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一教育產品成為爆品,在線教育即將「電商化」?

2020-11-14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淘寶教育表示,網課成為了天貓雙十一的爆品之一。預售當日,買網課的人比去年增加了649%,這在以前是從未料想到的局面。本文作者對此進行了三個方面的分析,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2020年9月9日,淘寶教育發布「雙11招生計劃」,到現在整個雙十一成交額破 3723 億,實時成交額超過 1 億元的品牌超過 300 個。據淘寶教育方面介紹,網課成為了天貓雙十一的爆品之一。

天貓雙11預售的第一個小時,44%的人是在直播間買走了網課。預售首日,買網課的人比去年增加了649%,花在教育上的消費同比增加1566%。

因為今年的疫情環境,催化了用戶在線學習的習慣加速形成。整個在線教育的市場進度,也加快了一大步。

年初的3月份,阿里正式宣布成立「淘寶教育事業部」,由原淘寶大學負責人和主要骨幹組成,團隊人數超過200人。黃磊(淘寶大學負責人)曾表示:「淘寶做的不是在線教育,而是教育在線化,平臺級服務就是要讓招生、學習都變得更簡單,讓教育機構專注於課程本身。」淘寶重拾教育的背後,表面上看:淘寶確實利用自己的流量幫助「在線教育」去做好生態化的基礎。

但淘寶教育對於淘寶自身的意義,遠不局限於一次簡單生態基礎建設。而是淘寶需要教育,知識這個高黏度的「產品」:去協同好阿里系列產品的生態,幫助阿里平臺提升用戶日活和黏度。

一、淘寶需要什麼「教育」

流量市場的紅利期早已過去,現階段市場中各大平臺為穩固用戶池,平臺和平臺之間的「流量壁壘」越來越高;從別的平臺引流的獲客方式,幾乎斷裂。

順著私域流量這個趨勢,很多平臺都在調改自己的生態。「淘寶教育」也是阿里的淘寶生態,做出調整的一部分:

  • 2012年,淘寶教育類產品銷售額3.3億元,教材佔比1/3,課程銷售佔比2/3。
  • 2013年,阿里推出淘寶同學(後改名淘寶教育),教育類產品銷售額達到10億元,增長300%,對應當時1.5萬億GMV,佔比6‱(教育類同比增長1倍,高於阿里總增速)。
  • 2014年,淘寶教育平臺付費用戶過1000萬。
  • 2016年,淘寶教育4年數據:學習人數達1700萬,銷售額幾十億體量。
  • 2018年,淘寶教育在線平臺全年學習人數達到1300萬,學習人次達到6000萬。
  • 2020年,因為疫情,1月-5月期間,5000家教育機構入駐淘寶。

回顧早期電商獲客成本,淘寶獲得一個新增用戶需要花166塊錢,京東是142塊錢,拼多多只需10塊錢。到2019年,淘寶要花536元,京東需要757元,拼多多是143塊錢。對外獲客成本的直接上升至3倍之多。(數據來源:吳曉波)

各平臺的市場推廣運作方式,開始從對外引流方向遷移到對內部流量精細化運作;以此來面對流量增長困境的情況。而「淘寶教育」的投入,可以理解為:阿里生態,為了更好的優化自己平臺內部的私域流量,做出調整的一部分,來補全整個阿里系的生態。

圖片源自:黑板洞察

目前,阿里官方數據表示:教育類商品基於個性化推薦帶來的流量已超4成。1月-5月期間,5000家教育機構入駐淘寶。平臺上9月第一周教育相關商品的熱度,相比暑期高峰仍保持10%以上的周環比增長。

1. 淘寶不需要教育作為變現手段

按照淘寶現在的用戶體量,幾乎不需要依靠新增教育板塊,來為淘寶這個超級流量APP做商業變現。

但是淘寶需要淘寶教育,需要這樣一個版塊幫助淘寶來提高用戶的日活躍,也需要用戶的留存帶新。

淘寶需要的教育是:教育知識產品:一種沉浸式、持續性的產品。

  • 第一,去豐富淘寶平臺的商品品類,為淘寶增加了一個跨品類的SKU。
  • 第二,能更好地增強手淘用戶(消費者)在淘寶這個平臺上的黏性。

教育類產品用戶的使用粘度非常強,是因為教育這件事本身,就很具備依賴性。教育過程需要老師監督、需要同伴陪同學習、需要即時性的反饋。每一門課程從學習到徹底的知識掌握,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學習和複習。

