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智力優勢 廈門市政協為我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建言獻策

2020-12-21 廈門網

  【核心提示】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編制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的重要階段。今年市「兩會」以後,市政協在全市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市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全體委員中,開展了「我為『十四五』建一言」活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科學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對「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系列重大問題做出了深刻闡述,全市政協系統、廣大政協委員積極行動起來,在深刻學習認識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目標任務後,發揮智力密集、人才薈萃的優勢,結合我市實際,從經濟建設、社會事業、城市發展、社會法治、文化繁榮等方面,為我市「十四五」發展建言獻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

市政協組織赴馬鑾灣新城片區指揮部調研。(洪雅霜 攝)

  關注環境衛生 助力高顏值城市建設

  ○以智能化助推垃圾分類提質升級

  ○以精準化提升高質量的氣象服務

  ○以普惠化吸引青年來廈安居樂業

  ○以規範化來保障優質飲用水工程

  ○以系統化打造順暢連通鄉村水系

  ○以制度化發展我市節能環保產業

  ●市政協人資環農委

  今年廈門市「兩會」結束後,市政協人資環農委積極響應市政協的「我為『十四五』建一言」活動,召開全體委員會議、專題座談會、學習交流會,組織委員、專家深入部門、企業、社區、鄉村、科技館等進行實地調研,並通過網絡徵集、線上交流等形式,徵集委員專家意見建議,充分匯集民情民意。來自住廈省政協委員和九三界別、農業界別、民主黨派及科研單位的委員及專家,圍繞推動我市高顏值城市發展,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的總體思路、發展路徑和重點任務積極建言獻策。

  以智能化助推垃圾分類提質升級。廈門市垃圾分類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省政協委員、集美大學副校長曹敏傑結合實際工作、調查研究,建議要助推垃圾分類提質升級,應採用智能塑料金屬分揀、微生物處理技術等現代處理技術代替純手工分揀,探索在源頭建立地埋式垃圾收集設備並實施智能化監控,建立以用定分新模式,構建現代化垃圾分類全產業鏈。

  以精準化提升我市高質量的氣象服務。市政協委員、人資環農委兼職副主任、氣象局局長葛小清認為,「十四五」期間,要進一步提升氣象服務能力,需按照廈漳泉同城化建設的目標,以廈門島內為中心點,向島外陸地外延,合理布局高科技裝備,提升精準度,滿足航空、交通、農業、城市運行、港口等多領域需求。此外培育高素質人才,滿足現代化氣象工作需求。

  以普惠化吸引青年來廈安居樂業。市政協委員、人資環農委兼職副主任、廈門大學金融系教授蔡慶豐通過實地調研,認為我國進入加速老齡化進程,年輕勞動力日漸成為「稀缺資源」,我市增強發展後勁要加大吸引青年來廈,要調整保障房和人才房政策,降低申請門檻和不合理的約束限制,實行普惠型的安居政策,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年輕人到廈門落戶、就業和創業。

  以規範化保障我市優質飲用水工程。市政協委員、市會計服務中心工程師慄曉東連續多年關注我市飲用水工程,他表示,要立足於廣大市民切身利益,通過建立優質飲用水標準體系、完善和提升水廠管網等硬體設施,並建立政府間橫向生態補償機制,保障我市優質飲用水工程。

  以系統化打造順暢連通的鄉村水系。廈門理工學院水資源環境研究所所長、教授、廈門市水資源利用與保護重點實驗室主任朱木蘭結合個人留日經歷,提出排水溝渠、河流、湖泊、水塘、水庫構成鄉村水系,它們既是鄉村排澇的重要通道,也是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遵循自然規律,注重鄉村河流溝渠的連通性,加強控源截汙,強化水生態修復,統籌協調鄉村開發建設,加強施工監管,防止施工土肆意侵佔鄉村河道,破壞鄉村水系,並著力恢復和打造順暢連通的鄉村水系,以改善鄉村的排澇能力與農村水生態環境。

  以制度化發展我市節能環保產業。廈門發展研究中心董世欽圍繞綠色產業發展,建議廈門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推動節能環保企業成為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力量,在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麗廈門中發揮更加重要作用。

