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 CSI上報機制的原理

2020-11-15 YoYO

1. CSI的基本概念

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是UE用於將下行信道質量反饋給gNB的信道狀態信息,以便gNB對下行數據的傳輸選擇一個合適的MCS,減少下行數據傳輸的BLER,其由CQI(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信道質量指示符)、PMI(Precoding Matrix Indicator, 預編碼矩陣指示符)、CRI(CSI-RS Resource Indicator, CSI參考信號資源指示符)、SSBRI(SS/PBCH Block Resource Indicator, SSB資源指示符)、LI(Layer Indicator, 層指示符)、RI(Rank Indicator, 秩指示符)、L1-RSRP(Layer 1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層1參考信號接收功率)組成,其傳輸時所需要的時頻域資源由gNB控制。

2. CSI上報配置信息

CSI可通過PUCCH或PUSCH進行上報,其上報類型分為:周期性上報(PUCCH上報)、非周期性上報(PUSCH上報)、PUCCH上半靜態上報、PUSCH上半靜態上報(由DCI激活),由IE CSI-ReportConfig中參數reportConfig所指示。

每個CSI上報 IE CSI-ReportConfig與用於信道測量的IE CSI-ResourceConfig中所關聯的BWP ID所關聯,並且每個IE CSI-ReportConfig包含如下參數:碼本子集限制,時域行為,CQI和PMI的頻率粒度,測量限制配置以及UE要上報的CSI相關quantities的碼本配置,如:LI、L1-RSRP、CRI、SSBRI等。

CSI上報的IE CSI-ReportConfig配置如下圖1所示,其中配置中所描述的參數詳情見下文。


圖1

csi-ReportConfig: 這個IE是用於配置如何report的。重點包含以下兩個關鍵信息,
1).resourcesForChannelMeasurement\csi-IM-ResourcesForInterference\nzp-CSI-RS-ResourcesForInterference,這三個參數表示用於Channel Measurement和Interference Measurement的Csi-ResourceConfigId,用得到的Id和csi-ResourceConfig進行關聯,即可獲取到用於測量的CSI-RS資源
2). reportConfigType:這個IE用於配置CSI report的類型是周期的,非周期的,半持續OnPUCCH還是半持續OnPUSCH的。對於非周期和半持續OnPUSCH還會配置TriggerState和reportTriggerSize,用來配合DCI中的CSI request來使用。

3.CSI上報機制與觸發流程

如果UE需要上報CQI、PMI、LI、RI等相關CSI參數,其在計算相關CSI參數時,有如下依賴關係:

1) RI將根據上報的CRI進行計算;

2) PMI將根據上報的RI和CRI進行計算;

3) CQI將根據上報的PMI、RI及CRI進行計算;

4) LI將根據上報的CQI、PMI、RI及CRI進行計算。

由於UE可通過測量接收到的下行CSI-RS來獲取CSI信息,並上報給gNB,同時CSI-RS資源也可以是周期的,半靜態的或非周期的,則CSI上報配置與CSI-RS資源配置有著關聯關係,其中圖2顯示了CSI上報配置和CSI-RS資源配置的支持組合以及如何針對每個CSI-RS資源配置觸發CSI報告。


圖2

3.1 周期性上報方式

RRC配置好周期性的CSI-RS Resource和Report參數後,就會立即生效,無需MAC-CE/DCI去激活或者觸發CSI-RS的發送和CSI的上報,CSI上報的周期和slotOffset按照參數reportSlotConfig配置的執行(如圖3所示)。


圖3

3.2 非周期性上報方式

這裡介紹一個最複雜的場景,即非周期CSI-RS發送+非周期CSI上報。可以說對於此場景,非周期的CSI-RS發送和非周期CSI的上報均由DCI來觸發。

1)根據DCI 0_1中的CSI request field的codepoint去關聯對應的TriggerState。

2)關聯到state後,可以得到兩個重要的參數,第一個是CSI-ReportConfig,然後就可以找到對應的reportSlotOffsetList,因為是一個List,需要DCI中的time domain resource assignment field的codepoint值去確定List中唯一的一個Offset值,拿到了這個Offset值,就知道距離DCI後第幾個slot發送CSI report。

3)關聯到state後,得到的第二個參數是resourceSet,注意這個resourceSet並不能直接去對應CSI-measConfig中的resourceSet ID。在第二步中,通過CSI-ReportConfigId,還可以得到關聯的CSI-ResourceConfigId,而CSI-ResourceConfigId關聯的是一個resourceSetList,又是List,這時候需要resourceSet的值去確定List中唯一的resource Set。