並且知識類產品是一種非常跨品類、橫向性非常強的垂直類目,它跟別的類目並不是決然分割。

它能更好地將淘寶和天貓實體品類打通,在阿里系多個場景下協同:在淘寶消費課程產品的用戶,有機會帶動增加用戶在阿里系(淘寶、支付寶、釘釘等場景)的使用時長、提高活躍度;再通過算法推薦給聽課用戶,更容易在淘寶平臺觸發交易機會。這些變化,是可以直接推動阿里系的各場景下的交易增長。

教育版塊同樣也有助於淘寶的品牌常青化。我們看天貓雙11預售首小時數據,教育類目鎖定成交額同比增加1506%,其中直播帶來的銷售佔比達到44%,寒假班、少兒英語、會計課、考研等以學生為群體的課程熱賣。

基本上教育類服務的人群都是:青少年到大學生群體,這類群體是未來的消費主力。通過教育產品的方式,提早讓淘寶和他們的生活緊密聯繫,這對於淘寶用戶黏度培養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二、在線教育的用戶們

儘管淘寶,現在加大了對於教育版塊的資源投入,但是現在的淘寶教育,不是用戶需要的在線教育。

對於受教育的用戶而言,需要的教育場景,淘寶教育在產品形態上,不是在線教育的最優解。

依靠僅僅支持圖文直播的產品形態,是不足以支撐起來整個學習受教育的場景。

在線教育本身是受到「傳統學習」的習慣限制,這和教育本身的「學習過程」是強相關的。學習是一件需要即使性感知反饋的事情,同時學習過程需要很強的注意力和環境氛圍陪襯。

而淘寶目前的產品形態對比市面類似「短書」「小鵝通」教育SaaS產品,後者可能更加適合教育場景。後者的產品形態可以兼顧到整個學員的生命周期:直播、課程、社群、專欄、訓練營等內容和服務形態更加的完善,深入到更加的垂直領域的場景。

用戶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需要了解到自己真的到底學到了多少?學習進度和結果的反饋,需要通過考試測試來幫助進行知識點的查漏補缺,淘寶教育目前是以視頻課為主,這種產品形態,沒有辦法給予學生更為有效的學習結果反饋;沒法對用戶的學習效果負責的。

平臺化即是一個優勢,卻也是教育版塊的壁壘。

缺少社交屬性,正是以平臺化為主的淘寶,在面對教育產品時候要面對的一個頭疼問題,所以現在大部分的教育頭部機構,還是選擇讓學員進入微信生態溝通交流。

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流量新秀平臺——抖音身上:

  • 2019年6月,抖音平臺青少年教育類內容短視頻數量超過547萬,累計點讚量近149億,累計轉發分享量超過8.5億,累計播放量超過4752億,青少年短視頻教育內容,已成為抖音內容生態重要組成部分。
  • 2020年截至7月,平均每天有1.8億人通過抖音企業號學習新知、提升自我。用戶年輕化,有效覆蓋教育細分市場。在抖音,教育需求主力的80後、90後、00後(成年群體)佔比超過80%;其中00後佔10%,90後佔39%,80後佔38%。

我們可以根據數據看到,抖音這種短視頻作為內容載體平臺,理論上是要比淘寶更加適合做教育的,但是今天我們依舊沒有看到在抖音生態內部直接做教育的。很多頭部的在線教育公司選擇在抖音投放廣告,但是課程的服務卻選擇了微信生態。因為教育的過程,需要社交屬性參與。

教育產品用戶的高黏度,往往是建立在對於和老師之間情感互動聯繫基礎上。在線教育相對於傳統教育,因為缺失互動感,原本就很難建立情感流入。

依靠僅僅支持圖文直播的產品形態,只有「教」的場景,缺失了後續「學」的場景:缺少老師點評、查漏補缺的批閱、隨堂測驗等服務功能。

這種服務類的功能都是建立於社交基礎之上的,雖然在線教育的老師上課的時候,會積極的調動學生的情緒。但是畢竟學習者是面對屏幕,再加上如果沒有學習結果的收穫,和感知上的即時反饋,學生用戶非常容易走神。影響教育的另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學習氛圍。

