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一周要聞第65期

2021-01-09 騰訊網

工信部發布339批《公告》,東風風神燃料電池多功能乘用車上榜;

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加快能源領域新型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

廣東省印發《氫燃料電池汽車標準體系與規劃路線圖(2020—2024年)》;

內蒙古「十四五」將打造氫能產業集群,發展重點在鄂爾多斯和烏海;

舟山印發《加快培育舟山市氫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山東泰安發布《加快推進氫能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中國發布全球首個「綠氫」團體標準;

佛山新建綜合能源制氫加氫加氣一體化站;

廣東建成3座油氫合建站;

廣西首座商用加氫站在柳州竣工;

內蒙古鄂爾多斯源網荷儲氫一體化暨氫燃料電池重卡示範項目籤約;

寶鋼股份接收60輛燃料電池半掛重卡;

全球首臺燃料電池攪拌車下線;

全柴動力擬發力燃料電池市場;

日本擬於2035年前後停售燃油車;

美國加州利用新技術運輸氫氣

工信部發布339批公告,東風風神燃料電池多功能乘用車上榜

2020年12月31日,工信部正式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第339批),共有16家企業25個型號的燃料電池汽車被納入本批《公告》,其中包括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的「風神牌」燃料電池多功能乘用車。該車是繼上汽榮威950、上汽大通EQ7和廣汽傳祺GAM6480之後國內第四款拿到公告的燃料電池乘用車。2020年全年,工信部共發布12期《公告》,累計有302款燃料電池汽車上榜。

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加快能源領域新型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

2020年12月30日,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加快能源領域新型標準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在智慧能源、能源網際網路、風電、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儲能、氫能等新興領域,率先推進新型標準體系建設,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廣東省印發《氫燃料電池汽車標準體系與規劃路線圖(2020—2024年)》

2020年12月30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等5部門聯合印發了《廣東省氫燃料電池汽車標準體系與規劃路線圖(2020—2024年)》。路線圖整理了整理了涵蓋氫燃料電池汽車國家標準127項、行業標準11項、地方標準2項、團體標準3項、待制定標準94項的標準體系明細表,提出了廣東省氫燃料電池汽車標準體系明細表標準化規劃路線圖。

內蒙古「十四五」將打造氫能產業集群,發展重點在鄂爾多斯和烏海

2020年12月25日,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表示,「十四五」期間將打造氫能等四大產業集群,充分利用自治區風光制氫成本低和礦用重卡應用廣的優勢,引進行業領軍企業開展新能源制氫,配套發展氫能裝備製造、建設加氫設施、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推進氫能產業鏈一體化發展,打造千億級氫能產業集群。2021年,自治區重點推動鄂爾多斯和烏海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建設,引進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優秀企業落地,加快氫能綜合利用、儲氣設備、氫能產業鏈等項目儘快落地。

舟山印發《加快培育舟山市氫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2020年12月29日,浙江舟山正式發布《關於加快培育舟山市氫能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提出,以制氫、儲氫、運氫及氫燃料電池、發電供熱應用裝備、關鍵零部件製造為基礎,以船舶、海洋運輸、港口物流、海島綜合能源、氫能交易等方面海洋氫能示範應用為特色,探索打造氫能海上供應鏈,建設國內具有影響力的氫能海洋應用示範城市。

山東泰安發布《加快推進氫能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2020年12月29日,山東泰安正式發布《關於加快推進氫能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該文件提出,到2025年,累計建成加氫站3座,燃料電池汽車規模達到300輛,培育國內領先的企業2-3家,氫能產業鏈年營業收入達到30億元;到2030年,累計建成加氫站7座,燃料電池汽車規模達到1500輛。

中國發布全球首個「綠氫」團體標準

2020年12月29日,由中國氫能聯盟提出的《低碳氫、清潔氫與可再生能源氫的標準與評價》正式發布實施。該標準深入調研了國家能源集團等單位的制氫項目,提出「兩線三區間」範式——既從方法論和清潔氫指標方面與國際接軌,又立足國情充分考慮我國當前煤制氫為主的客觀現實。標準的發布實施有利於引導高碳排放制氫工藝向綠色制氫工藝轉變,並有助於打通碳市場和氫市場。