  創新社會治理 打造高質量美好生活

  ○構建新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探索社區治理新路

  ○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提升城市發展品質

  ○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打造高質量美好生活

  ●市政協社法委(民宗委)

  今年以來,市政協社法委(民宗委)積極組織所聯繫的界別委員,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通過課題調研、座談協商、考察視察和民主監督等多種形式,圍繞「十四五」時期社會安全治理、民生事業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民族團結進步、城鄉融合發展、營商環境建設等相關領域,廣泛徵集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建設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

  圍繞深入推進社區治理創新積極建言。今年市政協社法委(民宗委)組織委員深入鎮海社區、金安社區、軍營村等基層調研,探索發展壯大社區社會組織、推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激發基層社會活力、有效表達社區居民訴求等在社區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召開「加強基層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社會微治理能力」專委會對口協商會議,探索構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無黨派界別、婦女界別等委員積極建言,《法治化推進社區「微治理」的創新與思考》《推進「三社聯動」,創新農村社區治理》《建立業主代表大會制度,提升居民自治能力》等系列建議。從統籌行政、司法、社會、公眾等多方力量,自治、法治、德治以及智治等融合發力,努力探索社區治理新路子。

  圍繞補齊短板提升發展品質積極建言。堅持問題導向,以「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作為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協調問題的抓手。市政協社法委(民宗委)組織委員視察BRT站點、火車站、松柏公園等場所,召開市規劃、建設、市政園林等部門負責人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等社會團體座談會,了解我市無障礙設施建設使用情況、存在的問題以及需要改進的意見建議。建言「十四五」要完善無障礙設施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經久耐用適用的無障礙設施;加強統籌協調,推進「全鏈條」精細化管理。

  圍繞高質量發展要求的落實積極建言。針對市民期望更加體面、更有尊嚴的美好幸福生活,社法委(民宗委)組織委員著力在打造以人為本、更加公平、更為多樣、更高質量的生活上為「十四五」建言。如無黨派界別提出《關於推動廈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建議》,少數民族宗教界別委員提出《加快推動「十四五」期間廈門高等教育事業發展的建議》,社會服務和社會保障界別委員提出《進一步優化醫保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切實增強參保人獲得感的建議》,婦女界別委員提出《關於婦女兒童權益保障及家庭工作相關建議》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針對性、建設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

  結合課題調研 推動社會事業發展

  ○整體性對接高端醫院,促進醫療水平增容提質

  ○健全公共衛生體系,提升傳染病應急防控能力

  ○建設「體醫融合」平臺,推動「健康廈門」建設

  ○將垃圾分類知識納入課程計劃,提高學生文明素養

  ○深度融合產學研,推進科研成果轉化

  ●市政協教科衛體委

  未來五年,如何促進廈門社會事業更好發展?近期,市政協教科衛體委結合「2035年『健康廈門』發展戰略研究」課題調研,以「做好『十四五』規劃編制,促進廈門社會事業發展」為主題,深入開展調研、考察活動。專委會所聯繫的各界別活動小組、委員以及專家、學者們,從落實新發展理念出發,圍繞「十四五」規劃的重要環節,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針對性的建議。

  為做好此次建言徵集工作,教科衛體委在市政協副主席王焱、李欽輝的帶領下,先後走訪市衛健委、市科技局、市體育局、市教育局等對口職能部門,並向市發改委、工信局、民政局、生態環境局、商務局、市場監管局、市政園林局、醫保局等十多個市直部門充分了解有關規劃編制情況,向專委會全體委員及相關專家、學者發出倡議,有效調動各方力量,使課題調研、意見徵集均「收穫滿滿」。

  「整體性對接高端醫院是我市醫療發展的大手筆,外來引進和本地拓展的齊頭並進,將促進廈門醫療水平的增容提質,也是打造營商環境和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內容。」市政協常委陳育斌認為,應以川大華西醫院和復旦中山廈門醫院落戶為契機,制定全方位提升本地醫護人員水平的人才發展戰略,為外來醫院提供業務開展和科研平臺,大力度外送人才培養,並做好醫院人才的生活配套設施建設。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市公共衛生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協委員吳啟鋒建議應健全公共衛生體系,提升應急防控能力。一是利用「大數據+網格化」手段,健全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二是提高公衛待遇,穩定防疫、急救等專業人才隊伍。三是加強臨床醫學人員的培訓,提升傳染病防控能力。

