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發布339批《公告》,東風風神燃料電池多功能乘用車上榜;
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加快能源領域新型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
廣東省印發《氫燃料電池汽車標準體系與規劃路線圖(2020—2024年)》;
內蒙古「十四五」將打造氫能產業集群,發展重點在鄂爾多斯和烏海;
舟山印發《加快培育舟山市氫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山東泰安發布《加快推進氫能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中國發布全球首個「綠氫」團體標準;
佛山新建綜合能源制氫加氫加氣一體化站;
廣東建成3座油氫合建站;
廣西首座商用加氫站在柳州竣工;
內蒙古鄂爾多斯源網荷儲氫一體化暨氫燃料電池重卡示範項目籤約;
寶鋼股份接收60輛燃料電池半掛重卡;
全球首臺燃料電池攪拌車下線;
全柴動力擬發力燃料電池市場;
日本擬於2035年前後停售燃油車;
美國加州利用新技術運輸氫氣
工信部發布339批公告,東風風神燃料電池多功能乘用車上榜
2020年12月31日,工信部正式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第339批),共有16家企業25個型號的燃料電池汽車被納入本批《公告》,其中包括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風神牌」燃料電池多功能乘用車。該車是繼上汽榮威950、上汽大通EQ7和廣汽傳祺GAM6480之後國內第四款拿到公告的燃料電池乘用車。2020年全年,工信部共發布12期《公告》,累計有302款燃料電池汽車上榜。
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加快能源領域新型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
2020年12月30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加快能源領域新型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在智慧能源、能源網際網路、風電、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儲能、氫能等新興領域,率先推進新型標準體系建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廣東省印發《氫燃料電池汽車標準體系與規劃路線圖(2020—2024年)》
2020年12月30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等5部門聯合印發了《廣東省氫燃料電池汽車標準體系與規劃路線圖(2020—2024年)》。路線圖整理了整理了涵蓋氫燃料電池汽車國家標準127項、行業標準11項、地方標準2項、團體標準3項、待制定標準94項的標準體系明細表,提出了廣東省氫燃料電池汽車標準體系明細表標準化規劃路線圖。
內蒙古「十四五」將打造氫能產業集群,發展重點在鄂爾多斯和烏海
2020年12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表示,「十四五」期間將打造氫能等四大產業集群,充分利用自治區風光制氫成本低和礦用重卡應用廣的優勢,引進行業領軍企業開展新能源制氫,配套發展氫能裝備製造、建設加氫設施、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推進氫能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打造千億級氫能產業集群。2021年,自治區重點推動鄂爾多斯和烏海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建設,引進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優秀企業落地,加快氫能綜合利用、儲氣設備、氫能產業鏈等項目儘快落地。
舟山印發《加快培育舟山市氫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2020年12月29日,浙江舟山正式發布《關於加快培育舟山市氫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提出,以制氫、儲氫、運氫及氫燃料電池、發電供熱應用裝備、關鍵零部件製造為基礎,以船舶、海洋運輸、港口物流、海島綜合能源、氫能交易等方面海洋氫能示範應用為特色,探索打造氫能海上供應鏈,建設國內具有影響力的氫能海洋應用示範城市。