學習是一件需要堅持和自律的事情,而人都會有點從眾心理,有同伴一起學習,會更加容易。所以能給到用戶這樣的學習氛圍的,現階段市面上的社交生態中,微信依舊是相對而言更加合適的。

因為微信不單純是一個通信工具,基本上是每一個真實用戶的社交縮影。從親朋好友到公司業務人脈。目前只有微信群能帶給在線教育的用戶,更加多的這種強社交屬性和氛圍。

三、教培機構的「電商化」

儘管淘寶教育不是很適合中小機構直接開展教育服務,根據數據現狀分析,在線教育行業目前處於燒錢營銷模式階段,預算充足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儘可能的更大範圍覆蓋營銷觸點。

教培機構入駐淘寶教育,其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基於淘寶的數據算法,來幫助教培機構連結上更加精準的用戶,教培機構需要找到更精準的用戶,降低營銷成本。

利用淘寶的大流量,引流到機構的私域流量中,降低對外的獲客成本。現在的淘寶教育內大量的機構也沒有做的很細緻,教培機構只要做一部分運營,其實就可以拿到對應的效果收益。

淘寶教育負責人「黃磊」談流量入口還是以搜索為主

例如目前淘寶上面有很多的免費課和低價課,也有直播系列,但是這些課程基本上都是圖文直播,也就是說,很多的免費課程其實就是錄播課。

現在很多的教培機構都會利用試聽課的模式,來幫助正價課去引流,這些試聽課的內容,完全可以直接在淘寶教育內復用這種模式:通過免費課吸引添加微信,引導購買正價課。

同時,因為淘寶教育是在淘寶電商平臺上,在商品的搜索關鍵詞方向,我們教培機構也是有機會來做策劃的。本質上,是利用了搜尋引擎的信息優化。

即用戶在打開淘寶APP進入首頁後,搜索框內根據用戶的輸入,自動會推給用戶的產品推薦。我們教培機構,如果想要通過淘寶平臺來實現引流的話,就需要熟悉用戶的行為數據和提煉自己的課程關鍵詞,生成相關課程的搜索偏好的詞庫。這樣做可以直接通過部分關鍵詞搜索,來精準化的獲客。