  「積極探索開展『體醫融合』,用運動的手段促進健康。」市政協委員黃格成建議推進「體醫融合」,大力開展對全科醫生的運動指導培訓,將運動處方納入慢病管理和家庭醫生制度的實施範圍,積極建設「體醫融合」平臺,不斷推動「健康廈門」建設。

  市政協委員陳文強表示,廈門雙十中學多措並舉紮實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於2017年獲評廈門市首批高中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校。他建議,加強課程建設,將垃圾分類知識納入課程計劃;統一處置低值可回收物;完善評估標準,將校園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情況納入綠色校園建設、智慧校園建設、文明校園建設評估體系。

  「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情況下,深度融合產學研是創新驅動發展、推進科研成果轉化的關鍵環節。」市政協委員陳宏宇建議,應建立行之有效的產學研合作運行機制,打通部門間「藩籬」,切實簡政放權;建立成果信息共享交互機制;強化技術轉移轉化專職隊伍建設。

  除5位委員外,還有醫衛界別、體育界別及巫斌、黃秀惠等近20個界別委員、專家、學者通過座談交流、提交書面材料的形式做了發言。

  匯聚委員智慧 謀劃推動經濟建設

  市政協經濟界別委員調研我市智能製造情況。 (張聰超 攝)

  ○圍繞廈門「十四五」發展規劃,界別活動小組在市政協大會建言

  ○舉行「加快新舊動能轉化,積極壯大『三高』企業」專題協商

  ○三個界別活動小組緊扣廈門「十四五」規劃,共提交專題材料14篇

  ○建設創新驅動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提高城市能級,深化改革開放

  ●市政協經建委

  市政協經建委年初組織籌備市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發言工作時,就將徵集「十四五」規劃建議列為一個專題重點徵集稿件,民建、民進、致公黨、工商聯、經濟界別等界別活動小組紛紛就廈門「十四五」發展規劃建言,分別提交「前瞻布局未來產業」「廈門構建高層次對外開放新格局」「廈門會展經濟高質量發展」「以『海洋經濟發展示範區建設』為契機,推進廈門海洋新興產業大發展大繁榮」「關於打造國際領先綠色港口」「搶抓我市『十四五』經濟躍升新機遇」等材料,得到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肯定和重要批示。

  根據市政協今年年初的工作計劃,市政協經建委安排了一場以《加快新舊動能轉化,積極壯大「三高」企業》為專題的政協常委會協商議題。市政協經建委在組織實施協商議政中,重點從生態營造、平臺支撐、要素支持、動能轉化、產業發展等五個方面,將「十四五」規劃中涉及的經濟社會發展要素進行分類、提升,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政協各界別活動小組及常委、委員建言獻策,協商議政。協商中,大家圍繞制定「十四五」規劃積極建言,把建言資政成果轉化為黨政部門工作選項,齊心謀劃發展新篇章,助力開拓發展新局面。

  為更好地發揮專委會協商民主優勢,緊扣「十四五」規劃重點議題,市政協經建委發動聯繫的三個界別活動小組,結合我市重大項目、重點工程,讓委員結合本職工作履職。三個界別活動小組就「十四五」規劃共提交專題材料14篇,其中包括:「十四五」時期加快廈門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廈門電子信息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對策建議,「十四五」推動人口規模適度增長以增強城市經濟活力、創新更新機制推動廈門存量低效工業用地再利用、加速發展基於AI晶片的人工智慧硬體產業的建議,市管國企「借勢」切入新興產業驅動「十四五」強市規劃,關於完善廈門市足球產業鏈的若干建議,市工商聯在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為民企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好環境,加強頂層設計、促進廈門民營企業參與國企混改等方面,為我市「十四五」規劃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在「我為『十四五』建一言」活動中,市政協經建委收到各界別、委員、民主黨派、工商聯和人民團體的意見、建議,主要內容包括:建設創新驅動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提高城市能級,大力推動廈漳泉大都市區、城市群發展,吸引區域金融、科研、教育、醫療、文化、信息等資源要素集聚;深化改革開放,在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探索上大膽突破,促進科技創新、人力資源、資金等要素自由流動,向科技創新驅動型的自由港邁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由港」。

