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A PDSCH信道的解調技術研究與實現

2020-11-21 電子產品世界

作者 劉小剛 徐蘭天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 電子信息測試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 蚌埠 233010)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06/361123.htm

*基金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編號:2016ZX03002010)

劉小剛(1987- ),男,工程師,研究方向:網絡測試技術;徐蘭天,男,工程師,研究方向:網絡測試技術。

摘要:LTE以其高速率、低時延等優點,得到世界各主流通信設備商和運營商的廣泛關注,並已經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商用。為了保證 LTE及其後續技術的長久生命力,同時也為了滿足IMT-A和未來通信的更高需求,LTE-A的推行已經勢不可擋。為了檢測LTE-A物理層的業務信息,LTE-A PDSCH的解調成為物理層分析的核心模塊。本文結合自主研發的綜合測試儀,對LTE-A PDSCH解調技術進行探討,儀器分析結果表明提出的檢測技術正確有效。

引言

  當前各地LTE測試工作不斷展開,並逐步開始規模商用。作為LTE的平滑演進,LTE-A能夠保持與LTE良好的兼容性;提供更高的峰值速率和吞吐量,下行的峰值速率為1Gbps,上行峰值速率為500Mbps;具有更高的頻譜效率,下行提高到30bps/Hz,上行提高到15bps/Hz;支持多種應用場景,提供從宏蜂窩到室內場景的無縫覆蓋。

  為了滿足上述要求,LTE-A引入MIMO技術、CoMP、CA、中繼等關鍵技術[1]。作為LTE-A信令過程的最底層,物理層為MAC層和高層提供信息傳輸的服務。因此,對物理層的解調直接影響到LTE-A的信令流程。

1 LTE-A PDSCH解調過程

  綜合測試儀由信號採集系統、信號解調系統、信號顯示系統等模塊組成,完成LTE-A信號採集及分析。其中,信號解析系統物理層分析子模塊採用FPGA+DSP結構實現。具體實現鏈路如圖1所示,主要包括時間頻率同步和FFT、信道估計、PBCH解析帶寬、DCI解析、PDSCH解析等模塊。通過時間頻率同步過程消除LTE-A信號的定時偏差和頻率偏差;FFT過程把LTE-A信號變換到頻域,在頻域上進行信道估計及解調;信道估計通過小區參考信號進行信道估計,並通過插值得到一個子幀的信道估計;PBCH信道解析出24位比特,從而解析出小區的帶寬信息;DCI解析過程確定不同的DCI格式、層數、調製格式等信息,便於PDSCH解析;PDSCH在MIMO和載波聚合情況下進行解析,得到PDSCH的EVM。

1.1 同步和FFT

  eNode和UE通信過程中由於晶振的精度和UE的高速移動帶來都卜勒偏移等因素會產生頻率偏移和定時偏差,因此,為了解析PDSCH信道信息,必須對抓取的LTE-A信號進行定時同步及頻偏補償[2]

  本文根據PSS及SSS的性質進行定時同步,並利用CP相關進行頻偏估計。由於周期為5ms的PSS是ZC序列,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可利用此特性確定5ms的時隙邊界,同時得到小區扇區ID。在此基礎上,進行PSS精同步,從而可以確定10ms的邊界,並得到小區組ID。同時利用CP相關,得到頻偏估計,對LTE-A信號進行頻偏補償。

  由於輸入的數據為時域數據,為了在頻域處理,需要通過FFT將時域數據轉換到頻域。

1.2 信道估計

  由於無線信道的存在,無線通信系統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響,如陰影衰落和頻率選擇性衰落。因此,信道估計是實現無線通信系統的一項關鍵技術。

  從信道估計算法先驗信息的角度,信道估計可以分為三類:基於參考信號的估計、盲估計和半盲估計。為了運算的速度和準確性,本文採取基於參考信號的估計。首先產生理想的小區參考信號,然後在頻域提取相應位置的小區參考信號,從而得到小區參考信號的信道估計值。然後在各個符號、各個頻域進行插值,從而得到一個子幀的信道估計。

