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滴滴學5G——NR移動性場景下測量原理詳解

2020-08-28 YoYO

引言

在NR切換場景中,UE需要測量服務小區和鄰區的RSRP、RSRQ,主要是為了獲取無線鏈路的質量,駐留在信號質量最好的小區,而5G在測量方面和4G相比,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本文重點講解此場景下NR和LTE之間存在的差異性以及NR移動性場景下測量的原理。

1. LTE和NR之間測量的差異性說明

1.1 LTE制式下的測量信號CRS說明

首先我們先介紹下LTE測量,在LTE的第一個版本(R8)協議中,下行信道情況是完全通過手機對小區參考信號(Cell Reference Signal,CRS)的測量得到的。CRS均勻地灑在LTE整個載波帶寬中,不管有沒有業務都要佔用資源持續發射信號,就像是高速路中間沒有井蓋的井一樣,所有車輛必須要繞著走,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擁堵,還對鄰區產生了持續的幹擾。

從圖1可以看出,2埠(可支持2x2 MIMO)的CRS看起來還不算太多,4埠(可支持4x4 MIMO)的CRS對資源的佔用就比較密集了。這些寶貴的資源本可以用來傳數據的,卻用來傳了價值較低的CRS。


圖1


1.2 LTE和NR制式下的測量信號CSI-RS

在5G標準中,「極簡設計」是其核心理念,像LTE的CRS這種佔用固定資源的「常開(Always On)」信號理所當然地被摒棄。與CRS相比,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 Reference Signal)更加靈活,能節省大量的時頻資源。

在LTE後期的R10版本中使用了CSI-RS,但是只用於CSI測量與CSI上報,並不用於移動性的配置和流程,在NR中將CSI-RS也應用於移動性控制。也就是說,NR將在CSI測量估計,小區級移動性,beam管理機制中使用CSI-RS。舉例來說,比如使用高頻段情況下,可以給處於小區邊緣的UE配置窄CSI-RS beam來獲取更精確的信噪比(sinr)範圍。這裡針對CSI-RS需要注意的是beam移動性和小區移動性的測量配置是使用不同的IE來完成的:對於beam移動性和CSI信息使用IE csi-measConfig,而小區級的移動性則採用IEmeasConfig。

1.3 N制式下的測量信號SSB

5G NR SS Block,SS Block縮寫為SSB,即Synchronization/PBCH block,通常同步信號和PBCH信道在物理層採用統一單一block打包並一起處理的方式(如圖2所示)。4G SSB在時域和頻域中位置和周期都是固定的,相比較,5G SSB在時域和頻域上複雜且靈活得多:時域發送周期靈活可配,最大5ms。頻域發送位置靈活,20個RB。時域空域波束掃描:SUB6G最大支持8波束掃描。可進行RSRP測量。與CSI-RS相比,SSB更加靈活且在NR移動性場景下應用更廣泛。


圖2


2. NR移動性場景下的測量控制

2.1 SSB測量介紹

NR使用SSB和CSI-RS(可選)進行連接態移動性測量,本章節主要介紹基於SSB的測量控制信息。

SSB是周期性發送的且周期是可配置的,然而,UE不需要像SSB那樣周期性的測量小區信號,並且可以根據信道條件配置適當的測量周期性。這有助於避免不必要的測量和減少行動裝置(UE)上的功耗。所以協議就定義了一個SSB-based RRM Measurement Timing Configuration window (SMTC window)來通知UE測量周期及UE測量SSB的時機。從測量的角度來說,UE認為SMTC之外的SSB是不存在的,即當設備(UE)被基站通知SMTC窗口時,它檢測並測量該窗口內的ssb,並將測量結果報告給基站。UE在SMTC持續時間之外不主控任何SSB索引;從粒度來說,每個SSB頻點會配置一個SMTC,具體的配置信息可參考2.2章節。

SMTC窗口周期可以設置在SSB相同範圍內,即5、10、20、40、80和160ms,並且根據被測小區的SSB數量,窗口持續時間可以設置為1、2、3、4和5ms,如圖3所示NR A小區和NR B小區是用不同的窗口周期和不同的窗口持續時間來測量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測量GAP的長度要大於SMTC的長度。


圖3


2.2 SSB測量控制配置信息

2.2.1 MeasObjectNR配置

gNB通過RRC消息來通知UE 有關測量的配置,MeasObjectNR配置如圖4所示:其中紅色標記框是SSB測量相關參數

圖4

其參數說明如圖5所示

圖5

2.2.2 SMTC配置

SMTC的配置信息如圖6所示,其對應的配置信息說明如圖7所示。


圖6


圖7


其中關於periodicityAndOffset參數可以決定SMTC的時域位置。如以下公式所示

SFN mod T = (FLOOR (Offset/10));

if the Periodicity is larger than sf5:

subframe = Offset mod 10;

else:

subframe = Offset or (Offset +5);

with T = CEIL(Periodicity/10).

