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土安全部測試戴口罩人臉識別技術,準確率達96%

2021-01-19 智東西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編譯 |李水青編輯 | 漠影

智東西1月6日消息,近日美國國土安全部(DHS)發布公告稱,其在三屆年度生物識別技術大會上測試了戴口罩面部識別技術,性能最好的算法模型準確率高達96%。

美國國土安全部稱,前幾屆的大會表明,面部識別技術在快速處理大量乘客數據方面表現出色。而今年的重點在於使用面部識別系統來在戴口罩的情況下,檢測和識別乘客,從而在COVID-19時代保護公共場所的一線工人。

美國國土安全部建議將戴口罩人臉識別應用於機場和其他入境口岸的人員篩查中。例如,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BP)的簡化入境計劃(Simplified Arrival program)最近擴展到了拉斯維加斯、舊金山和洛杉磯的機場,該計劃使用面部識別技術來驗證抵達美國的航空旅客的身份。

據悉,本次測試長達10天,涉及60種面部識別配置,使用6種人臉識別系統或虹膜記錄系統、10種匹配算法,以及有來自60個國家的582名的不同測試志願者參與。

對於戴口罩人臉識別,國土安全部表示,所有系統的中位數準確率是77%,表現最好的系統的準確率是96%。這與美國的一份報告大致相符。該研究發現,在超過150種商業面部識別算法中,表現最好的算法的戴口罩識別誤識率達到5%。

但是DHS承認,在它測試的系統中,性能差異很大,精確識別性能最差算法的準確率只有4%。此外,14%的戴口罩志願者無法被捕捉到照片,1%的志願者甚至無法找到人臉。還有一家商業虹膜識別系統捕捉照片的失敗率為33%。

國土安全部科學技術理事會(S&T)生物識別和身份技術中心主任Arun Vemury說:「這不是一個完美的100%解決方案,但它可以避免人們在機場或入境口岸摘下口罩,從而在COVID-19疫情時期減少許多乘客以及機場工作人員的風險。」

早在2016年,美國國土安全部(DHS)最大的聯邦執法機構CBP就開始為面部識別技術的應用打基礎。CBP表示,迄今為止,已有超過5,700萬旅行者參加了生物特徵出入境計劃(截至2020年3月,這一數字為2,300萬),並且自2018年9月以來,已經阻止了300多個冒名頂替者非法入境。

外媒表示,尚不清楚CBP的面部識別在多大程度上可能會對某些群體產生偏見。儘管CBP正在進行的工作具有爭議性,但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US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Administration)最近宣布,它也將開始在依賴面部掃描來匹配ID照片的機場試點檢查站。