總得來說,淘寶教育作為在線教育行業的一個外部構成,是一個不錯的平臺,可以考慮投入部分精力去做維護。但是它目前還並不是非常合格的教育產品形態。

一個合格的在線教育要面對三個核心因素:優質師資、適配內容和交付場景。這些都是目前淘寶教育還需要面對的問題。

作者: 陽俊orlo(佐右),公眾號:城市末

本文由 @陽俊Orlo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雙十一教育成為爆品,在線教育只有商業,沒有教育
    當教育過分地與商業捆綁,一切向資本看齊而忽略了教育的本質時,對於消費者來說會產生什麼影響呢?剛剛過去的雙十一,淘寶教育表示,網課成為了天貓雙十一的爆品之一。預售當日,買網課的人比去年增加了649%,這在以前是從未料想到的局面。淘課君對此進行了三個方面的分析,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希望對你有幫助。1.雙十一教育產品成為爆品,在線教育即將「電商化」?
  • 在線教育產品電商「出道」聽聽學生的如何把關「選品」
    2020年最受矚目的關鍵詞之一,無疑是「在線教育」。新冠疫情影響下,在線教育加速升溫,在幾乎全民參與的關注熱潮中走到了聚光燈下。線上課程廣告更是從地鐵、公交車站、小區電梯一路席捲至抖音、快手、淘寶天貓等短視頻和電商平臺。
  • 教育圈在雙十一爆火了!教培行業營銷新態勢已呈現
    除了日常的衣服零食家電等產品外,今年的雙十一平臺裡,崛起了一個火熱的「新品類」——教育產品!教育圈在雙十一火了!正因如此,當預售首日的戰績發布後,立刻在全教育行業掀起了一波討論熱潮。 果然,網課作為今年雙十一的全新品類,開售後瞬間就成為了爆品。在11月1日正式開賣的十分鐘裡,加購搶售網課的消費者人數直接超過了10萬人!
  • 職業教育領跑雙十一教育榜單,淘寶教育何去何從
    另一方面,受疫情及教育政策影響,面對就業壓力,職業教育各個細分品類都獲得相應增長。芥末堆注意到,今年雙十一電商等網際網路培訓課程增長率為147.75%。根據淘寶造物節發布的數據,疫情以來,每天有4萬人上淘寶開店。淘寶店主的平均年齡進一步降至25歲。」今年又有20萬大學生來淘寶,淘寶已經成為年輕人創業的首選平臺。」
  • 教育機構「營銷」雙十一 拉新獲客仍是首選
    從預售首日的戰績來看,購買教育產品依然走俏。除了吃喝玩樂,買網課正在成為網購的又一崛起品類。雙十一購物節的狂歡燒到了教育領域後,哪些課程受到了網友的追捧?教培機構搭乘電商快車,能在這次購物節的狂歡中分得幾杯羹?
  • 當代家長雙十一購物車圖鑑:在線教育產品加購比重直線上升
    與往年不同,新冠疫情為在線教育的發展安上了「加速器」,隨著各平臺雙十一大戰打響,不少父母的購物車裡除了玩具文具尿不溼,還加入了在線教育套餐。21日零點,天貓雙11預售一開始,就有家長就熬夜衝進了在線教育品牌的直播間。不管是佛系、鷹系還是兔系家長,在購物車前都暴露了他們的教育秘密。
  • 職業教育增長,正在「電商化」
    我們有個共識,隨著線上化的趨勢,旅遊、新聞、視頻這些行業的營銷,都越來越像電商:過去,大家推廣的是APP;而現在,推廣的是具體的內容或商品,用推薦的邏輯呈現到用戶面前。 不過,我們有個困惑:教育行業呢?這個行業比較特殊。
  • 從電商到教育,六品書院助力六品堂快速升級轉型
    六品堂由電商轉型到教育後,積極擁抱變化、一切以學生利益為中心、開拓創新教學模式,旗下的教育品牌六品書院,在短時間內就取得了豐厚的成果。   由於訂單過多,六品堂很早就開啟了雙十一的工作模式,要發出的快遞,被摞成了一座座小山,等待被發貨。六品堂的員工們,與其他奮鬥者,共同在城市的第一線奮鬥著,為無數消費者提供賓至如歸的服務,為新時代的產業積極賦能。
  • 淘寶「闖入」在線教育營銷大戰:電商能否緩解在線教育流量焦慮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淘寶「闖入」在線教育營銷大戰:電商能否緩解在線教育流量焦慮對於教育行業而言,雙11狂歡並非傳統的銷售時點,但在今年,藉助著淘寶加大教育板塊的運營,很多機構在淘寶上打出了漂亮的一仗。
  • 淘寶「闖入」在線教育營銷大戰:電商能否緩解在線教育流量焦慮
    2020年天貓雙11期間,教育行業成交額增幅近70%,其中K12增幅明顯,小學相關課程的訂單數達到去年的27倍。在線教育營銷流量費昂貴,已是業內不爭的事實。在剛過去的暑期大戰,頭部在線教育公司被曝出燒掉了約100億元營銷費用,主要去向是字節系、騰訊系的網際網路廣告。對於教育機構降本增效的訴求,以淘寶為代表的傳統電商平臺能夠多大程度幫助它們實現?
