信是騰訊內部競爭的結果
    中國網際網路一直就有著BAT的格局,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三家公司分別在搜尋引擎,電商和社交方面做得風生水起,尤其是騰訊帝國,依託於旗下QQ和微信兩款社交軟體,使得自己不管是開發遊戲還是做其他業務,都能在短時間內擊敗市場中的競爭對手,依然QQ和微信是同類型的社交軟體,微信推出的時候QQ已經火爆全國
  • 一起來看看馬化騰差點賤賣QQ的N種版本
    總的來說就是創業初期的QQ遇到了技術和資金的瓶頸,於是馬化騰想把它賣掉套現支持公司的發展,找了好幾個買家,價錢也各種不合適,最終馬化騰決定自己將QQ養大,直到現在。到底哪一個版本更接近事實?馬化騰究竟為何最終沒有賣QQ?你我都不是馬化騰本人,誰都不清楚當時的情況到底如何,只有靠邏輯推理來猜測哪種情形更接近歷史的真相了。
  • 馬化騰:騰訊將推出「Q盾」保護QQ
    在外界看來,360與騰訊之爭似乎已經告一段落。在很多用戶的電腦上,QQ和360依然平靜共處。但馬化騰依舊是憂心忡忡:「我最擔心的是360仍然會鋌而走險。」  身穿淡藍色的公司統一制服T恤,馬化騰年輕的臉龐掩飾不住疲憊。
  • 劉熾平在騰訊工資高於馬化騰,馬化騰會打壓自己的員工嗎?
    有網友這樣問,為社麼劉熾平在騰訊的工資比馬化騰還高?小編是這樣認為的。一個人的收入與他擔負的責任是成正比的,特別是在騰訊這種大型企業,更不能用常理去推斷。而劉熾平作為騰訊的執行董事及總裁,擔當的責任也是不可估量的。可能大家比較奇怪,馬化騰作為騰訊創使人,工資應當高於所有員工才對。
  • 馬化騰和他的企鵝帝國1
    2020年11月11日,是騰訊成立22年的日子,這個最初差點被馬化騰賣掉的小公司,如今早已成為「龐然大物」。22年來,騰訊和馬化騰都經歷了什麼?1998年,一位羞澀文靜的男青年,厭倦了打工的日子,決定嘗試一條不同的路。他邀請了幾位中學和大學同學,一起成立了一家小小的公司,借了一間舞廳當辦公室,開始了新的事業。
  • 馬化騰詳解騰訊版圖:微信要做平臺 要與QQ共存
    我也看到我們以前有一個前同事程苓峰也在嘗試,他寫了很多東西,他也希望能夠打造一個自己品牌的自媒體,甚至在裡面可以直接賣廣告,廣告直接跟著文章走,這都是微信之前沒有想過的一些新的模式。簡而言之,就是「構造一些很簡單的規則和網絡層的這種連接,然後(將)複雜的商業模式交給外面的合作夥伴或者是個人,讓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戶群,我覺得這個生態會比較健康」。
  • 馬化騰說騰訊不做硬體,為何現在出了一款QQ閱讀電子書 ?
