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 PDSCH時域資源分配原理

2020-08-28 YoYO

引言

在LTE系統中每個TTI調度一次,也就是說時域資源分配以子幀為單位進行分配。NR系統中時域調度更加精細和靈活,可以針對一個時隙內對單個或者多個符號進行調度,下面詳細介紹NR 時域分配的原理。

1. PDSCH時域資源分配的基本原理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是無線通信系統中物理下行信道的一種,用於傳輸下行用戶數據。而在PDSCH進行下行數據傳輸時,是需要基站給下行數據指定分配時頻域資源才能在PDSCH進行數據傳輸。

PDSCH的時域資源是根據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下行控制信息) format 1_0/ DCI format 1_1中Time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欄位進行確定。

1.1 Time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參數的作用

PDSCH-TimeDomainResourceAllocation用於配置PDCCH和PDSCH之間的時域關係,Time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的bits數取決於RNTI、PDCCH搜索空間、高層是否在IE pdsch-ConfigCommon或pdsch-Config中配置pdsch-TimeDomainAllocationList相關,如果pdsch-ConfigCommon或pdsch-Config中配置了pdsch-TimeDomainAllocationList,則UE採用pdsch-TimeDomainAllocationList進行時域資源的確定, pdsch-TimeDomainAllocationList欄位在pdsch-ConfigCommon或pdsch-Config中攜帶(如圖1所示)


圖1

另外一種情況,如果pdsch-ConfigCommon或pdsch-Config中沒有配置pdsch-TimeDomainAllocationList,則UE根據RNTI、PDCCH搜索空間等信息採用默認的時域資源表進行查表。通過欄位Time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的值m用於確定時域資源分配表中的行索引m+1。

PDSCH時域資源分配配置應用如表1所示,其中表1中PDSCH表A/B/C如表2/3/4/5所示。

由上述可知,DCI中Time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欄位值確定表2/3/4/5的行索引Row index,同時確定了PDSCH映射類型、PDCCH與PDSCH之間的時隙偏移K0、時域的起始和長度指示符SLIV、或起始符號S和分配長度L。

表1


表2


表3


表4


表5


1.2 如何獲取時隙偏移K0、起始符號S和分配長度L

為了便於理解1.1章節的描述,在這裡舉兩個例子說明一下:

例1:假設UE在UE specific search space中搜到了由C-RNTI加擾的PDCCH,其中pdsch-ConfigCommon 包含 pdsch-TimeDomainAllocationList,pdsch-Config中包含了 pdsch-TimeDomainAllocationList,此時以pdsch-Config中的pdsch-TimeDomainAllocationList的配置將覆蓋pdsch-ConfigCommon中的。而從表1中可以得知,DCI中Time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欄位值指示的是pdsch-Config中的pdsch-TimeDomainAllocationList的索引,從而得到PDSCH時域資源的k0、mapping type、SLIV。

例2:假設UE在PDCCH搜索空間Type0A common中搜到了由SI-RNTI加擾的PDCCH,SS/PBCH block and CORESET multiplexing pattern為2,其中pdsch-ConfigCommon 不包含 pdsch-TimeDomainAllocationList,則從表1中可以得知,需要查表Default B,也就是上述表4,根據DCI中Time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欄位值確定的具體的Row Index,從而可以得出具體的PDSCH映射類型、PDCCH與PDSCH之間的時隙偏移K0、起始符號S和分配長度L。

1.3 如何通過SLIV得到S和L值

通過DCI得到相關後,如果是查表Default A/B/C表,那麼可以得到具體的起始符合S和長度L,以便解析PDSCH,但是如果是從高層配置的pdsch-TimeDomainAllocationList中得到k0、映射類型、startSymbolAndLength(SLIV),那麼需要通過計算才能得相關信息,其計算方式如下:

起始和長度指示符SLIV確定了為PDSCH分配的時域起始符號S和連續符號L的數量:

If (L-1)<=7 then

SLIV=14*(L-1)+S

else

SLIV=14*(14-L+1)(14-L-S)