圖4

相關焦點

  • CSI-RS介紹(3)—CSI測量上報的配置與觸發機制
    終端上報CSI給gNB,gNB會根據上報的內容進行調度的調整以及波束管理相關的工作,因此CSI的上報十分重要。CSI的工作原理是,首先gNB給終端配置適當的CSI-RS資源,然後終端對CSI-RS進行測量並計算出所需要的的CSI,最後通過PUCCH/PUSCH上報給gNB。本節主要討論如何配置CSI的測量上報的配置和觸發機制。
  • 點點滴滴學5G——NR移動性場景下測量原理詳解
    引言在NR切換場景中,UE需要測量服務小區和鄰區的RSRP、RSRQ,主要是為了獲取無線鏈路的質量,駐留在信號質量最好的小區,而5G在測量方面和4G相比,存在較大的差異性,本文重點講解此場景下NR和LTE之間存在的差異性以及NR移動性場景下測量的原理。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4/5G IRAT切換流程
    引言所謂的切換是連接狀態下UE的移動觸發,切換的基本目標是指示UE存在比當前服務小區信道質量更好的小區通信,從而為UE提供連續的無中斷的通信服務,從目前主流的組網模式來說,主要分為NR切換,LTE切換和NR與LTE之間IRAT切換,其中NR切換和LTE切換流程和原理相近,這裡不再詳細講述,本文重點講述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 NR連接態DRX的原理
    引言 在5G系統應用中,降低終端的功耗是一項很大的挑戰,和LTE一樣,NR也支持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連續接收)作為UE節能的技術特徵,對於廣義上的DRX的理解,可以分為RRC_IDLE/RRC_INACTIVE狀態和RRC_CONNECTED狀態的DRX,本文主要是講解RRC連接態下的DRX原理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 PDSCH時域資源分配原理
    NR系統中時域調度更加精細和靈活,可以針對一個時隙內對單個或者多個符號進行調度,下面詳細介紹NR 時域分配的原理。 1.PDSCH時域資源分配的基本原理 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是無線通信系統中物理下行信道的一種,用於傳輸下行用戶數據。而在PDSCH進行下行數據傳輸時,是需要基站給下行數據指定分配時頻域資源才能在PDSCH進行數據傳輸。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 gap測量原理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 CORESET和Search Space基本原理
    CORESET基本原理 CORESET是一組物理資源(即NR下行鏈路資源網格上的特定區域)和一組用於攜帶PDCCH/DCI的參數。它相當於LTE PDCCH區域(子幀中的第1、2、3、4 OFDM符號)。但在LTE-PDCCH區域,PDCCH總是在整個信道帶寬上傳播,而NR的CORESET區域則局限於頻域的特定區域(如圖2所示)。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DRX 尋呼的基本原理
    DRX機制在空閒態和連接態下的實現是不同的,關於連接態DRX機制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講,本文主要是講空閒態DRX 尋呼原理 1.尋呼DRX的基本概念 無論是LTE還是NR,paging都支持非連續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小區重選流程
    小區重選流程主要包括同頻重選和異頻重選,本文重點講解這兩個流程的原理。1.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深入掌握 NR SIB1的基本原理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NR隨機接入基本流程
    gNodeB使用競爭解決機制來處理這種類型的接入請求。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用戶面數據組包原理
    引言本文主要講述協議棧用戶面組包的原理,重點包括MAC PDU,RLC PDU和PDCP PDU的結構,希望讀者通過閱讀本篇文章,能掌握用戶面數據包的結構。
  • 5G CSI Report在PUSCH和PUCCH上反饋
    使用PUSCH上報CSI非周期CSI report on pusch支持TypeI和TypeII的wideband and subband CSI;SPS CSI report丟掉哪些內容呢,取決於各內容的優先級(如下圖):使用PUCCH上報CSI
  • 點點滴滴學5G——深入講解NR 下行HARQ 反饋機制
    HARQ反饋機制的基本概念 HARQ反饋遵循以下規則:(1) 對於基於CBG傳輸的反饋信息,如果用戶配置了CBG傳輸方式,則用戶會針對每一個CBG都生成一個比特的ACK/NAK反饋信息。如果配置了2個CW,則第二傳輸塊的反饋信息會在第一傳輸塊之後。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PBCH/MIB和下行同步的基本原理
    下行同步的基本原理2.1 下行同步的基本流程LTE不同,NR中SSB的時域位置和頻域位置都不再固定,而是靈活可變的。頻域上,SSB不再固定於頻帶中間;時域上,SSB發送的位置和數量都可能變化。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讀懂5G中BWP的原理
    引言 相比LTE,5G(NR)小區帶寬要大很多,而UE在接受和發送的帶寬並不需要小區帶寬那麼大,在3GPP協議中有規定,UE收發信息可以調整到小區的一個子帶寬(BWP)上,以低功率周期性的使用這個子帶寬,達到節能的目的,因此引入了BWP(Band網Width Part)概念,本文主要介紹BWP的原理
  • 點點滴滴學5G——深入分析NR DCI的基本原理
    起始和長度指示值SLIV,具體可參考筆者之前的文章,有專門介紹時域資源分配的原理。 對於上行來說,PUSCH和PDSCH時域資源分配方式幾乎一樣 (4)Frequency hopping flag – 1 bit。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讀懂5G幀結構
    本文通過介紹4G和5G的差異性以及5G幀結構的基本原理,讓初學者能儘快掌握5G幀結構知識,也為學習5G物理層打下良好的基礎。(3) 子載波子載波是頻域上的最小單位,在4G中子載波間隔固定為15KHZ且4G只支持一種子載波間隔SCS,而5G定義的最基本的子載波間隔也是15KHZ,但可靈活擴展。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PDSCH的調製編碼方式MCS
    網絡側通過 RRC 信令的 CQI-table 參數來指示終端選擇哪個 CQI 表來 上報信道質量指示。圖5和圖6 分別為 64QAM CQI 表和 256QAM CQI 表。表的第 1 列為 CQI 索引,包含的值為 0,1,…,15,表示 16 種情況,可以使用 4 bit 來指示。
  • 點點滴滴學5G—一文掌握BWP RRC配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