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裡 東方智庫研究員
北京時間7月30日,美歐各大媒體網站紛紛發布重要新聞:華為在智慧型手機銷量上首次超過三星!華為超過三星成為全球第一智慧型手機廠商!此報導引起國際關注和熱議。
資料圖片:參觀者體驗華為5G版手機。(來源: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美國CNN的報導說,根據Canalys的報告顯示,華為這家中國科技公司在6月份結束的三個月裡,共售出了5580萬部手機,超過了長期競爭對手三星的5370萬部手機。Canalys的分析師莫佳表示,「第一名對華為來說非常重要,它迫切希望向國內消費者、零部件供應商和開發商展示其品牌實力」。這家市場調研公司認為,目前華為在中國銷售了70%以上的智慧型手機,而「三星在中國的業務規模很小」。
美國CNBC電視臺的報導稱,從Canalys研究公司的數據看,上季度銷量排名第二的三星智慧型手機出貨量 「與去年同期相比暴跌30%」。這是華為第一次單季度蟬聯榜首,展現了它多年來的雄心壯志終於得以實現。
業界普遍預計,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要到2021年第一季度,且全球疫情好轉後,才會恢復增長。可有誰知道並且肯定,今後幾個月裡全球疫情就能好轉?因此,對於全球主要手機尤其是智慧型手機製造商來說,緊緊抓住當前的市場機遇才是上策,銷量下降肯定不是好兆頭,如果把銷量下降簡單歸結為COVID-19疫情大流行,其實在很大程度上不過是一種託詞而已。
人們不禁要問,既然目前全球市場和手機生產商都處在疫情蔓延之下,為什麼華為超越了、領先了,而三星卻落後了?人們常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品牌生廠商的市場銷量也一樣,不怕不懂行,就怕第三方公司進行銷量比較。
對全球智慧型手機廠商而言,中國市場不僅是必爭之地,而且是首爭之地。CNBC分析說,考慮到中國人口眾多、用戶更新意識強、同類產品選擇餘地大,廠商在中國的成功「往往會促使企業在全球市場佔據較大的份額」。這就是不可抗拒的市場規律。
華為是好樣的,最近幾年來特別是美方千方百計施壓打壓華為、欲置其於死地以來,華為不屈不撓,抗爭反擊,但華為依靠的是正當手段和合規合法合理的市場競爭,力爭在講規矩的市場環境和競爭中以高人一籌勝出。不少人質疑華為在美國極限打壓之下是否會倒下,對此華為負責人不僅已多次淡定地表態,而且以其勇敢的行動、不斷的技術創新、售後服務等內涵的優質提升完善等,堅定地挺立在中國和世界的網絡通信設備和手機、電腦等產品的前沿陣地。華為的精神是可嘉的,華為的戰略定力是堅定的,華為的反擊是沉著的,也因此可以相信,華為是不會倒下的。
有些同類生產商,包括美國的、韓國的和歐洲的,也許可以利用美國猖狂反華和極限打壓華為,得到一時的市場競爭優勢,但長久依靠這些是站不住腳的。華為的技術、產品和應用、服務、質保和售後等,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優勢,並在不斷增強這種優勢。儘管華盛頓當局不斷施壓,並對英國等盟國採取直接威逼利誘等手段,並以所謂的安全問題不斷造謠、抹黑,對華為「汙名化」,但放眼望去,全球真正認同美國說法的有幾個國家?一切都會變,一直都在變,包括美國和美國的當政者。
華盛頓傳來最新消息,美國的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再次超過了「新的死亡裡程碑」,猛增到了15萬人以上。美國大選日益臨近,連生命都得不到基本保障,這個政府及其領導人還有人能相信、指望和依靠嗎? 川普的選情變得越來越糟。
華為的智慧型手機銷量首超三星,透出的不僅僅是一種市場銷售信息,而是一種精神鼓舞、一種士氣提振,反映的是一種競爭進取精神。希望華為繼續奮進,保持這種良好勢頭!
三星不僅是韓國的品牌,也是世界的品牌,有其優秀和卓越,但也不是沒有問題。三星在加速開發高端晶片,有其他業務,這是事實。但三星手機作為老品牌,其品牌、信譽和市場佔有率也必須力保,否則就難免出現美國媒體和市場研究公司所指出的虧損。今年第二季度三星智慧型手機銷量被華為反超,對三星來說不是好兆頭。有人自我安慰地預測,華為智慧型手機第一的地位可能難保,但依據是什麼?依據華為被進一步打壓而失去市場?
從國際報導和市場調查公司最近發布的報告看,同樣的中國市場,其他手機品牌,包括蘋果不具5G功能的手機,在中國市場都銷售得很好,且越來越好。據美國CNBC援引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數據,在4月至6月的二季度中,蘋果手機在中國的銷售量為740萬部,同比增長32%。更便宜的iPhone SE和iPhone 11系列更受歡迎,大幅折扣幫助蘋果在其最關鍵的市場之一中獲得了提振。預計蘋果第二季度在中國的銷量環比增長225%,蘋果是第二季度中國銷量增長最快的智慧型手機製造商,這表明該蘋果手機製造商「戰勝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經濟下滑」。
面對蘋果手機同一時期在華銷量的大增,三星手機恐怕難有理由可以解釋。
從中國市場的競爭看,三星智慧型手機銷量被超,恐怕有三大原因:
一是近年來華為加大研發創新力度,尤其在把手機、電腦等家用消費品作為穩固和擴大中國市場的主要突破口後,華為的創新力度更大。從款式、應用到內核乃至整個品質,華為手機尤其是智慧型手機都有突出的表現,口碑越來越好,價格也相對合理。同時,檔次、價格拉得比較開,適合國內各種消費者的需求和購買能力。從國內一些城市的華為門店和加盟店的展銷看,華為手機琳琅滿目,款式多樣,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消費者。
二是華為的服務過硬。不僅各地門店多,銷售點多,而且售後服務也緊緊跟上。據筆者觀察和親身體驗,華為的門店,無論是專賣店還是加盟店,在這些方面都做得比較好。當然,華為的手機和電腦等銷量這麼大,銷售和售後服務網點這麼多,也難免有不到位的情況發生。而三星在中國一些城市不僅展銷店明顯少於華為,而且售後服務也有些跟不上,筆者就遇到過這方面的問題。
三是三星正在把更多的研發攻關精力用於開發高端晶片,主攻方向與華為不盡相同。在智慧型手機方面,三星在主打更新穎、更大膽的款式,包括摺疊式寬屏手機等,而對一般的手機的創新應用,恐怕著力不多。
另外,華為畢竟是中國的公司,華為智慧型手機在功能、應用和體現上,更了解中國人、中國消費者的實際需求和使用習慣。而三星手機的一些應用功能,也許更適合韓國和其他國際市場,未必適合中國,因此也導致一些三星手機的應用與中國移動網際網路的一些創新應用不適配。不僅造成了體驗不好,還產生了影響使用等問題。
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前景極其廣闊,隨著5G的加速應用和更多應用,手機的改造換代也越來越快。今後人們購買手機,不僅會考慮款式、價格,更會考慮與5G甚至6G的應用匹配。落後了不行,太超前也不行,這對手機製造商如何把握中國市場無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黎裡為東方智庫研究員)
來源:東方網·東方智庫
作者:黎裡
編輯:顧航
精彩推薦
東方智庫原創稿件受法律保護,轉載請聯繫電話即微信號19916759390。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東方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