1.3 PBCH解析帶寬

  LTE-A的小區帶寬支持1.4M、3M、5M、10M、15M和20M,帶寬信息在PBCH的碼流中體現。根據基站的信令流程,每個系統幀含有一個MIB,其中包含小區帶寬信息。為了用戶儘量少輸入參數,增加人機友好界面,故本文對小區帶寬進行盲解。

  首先對指定6個資源塊的頻域數據進行信道估計和均衡,然後進行212過程解析,先後經歷解速率匹配、維特比解碼、CRC校驗,從而得到24位的PBCH信息,根據3GPP協議[2],解析出小區的帶寬和系統幀號。

1.4 DCI解析

  不同的TM模式對應不同的DCI格式,本產品支持的TM模式為TM1~TM10,支持的天線數為1、2、4、8。當有業務信息存在時,TM模式才會體現。DCI信息包含了DCI格式,信道編碼格式,冗餘版本,碼字等信息。本文以TM3為例進行說明。

  TM3支持「開環空分復用」,採用的DCI格式為2A。解析完成PDCCH信道後,就可以解析DCI信息。由於各種TM模式中均可能包含DCI格式0或1A,故首先解析DCI格式0或1A,然後再解析TM3單獨對應的DCI格式2A。解析過程中先對公共搜索空間進行解析,然後再對專用搜索空間進行解析,從而得到DCI的各比特。根據3GPP協議[3],可以得到信道編碼格式、冗餘版本、層數、碼字等信息,為下一步解析PDSCH作準備。

1.5 PDSCH解析

1.5.1 MIMO下的PDSCH解析

  根據1.4節DCI的解析結果和TM模式,進行PDSCH解析。若DCI不存在,則未進行業務,PDSCH不存在;若DCI為格式0,則只存在上行業務,PDSCH不存在;若DCI為格式1A,則為傳輸分集,直接提取PDSCH數據,進行信道均衡計算EVM。

  對於其他的DCI格式,TM7以下直接提取PDSCH數據,進行信道估計、信道均衡計算EVM。TM7以上需要根據UE特殊參考信號提取PDSCH數據。TM9以上還需要根據CSI參考信號提取PDSCH數據。然後進行信道估計、信道均衡計算EVM。

1.5.2 載波聚合下的PDSCH解析

  載波聚合條件下需要對接收信號進行處理,否則EVM指標很差。

  本文以三載波為例,首先將接收的時域數據進行變換到頻域,在頻域三載波共佔用了60M帶寬,如圖2所示。然後進行DDC濾波,分別提取各載波的數據。再進行PDSCH的解析,需要進行3次解析。為了減少運算量,由於載波聚合條件下同步點為同一點,故可以只計算一次同步點,其餘兩載波均使用此點。

2 實驗結果及分析

  本次實驗以某基站及終端為測試對象,通過綜合測試儀信號採集模塊採集數據,採用本文提出的PDSCH檢測分析技術,得到TM3情況下的PDSCH解析指標,符合3GPP協議要求,如圖3所示。同時對3載波情況下的PDSCH進行解析,如圖4所示。從實驗結果可知,本文提出的PDSCH信道檢測分析技術正確、有效,能夠滿足綜合測試儀的解析要求。

3 結論

  LTE-A物理層分析模塊是綜合測試儀的重要組成部分。PDSCH信道承載物理層業務比特流信息,其信道檢測分析是物理層分析模塊的核心部分,本文結合自主研發的綜合測試儀系統性能要求,對PDSCH信道檢測分析技術進行探討,儀器分析結果表明提出的檢測分析技術正確有效。

  參考文獻:

  [1]王映民,孫韶輝.TD-LTE技術原理與系統設計[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0:431.

  [2]3GPP TS 36. 211 v13. 4. 0.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Release 13)[S]. 2016.

  [3] 3GPP TS 36. 212v13. 4. 0.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Release 13) [S]. 2016.