佛山新建綜合能源制氫加氫加氣一體化站

2020年12月28日,佛燃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莊制氫加氫加氣一體化站舉行開工,該站是集天然氣制氫、光伏發電耦合電解水制氫、加氫、加氣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能源供應站,屬於站內製氫-加氫母站,日制氫加氫能力達到1000公斤,可滿足100輛氫能公交的使用需求。

廣東建成3座油氫合建站

2020年12月28日,中國石化在廣東佛山建成投營河滘油氫合建站,該站是中國石化首個採取新建站方式建成的油氫合建站。此外,廣州開泰北油氫合建站、東莞東髮油氫合建站也相繼建成試運行兩站是在原有加油站通過擴建的方式增加加氫功能。目前,中國石化在廣東運營的4座油氫合建站日加氫能力已超過1400公斤。

廣西首座商用加氫站在柳州竣工

2020年12月25日,中國石化柳州博園加油加氫站在廣西柳州市建成落戶,這是廣西首座加氫站。該站佔地3000平方米,在博園加油站的基礎上新增改建而成,該站儲氫罐總容量為6立方米,儲氫總容量為500kg,站內設置1臺雙槍計量加氫機,日加氫能力可達500kg。

內蒙古鄂爾多斯源網荷儲氫一體化暨氫燃料電池重卡示範項目籤約

2020年12月30日,內蒙古鄂爾多斯鄂託克前旗源網荷儲氫一體化暨氫燃料電池重卡示範項目合作協議在滬籤訂。上海電氣、京能集團等四家企業將共同參與這一綜合能源及綠色化工、綠色交通協同發展的新生態建設。該項目將打造源網荷儲氫一體化發展和氫能「制-運-儲-用」全鏈條試點示範」。

寶鋼股份接收60輛燃料電池半掛重卡

2020年12月29日下午, 60輛由蘇州金龍為寶鋼股份定製的42噸燃料電池半掛重卡實現交付,並將正式投入運營,這是全球一次性批量投入最大的氫能重卡商業化運營項目。這批車輛所搭載的120kW氫燃料電池系統由上海傑寧新能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配套電堆來自清能股份子公司上海清能所生產的VLSII系列燃料電池電堆,額定功率為150kW。

全球首臺燃料電池攪拌車下線

2020年12月30日,三一重工燃料電池工程車暨全球首臺燃料電池攪拌車下線儀式在邵陽燈塔工廠舉行。此款燃料電池攪拌車採用大功率電堆系統,能量轉化效率50%以上;同時匹配1680L大容量氫氣瓶組,等速工況續航裡程達500公裡以上。該公司計劃用5年的時間,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氫能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電動工程車行業第一品牌。

全柴動力擬發力燃料電池市場

2020年12月26日,全柴動力發布公告宣布擬向控股股東安徽全柴集團有限公司在內的不超過35名特定對象定增1.11億股,募資資金總額不超過7.5億元。其中,擬使用募集資金1億元投向氫燃料電池智能製造建設項目。

日本擬於2035年前後停售燃油車

2020年12月25日,日本政府公布「綠色增長戰略」,計劃在未來15年裡淘汰燃油車,到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按計劃,到2035年左右,日本市場上銷售的所有新車都必須是純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或燃料電池汽車。在應用方面,日本政府強調了氫氣在發電、氫燃料商用車和煉鐵領域的使用,計劃加快氫燃料商用車的研發和商用化。

美國加州利用新技術運輸氫氣

近日,美國南加州天然氣公司(SoCalGas)提出了新的氫氣運輸方案,即直接向現有的天然氣網絡注入氫氣就可以迅速有效地將其輸送到整個城市,而加油站只需將氫氣分離出來,再充入儲氣箱即可。為了測試該方案,SoCalGas正在建設一個氫混合示範項目,將剩餘的可再生能源電解生產氫氣,然後將其混合到天然氣供應中。明年初將選擇一個單獨的網段(主要使用聚乙烯管道),氫氣將以大約1%的初始比例混合,在測試期間可能會上升到20%。

