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冠石汙水處理廠全景
潼南汙水處理廠
為確保碧水長流、守住青山綠水、保障三峽庫區水環境和生態安全,近年來,重慶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嚴守生態文明建設底線,多領域開展水汙染防控工作。據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市不斷加快能力建設補齊汙水處理設施短板,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投運城市汙水處理廠73座,總處理能力432.25萬噸/天,並將在年底全部實現一級A標排放。
治理水環境
「臭水溝」環境質量大幅改善
重慶地處長江上遊和三峽庫區腹心地帶,除長江、嘉陵江、烏江等大江大河外,還有大小河流4500餘條、水庫3000餘座。
河系的發達本是重慶城市的一大名片,但因城市化發展積累的生態欠帳,城區水系汙染日益嚴重,水流不暢、水岸雜亂、水景不佳、水體黑臭等水環境問題日趨惡化,讓不少河流失去原有亮色。
嘉陵江下遊右岸的一級支流梁灘河,曾是一條典型的「臭水溝」。梁灘河沙坪垻區境內流域面積達266平方公裡,沿途居住人口多,企業分布廣,治汙設施嚴重不足,汙染治理工作艱巨。
重慶市城鎮排水事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沙坪垻區採取廠網河全鏈條治理的方式推進梁灘河(沙坪垻區段)整治工作,通過開展管網普查併科學運用普查成果、紮實推進管網問題整改、持續推進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和深入開展汙染排查整治等舉措,實現了流域水環境治理顯著提升。今年來,梁灘河(沙坪垻區段)出境斷面水質平均值達到IV類,主要汙染物氨氮、總磷濃度同比分別下降23%和19%,水環境質量得到大幅改善。
提高汙水處理能力
新改擴建69座汙水處理廠
「十三五」以來,我市在確保汙水處理廠持續穩定達標基礎上,投資超過百億元,加強汙水處理能力和排放標準建設。據介紹,不僅完成了新改擴建69座汙水處理廠,每天新增134.8萬噸的城市汙水處理能力,還提標改造了62座城市汙水處理廠。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投運城市汙水處理廠73座,總處理能力432.25萬噸/天,在今年底全部實現一級A標排放。
其中,位於長江南岸的雞冠石汙水處理廠,佔地面積890畝,是西南第二、全國第五大汙水處理廠,日淨化汙水處理能力80萬噸,約佔我市主城汙水處理規模的三分之一。據市排水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該廠持續推進汙水處理提質增效:在環境提升方面,投資5億元,實施加蓋除臭改善周邊環境,釋放寶貴土地資源;在水質提升方面,投資8.3億元實施提標改造工程,至此,雞冠石汙水處理廠的出水水質已遠優於國家一級A標排放。
今年,我市城市生活汙水處理設施運行穩定,累計達標處理城市生活汙水13.7億噸,城市生活汙水集中處理率達95%以上,城市建成區基本消除汙水直排口。
全市城市汙水處理廠完成提標改造後,在持續穩定達到一級A標排放的基礎上,通過強化運營管理,進一步削減了汙染物排放量,基本完成了國家及重慶市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重慶市汙染防治攻堅戰及「十三五」設施建設專項規劃目標,在保護長江環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重慶晨報·上遊新聞記者 黎靜
【來源:重慶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