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24小時警局」:為民服務「不打烊」

2021-01-08 白銀網警巡查執法

「我妹妹可能被騙了,請你們救救她!」

4月9日15時許,一則緊急求助的帖子出現在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公安局的「24小時警局」平臺。發帖人稱自己的妹妹李某於今年1月9日從陝西榆林來到包頭市昆都侖區,懷疑被騙入傳銷組織,向警方求助。

當日輪值的包頭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卜連海看到帖子後,立即要求以這條求助帖為線索,全力開展工作。一個月後,一個脈絡遍布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4省區,由387名成員構成的特大傳銷團夥被成功摧毀。包頭公安的「24小時警局」又一次贏得了人民群眾的紛紛點讚。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進程中,內蒙古公安一路「高歌猛進」,繼將96%的行政審批權限全部下放到基層一線後,他們沒有絲毫停歇,還跟自己「較起了勁」——怎樣打造具有內蒙古特色的「爆款」?一個具有網際網路時代元素的「24小時警局」警務模式應運而生。

談到「24小時警局」的推廣建設,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公安廳廳長衡曉帆在3月召開的內蒙古公安局長會議上,用了「傾力」一詞。他說:「我們要盡最大努力把管理服務事項移到網上、連到掌上,建立起傾聽群眾呼聲、回應群眾訴求、密切警民關係的橋梁渠道,傾力打造出內蒙古公安為民服務的創新品牌。」

作為「24小時警局」模式的最先實踐者,包頭市公安機關在打造這款「網紅」警務模式方面走在了全區的前列。「包頭24小時警局」目前註冊成員已達178.5萬餘名,發帖量達72.8萬條,訪問量達1億餘次。

「包頭市的總人口數是280餘萬,這就是說,現在包頭市每家每戶至少有一個人是我們的粉絲。」作為「資深管理員」,包頭市公安局政治部宣傳科副科長常樂說起「24小時警局」的建設發展歷程,笑得合不攏嘴,「老百姓隨時在平臺發帖諮詢求助,我們及時分流、處理,平臺『吸粉兒』的能力也越來越強。如今,發帖辦事兒已經成了包頭市群眾的新日常。」

6月4日,一位叫張琳灩的網友以「網上爆照」的形式,專門發帖感謝一位不知姓名的交警幫其把拋錨的車推到了安全地帶。這篇名為「感謝帥哥交警」的帖子,迅速「刷屏」。

「在平臺的運行中,我們也曾經因為幾個數字差點再也樂不出來。」常樂略帶調侃地說,「當時綜合數據統計和各警種部門的反饋,群眾在平臺發帖,40%是諮詢類,報警、求助類帖子只佔到了37%。」

警務類問題少、民生類問題佔比多,要怎樣做到一貼一回應、一事一解決,讓平臺真正「黏住」老百姓?

包頭市公安局黨委領導班子開啟了「頭腦風暴」,最終定下了工作思路:解決民生問題必須要靠合力,公安機關不能唱「獨角戲」。

在包頭市公安局的努力下,包頭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同步「兼職」運營管理包頭市政府的12345「市長熱線」,對「24小時警局」和「市長熱線」中收到非警務求助、諮詢、投訴類信息,全部轉交各相關職能部門進行分流辦理。不僅如此,包頭市東河區政府還專門成立了東河區聯動管理和綜合執法指揮中心,與包頭市公安局東河分局指揮中心合二為一。這樣,民生類帖文實現了無縫辦理。

一方面分流,一方面提速,包頭市的所有民警集體實名入駐「24小時警局」。「群眾一有帖文,從市公安局、分局領導班子,到各警種負責人,再到一線民警,自上到下全都能直接回復或進行工作安排,這就在回帖上做到了分秒必爭。」包頭市公安局指揮中心民警劉雨說。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包頭「24小時警局」不間斷髮布各級各類涉疫情官方通告。2月22日發布的《包頭市公安局推出服務保障全市復工復產十條措施》,閱讀量不到一夜就達到了「10萬+」,不少因為疫情無法辦理業務的群眾,直接在這篇帖子下進行諮詢。

身在北京的網友「愛卿」第一個在帖子下留言說,他的戶口是集體戶,辦事急需列印戶口簿,因為疫情影響不能出行,特別著急,沒想到兩分鐘以後就得了戶口所在地派出所民警的回覆,幫他解決了難題。網友「愛卿」忍不住為民警連發6個贊,並激動留言:「非常感謝,這效率槓槓滴!」

內蒙古警察職業學院辦公室信息中心主任秦寶龍認為,新時代下,「24小時警局」給公安民警工作方式和思維模式帶來了有力變革,不僅是方便群眾辦事的「掌中寶」,更是人民群眾參與平安建設的「快捷通道」。