相關焦點

  • 行業專家獻策海南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應用是落實《規劃》,實現中長途客運、中重型貨運領域車輛更新替換的重要技術路徑,也是海南自貿港「十四五」實現能源優化轉型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產業發展方向。發展氫能產業,需要從全產業鏈、全生態的角度去研究,實現各環節的技術協同發展,需要更大範圍的產業協同合作。會上,8位專家、學者做演講報告,對海南氫能發展建言獻策。
  • 一周氫聞|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一周簡報
    (2021—2035年)》;河北省首家制氫用氫試點項目整體完工;豐田將燃料電池汽車的產能提高十倍;荷蘭:第一批住宅將於2022年連入氫氣網絡…在氫能與燃料電池方面,《規劃》對「基礎設施體系」專列了章節六,其中第三節,提出「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內容包括:「提高氫燃料制儲運經濟性。
  • 我市成功舉辦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合作發展論壇
    根據第19屆金華工業科技合作洽談會暨首屆長三角G60(金華)科創大會安排,市發改委會同市科技局成功舉辦了「2020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合作發展論壇」。論壇邀請到中國工程院彭蘇萍等6位院士、燃料電池頭部企業、上市公司負責人、省發改委產業處分管負責人共44位嘉賓。
  • 雄韜燃料電池報丨第101期
    (2020年第6批)》中,雄韜氫雄共計配套8款車型,車型涵蓋8.5米~12米公交車與保溫車,配套系統額定功率分別為42.4、48、61kW,配套數量排在前列。(2)在今年住川全國政協委員提交的聯名提案中,聯名提案建議,將四川省作為氫能產業綜合發展試點示範區,在氫氣製備、儲運、綜合利用等多領域開展綜合示範。(3)華菱星馬董事長劉漢如,建議加快推動我國氫燃料電池重卡產業發展,進一步擴大示範城市範圍,鼓勵氫能重卡跨區域運營。
  • 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化難,水氫產業化之路另闢蹊徑
    打開APP 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化難,水氫產業化之路另闢蹊徑 佚名 發表於 2020-04-14 15:54:44 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化難 近年來,我國氫能燃料電池技術整體上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社會各界都看好氫能與燃料電池的市場前景,但最後能不能商業化推廣,與其產業鏈完善度、技術成熟度、成本等都息息相關。
  • 「2020年海南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召開
    「2020年海南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論壇」召開 「2020年海南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創新發展論壇
  • 2021中國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博覽會
    2021中國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博覽會展會時間:2021年7月14-16日地點: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氫能事業部經理:王經理: 173 7549 8897指導單位:本屆展會將以「氫動世界·燃於中國」為主題,展會總規模將達4 萬平方米,其中氫燃料汽車展館達到12000平,匯聚來自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餘家領軍企業,將吸引約30,000名國內外專業觀眾蒞臨現場。展會同期將第十四屆EV CHINA節能與新能源車展,共享新能源汽車行業優質資源。
  • 4年發布了105個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相關政策文件 透露了哪些信息
    4年發布了105個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相關政策文件 透露了哪些信息 香橙會 發表於 2021-01-04 11:25:33 自從2017年上海市發布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之後,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迎來了密集的政策發布期
  • 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中心落戶常熟
    中化新網訊 12月10日,江蘇常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與世界橡塑技術行業領跑者康迪泰克籤約,為康迪泰克在其常熟工廠成立的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中心提供政策人才等方面服務,助推其為中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市場提供高品質解決方案。
  • 【燃料電池周報】青島發布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國內氫氣全產業鏈綜合...
    發布會上,雄韜股份子公司雄韜氫雄分別與同濟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籤訂了校外實踐基地合作協議,實現人才聯合培養;與盈德氣體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就氫源制儲運、液氫供應鏈、氫燃料電池應用及氫能重卡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與武鋼燃氣將共建氫能聯合研發中心,共同推進武漢市氫能基地示範;與上海華熵、湖北維斯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籤訂協議,共同探索氫能與燃料電池商業化模式生態建設。
