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人類現在的認知,黑洞可以說是宇宙中最強大最恐怖的吞噬怪獸,其巨大的引力能吞噬包括光線在內的一切靠近它的物質。而就在最近,來自我國的一個科研團隊在一個距離我們地球26億光年的河外星系中發現了一對互相繞轉的超大質量雙黑洞吞噬恆星的罕見天文現象。
一對相互纏繞運動的黑洞將一顆閃爍著光芒的恆星撕裂並徹底吞噬了,吞噬過程中所產生的電磁波在經過了連續26億年的飛行後最終抵達地球,被我們所觀測到。這代表著這次吞噬撕裂事件發生在26億年前。作為人類,我們很難想像黑洞究竟有著怎樣強大的力量,能夠讓信息在宇宙中傳播26億年還能被我們識別出來。
黑洞和恆星的吞噬撕裂事件在這個無垠的宇宙中可以說是最震撼的天體對撞事件,科學家們將此事件稱之為「宇宙大tu sha」。
作為人類,我們研究黑洞究竟有著怎樣的意義,黑洞潮汐撕裂恆星又意味著什麼呢?
根據人類對宇宙的認知,宇宙中的天體無窮無盡,但大體就分為這麼幾類:恆星,黑洞,類星體,行星,衛星,中子星。
我們人類所生活的地球就是一顆巨大的行星,地球的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同時它還有著七個兄弟姐妹,被統稱為「八大行星」。八大行星在引力的作用下被束縛在太陽的周圍做著公轉運動,所以,行星只是恆星的附屬,在這個宇宙中,恆星和黑洞才是真正的主角。
恆星和黑洞是宇宙中質量的集中體現,這使得每一顆恆星或者黑洞都有著巨大的引力,在其引力統治範圍內,它們就是唯一的君王。從宇宙尺度上來看,黑洞和恆星就是宇宙秩序的控制者。
所以說,我們人類只有研究清楚黑洞和恆星才能真正了解我們的的宇宙,才能知道我們是如何誕生的。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黑洞是存在於宇宙空間中的一種奇特天體,其引力非常大,在黑洞的視界範圍內,就連光都無法逃脫,因此可以說黑洞是一種時空曲率達到連光都無法逃逸的天體。
那麼黑洞是如何產生的呢?根據現有的黑洞形成理論,黑洞一般來源於兩種宇宙事件,第一種就是當一顆質量遠大於太陽的恆星演化到末期的時候,其核心就會發生坍縮,逐漸變成一顆黑洞。另一種黑洞則是來源於宇宙大爆炸早期,那時大爆炸才剛剛發生,宇宙的局域空間內物質的分布非常密集,這些物質直接坍塌成了黑洞,科學家們將這種設想中的黑洞稱之為「原初黑洞」。
無論是恆星演化成的黑洞還是原初黑洞,它們的引力都非常大,因此當黑洞與正常的恆星相遇時,恆星就倒黴了。在靠近的過程中,恆星將會被強大的潮汐力徹底撕裂,球形的恆星會被拉成細長的物質流,然後落入黑洞之中。在吞噬的過程中,黑洞會爆發明亮的閃光,科學家們將這種吞噬事件稱之為「潮汐破壞事件」。
「潮汐破壞事件」只有在恆星非常靠近黑洞時才會發生,因此在宇宙中非常罕見,科學家們認為,在銀河系大小的星系中,這種宇宙事件平均10萬年才能發生一次。而本次我國的科研團隊在26億光年外發現的「雙黑洞吞噬恆星事件」則更為罕見,這是天體物理學家迄今為止在正常星系中發現的第二例超大質量雙黑洞繞轉系統。
該科研團隊表示,如何尋找和探索超大質量的雙黑洞系統是當今物理學和天文學領域裡最重要的前沿問題之一。研究超大質量的雙黑洞系統能幫助我們了解宇宙早期巨型黑洞的成長機制,宇宙引力波現象的產生和規律變化,甚是對研究宇宙基本規律都有重要意義。
我們人類實在是太渺小了,我們就連母星地球都未能探索完全,而太陽相當於130萬個地球,整個宇宙中像太陽一樣的恆星則有著萬萬億顆,除此以外,還有更加神秘的類星體和黑洞,我們如今對於宇宙的認知連冰山一角都算不上。但是渺小的我們從未停止過探索宇宙的腳步,或許終其整個人類文明的一生,我們依舊不能探索完整個宇宙,但是只要一直在路上,我們就是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