文章來源:美國國土安全部官網

相關焦點

  • 美國最新蒙面人臉識別技術,準確率高達96%
    在美國國土安全部(DHS)科學技術理事會(S&T)舉辦的2020年生物識別技術大會上,美國國土安全部(DHS)使用的面部識別系統在測試中對蒙面人臉的生物識別準確率為96%。生物識別技術大會在美國國土安全部附屬的馬裡蘭測試設施(MdTF)舉行,測試了6個面部圖像採集系統和13個生物識別匹配系統,有60個國家582名志願者代表參加,包括戴口罩和不戴口罩的志願者。其中,虹膜識別系統也進行了測試。受試者在模擬機場條件的環境中一次識別一個人,系統性能中位數的成功識別率約為77%,但受試者成功識別率最高達96%。
  • 全民戴口罩,人臉識別算法抓瞎:多種算法出錯,最高錯誤率達50%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協會 (NIST) 的一項研究發現,戴上足夠覆蓋口鼻的口罩會導致一些最廣泛使用的面部識別算法的錯誤率高達 5% 至 50% 。而且,黑色口罩比藍色口罩更容易出錯,口罩遮住口鼻的範圍越大,算法就越難識別人臉。
  • 美國研究:佩戴口罩嚴重影響人臉識別準確率,黑口罩尤其嚴重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佩戴口罩會嚴重影響人臉識別算法的準確率。當地時間7月27日,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發布的一項初步研究結果得出上述結論。在測試了89種商業人臉識別算法後,NIST發現,在一對一識別任務中,算法識別戴口罩人臉的錯誤率高達5%至50%。
  • 美國研究:佩戴口罩嚴重影響人臉識別準確率,黑口罩尤其嚴重
    佩戴口罩會嚴重影響人臉識別算法的準確率。當地時間7月27日,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NIST)發布的一項初步研究結果得出上述結論。
  • 算法攻破人臉識別「口罩」難題,兩天落地千人小區準確率達97%
    人臉識別,在過去一年裡高歌猛進的 AI 代名詞,紅遍大江南北,無論是鐵路客運大廳,還是雜貨店結帳前臺都能見到其身影,一時風光無兩。 不料,疫情來襲,當大家紛紛戴上口罩,攝像頭背後的它便罷工待斃,再不識其人了。有專家表示,人臉戴上口罩後隱藏了大部分的面部特徵,從而將準確率降低至 30%。
  • AI抗疫背後的「技術流」 戴口罩人臉識別算法深度解析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基於計算機視覺的人工智慧技術,如何在疫情期間迅速演進升級,成功「解鎖」戴口罩人臉識別算法,解決了口罩遮擋帶來的人臉識別失效問題,並達到99%以上的精確識別率。什麼是常規人臉識別?博觀智能自研人臉算法支持戴口罩識別,人員無需摘下口罩即可進行人臉識別,識別準確率高達99%,並支持未佩戴口罩情況的檢測,可對未佩戴口罩異常人臉進行有效報警管控。
  • 疫情防控戴口罩,人臉識別還有效?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肆虐,戴口罩成為了全民出門的標配模式。而這也讓人臉識別技術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尷尬境地。   此前,因為人臉識別技術在人員身份認證上所體現出來的便捷性及帶來的效率提升,相關人臉識別產品、解決方案層出不窮,被廣泛應用於機場、火車站、社區、園區等諸多場景的身份識別、考勤打卡及金融支付應用當中。
  • 算法攻破人臉識別口罩難題,兩天落地千人小區準確率達97%|AI戰疫
    人臉識別,在過去一年裡高歌猛進的 AI 代名詞,紅遍大江南北,無論是鐵路客運大廳,還是雜貨店結帳前臺都能見到其身影,一時風光無兩。不料,疫情來襲,當大家紛紛戴上口罩,攝像頭背後的它便罷工待斃,再不識其人了。有專家表示,人臉戴上口罩後隱藏了大部分的面部特徵,從而將準確率降低至 30%。在疫情面前,人臉識別顯得雞肋和尷尬,最後還得人工上場。
  • 騰訊優圖攻克口罩識別難題,口罩佩戴識別準確率超過99%
    口罩佩戴識別準確率高於99%,優圖攻克口罩下人臉識別技術  優圖在人臉檢測、人臉配準(關鍵點定位)、人臉屬性、人臉識別等技術進行重點攻堅,目前可實時檢測戴口罩人臉、精準識別五種不同的佩戴口罩情形,並對未佩戴口罩或錯誤佩戴口罩的人員及時發現預警。
  • 如何識別戴口罩的人臉;AWS 推出基於 Linux 的開源作業系統;
    詳情:https://aws.amazon.com/cn/blogs/aws/bottlerocket-open-source-os-for-container-hosting/1、如何識別戴口罩的人臉?中國科學報報導了如何識別戴口罩人臉的技術。
  • 中科視拓免費開放口罩人臉檢測與識別技術
    全民抗疫形勢下,口罩已成為復工復產的標配。對於人臉識別技術廠商而言,兩個應用需求應運而生:1、檢測人臉是否佩戴口罩;2、在戴口罩的情況下依舊能夠實現高精度人臉識別。疫情初期,中科視拓緊急研發口罩人臉檢測與識別技術,可以自動檢測是否佩戴口罩,又能實時進行口罩佩戴場景下的人臉精準識別。