    騰訊又默默發布了一款硬體產品,這次可能不會再被人稱為「半吊子」產品。日前,騰訊旗下的閱文集團(由騰訊文學和盛大文學整合而成)發布了首款QQ閱讀電子書。這款產品可能不只是刷一下存在感,還有與亞馬遜的kindle一較高下的野望。在此之前,掌閱和京東都曾推出過電子書閱讀器。
  • 馬化騰談騰訊三次存亡危機:新浪當年看不上QQ,只好砸手裡
    機緣巧合,在一個賣電腦書的書店裡,我碰到一個同學,他在潤迅工作。潤迅是當時最大的民營電信企業,做尋呼臺的,就是BP機。因為我會寫C語言,當時正好有個項目要用,我給他展示了,他說就是你了。離畢業還有三個多月,我就進去實習了,一幹就是5、6年。我就這樣進了尋呼機行業,大家知道QQ最早做的是網絡尋呼機。也是機緣巧合,因為我很早就開始做計算機和通信。
  • 你知道馬化騰叫PONY,但你不知道騰訊還有個TONY
    說是騰訊五虎,但實際上創立之初,騰訊就只有馬化騰和張志東兩個人,可以說有一半的江山,是張志東撐起來的。位高權重,能力過人的他,在鵝廠被大家尊稱為「大師兄」。卻把聚光燈當作無物,一直勞形苦心,為自家產品鞠躬盡瘁,甘當「馬化騰背後的男人」,一當就是十幾年。
  • 馬化騰和他的企鵝帝國——肆之天才程式設計師的崛起
    後來,Foxmail被博大公司收購,3年後又被賣給了騰訊。馬化騰與張小龍自1998年成為網友,到收購Foxmail時,已經相交7年。他給予這位很有性格的奇人充分的尊重。張小龍不願意去深圳辦公,馬化騰就專門為他設立廣州研究院,讓他可以在廣州辦公。張小龍愛打網球和高爾夫,水平高到網球是全公司冠軍,高爾夫是世界冠軍(職業-業餘配對賽),可想而知花了多少時間在上面,但馬化騰從不幹涉。
  • QQ創始人馬化騰,他現在QQ等級是多少,說出來你可能都不相信
    QQ是騰訊公司於1999年通過借鑑ICQ而研製開發的即時通信軟體,最初時的QQ也只是作為一款具有尋呼系統的通訊軟體。起初,QQ的原名並不叫做QQ,而是OICQ,這也因此讓馬化騰被ICQ公司起訴侵權,為了能夠在市面上得以生存,只好把軟體名稱更改為QQ,但巧合的是,當時的OICQ在用戶中的小名正是QQ。
  • 馬化騰和他的企鵝帝國叄騰訊與叄陸零的恩恩怨怨
    QQ與360大戰騰訊和360的大戰:有他沒我,有我沒他。儘管鑽石會員、QQ農場和遊戲讓騰訊的收入大增,早就足以擺脫中國移動的掣肘,成為一臺瘋狂的賺錢機器,但馬化騰還不滿足。他指使著騰訊這頭怪獸,突入每一個可能的領域。從門戶網站、到搜索、到電商、到團購,甚至到安全領域,騰訊無孔不入,把市場上的小玩家屠殺殆盡,所過之處,血流成河,屍橫遍野。
  • 騰訊和阿里巴巴集團最大的股東,其實並非馬化騰和馬雲
    導語:騰訊和阿里巴巴集團最大的股東,其實並非馬化騰和馬雲大家都知道,在我們國內馬總的阿里集團和騰總的騰訊公司是我們國內最知名的網際網路企業,阿里巴巴集團和騰訊公司的註冊地都在開曼群島,真是想不到啊,我們中國的網際網路企業不在我們國內進行註冊,居然在其他國家進行註冊。
  • 程式設計師出身的馬化騰,居然熱衷於偽代碼?你會寫嗎?
    關於馬化騰寫代碼的水平,網上有一個段子:曾經和pony(馬化騰)一起寫過代碼。當時我、pony、馬克3人擠在一個只有10個位置的房間裡,埋頭開發,用的啥語言我忘了。 當時馬化騰和張志東都自己親手做網站,公司主頁也是馬化騰自己寫的代碼並親手調試一些小細節。
  • 1999年,馬化騰有兩個辦法,一是增資減薪,二是賣掉騰訊
    他們先是將公司股本從50萬增加到100萬,然後將幾位創始人的工資減半,一輪下來,馬化騰和張志東每月2500元,其他幾個每月1250元,可謂窘迫。然後,幾個創始人開始瘋狂的尋找投資人,想把騰訊賣掉,馬化騰的心理價位是3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