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供給側和需求側的堵點 C2M大有可為

2020-12-28 中投顧問

  近日相關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對此,專家認為,打通堵點,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C2M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C2M(Customer-to-Manufacture意為用戶直連製造)模式作為新製造的核心,通過網際網路將消費者同生產線連接在一起。對於供給端的製造工廠,由於是根據用戶個性化需求進行生產,因此可以實現零庫存。對於需求端的消費者,其個性化與定製化可以得到充分需求。

  據了解,浙江省、廣州市目前正在大力推進「超級工廠」計劃,旨在建立C2M產業群,幫助傳統製造企業向C2M轉型,目前成效不錯。歐派家居(603833)、尚品宅配(300616)、正泰電器(601877)、奧康鞋業、報喜鳥等上市公司入選「超級工廠」計劃。

  從轉型路徑看,部分企業選擇將工廠柔性改造的主動權交給相關機構進行。而另一部分企業則是根據自身的條件,在必要科技這樣包容性更強的平臺引導下,自主選擇柔性改造方案。

  在相關政策在支持下,C2M模式正成為定製商品行業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艾瑞諮詢數據顯示,C2M定製商品行業2018年市場的交易規模約為175.2億元,預計未來4年內將保持高速複合增長,2022年這一行業的產業規模將邁入萬億元市場級別。

相關焦點

  • 從供給側改革到需求側管理
    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要更加注重以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在一些關鍵點上發力見效,起到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效果。
  • ...中央政治局:注重需求側改革,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
    會議提出,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此前,《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中也明確提出,要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需求側改革指的是哪些方面?
  • 政治局會議定調明年經濟工作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改革並重
    臨近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在此關鍵時點,12月1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令人關注。 會議提出了「整體推進改革開放」,強調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改革並重,還特別提到了「要抓好各種存量風險化解和增量風險防範」。
  • 把「需求側管理」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
    【專題研究:「需求側管理」的理論與實踐】  2020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需求側管理」被首次提及。供給和需求是構成市場的兩個不可或缺的方面。沒有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供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得不到滿足。沒有需求側的消費需求牽引,供給也無法實現。
  • 什麼是需求側改革
    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什麼是需求側改革?我們可以參考劉鶴副總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對於需求和供給關係的闡述及「高度重視需求側管理」的結論。
  • 加強「需求側管理」的重點和方向
    原標題:加強「需求側管理」的重點和方向【專題研究:「需求側管理」的理論與實踐】 2020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 張宇:住房是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主要堵點
    張宇指出,住房問題是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主要堵點。居民的錢袋子受限於住房市場,使得牽引供給的需求無法有效形成。房價上漲限制了未購房居民的消費力,而租房市場對此起到了有利的緩衝作用。同時,住房市場的供給約束了人口的集聚,限制了商品和服務的供給。
  • 應系統認識需求側改革
    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什麼是需求側改革?
  • 什麼是需求側改革?解讀12.11政治局會議
    會議要求「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從供給和需求的關係看,要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
  • 三張圖看懂電力需求側和供給側
    國家電網專題研究出臺迎峰度冬確保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八項舉措,主要包括:密切跟蹤天氣變化和電煤、燃氣供應情況,強化全網統一調度,合理安排運行方式;加大電力輸送能力,充分發揮大電網平臺優勢,挖掘跨區跨省通道送電潛力,積極組織電力資源,確保祁韶直流、鄂湘、鄂贛等外受電通道最大能力送電,大力支援湖南、江西等地用電;強化供熱設施安全用電保障,做好「煤改電」用戶供電;統籌通道和購售電需求,最大限度滿足重點省份購電需要
  • 需求側改革概念龍頭股
    來源:魯山狼--今天大盤上漲21個點,報收於3369點。深指上漲136個點,報收於13692點。早間大盤高開2點後,做了一個下探動作,之後快速拉升,震蕩上行,全天保持向上運行的方向不變,截至收盤,三大指數均收陽。
  • 如何推動供給和需求形成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 陳文玲:加快構建現代流通體系 打通雙循環的關鍵堵點
    核心觀點●打通堵點,對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至關重要。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堵點是什麼?就在於能不能加快構建現代流通體系。●供給側和需求側兩者是相互發力的,現代流通既在供給側又在需求側,現代流通已經從單純買賣變成多流並進、多流分流交互,商流、物流、信息流、資本流、數據流等,所有的「流」獨立形成流通規律和流通方式,各自進行獨立流通過程,而在一個節點上交匯交集,實現全過程流通。
  • 中央首提「需求側改革」!對你的錢包有什麼影響?
    一文解讀)會議內容中有這樣一段表述:「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 如何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高水平動態平衡
    會議指出,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眾所周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這些年來重點推進的一項工作,也是經濟轉型和經濟結構調整的重點工作之一。
  • 如何理解需求側改革?
    需求側管理調整為需求側「改革」後,則更側重於從中長期和實踐的角度來解決需求側的問題,這意味著相較於以前,需求側改革將一定會成為未來五年的主要任務,而非簡單的附屬於供給側改革。二、歷年年終政治局會議和歷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需求的內容梳理2015年12月的政治局會議首提「供給側改革」後,當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供給側改革」的主要內容和任務進行了細化,也即我們所熟知的「三去一降一補」,因此梳理歷年年終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需求的表述變化對於我們理解「需求側改革」應該是有幫助的
  • 從供給側改革到需求側改革——明年政策如何破題
    「需求側改革」的提出令人側目自2015年末推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來,去槓桿、去庫存、去產能和降成本、補短板成為改革的具體目標,也取得了明顯成效,同時,制度供給方面的改革也在不斷推進中。然而,今年以來核心CPI的不斷回落及PPI的持續為負,反映出我國在總供給與總需求之間的平衡上依然存在缺口,兩邊都需要調整,過去側重用供給側改革,如今,對需求側也需要進行改革。
  • 需求側改革下的信用卡業務發展機遇
    2020年12月11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注重需求側改革,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這是在中央層面首次提出「需求側改革」,將會對未來一段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與供給側改革通常需要較長時間才能見效相比,需求側改革能夠在短期內有效提振需求,具有見效快的特點,對於穩定當前經濟形勢具有重要意義。需求側改革的核心任務是要「發揮我國超大規模經濟體優勢的內在要求」、「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完善擴大內需的政策支撐體系」。
  • 招商證券:需求側改革的關鍵是打破既得利益
    結合 12 月 11 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的精神與中央對「十四五」規劃和 2035 年遠景 目標的建議,我們對「需求側改革」這一新的理念給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理解:1. 需求側改革的目標是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互配合,實現「新發展格局」的構建。
  • 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在這種情況下,單純依靠刺激需求難以解決結構性矛盾,必須更多地從供給側發力。在綜合分析世界經濟長周期和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基礎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定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並將其作為經濟發展和經濟工作的主線,重點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