  本文來源於《電子產品世界》2017年第7期第37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並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LTE網絡空中接口物理層PDSCH信道檢測技術研究
    物理層位於空中接口協議規範最底層,而PDSCH信道承載了物理層業務數據比特流,因此,PDSCH信道的檢測成為物理層分析的核心模塊。本文結合自主研發的LTE空中接口監測儀,對PDSCH信道檢測技術進行探討,儀器分析結果表明,提出的檢測技術正確有效。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 PDSCH時域資源分配原理
    PDSCH時域資源分配的基本原理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是無線通信系統中物理下行信道的一種,用於傳輸下行用戶數據。而在PDSCH進行下行數據傳輸時,是需要基站給下行數據指定分配時頻域資源才能在PDSCH進行數據傳輸。
  • 基於CPLD器件和EDA技術實現QDPSK調製解調電路的設計
    基於CPLD器件和EDA技術實現QDPSK調製解調電路的設計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5-24 08:12:00 隨著無線通信頻帶資源的日益緊張,無線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衛星通信。
  • 密碼算法側信道分析技術的發展應用研究
    二、 密碼算法側信道分析技術概況 (一)側信道分析技術的定義 側信道分析又稱側信道攻擊,是一種針對密碼實現(包括密碼晶片、密碼模塊、密碼系統等)進行攻擊從而最終分析出密鑰的方法。隨著集成電路技術的發展,密碼算法以硬體電路的實現方式出現在密碼設備中。
  • MIMO OFDM技術是什麼 MIMO OFDM信道估計介紹【圖文】
    這樣在有限的頻譜資源上實現高速率和大容量,需要頻譜效率極高的技術。MIMO技術充分開發空間資源,利用多個天線實現多發多收,在不需要增加頻譜資源和天線發送功率的情況下,可以成倍地提高信道容量。OFDM技術是多載波傳輸的一種,其多載波之間相互正交,可以高效地利用頻譜資源,另外,OFDM將總帶寬分割為若干個窄帶子載波可以有效地抵抗頻率選擇性衰落。
  • QPSK數字調製解調的FPGA實現,包括源程序
    為了使高速通信系統更加緊湊、成本更低、減小功耗,特別是提高設備的可靠性,可採用Q P S K數字調製技術來實現,其具有頻譜利用率高、頻譜特性好、抗幹擾性能強、傳輸速率快等特點。運用verilog編寫在QPSK調製解調代碼以及ISE自帶的IP CORE在Xilinx公司的FPGA平臺上測試,結果表明系統可完全實現調製解調功能,並具有集成度高和可軟體升級等優點。
  • 5G NR PDSCH時域資源分配
    The bitwidth for this field is determined as log2 (I) bits, where I is the number of entries in the higher layer parameter pdsch-TimeDomainAllocationList if the higher layer parameter is configured; otherwise
  • LTE信道估計擴展
    本文僅限於個人學習,研究,交流,不得用於其他商業用途!」6.6.6 信道估計擴展下面的matlab函數顯示了三種算法,它們可以擴展僅在CSR信號上計算的信道矩陣,以在整個資源網格上生成函數輸出(y)、信道頻率響應。
  • LTE-U與WiFi共存技術綜述
    3.1 信道分離技術3.2 信道共享技術3.2.1 佔空比技術3.2.2 LBT技術4 下一步研究的方向4.1 通過SDN動態執行LTE與WiFi協調的任務4.2 通過學習算法制定最優時隙和子載波分配方案4.3 基於CSAT技術共存的調整佔空比方案
  • 基於QPSK數字調製解調的FPGA實現
    基於QPSK數字調製解調的FPGA實現 佚名 發表於 2018-02-20 07:50:00 隨著FPGA技術的發展,數字通信技術與FPGA的結合體現了現代數字通信系統發展的一個趨勢。
  • 基於FPGA器件的QPSK調製解調程序實現系統的設計與測試
