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吞噬範圍小 地球離它更近一步也無妨

2021-01-04 環球網

銀河系新地圖顯示,地球與銀心黑洞距離比1985年數據要小

12月7日,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在阿貝爾2261(Abell 2261)星系團中,發現了因2個星系併合,而產生的2個超大質量黑洞併合事件的線索。研究人員推測,阿貝爾2261星系團中心的星系包含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其質量堪比宇宙中已知的一些最大質量的黑洞。

宇宙中兩隻巨大的「猛獸」相互吞噬,這一驚人的發現,最初的線索卻來自星系中「弱小」的恆星:該星系核中恆星數量遠遠大於理論預期;星系中最密集的恆星距離星系中心超過2000光年(1光年約為94600億千米)。研究人員認為,正是由於兩大黑洞併合,與周圍恆星發生相互作用,才造成了這一現象。

在銀河系的中心,也有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此前曾有天文學家繪製了一張全新的銀河系中天體位置和速度圖。這張地圖顯示,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距離地球約為25800光年。這比國際天文聯合會於1985年所採用的官方數據27700光年還要近。隨著測量時間的變化,地球與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距離越來越近,這是否意味著地球正在朝黑洞墜落?黑洞吞噬天體的「魔爪」究竟能延伸多遠?

根據黑洞質量,科學家把它分為3類:恆星質量黑洞、中等質量黑洞和超大質量黑洞。

超大質量黑洞是如何誕生的?「其實它的形成原因目前並不能完全確定。有一種說法是多個小質量的黑洞,相互併合成質量稍微大一點黑洞後,再通過吸附周圍物質,就長成了超大質量黑洞。」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苟利軍表示,關於超大質量黑洞的形成還有許多解釋,就連是否存在併合過程都有不同的說法。

「也有可能是一團物質極為豐富的氣體直接塌陷形成了幾萬倍太陽質量或者幾十萬倍太陽質量的黑洞,然後不斷吸附周圍物質,使得其質量越來越大,形成了星系或類星體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苟利軍表示。

在此次研究中,日本國家天文臺(NAOJ)通過天體測量目錄創建了一張銀河系中天體位置和速度圖。其中第一份天體測量目錄包含了99個天體的數據。

值得注意的是,這幅銀河系新地圖顯示,太陽運動的速度比想像中要快7000米/秒。此外,地球與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之間的距離比之前認為的要近1900光年。

這是否表明,地球正在向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前行」?研究人員明確表示,對此沒有必要擔心,因為最新數據並沒有表明我們這顆星球正在朝黑洞墜落,它只是意味著現在有了一個更準確的銀河系模型。

從這份新地圖來看,地球雖然與銀河系中心黑洞人馬座A*的距離更近了,但是地球仍位於銀河系的「郊區」。

「在相對較遠的距離上,黑洞除了有引力效果,其實它表現出來的狀態跟其他天體沒有太大的差別。只有在非常近的距離上,它才會有比較大的破壞力。」苟利軍說。

那麼黑洞的「魔爪」到底能伸到哪裡?我們可以將超大質量黑洞想像成一隻昏昏欲睡的巨獸,當恆星與它距離過近時,巨獸就會甦醒,將恆星當作大餐吞噬掉,這個過程中會發生潮汐瓦解事件。

「在潮汐瓦解距離外,恆星是安全的。」苟利軍舉了一個例子,假如把太陽換成一個同等質量的黑洞,它的潮汐瓦解距離很有可能就在目前人類所知的太陽表面附近。那麼,即便像金星這樣距離太陽很近的天體,也「無福消受」黑洞的破壞力。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蓋茲因,在銀河系超大質量黑洞周圍發現了一些非常靠近黑洞的恆星,通過觀測這些恆星的軌跡,他們推斷出銀河系中心黑洞的質量。他們指出,只有恆星接近超大質量黑洞破壞半徑的時候,才有可能被它「吞噬」。