有了包頭的成功試水,2019年,呼和浩特版的「24小時警局」也亮相了。各相關警種、部門分別將功能板塊當作「責任田」一一「認領」回來,負責24小時答覆回帖、信息發布等工作,讓「放管服」成果變成了老百姓看得見、感受得到的便利。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呼和浩特「24小時警局」擴大「服務大廳」功能,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在網上辦理各種公安業務。緊急添加的「抗新冠肺炎健康小幫手」功能,也贏得了市民好評。

「這個平臺讓我們服務群眾的水平提高了,辦事效率快了,群眾辦事成本降低了,滿意度和獲得感提升了,這一高一快、一降一升,就是我們不斷追逐的目標。」呼和浩特市公安局網安支隊三大隊教導員賈淑娟說。(本報記者 陸晗)

相關焦點

  • 7×24小時不打烊 為民服務 隨時辦
    7×24小時不打烊 為民服務 隨時辦 2020-12-26 14: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流程自助、24小時「不打烊」 興慶區無人警局全天候為您服務
    全流程自助、24小時「不打烊」 興慶區無人警局全天候為您服務 2020-09-04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平安杞鄉】24小時不打烊 首個「無人警局」落戶中寧
    【平安杞鄉】24小時不打烊 首個「無人警局」落戶中寧 2020-10-12 1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4小時不打烊!鹽池公安「無人警局」惠民便民
    24小時不打烊!「現在家門口有了24小時自助警務服務室,可以進行交通違章查詢、身份證申請和辦理等,別提有多方便了。」南關社區居民張大爺說,而且南關警務室設在社區裡,一抬腳就可辦理。
  • 13家智慧警局五一期間24小時不打烊
    13家智慧警局五一期間24小時不打烊 2020-05-02 16: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4小時不打烊!智慧警局亮相濟寧城區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李海東 通訊員 宋敏)為進一步落實減政便民舉措,市中公安分局將戶政、出入境、交管等高頻業務事項有機整合,在萬達寫字樓設立「智慧警局」,通過採用科技創新的一體化自助設備,打破工作時間界限,實現24小時不「打烊」。
  • 包頭「24小時警局」登上《人民公安報》頭版頭條
    提到包頭「24小時警局」,想必鹿城的人民群眾已經完全不陌生了,從2017年12月,包頭市公安局創建「24小時警局」以來,已經有178.7萬鹿城人民註冊為成員,發帖量達到了73.4萬,訪問量達到10835.6萬,「24小時警局」已經成為包頭市人民群眾「每日必刷」的手機平臺。
  • 「智慧警局」亮相濟寧!24小時不打烊,服務群眾更便捷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1日訊(記者 胡高彤 通訊員 趙彤) 為進一步落實減政便民舉措,實現科技解放警力的目的,濟寧市公安局任城區分局將自助報警、出入境、戶政、交管等高頻業務事項有機整合,在濟寧市常青路明顯位置設立打造「智慧警局」。
  • 安徽銅陵:7×24小時不打烊 為民服務隨時辦
    安徽省銅陵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利用網際網路 、大數據、5G、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服務方式,再造辦事流程,及時便捷提供全覆蓋、精準化、個性化、智慧化服務,讓企業群眾辦事更省心,打造7×24小時不打烊「隨時辦」服務品牌。
  • 24小時服務「不打烊」濟寧市試點「智慧警局」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孫靈猛 通訊員 姜業寶 李琳偉)臨時身份證明自助列印、道路交通違法自助處理,日前,濟寧市在梁山、金鄉試點設立24小時無人值守微警局和網格110駐勤點「智慧警局」,方便市民涉警業務「多點辦、自助辦、全時辦」。
  • 智慧公安 「無人警局」落戶惠農!24小時不打烊!這些業務都能辦!
    智慧公安 「無人警局」落戶惠農!24小時不打烊!這些業務都能辦!24小時無人值守的智慧公安「無人警局」。「無人警局」投入使用,破解了公安窗口服務「短板」,實現了業務申請從「固定時間辦」變為"群眾隨時辦",極大的節約了警力。同時也是惠農區公安分局堅持「科技強警」,全面推進社區警務改革,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的一項重要舉措,業務辦理多樣化,便民化,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腿,群眾少跑路」,極大的縮短了群眾辦事的時間,加快了群眾辦事的速度。
  • 《鳳凰網》:安徽銅陵:7×24小時不打烊 為民服務隨時辦