  • 大陸集團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中心落戶常熟
    科技公司大陸集團在其常熟工廠建立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中心,為中國的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市場提供高品質解決方案。該技術中心將集合車輛流體系統、振動控制和中國區材料研發中心在橡膠與塑料領域的技術優勢,主要從事新能源汽車用氫能與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和生產工作,以加速推進氫能與燃料電池相關技術成果在本土的轉化落地,助力集團更快速響應客戶需求。
  • 【杜科新材料 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預測
    2020年,對於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來說,是不尋常的一年。 一方面,資本市場熱度不斷,技術進步和降本幅度遠超預期。「氫能第一股」億華通科創板上市,重塑科技、清能股份、武漢理工氫電、東嶽未來氫能等產業鏈企業紛紛獲得資本加持。
  • 2020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峰會暨年度頒獎盛典在京成功舉辦
    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網 12月25日消息,日前,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網MRHN.CN主辦的2020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峰會暨年度頒獎盛典在京成功舉辦。2020中國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峰會來自氫能、燃料電池、氫燃料電池汽車主機廠及產業鏈百家企業領導出席峰會,超過20位行業精英發表了主題演講。
  • 捷氫科技氫能項目落地常熟,北汽福田將推氫燃料電池環衛車
    本次捷氫科技和常熟高新區政府的氫能產業合作,將投資建設年產2000套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生產線,預計未來十年內累計實現產值10億元左右。據常熟市政府最新發布的《常熟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到2022年,常熟市氫燃料電池汽車累計推廣達300輛以上,培育具備國內較強競爭力的氫燃料電池整車企業1~2家,建成2~3座市場化運營的公共加氫站,實現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產值超50億元。
  • 從國產化到自主化 氫燃料電池規模化可期
    記者從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了解到,當前,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發展之勢風起雲湧,國家支持政策逐漸落地,地方發展規劃紛至沓來,行業前景被普遍看好。與此同時,作為氫能產業核心的燃料電池技術,其自主化和規模化之路也成為業內關注的重點。
  • 燃料電池產業:2020年是方向年,2021年是起跑年
    2020:明確氫能方向  平淡而不平凡中國氫能產業到現在都是由燃料電池企業來主導的,2020年的焦點已然集中在燃料電池的電堆、系統以及核心材料和膜電極、雙極板、催化劑、質子交換膜等關鍵零部件上。8月10日上市發行價76.65元到12月31日收盤股價為272.33元。
  • 盤點2020年華北、華東及華南區域在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方面的政策...
    本次四方合作,把氫燃料電池汽車導入北京機場綠色運輸體系,開創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場景先河。天津市:天津市政府印發的《天津市氫能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中提到,要構建技術、產業、應用融合發展的氫能產業生態圈,到2022年氫能產業總產值突破150億元。
  • 業界:築牢氫能安全防線 助推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
    12月14日,為積極配合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示範應用,由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創新戰略聯盟(以下簡稱「中國氫能聯盟」)聯合德國南德意志集團舉辦的氫安全國際培訓在江蘇蘇州開班。中國氫能聯盟戰略委員會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衣寶廉作《迎接可再生能源電解水制氫高潮,促進燃料電池車商業化》專題講座,講授了全球氫能發展戰略、氫能及燃料電池關鍵技術以及產業化應用前景。
  • ReView – 氫能全周回放【第80期】
    近日,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北京民航機場巴士有限公司、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達成燃料電池汽車運營合作意向,將在燃料電池汽車研發、生產、運營及加氫站建設方面深度合作。本次四方合作,把燃料電池汽車導入北京機場綠色運輸體系,開創國內燃料電池汽車應用場景先河。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47期:國際巨頭緊盯中國「香餑餑...
    到2021年,全省氫能產業形成覆蓋制氫、氫能裝備、加氫站、燃料電池、整車及應用的完整產業鏈,氫能產業鏈年產值達到100億元。到2022年,氫能關鍵裝備及其核心零部件基本實現自主化和批量化生產,氫能產業鏈年產值150億元。6月動力電池裝機出爐 磷酸鐵鋰出貨量復甦今年6月,中國電動汽車市場鋰電總裝機量為4.93 GWh,同比下降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