相關焦點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 gap測量原理
    引言 行動裝置必須測量鄰小區信號和其他載波的信號。由於製造成本和形狀影響,移動終端僅有一個射頻模塊,只能使用單個射頻模塊來進行測量、傳輸和接收(數據)。 行動裝置可以容易地測量同頻的鄰區信號,在服務小區同時接收和發送數據。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4/5G IRAT切換流程
    引言所謂的切換是連接狀態下UE的移動觸發,切換的基本目標是指示UE存在比當前服務小區信道質量更好的小區通信,從而為UE提供連續的無中斷的通信服務,從目前主流的組網模式來說,主要分為NR切換,LTE切換和NR與LTE之間IRAT切換,其中NR切換和LTE切換流程和原理相近,這裡不再詳細講述,本文重點講述
  • 點點滴滴學5G——深度解析NSA組網模式下切換流程
    NSA模式下的移動性原理介紹 NSA模式下切換功能主要包括兩大塊:(1) 輔站變更 (2)主站切換 圖11.1 輔站變更基本概念(1)輔站變更主要是在NSA場景下將UE的PSCELL從NR側一個小區轉移到另一個小區的過程。
  • 5G NSA共建共享模式下不同邊界場景移動性策略研究
    通過詳細分析聯通承建NSA電聯共建共享模式下,可能出現的各種邊界場景,針對不同場景提出相應移動性策略。將相關策略應用於現網,通過現網實際驗證,找出不同邊界場景移動性策略和方案的最優參數配置,確保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5G NSA和4G終端能流暢穿越不同邊界,且感知不受影響。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 CSI上報機制的原理
    每個CSI上報 IE CSI-ReportConfig與用於信道測量的IE CSI-ResourceConfig中所關聯的BWP ID所關聯,並且每個IE CSI-ReportConfig包含如下參數:碼本子集限制,時域行為,CQI和PMI的頻率粒度,測量限制配置以及UE要上報的CSI相關quantities的碼本配置,如:LI、L1-RSRP、CRI、SSBRI等。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 NR連接態DRX的原理
    引言 在5G系統應用中,降低終端的功耗是一項很大的挑戰,和LTE一樣,NR也支持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連續接收)作為UE節能的技術特徵,對於廣義上的DRX的理解,可以分為RRC_IDLE/RRC_INACTIVE狀態和RRC_CONNECTED狀態的DRX,本文主要是講解RRC連接態下的
  • 5G NR的三大應用場景
    5G綜合考慮了峰值速率,用戶體驗速率,頻譜效率,移動性,時延,連接密度,網絡能效,話務密度等技術指標。從下面的雷達圖上可以看出,5G需要支持20Gbit/s的峰值數據速率,用戶可以體驗到的帶寬達100Mbit/s,端到端的連接達到1ms的時延,10Gbps的小區吞吐量,每平方公裡100萬連接密度,支持500km/h的高移動性服務等。
  • 點點滴滴學5G——深入分析NR DCI的基本原理
    如果沒有配置CORESET 0,由initial DL bandwidth part大小決定 (3)在同一個小區下,如果公共搜索空間的format0_0比format1_0要短,則為DCI format0_0 補零,保持format0_0和format1_0大小一致。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小區重選流程
    引言 所謂小區重選指 UE 在空閒模式下通過監測鄰區和當前小區的信號質量以選擇一個最好的小區提供服務信號的過程。當鄰區的信號質量及電平滿足S準則且滿足一定重選判決準則時,終端將接入該小區駐留。小區重選流程主要包括同頻重選和異頻重選,本文重點講解這兩個流程的原理。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 PDSCH時域資源分配原理
    NR系統中時域調度更加精細和靈活,可以針對一個時隙內對單個或者多個符號進行調度,下面詳細介紹NR 時域分配的原理。 1.PDSCH時域資源分配的基本原理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是無線通信系統中物理下行信道的一種,用於傳輸下行用戶數據。而在PDSCH進行下行數據傳輸時,是需要基站給下行數據指定分配時頻域資源才能在PDSCH進行數據傳輸。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 CORESET和Search Space基本原理