其中 0<L<=14-S

UE認為符合表6中所定義的S和L的組合才是有效的PDSCH分配。

表6


相關焦點

  • 5G NR PDSCH時域資源分配
    導讀本文重點介紹終端是如何獲得PDSCH時域資源分配信息的,包括K0,起始symbol和長度,以及Mapping Type。3個時域資源分配信息終端需要獲取的PDSCH時域資源分配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三個:K0
  • 5G NR PDSCH頻域資源分配
    導讀PDSCH頻域資源分配有兩種,稱為type0和type1。本文將討論什麼是type0和type1,它們有什麼特點以及如何配置使用。Type0分配方式Type0其實是一種頻域資源非連續分配的方式,相對靈活:使用bitmap來指示用於分配給終端的頻域資源,1表示分配,0表示未分配。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 CORESET和Search Space基本原理
    在NR中,PDCCH若沿用LTE的方式,繼續佔據全部帶寬,無疑是資源的浪費,而且會對UE提出很高的要求,不利於降低UE成本,此外,為了增加系統靈活性,PDCCH在時域上的起始位置也可配置。 也就是說在NR系統中,UE要知道PDCCH在頻域上的位置和時域上的位置才能成功解碼PDCCH。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深入掌握 NR SIB1的基本原理
    訪問小區所需的關鍵信息(6) SIB1包括其它SIB的可用性和調度相關的信息,例如SIB到系統消息SI的映射、周期性、SI窗口大小等(7) 某傳輸周期為160ms,在160ms內具有可變的傳輸重複周期(8) 在ENDC模式下運行時,不需要SIB1傳輸,SIB1中承載的內容,在 RRC重配置 消息中通過LTE下發給UE(9) SIB1使用PDSCH資源傳輸時
  • 點點滴滴學5G——深入分析NR DCI的基本原理
    1.DCI格式類型說明 不同的DCI信息,它的目的可以是不同的,比如,有針對下行RB資源進行分配的DCI,有針對上行RB資源進行分配的DCI,有針對上行功率控制進行調整的DCI,有特別針對下行雙流空分復用的DCI。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 CSI上報機制的原理
    State Information)是UE用於將下行信道質量反饋給gNB的信道狀態信息,以便gNB對下行數據的傳輸選擇一個合適的MCS,減少下行數據傳輸的BLER,其由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信道質量指示符)、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預編碼矩陣指示符)、CRI(CSI-RS Resource Indicator, CSI參考信號資源指示符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PBCH/MIB和下行同步的基本原理
    下行同步的基本原理2.1 下行同步的基本流程LTE不同,NR中SSB的時域位置和頻域位置都不再固定,而是靈活可變的。頻域上,SSB不再固定於頻帶中間;時域上,SSB發送的位置和數量都可能變化。所以,在NR中,僅通過解調PSS/SSS信號,是無法獲得頻域和時域資源的完全同步的,必須完成PBCH的解調,才能最終達到時頻資源的同步。其NR下行同步的基本流程如圖3所示。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 NR連接態DRX的原理
    引言 在5G系統應用中,降低終端的功耗是一項很大的挑戰,和LTE一樣,NR也支持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連續接收)作為UE節能的技術特徵,對於廣義上的DRX的理解,可以分為RRC_IDLE/RRC_INACTIVE狀態和RRC_CONNECTED狀態的DRX,本文主要是講解RRC連接態下的DRX原理
  • 點點滴滴學5G——NR移動性場景下測量原理詳解
    引言在NR切換場景中,UE需要測量服務小區和鄰區的RSRP、RSRQ,主要是為了獲取無線鏈路的質量,駐留在信號質量最好的小區,而5G在測量方面和4G相比,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本文重點講解此場景下NR和LTE之間存在的差異性以及NR移動性場景下測量的原理。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DRX 尋呼的基本原理
    DRX機制在空閒態和連接態下的實現是不同的,關於連接態DRX機制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講,本文主要是講空閒態DRX 尋呼原理 1.尋呼DRX的基本概念 無論是LTE還是NR,paging都支持非連續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隨機接入基本流程
    ,如果無可用的專用資源,則可以使用競爭的RA。基於非競爭的隨機接入流程 在基於非競爭的隨機接入中,前導碼由基站分配,這種前導碼稱為專用隨機接入前導碼。專用前導碼通過RRC信令(可以在RRC消息中指定分配前導碼)或PHY層信令(PDCCH上的DCI)提供給UE。因此,不存在前導碼衝突。當專用資源不足時,基站指示UE啟動基於競爭的RA,流程圖如圖2所示。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PDSCH的調製編碼方式MCS
    無線鏈路質量越好,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值就可以越高,調製編碼方式(MCS)由gNB採用鏈路自適應算法進行分配,分配的MCS通過PDCCH信道(例如DCI 1_0、DCI 1_1)向UE以信號的方式進行發送。調製定義了一個RE可以承載多少個比特位,而不管它是有用的位還是奇偶校驗位。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 gap測量原理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4/5G IRAT切換流程
    引言所謂的切換是連接狀態下UE的移動觸發,切換的基本目標是指示UE存在比當前服務小區信道質量更好的小區通信,從而為UE提供連續的無中斷的通信服務,從目前主流的組網模式來說,主要分為NR切換,LTE切換和NR與LTE之間IRAT切換,其中NR切換和LTE切換流程和原理相近,這裡不再詳細講述,本文重點講述
  • 點點滴滴學5G——NR隨機接入流程之msg1發送
    選擇SSB資源和prach occasion在NR中的隨機接入過程使用了波束,其中SSB在時域周期內有多次發送機會,並且有相應的編號,其可分別對應不同的波束,而對於UE而言,只有當SSB的波束掃描信號覆蓋到UE時,UE才有機會發送preamble,這裡涉及到一個門限值rsrp-ThresholdSSB,如果某一個的SSB的SS-RSRP大於rsrp-ThresholdSSB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小區重選流程
    小區重選流程主要包括同頻重選和異頻重選,本文重點講解這兩個流程的原理。1.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讀懂5G幀結構
    本文通過介紹4G和5G的差異性以及5G幀結構的基本原理,讓初學者能儘快掌握5G幀結構知識,也為學習5G物理層打下良好的基礎。(3) 子載波子載波是頻域上的最小單位,在4G中子載波間隔固定為15KHZ且4G只支持一種子載波間隔SCS,而5G定義的最基本的子載波間隔也是15KHZ,但可靈活擴展。
  • 5G NR CORESET –控制資源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通信百科,ID:Txbaik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在5G NR中,CORESET被稱為「 控制資源集」。它是下行資源網格中特定區域內的一組物理資源,用於承載PDCCH(DCI)。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用戶面數據組包原理
    引言本文主要講述協議棧用戶面組包的原理,重點包括MAC PDU,RLC PDU和PDCP PDU的結構,希望讀者通過閱讀本篇文章,能掌握用戶面數據包的結構。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讀懂5G中BWP的原理
    引言 相比LTE,5G(NR)小區帶寬要大很多,而UE在接受和發送的帶寬並不需要小區帶寬那麼大,在3GPP協議中有規定,UE收發信息可以調整到小區的一個子帶寬(BWP)上,以低功率周期性的使用這個子帶寬,達到節能的目的,因此引入了BWP(Band網Width Part)概念,本文主要介紹BWP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