相關焦點

  • 黑洞離地球有多遠,會不會吞噬地球?
    由於黑洞的強大引力,所以人類並不能直接觀察到黑洞,只能通過觀測被它的引力吞噬的物體從而達到間接地觀測它,所以黑洞它經常只出現在我們人類科幻電影中,從來沒有真實的照片來證明黑洞的形狀,然而就在最近才出現首張黑洞的照片。當然,作為首個被人類直接觀測到的黑洞,其必然備受關注。
  • 日本科學家稱:地球和巨大的黑洞更近了,未來會被它吞噬嗎?
    目前已知黑洞在宇宙中廣泛存在,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大類型:首先是假想中的原初黑洞,這類黑洞被認為廣泛存在於宇宙深空,只不過質量都非常小。科學家認為在宇宙大爆炸初期,物質高速被拋出,很多物質受力被擠壓在一起,就形成了小巧的原初黑洞。只不過目前科學家沒有真正發現它們的蹤跡,原初黑洞也被認為是驗證「霍金輻射」最合適的天體。
  • 黑洞離地球有多遠,會不會吞噬地球?科學家的回答讓人害怕
    黑洞是宇宙中最為神秘的天體,它的引力極強,以至於光都無法逃脫。它的質量極大,可以撕碎任何物體,同時還有它的重量,可以將時空扭彎曲!這麼強的天體,未來它是否會吞噬地球呢? 黑洞的「殺傷範圍」是非常非常有限的,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物體進入黑洞視界範圍內,才會從宇宙中消失,如果我們的太陽坍塌成黑洞,那麼太陽系其他行星並不會改變軌道而被黑洞吞噬,因為「
  • 地球比我們想像的離超大質量黑洞更近
    由日本國家天文臺繪製的一幅銀河系新地圖顯示,地球螺旋運動的速度更快,距離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距離比之前認為的要近2000光年。1985年,國際天文聯合會宣布,地球距離這個名為人馬座A*的黑洞有27,700光年。
  • 遇到直徑一釐米的黑洞,太空人會被吞噬麼?科學家:地球都跑不了
    宇宙是非常浩瀚的,據科學家們多年的探索研究,認為宇宙是無邊無界的,那麼在如此廣闊的宇宙中會存在一些非常神秘的天體,比如說黑洞就是其中一個,相信有科學常識的朋友們都多多少少對黑洞有些了解,它具有強大的吞噬性,讓人對其感到非常的恐懼,那麼假如遇到直徑一釐米的黑洞,太空人會被吞噬麼?
  • 水星離太陽那麼近,為什麼沒有被吞噬?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放在廣袤無垠的宇宙空間中來看還是蠻近的。他是離太陽最近的一顆行星。雖然離太陽比較近,但由於比較小,在地球表面肉眼不常見。由於離太陽較近,水星正對太陽的表面溫度高達452攝氏度,但顯然這恐怖高溫並不足以融化水星。在太陽風的高速轟擊下,水星表面的一些物質被逐漸剝離,這導致水星上完全沒有空氣,只剩下了一個主要由金屬構成的巖體。
  • 黑洞撕裂恆星瞬間 罕見天文現象離地球最近一次
    黑洞撕裂恆星瞬間 罕見天文現象離地球最近一次時間:2020-10-15 07:0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黑洞撕裂恆星瞬間 罕見天文現象離地球最近一次 近日,據外媒報導稱,近日有天文學家透露,他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捕捉到一顆恆星被撕成條並被黑洞吞噬的過程。
  • 如果宇宙中黑洞吞噬了地球,人類會怎麼辦?
    黑洞是廣義相對論研究和預言的特殊天體,常規的黑洞一般都是由大質量恆星演化到生命後期經超新星爆炸形成,質量一般是太陽的3.8倍以上。而理論上還有另外一種小質量黑洞,它們誕生於宇宙大爆炸時期,被稱為原初黑洞。
  • 黑洞威力超乎想像,地球是否存在危險?我們很快會被黑洞吞噬嗎?
    眾所周知,黑洞在宇宙中有最強的引力,所以沒有人願意接近它。 如果你距離太近,黑洞的引力會很大,以至於以光速行駛也無法逃脫。在頂端出現被扭曲成弧形的銀河盤面 另一個不想離黑洞太近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稱之為「麵條化」的假設(「麵條化」:如果你離黑洞過近,就會被黑洞的引力撕裂成像麵條一樣長長的一條)。
  • 黑洞的誕生,人造黑洞,它並不會吞噬地球
    這個名詞,當時會了覺得黑洞這個詞簡潔並具有廣告價值,於是予以採用並成為了術語,使得「黑洞」這個詞迅速的被推廣。而對於那些比太陽的質量大很多的恆星,核心內的熱能和壓力可以使它們合成更重的元素,最終可能合成鐵原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產生出鐵原子的過程不產生任何的能量。當鐵核在大質量的恆星中央累積到一定程度後,輻射能與重力之間的平衡就瓦解了,出現了鐵核坍縮,就在幾千分之一秒內恆星產生自爆,並以1/10的光速移動,這個過程就是恆星的死亡過程,即超新星爆發。
  • 黑洞吞噬行星猶如世界末日
    除此之外,由於它非常近距離地環繞恆星運行,CoRoT-2b的表面相當於處於火山爆發狀態。&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漢尼拔」黑洞黑洞充滿著神秘未知性,或許人們並不知道以吞食一半的「行星屍骨」裝飾的黑洞。
  • NASA科學家在Reddit AMA上稱地球可能不會被黑洞吞噬
