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北京報導
兩年前的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大會上宣布,支持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穩步推進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這成了而立之年的海南,收到的最珍貴的生日禮物。
如今,兩年過去,海南省把人們對自貿港建設的期待轉化為幹事創業的強大動力,推動了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地,讓群眾得到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惠,努力為增進民生福祉、夯實黨的執政根基、推動自貿港建設貢獻民政力量。新形勢下,海南的殘疾人工作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據記者了解,為了讓殘疾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海南省帶領全省殘疾人以主人翁姿態投入自貿港建設,為海南自貿港建設貢獻力量,同時,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不斷增強了殘疾人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殘疾人事業有望迎來新機遇
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下稱「《方案》」)正式對外公布,標誌著海南從2018年4月啟動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階段邁入了自由貿易港建設階段。
《方案》在貿易自由便利、投資自由便利、跨境資金流動自由便利、人員進出自由便利、運輸來往自由便利、數據安全有序流動等方面推出了諸多利好政策,被官方總結為60個政策亮點。那麼,隨著零關稅、低稅率、簡稅制和貿易投資、人員進出、運輸來往等自由便利政策的實施,加之海南得天獨厚的環境和氣候,更加便利了出入境管理政策的實施,將吸引世界各地的老年人及殘疾人前來海南療養康復。
海南作為新時代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殘疾人這一「特殊」群體的幸福指數直接體現出社會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殘疾人工作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如殘聯服務主體呈現多元化、殘疾人社會保障面臨一體化、殘疾人公共服務急需均等化等。
目前,我國殘疾人社會保障存在城鄉、地區發展不平衡的現實問題,如殘疾人「兩項補貼」、託養服務、殘疾兒童康復救助等,各省的標準不一、情況各異,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如何突破屏障,實現殘疾人社會保障事務一網通辦、無縫對接,是殘聯提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迫切需求。
據記者了解,就在《方案》實施的前一個月,《海南省無障礙環境建設管理條例》(下稱「《條例》」)正式施行,其中,進一步擴大了無障礙環境建設的覆蓋面,將鄉村道路、公共建築、公共運輸設施、居住區也納入了無障礙環境建設的範圍。根據《條例》,海南公交公司等應當配置一定比例方便乘坐輪椅乘客使用的無障礙車輛,公共服務場所的公共停車場應當設置無障礙停車位並免費提供給肢體殘疾人使用,四星級以上旅館應當配置一定比例的無障礙客房,旅遊景區的出入口、遊客中心等應當設置無障礙通道,機場、火車站、長途汽車站、客運碼頭、圖書館、博物館等公共服務場所應當提供輪椅等無障礙設備等。
毫無疑問,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立法,提升了無障礙環境建設管理水平,是回應殘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需要,同樣是優化海南旅遊環境,提升海南旅遊環境軟硬體建設,吸引世界各地以無障礙旅遊為重點的各類遊客到海南來旅遊、消費的重要舉措,明顯助力了海南自貿港的建設,同時,自貿港的建設也助推了相關政策的落地與實施。
自貿港建設展現殘疾人擔當
讓每名殘疾人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實現「平等、參與、共享」,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海南省殘疾人工作者的思想指引和行動指南。隨著自貿港政策的深入實施,旅遊業與健康醫療、養老養生等產業的融合發展,境內外人員入瓊不斷增多。新形勢下,海南殘疾人的就業也呈現了多元化的趨勢。
「作為一名殘疾人,我相信海南自貿港的發展形勢大好,未來可期。」在海口市美蘭區藍水灣一鋁合金加工廠的倉庫裡,來自儋州市打工的殘疾青年劉世盈信心滿滿地說,海南自貿港的發展形勢讓他備受鼓舞,他雖然是一名殘疾人,但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為海南自貿港做出貢獻!同時他也希望更多的殘疾人,積極投身到自貿港建設大潮中去,用自己的雙手,改善家庭貧困的面貌,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正常人一樣在幸福生活的道路上有「奔頭」。
劉世盈從小就患了小兒麻痺症,走起路來腿很不方便。由於是名殘疾人,初中畢業後的劉世盈就在家裡混日子,直到2009年的一天,在好心人的幫助下,他來到海口一家鋁合金加工廠打工學技術。十多年來,劉世盈不僅掌握了一門加工鋁合金的技術,而且平時負責加工廠的收發貨工作,有時還在辦公室忙裡忙外,更有時,他還是一名工地的送貨員,一人頂多人用。
劉世盈告訴記者,他現在用自己的雙手,不僅在海口買了房,而且娶了老婆,生了2個孩子,一家人都過上了幸福生活。
在海口龍華區友誼路,一個拄著拐杖、戴著眼鏡、面帶微笑的男子,迎著早上的第一縷陽光,走在上班的路上。
他是海南口腔醫院口腔正畸醫生熊修邦,也是「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實施後引進的一員。31歲的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綻放青春正能量。在海南短短1年多時間,他為400餘名需要做牙齒矯正的患者提供了診療服務,其中不乏大量疑難病例,展現出勵志殘疾人在海南自貿港建設中的責任與擔當。
熊修邦出生在湖北荊州的一個普通家庭,兒時不幸患上小兒麻痺症,左腿落下殘疾。因病致殘,熊修邦從小萌生了當一名醫生的夢想,「這樣可以救治被病痛纏身的人。」
有志者事竟成。熊修邦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山東大學正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而與海南結緣,源於在湖北參加一次口腔醫學學術講座老師的建議。這位講座老師提道,海南正在實施「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對人才非常重視,如果一心想在業務上發展,不妨到海南口腔醫院試一試。
熊修邦心動了。2018年底,在湖北工作的熊修邦自行前往海南口腔醫院參觀並向院方表露自己的想法。令他驚喜的是,參觀的第二天,還未離開海南的他,就接到醫院的面試邀請。滿腔熱情的熊修邦,2019年初正式加盟海南口腔醫院,成為「百萬人才」中的一員。
今年6月份,熊修邦成功落戶海口龍華區,選擇在海南自貿港這片熱土上紮根,與同事們一起為海南口腔診療水平的提升,奉獻青春年華。
據記者了解,美蘭區和龍華區均位於海南省海口市東北部,是省會海口的中心城區,同樣是作為海南自貿港新標杆的江東新區所在地,有條件率先承接自貿港產業外溢,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
責任編輯:方鳳嬌 主編:文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