  市政協組織委員視察涉僑文物保護情況。 (歐長勝攝)

  充分發揮優勢 推進文化繁榮發展

  ○以「一帶一路」出口和數位化轉型來帶動文創產業發展

  ○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影視主題「一園一廳一中心」

  ○因地制宜推進社區書院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融合

  ○保護利用歷史文化街區,推進文旅產業進一步發展

  ○活化紅色旅遊資源,提升紅色文化「五大工程」

  ○構建以閩南文化為中心的閩臺文化圈,打造閩南語系的文化之都

  ●市政協文史學委

  如何在新時代奏響文化強音,在城市發展中彰顯文化力量,一直吸引著社會各界的關切。為充分匯集民情民意,助力我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市政協文史學委專門召開了建言協商座談會,組織各民主黨派、工商聯、臺聯、僑聯負責人和政協委員代表,把脈我市「十四五」時期文化繁榮發展的基本定位、重點方向和關鍵難題。

  今年廈門市「兩會」結束後,文史學委迅速行動,按照市政協的總體部署要求,精細組織、周密籌備,多次走訪調研有關業務部門,深入了解我市文化改革發展現狀,制定了以問題為導向的選題計劃。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政協界別和委員積極參與,提交了近30份調研報告、290餘條意見建議,內容既涉及宏觀的架構設想,也提出了具體的對策分析,有力推動了相關問題的關注和解決,更為市委市政府擘畫「十四五」文化建設藍圖提供了重要參考。

  「文化創意產業是廈門市重點發展的12條千億產業鏈之一。市政府提出了到2022年文化產業營收達到1800億元的目標。」市政協常委黃敏沁認為,在當前國內文化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需要揚長避短,發揮廈門在對外貿易、數字經濟方面的優勢,特別是以「一帶一路」出口和數位化轉型來帶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市政協委員邱興亮表示,要充分利用我市優勢文化科技能力,在細分領域上重點扶持本土骨幹文化創意企業,實施緊缺文創人才培訓工程。

  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落戶廈門,廈門如何藉此東風?市政協委員夏煒建議,要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影視主題「一園一廳一中心」,即「影視文化產業園」「影視文化藝術會客廳」和「影視交易與聯誼活動中心」,以此推進影視產業融合聚集和升級轉型。

  民進廈門市委關注打造社區書院「升級版」,專門組織了重點課題組,考察福安市、同安區、翔安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深入基層和現場充分收集信息資料。市政協委員林升棟表示,「要設置城鄉雙重標準,重新劃分書院建設等級,因地制宜推進社區書院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相融合。」

  「目前廈門正積極申報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應加強對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和利用,推進廈門文化旅遊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市政協常委陳育斌建議,要明確定位、突出重點、彰顯特色,挖掘文化街區的名人、名優特產及歷史典故,開發「文化街區網上遊」,設立「中山路紀念館」等,加強廈門歷史文化街區宣傳和營銷。

  集美區政協委員楊柳通過實地探訪考察我市紅色革命遺址的保護、利用情況,提出「通過活化紅色旅遊資源,重點打造『鼓浪嶼非物質文化遺產與鷺島紅色之旅』等一批紅色經典旅遊線路,形成品牌帶動效應,進一步完善提升我市紅色文化『五大工程』」的建議。

  閩南文化是聯繫臺灣同胞與海外華僑華人的重要橋梁。市政協委員張勁秋、施雪琴表示,「要構建以閩南文化為中心的閩臺文化圈,儘快設立非營利性的閩臺文化交流與發展基金會,推動指導閩臺民間文化交流工作」「全方位強化閩南文化的活態傳承與保護,建構『21世紀海絲文化交流體系』,組織『廈門印象』文化交流大篷車,深化『一帶一路』交流合作,打造閩南語系的文化之都。」

