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銅陵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利用網際網路 、大數據、5G、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服務方式,再造辦事流程,及時便捷提供全覆蓋、精準化、個性化、智慧化服務,讓企業群眾辦事更省心,打造7×24小時不打烊「隨時辦」服務品牌。
7*24小時不打烊,政務服務「隨時辦」
「五端」匯聚,創優服務強供給。一是
做優「網絡端」,不斷優化安徽政務服務網銅陵分廳,政務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實施清單質量不斷提高,努力提升網辦深度,提升「全程網辦」佔比。截至目前,銅陵市全程網辦佔比已達99.9%。二是做強「移動端」,持續優化「皖事通」APP銅陵分站,推出更多適合移動端辦理的政務服務事項、「高頻剛需」便民服務事項。目前皖事通APP累計上線240個服務;移動端可辦政務服務事項39411個。三是擴大「自助端」,依託各級政務服務大廳,逐步延伸至基層為民服務中心、銀行自助營業點,部署自助服務終端,提供7×24小時服務。四是深化「窗口端,在銅陵市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全面推行「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服務模式,變企業群眾辦事「一事跑多窗」為「一窗辦多事」,有效解決窗口忙閒不均、群眾排長隊、辦事反覆跑等問題。五是探索「電視端,按照全省統一電視端「皖事通辦」專區要求,提供標準統一、指南詳細的辦事指引、操作視頻等服務,讓辦事群眾「居家可辦」。
7×24小時政務服務自助大廳內景。
周夢婷攝
「一圖」通辦,創新服務提效率。
上線7×24小時政務服務地圖,快捷獲知社保、公積金、住房、醫療、交通、稅務等政務服務事項「去哪辦」「怎麼辦」「就近辦」等關鍵信息,能夠將服務對象迅速導航到最近的辦理地點,節省了因跑冤枉路而浪費的時間成本,實現了「一張圖」通辦全市政務服務事項。為群眾辦事帶來極大便利,大大地提高了群眾辦事的「精準性」。截至目前,銅陵市已關聯上線了服務地圖場所710個、事項4萬多個,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辦事。
「一事」聯辦,集成服務增體驗。
聚焦營商環境、與企業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重點領域和辦件量較大的高頻事項,開設「辦好一件事」專欄,實現部門聯辦事項集成辦,以群眾需求為導向,在全省創新開發上線了「銅陵市創業就業人員購(租)房申請並聯辦理」。截至目前,已上線140個「一件事」套餐服務,累計辦件90000件。二期還將上線超過1816個「一件事導辦」服務,為企業群眾辦事提供更加精準、完整指引,切實提升服務對象辦事體驗感。
7×24小時不打烊,普惠金融「促發展」
全面推進數據共享,統一建設市級數據中心。
完成人口、法人、空間地理等公共基礎資料庫和政務服務、信用信息等主題資料庫建設。市政府數據中心建成後,月平均匯集新增數據210萬條、對外共享數據190萬條、調用API接口服務3000萬次、數據交換量19.2億條,截至目前,已匯集該市57家單位38億多條數據。同時,深入推進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平臺建設,為全市各級各部門提供數據應用支撐服務,圍繞精準幫助困難勞模、救助群眾經濟狀況核實、取消退休待遇資格集中見面認證、殘疾人求職及招聘事項秒批秒辦等為民服務事項,累計向銅陵市14家市直部門提供202類6億條共享數據、3000多萬次數據調用,為打破部門信息「壁壘」,降低社會治理成本和創新服務方式提供關鍵支撐。
精準提供金融服務,打造網上金融服務大廳。
以政務數據為基礎,融合網際網路數據和金融數據等多維數據源,打造7×24小時網上金融服務大廳,為銀行、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提供高質量數據服務,更精準更全面地刻畫企業信息畫像,幫助企業快速找到更合適的信貸產品。大廳將具備信貸資質的金融機構(如銀行、融資擔保、保險、小貸等)納入平臺,整合政府、企業、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等各類資源,為企業提供一站式融資需求發布、一站式融資業務辦理、一站式信息查詢服務,為金融機構提供全面的客戶信用評級、全流程的金融科技服務。金融大廳上線後,每年線上融資額達到60億元,覆蓋1萬家市場主體,大幅提高金融供給水平,助力金融機構與民營企業、中小微企業等群體進行高效對接,切實解決銀企信息不對稱、融資渠道不暢通、金融服務不充分等難題,讓金融機構「敢貸、願貸、能貸」,讓企業「貸到款、好貸款,大幅提升了銅陵市中小微企業融資便捷性和獲得感。
搭建互動交流平臺,推動銀企合作深入開展。
舉辦企業復工復產金融項目線上推介會,推介助力中小微企業有效應對疫情的特色金融產品和服務,在線答覆中小微企業家諮詢,幫助中小微企業答疑解難。圍繞「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貸」、「百行進萬企」等主題,舉辦金融超市專場活動,旨在加強金融要素對接,有效調動金融資源,促進銀企合作共贏。通過線上推介、舉辦線上宣講會等形式,積極搭建銀企對接橋梁。摸排中小企業融資需求230戶,總融資需求 18.88億元,目前已投放8.68億元,後續意向投放7.81億元。
7*24小時不打烊,社會治理「解難題」
依託數據分析,變「人工排查」為「智能感知」。針對大型渣土運輸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未密閉車廂造成潑灑、揚塵影響城市市容和居民生活的問題,銅陵市藉助城市超腦平臺,打造渣土車治理應用場景,整合了該市5000多路監控視頻和1241個交警卡口的圖像數據,通過人工智慧圖像分析,7×24小時智能抓拍大型運輸車輛,精準識別渣土車未加蓋現象,城市執法部門批量將抓拍圖片和數據分析結果作為「非現場處罰依據」,定期對運輸公司進行事後非現場行政處罰,執法人員無需像以往每天高強度巡查,即可及時、精準地發現問題,極大減少了人工巡查時間,提高了處置效率。
強化社區服務,變「被動服務」為「貼身守護」。
針對城市中「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獨居老人數量逐漸增多的現象,銅陵城市超腦平臺上線運行社區治理應用,通過人臉識別和電子貓眼相結合的方式,智能掌握老人行為軌跡,7*24小時守護老人,一旦發現老人行為異常,平臺自動預警,提醒社區工作人員上門核實處置,最大可能地為獨居老人的健康保駕護航,在現階段基層社區工作人員數量非常有限的情況下,有效提升社區治理專業化水平。
增強回應效果,變「低效應答」為「精準回復」。
依託銅陵城市超腦平臺,助力12345市長熱線平臺升級,智能客服曉彤7×24小時在線提供諮詢、投訴服務,熱線日均受理量提升12%,實現70%的諮詢類電話自動答覆,80%回訪電話自動語音回訪,有效緩解客服人員工作壓力、節約公共資源。智能助手通過智能提取工單要素,生成工單草稿、並單,輔助客服人員填單、分派事件,進一步提升客服人員工作效率,電話號碼查詢、工單查詢業務人工客服平均受理率分別降低25%和31%。(
周夢婷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