    目前國內對於 QPSK調製解調的基本原理、具體實現以及解調中所涉及的載波同步問題都已有很深入的研究,而本文對此並不作過多討論,僅僅是藉助於一種昀簡易的 QPSK調製解調系統來進一步闡述硬體設計檢驗的系統實現和測試方法,並昀終以解調的誤碼率大小作為本次檢驗的參照指標。
  • 6G無線熱點技術研究白皮書2020
    太赫茲大規模陣列天線和 MIMO 天線技術可大大增加太赫茲通信電的信道 數量,是太赫茲通信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而陣列饋電與波束賦形則是實現以上 通信模式的關鍵,通過對太赫茲陣列拓撲結構的優化設計方法開展研究,可大大提高陣列效率,降低陣元數量和陣列複雜度;通過研究陣列饋電網絡的幅相控制 方法,可實現陣列合成波束的靈活控制,形成太赫茲通信波束賦形能力
  • 5G信道編碼技術及其標準化
    5G信道編碼技術及其標準化 現在通信系統架構如圖1所示。其中,信源編碼對於模擬信號,功能是實現模擬信號的數位化傳輸,而如果信源輸出的是數位訊號,其作用是提高數位訊號傳輸的有效性,去掉冗餘度和壓縮原始信號的數據速率。
  • LTE-TDD與LTE-FDD技術比較
    TDD雙工方式的工作特點使TDD具有如下優勢:能夠靈活配置頻率,使用FDD系統不易使用的零散頻段;可以通過調整上下行時隙轉換點,提高下行時隙比例,很好地支持非對稱業務;具有上下行信道一致性,基站的接收和發送可以共用部分射頻單元,降低了設備成本;接收上下行數據時,不需要收發隔離器,只需一個開關即可,降低了設備的複雜度;具有上下行信道互惠性,能夠更好地採用傳輸預處理技術,如預RAKE技術
  • 頻段和信號那些事:淺談 LTE 的 MIMO 多天線技術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是指在發射端和接收端分別使用多個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它與傳統的信號處理方式的不同之處在於其同時從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研究信號的處理問題,從而能夠在不增加帶寬與發射功率的前提下,提高系統的數據速率、減少誤比特率、改善無線信號的傳送質量。
  • 聲學所通過隨機預編碼實現低複雜度最佳信道均衡
    接收端主要通過信道均衡技術來消除符號間幹擾,因此信道均衡一直是通信領域研究的熱點。理論上,最大後驗(maximum a posteriori,MAP)均衡是最優的信道均衡算法,但其計算複雜度隨信道長度增大呈指數倍增長,難以實際應用。
  • 計算機網絡-信道復用技術
    還記得計算機網絡中的信道復用技術麼? 來來來, 一起複習一下.why問: 什麼是信道復用.那有人說了, 那就多架設信道不就好了.而這個時候,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 就出現了信道的復用技術. 簡單說, 就是可以在同一個信道上同時傳送多路數據.
  • 5G核心技術:信道編碼背後的小故事
    特別是華為主推的極化(Polar)碼成為了5G控制信道短碼方案,在這背後承載了多少人的努力和令人回味的故事呢?小編整理了一下。信道編碼是5G系統中最為核心的技術之一,此方案的確立也成為國際標準化組織3GPP在5G通信標準制定過程中最受矚目的階段之一。
  • LTE終端射頻測試的重要指標及其測試項目
    對於接收機,要求能夠在一定的環境條件下,能夠可靠、準確地接收和解調有用信號,同時也要求能夠抵抗一定的幹擾信號。LTE 終端射頻測試項目分為4 大部分,即發射機指標、接收機指標、性能要求、信道狀態信息上報。雖然LTE 信號結構與UMTS 不同,但是LTE 終端射頻測試需求基本上來自於UMTS 已定義好的射頻需求,只有少部分新增測試項。
  • 中國首次在自由空間信道實現測量設備無關的量子密鑰分發
    這項成果不僅實現了將MDI-QKD從光纖信道拓展到自由空間信道的突破,也開啟了在自由空間信道中實現基於遠距離量子幹涉的更複雜的量子信息處理任務的可能。儘管MDI-QKD在光纖中得到了成功的實現,但由於大氣湍流的存在,如何在如此不穩定的信道中實現量子幹涉成為了巨大的挑戰,這也使MDI-QKD一直未能在自由空間信道中實現。由於自由空間信道的大氣湍流破壞了空間模式,在進行幹涉測量前需要用單模光纖進行空間濾波,由此帶來的耦合效率低下和強度漲落是本實驗的兩大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