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聚焦「科教興城」建言獻策:讓科技創新在榕城大地蔚然成風

2021-01-09 騰訊網

福州日報記者組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人們期待,一個創新活力迸發的有福之州。

如何進一步打造創新平臺體系?如何進一步培育創新主體?如何進一步集聚創新人才?……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開幕後,委員們圍繞強化科技創新,聚焦「科教興城」熱點,踴躍建言獻策。

如何進一步打造創新平臺體系?

【亮點回眸】

「十三五」期間,全省首批創新實驗室——光電信息創新實驗室落地,馬尾物聯網開放實驗室、清華—福州數據技術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建設穩步推進。全市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及(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數量逐年增加。

【委員獻策】

「建議緊扣中央和省委、市委全會部署要求,統籌推動科創平臺建設。」市科協在向大會提交的提案中建議,要從聚焦產業鏈、機制創新和要素保障三方面,高標準統籌推動科創平臺建設。

市科協建議,在聚焦產業鏈上,成體系規劃科創平臺,分類培育壯大各類科技創新平臺,鼓勵園區培育特色科創平臺;在聚焦機制創新上,提升科創平臺建設質量,整合資源,把福州打造成國家科技創新的東南中心;在聚焦要素保障上,釋放科創平臺運行活力,加快推進科學城、濱海新城、「三創園」建設,優化空間布局和產業規劃。

政協常委林實是閩江學院軟體學院的學科帶頭人,他建議,要把創新政策供給作為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撐,加強財政、稅收、產業、金融、政府採購、社會平臺等政策協同,進一步強化高校科研院所服務區域發展的體制機制改革,健全剛柔並濟的全鏈條人才、項目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體系。

【部門聲音】

市科技局:強化科技載體建設

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四五」期間,我市科技系統將繼續強化科技載體建設,推進自創區福州片區建設,加快「三創園」高新技術產業集聚,推動福建科技城建設;完善科技平臺建設,強化光電信息創新實驗室、積極籌建柔性電子創新實驗室等高水平研發平臺建設,積極推進省級以上創新平臺建設。

如何進一步培育創新主體?

【亮點回眸】

2020年,新增省科技小巨人領軍企業100家,總數達550家;進入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公示的企業1003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2000家,淨增數連續三年全省第一。

【委員獻策】

「對比發達地區,我市科技創新體系仍有短板,『三創』活力略顯不足。」民盟福州市委會建議,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優化資金使用效率。一方面,要加大研發投入分段補助政策的落實,鼓勵企業積極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另一方面,要鼓勵各級財政、各科技園區、孵化平臺等增設各類創業投資基金,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此外,還要注重發揮財稅及相關科技創新引導作用,激發企業研發熱情,引導社會資本投向重點產業。

政協委員林文忠長期在高校從事教育科研工作,對產學研的深度融合感觸頗深。「最近,大學城成了福州發展的熱詞,隨著打造全國一流大學城的號角吹響,源源不斷的活力正注入這片熱土,也對高校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提出了更高要求。」林文忠建議,要結合我市高校特點,圍繞社會需求,加大省重點實驗室、人文社科基地的建設力度,大學師生也要有擔當精神、奉獻精神,既紮實做好理論分析,又能把技術轉化為實踐應用,在產學研用方面深化融合,助力大學城成為吸引人才、產業、項目集聚的「強磁場」,助力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

【部門聲音】

福州高新區:構建「多位一體」創新體系

福州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為抓手,以大學城作為創新心臟,堅持科技創新、制度創新「雙輪驅動」,深化落實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政策鏈「四鏈融合」。同時,將實施R&D投入穩增、高新技術企業倍增等行動計劃,形成政產學研金介用「多位一體」創新體系。

如何進一步集聚創新人才?