  座談會上,陳敏偉、鄧飈、莊德義等9位市政協委員也分別做了專題發言。委員們發言積極中肯、觀點鮮明,市委宣傳部、市文旅局、市發改委、鼓浪嶼-萬石山管委會等部門負責同志回應坦率真誠、針對性強,專委會認真歸納整理,為編制好我市「十四五」規劃提供參考。

展開閱讀全文

相關焦點

  • 省市優秀專家為我市「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座談會召開 孟翔飛主持...
    省市優秀專家為我市「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座談會召開 孟翔飛主持 (鐵嶺日報記者/董震) 9月29日,省市優秀專家為我市
  • 關於開展丹鳳縣「十四五」規劃編制建言獻策活動的公告
    「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起步期,也是丹鳳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的關鍵期。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科學編制丹鳳縣「十四五」發展規劃,精心描繪丹鳳未來五年發展藍圖,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 誠邀您為通城縣「十四五」發展規劃建言獻策
    誠邀您為通城縣「十四五」發展規劃建言獻策 2020-09-01 0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圍繞「編制『十四五』規劃應高度關注的戰略重點」議題開展協商
    8月20日,市政協召開九屆十六次常委會議,聽取市政府有關上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的通報,圍繞「編制『十四五』規劃應高度關注的戰略重點」議題開展協商。市委副書記、市長陽衛國出席會議並講話。市政協主席蔡溪主持會議。
  • 建言獻策畫好同心圓 從善如流共繪新藍圖
    原標題:建言獻策畫好同心圓 從善如流共繪新藍圖   12月15日,州委書記柯俊主持召開專題座談會,與政協委員、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代表一道,共話我州「十四五」
  • 圍繞「十四五」規劃上海青年建言獻策 政府部門「零時差」回應
    正值「十四五」規劃編制之際,8月28日,包括95後大學生村官、網紅Up主、中學生等在內的年輕人應邀到上海之巔——位於浦東陸家嘴區域的上海中心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據悉,這是由上海市「十四五」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市發改委、市人民建議徵集辦公室聯合主辦的活動,名為「暢想上海未來五年·聽你說」。
  • 鼓勵加油、建言獻策...快來為我州「十四五」發展打call!
    鼓勵加油、建言獻策....快來為我州「十四五」發展打call!「我為紅河『十四五』獻一策」活動還在持續進行中,請各位朋友積極為紅河發展建言獻策!留言不需要高大上,圍繞你關心的民生「大小事」積極發言,可以是一個發展的妙點子,也可以是一句鼓勵加油的贊。民生無小事,凡是您眼中所見、心中所想、心中所慮,均可留言,一切只為了我們的家——紅河的明天更美好!
  • 為湖北發展建言獻策,這份網絡調查問卷請您來填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輝、通訊員徐少芬)5月11日,湖北省政協辦公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說,科學編制湖北省「十四五」規劃,是湖北省政協今年首個議政性常委會議的協商內容。他表示,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多次提出明確要求,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對湖北省「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的思路性、總體性、方向性提出了具體要求,並將出席6月下旬或7月上旬召開的省政協十二屆九次常委會議。
  • 鹹陽市政協這份調查問卷分析報告,書記市長同時批示
    近日,《鹹陽市政協系統為「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調查問卷分析報告》報送鹹陽市委、市政府後,市委書記楊長亞,市委副書記、市長衛華表示充分肯定,並分別作出批示。(網絡圖)為了充分發揮政協優勢,積極為科學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建言獻策,鹹陽市政協從2020年12月1日開始,組織開展了全市政協系統為鹹陽市「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調查問卷活動,開門問策、集思廣益,全面徵求縣市區各級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政協機關幹部和社會各界群眾對鹹陽市「十四五」規劃的意見建議。
  • 政協委員們為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建言
    11月16日-17日,山東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召開。圍繞科學編制我省「十四五」規劃,翟長生委員代表德州市政協、張志勉常委代表九三學社省委、張曉常委、許敏常委、龍君江委員作大會發言。強化「五個協同」推進山東區域協調發展政協德州市委員會(發言人:翟長生)為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省委省政府提出「一群兩心三圈」的區域發展戰略。