    CORESET基本原理 CORESET是一組物理資源(即NR下行鏈路資源網格上的特定區域)和一組用於攜帶PDCCH/DCI的參數。它相當於LTE PDCCH區域(子幀中的第1、2、3、4 OFDM符號)。但在LTE-PDCCH區域,PDCCH總是在整個信道帶寬上傳播,而NR的CORESET區域則局限於頻域的特定區域(如圖2所示)。
  • 5G NR新技術詳解
    另外,5G採用更為先進的符號成型技術,如Filter-OFDM,降低了頻譜邊緣保護帶的開銷,相比4G,在同樣的標稱帶寬下,傳輸帶寬有了明顯的提升。  提高頻譜效率:  對於單用戶而言,基於非碼本的上行傳輸機制,減少了前代通信技術使用碼本進行預編碼,所產生的量化誤差,可提供更精確的信道信息,有效的增強上行頻譜效率;  對於多用戶而言,相對於LTE所支持的4流,5G NR上下行支持正交12流的多用戶配對,並且通過增強的幹擾測量和反饋技術,可顯著提高上下行頻譜效率。
  • 工程測量教學合集,測量施工方案+原理解讀,測量人員有它就夠了
    工程測量教學合集,測量施工方案+原理解讀,測量人員有它就夠了!本套資料包含:鋼管混凝土框架金融中心測量施工方案;建築工程測量培訓講義;框架剪力牆結構電廠高層宿舍施工測量專項方案;電子水準儀使用說明書(內容全面);高層住宅項目測量放線施工方案(圖文並茂);GPS的使用方法培訓講義PPT(圖文並茂);框架剪力牆結構商業高層住宅項目測量放線專項施工方案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深入掌握 NR SIB1的基本原理
    提供解碼SIB1所需的的所有信息(4) SIB1是特定小區的信息,即僅僅對服務小區有效(5) SIB1攜帶UE訪問小區所需的關鍵信息(6) SIB1包括其它SIB的可用性和調度相關的信息,例如SIB到系統消息SI的映射、周期性、SI窗口大小等(7) 某傳輸周期為160ms,在160ms內具有可變的傳輸重複周期(8) 在ENDC模式下運行時
  • 華中科大團隊破解5G移動性詛咒
    該成果成功打破了5G中Massive MIMO的移動性詛咒。然而工業界研究人員在5G實地測試與部署中發現了一個現實的挑戰,即移動性詛咒(Curse of Mobility):在用戶低速移動或靜止環境中,Massive MIMO可以如理論論文中所預見的那樣,將系統性能提升一個數量級。但是在用戶的運動速度達到或超過30km/h的中高速移動環境下,測試團隊發現5G系統的性能下降50%甚至80%。這個問題主要源於無線信道信息在移動環境中更難以獲取並且很快過時。
  • SA場景下4/5G互操作策略研究
    【問題分析】一、整體策略SA組網場景下,4/5G互操作策略考慮的因素有:覆蓋、業務類型等,最終確定的4/5G互操作整體策略如下所示:二、制式間鄰區鄰頻點配置原則制式間鄰區鄰頻點的配置是進行4/5G異系統互操作的重要環節。
  • 4G與5G NR獨立(SA)的互操作性需求分析
    4G / 5G互通主要包括RRC_IDLE狀態下的小區(重)選擇,RRC_CONNECTED狀態下的重定向和切換。在RRC_IDLE狀態下,建議在重疊區域中配置優先於4G的5G頻率。UE可以駐留在5G小區上並啟動服務以改善用戶體驗。在RRC_CONNECTED狀態下,配置頻率列表的重定向易於實現,而RAT間切換的延遲更短。建議根據用例應用切換和/或重定向。
  • 點點滴滴學5G——NR隨機接入流程之競爭解決流程
    Msg3消息介紹之所以稱為Msg3,而不是指某一條具體消息的原因,其在於根據UE狀態的不同和應用場景的不同,這條消息也可能不同,因此就稱為Msg3,即隨機接入過程的第3條消息,其在不同場景下的Msg3如下所描述: - RRC_IDLE態下初始接入,通過RRCSetupRequest; - RRC_INACTIVE態下恢復接入,通過RRCResumeRequest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隨機接入基本流程
    引言 NR隨機接入與LTE一樣也分為兩類,基於競爭的隨機接入和基於非競爭的隨機接入方法,與LTE 隨機接入也存在一些差異性,本文主要介紹5G NR模式下的隨機接入流程。1.隨機接入的觸發場景NR隨機接入主要包括以下場景,比LTE新增了幾個場景:(1)初始RRC連接建立 基於競爭的隨機接入(2)RRC連接重建立 基於競爭的隨機接入(3)切換 首選是選擇基於非競爭的隨機接入
  • 薦書| ​攝影測量原理
    可快速關注我們攝影測量原理[攝影測量原理]王之卓 著出版社:武漢大學 出版時間:2007-05ISBN:9787307054790內容簡介系統地講述了攝影測量的解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