  • 瑞思攜手阿里電商,以強勁線上運營力,助推在線教育營銷創新
    14日晚,瑞思英語攜手阿里電商,共同推出在線教育領域首檔PGC互動觀察綜藝,邀請以知名辯手傅首爾為代表的眾多潮爸辣媽前來做客,為孩子們「開學添裝備」。​與此同時,瑞思與好學童合作打造的「教『獸』神器CP」也於15-16日亮相杭州線下快閃店,為更多家庭帶去優質學習體驗。
  • 投資人加爆微信,在線教育「春天到來」不是幻覺
    在教育部的動員下,不管是一二線城市家庭,還是偏遠山村的兒童,基本上完成了教育的在線化。這對於在線教育來說,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行業加速。北塔資本的創始人王凱峰告訴「電商在線」,即便疫情之後,在線教育的熱度和流量回落,但是整體的滲透率仍會比之前提高兩倍以上。
  • 教育機構如何在「雙十一」借勢營銷?
    眼下,剛忙完國慶節的招生,我們的雙十一又要來啦! 而作為教育機構的我們肯定也不會錯過雙十一大型消費日。 教育行業雖然不像一般電商那樣狂熱,但隨著用戶接受度的提高,教育品牌每年雙11的銷售額都呈現指數級增長。 據數據顯示:2018年雙11當天,天貓、淘寶的教育行業商家合計成交金額同比去年增長81%。
  • 在線教育,集體裸考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一方面疫情衝擊之下,不僅原有的線上教育機構如猿輔導、有道精品課等都開始提供免費的在線直播課和自學課程,多數線下機構也為了規避停課退費選擇了線上直播平臺授課,再加上學校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一時間無數課程湧入,學生們被即將迎來的超量補課安排得明明白白。而對於老師來說,本身就已經焦頭爛額的教學,疊加上遠程網際網路的低管控模式,會直接導致教學效果下滑。
  • 在線教育催生新職業,網課規劃師讓網課找到對的人
    但在數位化獲客場景下,每周、每月都有新的增長點,618、雙11等電商大促更是成為在線教育行業努力試探的新天地。隨著在線教育開始布局電商,新的職業正在孕育。,「我們今年第一次做教育產品的雙11大促,連續上調了3次銷售目標,最終200%完成既定目標。」
  • 拼多多 京東 天貓各平臺教育品牌熱銷榜 你買的網課在不在?
    、京東,拼多多等各大電商平臺促銷推廣自家的教育產品。京東教育雙11戰報顯示,11月11日0點-2點,京東教育類成交金額是去年同期10倍;全天教育類產品總成交金額是去年同期的2倍,總成交用戶是去年同期9倍。
  • 爆品超市:全國首個超級IP爆品電商,打造電商爆品+賦能實體商家
    網際網路領域兩大領航企業騰訊、阿里也在加注全面布局社交電商,2020年註定會是社交電商全面爆發的一年,作為全網爆品電商領域的一個新興代表,爆品超市就是一個可以讓大家抓住爆品電商爆發元年紅利的平臺。 爆品超市與其他社交電商的區別 爆品超市與目前國內所有其他社交電商有著本質的區別,同時也具有自身的四大獨特優勢!優勢一:爆品超市是目前全國首家主打全網電商爆品概念的電商平臺!
  • 在線教育也來湊「雙11」的熱鬧?首次大規模參戰戰果如何?
    以天貓、京東為主導,拼多多、蘇寧易購、抖音、快手等眾多電商平臺參與的「雙11」大促已落下帷幕。據網經社「電數寶」電商大資料庫顯示,2020年雙十一全網交易額逼近8600億元,同比增長43.3%。這其中,不僅有實物消費,還有房產、旅遊、教育等服務型消費。
  • 緊跟在線教育前進步伐,阿里雲亮相GET2020教育科技大會
    阿里雲認為,後疫情時代的在線教育已經出現以下四大特徵:一是對教培機構而言,在線教育已從可選項變成必選項;二是由疫情帶來的流量洪峰結束後,在線教育機構將重新面臨流量成本及獲客成本大幅提升帶來的挑戰;三是從課程形式出發,頭部教育機構在各個教學產品和各種教學形式上已呈現多線並進的形態,單個教育機構的教學產品布局將逐漸矩陣化;四是隨著在線教育的規模化和用戶集中度的持續提升,教育機構已從以往依賴經驗和人力的運營模式轉為藉助數位化手段
  • 教育機構在線化「避坑」指南
    疫情期間,在很多行業被迫按下暫停鍵的時候,在線教育卻按下了快進鍵,各大中小機構開始探討OMO升級之路。然而,有些機構順利轉型,有些機構卻踩坑不斷自顧不暇。為此,伯索君特意拿出看家法寶—「教育機構在線化避坑指南」,來為大家指點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