【亮點回眸】

「十三五」期間,福州市在人才引進上持續發力,四屆「榕博匯」成功舉辦,已成為福州人才工作的重要品牌。同時,我市積極培育「閩都英才」「雙百計劃」「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等科技創新創業人才。

【委員獻策】

政協委員曹衛建議,要根據當前發展的需求引進相關領域的人才。「當前,福州正在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這一過程中,涉外法治尤其重要。」曹衛認為,應當在制定相關人才引進政策前,召集各行業人員開展充分調研,在進行人才需求預測後,推動靶向式精準招才引才工作。

民進福州市委會也關注這一議題。他們建議,制定實施國際化人才引育規劃,打造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構築更高層次的人才創新創業平臺,強化海外人才長效服務機制,加強國際化本土人才的培養。

此外,政協常委葉誼也結合身邊實例提出相關建議。葉誼認為,要健全服務保障體系,積極幫助人才解決住房、醫保、子女就學等實際問題,讓人才高高興興地留在福州、安安心心地投入工作。

【部門聲音】

市人社局:壯大高素質人才隊伍

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加快推進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加大精準引才力度,進一步支持留學歸國人員創業。啟動人才安居、子女教育、醫療健康服務保障工程,進一步加大人才住房保障供給力度和人才政策、平臺、服務配套,營造良好的人才生態環境。