  • 戴口罩也能人臉識別了 騰訊小姐姐親自示範
    戴口罩已經成為疫情當下全民標配的動作,戴口罩雖然保障了安全,但對於使用人臉識別的用戶來說就比較不方便了,基於人臉識別的原理,傳統的技術在面部遮擋的情況下是無法進行有效識別的,針對這一問題目前騰訊優圖已經通過AI技術實現了人臉識別,根據官方顯示這套AI系統可以對戴口罩的員工進行有效的人臉識別
  • ...宣稱攻擊我國視頻監控系統;京東數科人臉識別通過國家級安全認證
    (國是直通車)京東數科人臉識別通過國家級安全認證2月10日消息,據京東數科方面介紹,京東數科自研多模態人臉活體檢測算法近日正式通過國家金融IC卡安全檢測中心-銀行卡檢測中心(BCTC)的技術認證,達到國家認證的金融支付級安全標準。
  • 百度大腦開放戴口罩人臉識別AI能力 不摘口罩刷臉通行保障復工
    為助力復工復產期間的疫情防控,百度大腦宣布正式開放覆蓋全產品形態的口罩檢測相關AI能力,包括「口罩佩戴檢測模型」和「戴口罩時的人臉識別算法」等,全力支持合作夥伴和開發者相關抗疫項目的開發和落地。該技術方案也已最先落地在百度公司園區,員工均可在佩戴口罩時刷臉識別身份,保障安全、高效復工。
  • 疫情加速百度人臉識別變革:戴口罩也能準確識別,迅速上線
    十三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疫情之下,口罩識別有多難,問問你的iPhone用戶朋友就知道了。在「刷臉時代」,戴口罩的人臉識別已然成為一個大問題。例如:檢測算法方面,採用了百度最新的PyramidBox-lite檢測算法,並加入超過10萬張口罩人臉數據訓練,在準確率不變的情況下,召回率提升了30%,佩戴口罩的人臉檢測準確率超99%以上。
  • 戴口罩,也能被人臉識別了!被疫情耽擱的刷臉支付,有救了
    文|張書樂據媒體報導,常規的人臉識別AI,在戴口罩情況下基本會「武功盡失」,但近日由騰訊優圖研發的口罩佩戴識別專用AI則能做到即使在佩戴口罩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對人臉進行準確識別。據稱,騰訊優圖算法可實時監測戴口罩人臉,並識別五種不同口罩佩戴情形,對未佩戴口罩或錯誤佩戴口罩的人員及時發現預警,對有無口罩佩戴的識別準確率超過99%。此外,這套AI系統還能夠將戴口罩人臉識別的準確率提高至與正常情況下人臉識別接近的水平。也就是說,即使戴著口罩,這套AI也能識別出你是誰。
  • 當口罩成為必需,人臉識別還有這些技術難度需解決
    當下,人工智慧迅猛發展,建立在算法深入優化基礎上的識別技術可靠性越來越高。但如今利用人工智慧終端對佩戴口罩的行人進行人臉識別和測溫,要保證和以往「裸臉」一樣的檢測準確率,在技術上提出了更高挑戰。通常來說,人臉識別算法是根據面部特徵關鍵點來識別的。因此,算法納入的關鍵點越多,識別的結果也就越精確。在來往的行人戴上口罩後,鼻梁以下的面部特徵被徹底掩蓋,可供檢測設備識別的面部特徵關鍵點大幅減少,相應地,對於檢測終端此前學習的特徵判別能力也隨之降低。「人員戴上口罩遮擋面部後,機器在對人臉進行識別時一定會比他不戴受到更大影響。」
  • 帶上口罩依然能人臉識別?NIST:有的算法錯誤率上升到99%
    【天極網手機頻道】自從人臉識別技術運用在手機上後,不管是手機解鎖還是支付都非常方便。不過由於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戴上口罩之後手機人臉識別的成功率大大降低。作為被廣泛認為是人臉識別準確率測試的權威機構NIST在7月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指出因為口罩的影響,人臉識別算法的錯誤率從5%到50%不等,黑色口罩比藍色口罩更容易出錯,口罩遮住摳鼻的範圍越大,算法就越難識別人臉,而且研究還透露出一個趨勢:每個算法的錯誤率都出現了增長。
  • 戴口罩也能人臉識別的系統來了
    1月7日下午消息,日本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人臉識別系統,這款系統的便出在於帶著口罩也能識別出來。這款系統比較適應現在生態系統的需要,因為防止病毒傳播的緣故,現在大家日行出門戴口罩已經是必不可少的了其實在新冠病毒出現之前,日本這家公司就已經在對該系統進行相應的研究,主要是服務於因為過敏而帶口罩的人。而新冠疫情的出現加速了這款產品的研發與上市。這一系統可以確定人們是否佩戴了口罩,並對未被口罩遮蓋的部分,如眼睛和周圍區域,進行磨光,以驗證受試者的身份。
  • 戴口罩怎麼面容解鎖?蘋果有意升級人臉識別技術
    [PConline 資訊]疫情之下,戴著口罩進行人臉識別有多難,問問你的iPhone用戶朋友就知道了。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蘋果的人臉識別系統就顯得非常雞肋。因為出於安全性的要求,手機無法識別佩戴口罩的用戶,造成手機無法成功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