    安徽省銅陵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5G、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服務方式,再造辦事流程,及時便捷提供全覆蓋、精準化、個性化、智慧化服務,讓企業群眾辦事更省心,打造7×24小時不打烊「隨時辦」服務品牌。
  • 鄒平公安智慧「微警局」24小時不打烊 自助辦理方便市民
    、每天24小時隨時辦,10月12日上午,鄒平市首個智慧「微警局」在黛溪派出所亮相。智慧「微警局」24小時不打烊,既方便了群眾,又減輕了窗口民警工作量,有效提高了公安服務效率及群眾滿意度。從窗口固定時間辦理業務變24小時自助辦理,一門通辦,便利群眾少跑腿,智能服務,節約警力提效能。智慧「微警局」實現了戶政、出入境、交警三個警種的公安政務服務24小時在線,全年無休、自助便民,解決了群眾辦理多項業務多地跑、窗口排隊等候時間長等問題,實現了「進一扇門、辦多件事」的公安「大服務」。
  • 包頭:創新升級「24小時警局」 全力提升服務意識
    創新升級「24小時警局」 全力提升服務意識包頭以警務服務革新助推教育整頓試點工作「友誼大街林蔭路與民族西路段南北兩側非機動車道信號指示燈壞了,挺危險的。」11月11日22時,一條信息留言出現在了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公安局「24小時警局」微信平臺主頁面上。「您反映的問題已收悉,我們將立刻前往調查,感謝您對『包頭24小時警局』的關注。」
  • 泰安市首個「智慧警局」啟用,24小時不打烊,多項業務隨到隨辦
    臨時身份證明「分分鐘」辦完,身份證辦理、取證方便快捷,港澳臺籤注不在話下,交管違章繳罰隨到隨辦,每天24小時隨時辦……9日上午,泰安市首個「智慧警局」在泰安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徂徠派出所亮相。「智慧警局」24小時「不打烊」服務加上現代化的自助設備,讓公安政務服務更具智慧,也更顯溫度,高效便捷的服務受到群眾點讚。
  • 24小時不打烊 多項業務隨到隨辦 泰安市首個「智慧警局」正式啟用!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邵蕊 泰安報導近日,泰安市首個「智慧警局」在泰安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徂徠派出所亮相,身份證辦理、港澳臺籤注、交管違章繳罰等業務實現24小時隨時辦理。「智慧警局」全天「不打烊」服務加上現代化的自助設備,讓公安政務服務更具智慧,也更顯溫度,高效便捷的服務受到群眾點讚。「智慧警局」自助便民 24小時都能辦業務在泰安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徂徠派出所「智慧警局」,市民只需在門口刷身份證或輸入身份證號碼,人臉識別系統比對成功後,即可進入警局內部。
  • 「有困難,找警察」 全國首家24小時不下班的警局
    它,就是  上線三個月,訪問量破千萬  24小時不打烊  全年無休的無人警局!  「包頭24小時警局」,是包頭公安在全國首創,依託微信公眾號開設的24小時警民互動平臺。  全國首家24小時警局,來了!  包頭人民再也不用跑跑跑了!
  • 24小時不打烊 多項業務隨到隨辦 泰安市首個「智慧警局」正式啟用
    24小時隨時辦理。「智慧警局」全天「不打烊」服務加上現代化的自助設備,讓公安政務服務更具智慧,也更顯溫度,高效便捷的服務受到群眾點讚。     「智慧警局」自助便民 24小時都能辦業務  在泰安市公安局高新區分局徂徠派出所「智慧警局」,市民只需在門口刷身份證或輸入身份證號碼,人臉識別系統比對成功後
  • 內蒙古阿拉善盟24小時警局啟動小程序 撬動大民生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顏愛勇兩大服務板塊、十二個功能專區,二十四小時時時在線的內蒙古阿拉善24小時警局,於近日調試上線,正式運行了。警民服務聯心橋據了解,該平臺是阿拉善盟公安局黨委著力搭建的一座便民服務「連心橋」,以群眾問政為出發點,以削減流程、簡化審批手續、提升公安機關服務群眾效能為著力點,以解決現實問題為落腳點,將密切關注群眾的點滴疑問,不僅提升了服務群眾的能力,拓寬了服務群眾的渠道,零距離、零時差、全天候地解決了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的難題,而且在進一步深化公安機關
  • 包頭開通24小時微信警局
    包頭開通24小時微信警局服務群眾進入讀秒時代丟失自行車,在很多人眼裡是件小事。但是在內蒙古包頭,這樣的小事卻引起了市領導的關注。在群眾反映問題後的短短一個小時內,包頭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卜連海要求相關單位迅速解決,得到百姓點讚。究竟通過什麼渠道反映問題,才能如此迅速地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