山東泰安發布《加快推進氫能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20年12月29日,山東泰安正式發布《關於加快推進氫能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該文件提出,到2025年,累計建成加氫站3座,燃料電池汽車規模達到300輛,培育國內領先的企業2-3家,氫能產業鏈年營業收入達到30億元;到2030年,累計建成加氫站7座,燃料電池汽車規模達到1500輛。
中國發布全球首個「綠氫」團體標準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氫能聯盟提出的《低碳氫、清潔氫與可再生能源氫的標準與評價》正式發布實施。該標準深入調研了國家能源集團等單位的制氫項目,提出「兩線三區間」範式——既從方法論和清潔氫指標方面與國際接軌,又立足國情充分考慮我國當前煤制氫為主的客觀現實。標準的發布實施有利於引導高碳排放制氫工藝向綠色制氫工藝轉變,並有助於打通碳市場和氫市場。
佛山新建綜合能源制氫加氫加氣一體化站
2020年12月28日,佛燃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莊制氫加氫加氣一體化站舉行開工,該站是集天然氣制氫、光伏發電耦合電解水制氫、加氫、加氣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能源供應站,屬於站內製氫-加氫母站,日制氫加氫能力達到1000公斤,可滿足100輛氫能公交的使用需求。
廣東建成3座油氫合建站
2020年12月28日,中國石化在廣東佛山建成投營河滘油氫合建站,該站是中國石化首個採取新建站方式建成的油氫合建站。此外,廣州開泰北油氫合建站、東莞東髮油氫合建站也相繼建成試運行兩站是在原有加油站通過擴建的方式增加加氫功能。目前,中國石化在廣東運營的4座油氫合建站日加氫能力已超過1400公斤。
廣西首座商用加氫站在柳州竣工
2020年12月25日,中國石化柳州博園加油加氫站在廣西柳州市建成落戶,這是廣西首座加氫站。該站佔地3000平方米,在博園加油站的基礎上新增改建而成,該站儲氫罐總容量為6立方米,儲氫總容量為500kg,站內設置1臺雙槍計量加氫機,日加氫能力可達500kg。
內蒙古鄂爾多斯源網荷儲氫一體化暨氫燃料電池重卡示範項目籤約
2020年12月30日,內蒙古鄂爾多斯鄂託克前旗源網荷儲氫一體化暨氫燃料電池重卡示範項目合作協議在滬籤訂。上海電氣、京能集團等四家企業將共同參與這一綜合能源及綠色化工、綠色交通協同發展的新生態建設。該項目將打造源網荷儲氫一體化發展和氫能「制-運-儲-用」全鏈條試點示範」。
寶鋼股份接收60輛燃料電池半掛重卡
2020年12月29日下午, 60輛由蘇州金龍為寶鋼股份定製的42噸燃料電池半掛重卡實現交付,並將正式投入運營,這是全球一次性批量投入最大的氫能重卡商業化運營項目。這批車輛所搭載的120kW氫燃料電池系統由上海傑寧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配套電堆來自清能股份子公司上海清能所生產的VLSII系列燃料電池電堆,額定功率為150kW。
全球首臺燃料電池攪拌車下線
2020年12月30日,三一重工燃料電池工程車暨全球首臺燃料電池攪拌車下線儀式在邵陽燈塔工廠舉行。此款燃料電池攪拌車採用大功率電堆系統,能量轉化效率50%以上;同時匹配1680L大容量氫氣瓶組,等速工況續航裡程達500公裡以上。該公司計劃用5年的時間,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氫能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電動工程車行業第一品牌。
全柴動力擬發力燃料電池市場
2020年12月26日,全柴動力發布公告宣布擬向控股股東安徽全柴集團有限公司在內的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定增1.11億股,募資資金總額不超過7.5億元。其中,擬使用募集資金1億元投向氫燃料電池智能製造建設項目。
日本擬於2035年前後停售燃油車
2020年12月25日,日本政府公布「綠色增長戰略」,計劃在未來15年裡淘汰燃油車,到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按計劃,到2035年左右,日本市場上銷售的所有新車都必須是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或燃料電池汽車。在應用方面,日本政府強調了氫氣在發電、氫燃料商用車和煉鐵領域的使用,計劃加快氫燃料商用車的研發和商用化。
美國加州利用新技術運輸氫氣
近日,美國南加州天然氣公司(SoCalGas)提出了新的氫氣運輸方案,即直接向現有的天然氣網絡注入氫氣就可以迅速有效地將其輸送到整個城市,而加油站只需將氫氣分離出來,再充入儲氣箱即可。為了測試該方案,SoCalGas正在建設一個氫混合示範項目,將剩餘的可再生能源電解生產氫氣,然後將其混合到天然氣供應中。明年初將選擇一個單獨的網段(主要使用聚乙烯管道),氫氣將以大約1%的初始比例混合,在測試期間可能會上升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