    NASA科學家在Reddit AMA上稱地球可能不會被黑洞吞噬2019-09-28 15:53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黑目責任編輯:廖俊輝 黑洞是一種怪異而神秘的天體,許多人驚嘆於今年4月發布的有史以來第一張真實黑洞圖像。
  • 歐洲南方天文臺最近發現一個距離更近的黑洞,對地球來說安全嗎?
    黑洞是通過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測出的一種特殊天體,由於它的巨大質量,使得其周圍空間發生強烈彎曲,以致於光線按照這種彎曲後的空間傳輸,怎麼逃離不出黑洞的史瓦西半徑之外,在外界看來黑洞「只進不出」,無法通過儀器設備直接觀測出來。
  • 被黑洞吞噬之後所發生的事件
    可是,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即便黑洞是真實存在的,但這種虛幻而又遠在天邊的東西離我們實在太過遙遠,它好像一粒漂浮於天空的浮塵,於我們的現實生活似乎沒有任何直接意義。也因此。它存不存在,長什麼樣,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其實也就只是一時半會的好奇而已。可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黑洞的存在與屬性也許並不如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因為它其實一直的伴隨著我們產生,成長,衰老與消亡。
  • 黑洞到底有多可怕?一個1立方釐米的黑洞能吞掉地球嗎?
    從我們目前對宇宙的認知來看,黑洞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天體,沒有之一。黑洞到底有多可怕呢?通常來講,我們會將黑洞想像成一種非常龐大,並且引力極強的「宇宙怪獸」,而任何進入其「勢力範圍」的物質,都會被無情地吞噬。
  • 黑洞的吞噬能力是有限度的?專家發現一顆黑洞吞噬過程突然停止!
    目前已知宇宙最神秘的天體非黑洞莫屬,黑洞擁有強大的吸力,其附近的一切物質都無法逃脫黑洞的吞噬,光也不例外。因此目前還沒有任何設備能夠直接觀測到黑洞的樣子,這更增添了一絲神秘感。黑洞的吞噬能力極其強大,幾乎任何東西都會被它毫不留情的吞噬,那麼它有沒有吞噬不了,或者吞噬不下的東西嗎?最近科學家在距離地球300萬光年的地方,發現了一奇怪的想像,一個黑洞在吞噬一顆恆星時,突然被「噎住」了,這也讓很多科學家大感神奇,此前也從來沒有發現過類似的情況。研究人員研究探測「潮汐撕裂耀斑」(黑洞湮滅周圍恆星時發生的一種強烈的電磁輻射爆)時。
  • 天文學家捕捉黑洞吞噬恆星情景,猶如巨獸吞咽義大利麵
    最近,通過歐洲南方天文臺(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的儀器,來自伯明罕大學的天文學家說,他們能夠以前所未有的細節捕捉到一顆恆星被撕成條狀並被黑洞吞噬的過程。由於這顆恆星離黑洞太近了,科學家們將這一過程稱為「義大利麵化」。其實,黑洞並非是一個洞,而是恆星將能量逐步開釋完全後,因壓力而逐步坍縮組成的一個天體。
  • 黑洞是不是可以吞噬任何東西?這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黑洞可以吞噬任何我們已知存在的東西,信息、物質、能量都不能倖免。那為什麼黑洞會有這麼大的破壞力呢?黑洞的引力在宇宙中,有個江湖規矩被叫做:質量為王。一個飛行器要繞著一個天體飛行時,至少是需要達到這個天體的第一宇宙速度,比如說,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就是7.9km/s,當飛行器達到這個速度就可以繞著地球飛行了。如果讓飛行器的速度加快,超過根號二倍的第一宇宙速度時,這時候的速度就可以讓飛行器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飛離地球,這也被叫做第二宇宙速度。同樣的,不同的天體有不同的第二宇宙速度,地球的第二宇宙速度是11.2km/s。
  • 歐洲南方天文臺發現一個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它會威脅到地球嗎?
    黑洞的逃逸速度雖然大於光速,但宇宙並沒有真正意義上「孤零零」的黑洞率先在恆星核心區域誕生的黑洞,會立刻開始吸收周圍的恆星物質,而恆星物質也會圍繞黑洞形成一個吸積盤,這個高溫吸積盤將發出包括X射線在內的電磁輻射,從而「勾勒」出黑洞的位置信息,以及「吞噬情況」。
  • 黑洞吞噬恆星「吐出」行星質量大小氣體團塊穿行星系間
    ,它會同時將一團行星質量大小的氣體物質「嘔吐」出來,這些氣體團會在星系內部穿行。一項最新研究發現,偶爾這些氣體團也會運動到距離地球僅有數百光年的範圍內。根據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CfA)發布的一份公報,幾乎每個星系的核心位置都隱藏著一個超大質量黑洞,這其中也包括我們所在的銀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