  • 政協海安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舉行建言獻策會
    政協海安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舉行建言獻策會 來源: 海安日報 發布時間:2020-01-20 字體:[ 大 中 小 ]   1月19日上午,政協海安市第十四屆委員會第四次會議舉行建言獻策會。
  • 高職「十四五」規劃編制完成得怎麼樣了?(附進度表)
    為科學編制「十四五」發展規劃,推動學校創新發展,各高職院校都積極行動起來。有的學校早在去年底就將「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提上了日程,如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多數院校今年也紛紛組織開展相關工作,甚至連暑期都沒有休息,不是在開研討會、接受培訓,就是在考察調研。
  • 這場座談會上 老幹部為舟山「十四五」發展建言獻策
    近日,舟山市委召開「十四五」規劃建議老幹部座談會,聽取老幹部的意見建議,共同謀劃舟山市「十四五」時期發展,市委書記、新區黨工委書記俞東來出席會議。 俞東來指出,老同志們對舟山市「十四五」規劃提出了很有價值的意見和建議,飽含深刻的思考、獨到的見解和理性的謀劃,充分反映了老同志們對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關心支持、對舟山實現更好發展的殷切期待。相關部門要認真研究梳理、充分吸收運用,精心編制好舟山市「十四五」規劃。
  • 「要聞」裴偉東:廣開言路、廣納民意、廣集民智,群策群力編制好...
    我們必須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結合起來,著眼長遠,把握大勢,明確要求,確定目標,集眾人之智,編制一個適應新形勢、符合丹東實際、順應群眾期盼的高質量發展規劃。市委、市政府將始終堅持廣開言路、廣納民意、廣集民智,群策群力編制好「十四五」規劃。希望各級政協和廣大政協委員繼續圍繞「十四五」發展建言獻策,獻計出力。
  • 山東青島開門問策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
    經濟數位化轉型是「十四五」期間城市產業發展和加碼競爭力的重要發力點。在數字創意產業深耕多年的山東金東數字創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周安斌現場剖析了數字經濟發展趨勢,提出了多個數字經濟的新技術、新模式與青島優勢產業的結合點。
  • 我為「十四五」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我為「十四五」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2020-12-07 13 : 54 來源: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    洋孕育了生命、聯通了世界「十三五」以來,各地、各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共同推動我國海洋經濟發展,國家發展改革、自然資源部印發實施了《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取得積極成效。
  • 為『十四五』能源規劃,清華能源轉型中心建言獻策
    公告說明,遵照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要開門問策、集思廣益,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於民統一起來,齊心協力把「十四五」規劃編制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國家能源局公開徵求對「十四五」能源規劃研究編制工作的意見建議。
  • 建言「十四五」|港澳臺僑委:城市更新當借鑑先進理念
    4月3日,上海市政協港澳臺僑委員會赴市規劃資源局實地調研,圍繞「借鑑國際城市發展先進理念,促進『十四五』期間上海城市科學規劃和高品質發展」主題召開座談交流會。市政協副主席張恩迪參加。張恩迪說,要用歷史和時代的眼光看待城市規劃,要結合城市實際情況科學規劃。
  • 北京「十四五」規劃邀公眾建言 電話、信件、電子郵件、微博、微信...
    5年前,市民張瑾曾為北京「十三五」規劃建言,提出解決計程車司機如廁停車難、「隨手拍違章」的建議,得到採納;2020年,她又開始準備為「十四五」建言學校、醫院周邊交通治理等妙招。  「十四五」時期即2021年至2025年。從9月16日開始,市民可以為北京市「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
  • 開門編規劃,上海聚集「十四五」規劃最強大腦
    8月26日,上海人大發布了《上海各級人大代表對「十四五」規劃意見建議調查報告》,7895名人大代表為上海編制「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經過近13個「五年規劃(計劃)」,中國經濟保持了年均8%左右的增長,產業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從過去農業國變成工業國,產業門類齊全、工業體系完整,城鎮化率接近60%,教育水平得到極大提高,進出口和貿易大規模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