相關焦點

  • 「委員議事廳」積極建言獻策打造全國生物醫藥產業高地
    「委員議事廳
  • 防止政策空轉、助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 山西政協多渠道「取經」建言...
    8月11日,山西省政協十二屆十三次常委會議開幕。 李昂 攝中新網太原8月11日電 (高瑞峰)8月11日,山西省政協十二屆十三次常委會議開幕,圍繞「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全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開展專題議政建言。
  • 政協委員熱議縣委書記講話和政協工作報告並分組討論 集智聚力建言...
    政協委員熱議縣委書記講話和政協工作報告並分組討論 集智聚力建言獻策 2020-12-28 19: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順德兩會|政協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為順德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如何建好新時代廣東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實驗區,從製造大區邁向創新大區,重塑產業格局、重塑城鄉形態?6月28—29日,參加順德區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們結合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紛紛建言獻策。
  • 發揮智力優勢 廈門市政協為我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建言獻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科學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對「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系列重大問題做出了深刻闡述,全市政協系統、廣大政協委員積極行動起來,在深刻學習認識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目標任務後,發揮智力密集、人才薈萃的優勢,結合我市實際,從經濟建設、社會事業、城市發展、社會法治、文化繁榮等方面,為我市「十四五」發展建言獻策。
  • 特區40年:陳利浩:建言獻策也是科技人才的義務
    遠光軟體創始人陳利浩既是當年珠海科技重獎的受益者,也是在珠海這片創新創業沃土上成長起來優秀企業家。在特區40周年之際,陳利浩接受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為社會經濟發展把脈,向政府建言獻策也是科技人才的義務。
  • 協商議事廳 | 南京西路街道:為后街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協商議事廳 | 南京西路街道:為后街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2020-05-28 03: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政協委員建言福州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委員獻策】「打響海上福州、數字福州等國際品牌,需要引領產業的支撐,更需要培育一批基礎賦能產業集群。」在會場上,這一觀點成為與會委員的共識。「在福州,全球半導體顯示產業的龍頭企業京東方落戶以來,上下遊產業鏈企業超過300家。」政協委員黃文著以京東方為例,闡述了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的必要性。
  • 政協海安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舉行建言獻策會
    政協海安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舉行建言獻策會 來源: 海安日報 發布時間:2020-01-20 字體:[ 大 中 小 ]   1月19日上午,政協海安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舉行建言獻策會。
  • 委員代表會客廳|沈騰:政協大家庭培養家國情懷
    1月7日,海澱區政協常委、北京市帥和律師事務所主任、創始合伙人沈騰,走進2021年海澱兩會海澱融媒「委員代表會客廳」,暢談履職體會,為「十四五」發展建言獻策。沈騰委員表示,「十四五」時期,對海澱來說,意味著歷史上的新機遇、發展的新高度。未來海澱區將承載國家區域建設更多的功能。
  • 立足崗位建新功 建言獻策展風採
    >    他多崗建功,履職盡責,在本職工作、政協工作、黨派工作、扶貧工作、學術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成果。他就是市政協委員、市供銷社辦公室副主任施展。  施展現任市供銷社辦公室副主任、民進會員兼任興安區政協農業農村委主任、民進助農經濟支部主委。作為供銷社辦公室副主任,他承擔信息綜合、調查研究、營商環境等工作,每年撰寫文稿累計10萬字以上,他撰寫的散文《森林與美》還榮獲全市創森徵文一等獎。
  • 海南省政協委員康霖:構建功能完善的離岸創新創業平臺
    文丨海南日報 劉操海南即將進入「兩會時間」,此次大會,有許多省政協委員將目光聚焦到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上來,並準備了一批高質量的提案準備在會議期間提交。省政協委員,海南大學、海南產業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康霖就是其中的一位,作為專家型委員,他常年從事經濟研究,對自貿區自貿港建設有著深厚的理論研究基礎。
  • 建言履職 集智聚力——第十三屆建言獻策論壇綜述
    建言履職 集智聚力——第十三屆建言獻策論壇綜述 2018-01-25 15:13:04  來源:福建日報   又是一年收穫的季節。
  • 我是一名人民教師,也是一名政協委員!
    作為一名教師, 她勤勤懇懇, 數年如一日, 教書育人,播撒甘露; 作為一名政協委員
  • 大咖齊聚 建言獻策 科技之家大使、外交官2020佛山行活動舉行
    12月22日~23日,科技之家大使、外交官2020佛山行活動在季華實驗室舉行。多位院士、中國前大使、前科技參贊齊聚佛山,就科技創新賦能佛山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協會的首個地方工作站同步在季華實驗室揭幕。市委常委、副市長、佛山高新區黨工委書記蔡家華介紹,今年前11個月,我市優勢傳統產業全部實現正增長,現代產業繼續保持雙位數高增長態勢。
  • 建言獻策畫好同心圓 從善如流共繪新藍圖
    原標題:建言獻策畫好同心圓 從善如流共繪新藍圖   12月15日,州委書記柯俊主持召開專題座談會,與政協委員、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代表一道,共話我州「十四五」
  • 媒體聚焦 | 《聯合時報》今頭版頭條報導靜安政協「協商議事廳」工作
    聚焦「政協協商和基層社會治理有機結合」和「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工作(簡稱「兩有工作」),「指導意見」在梳理既往相關工作的基礎上,確定在全區14個街道(鎮)設立政協委員聯絡組,作為區政協社區建設委員會在各個街道(鎮)設立的分支機構,在街道(鎮)黨工委(黨委)領導下開展工作。
  • 【媒體聚焦】《聯合時報》頭版報導松江區政協探索委員聯絡站...
    在年初選擇協商議題時,「浦江之首」建設自然而然地進入石湖蕩鎮聯絡站委員們的視野。「政協委員參政履職,要圍繞地方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在確定課題之前,我們一方面徵求黨委政府的意見,另一方面也關注群眾訴求比較集中的問題。最終確定的這個專題,更聚焦了區委『一個目標、三大舉措』的戰略布局。」 松江區政協委員、石湖蕩鎮聯絡站負責人黃穎表示。
  • 【現場寫真】集智聚力 建言獻策
    &nbsp&nbsp&nbsp&nbsp1月12日下午、13日上午,委員們在駐地討論省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及提案工作情況報告。在民建界別分組討論現場,大家各抒己見,氣氛熱烈。
  • 發揮政協組織中黨員委員的模範帶頭和示範引領作用——龍燕青參加...
    紅網漣源市分站5月28日訊(記者 黃超 吳一夫)5月27日,漣源市政協主席龍燕青來到市委辦、紀監委、組織、政法、武裝、宣傳政協活動組所在的第一組,與該組政協委員一起討論市委書記謝學龍的講話,審議政協工作報告和提案工作情況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