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動將獲得固網牌照,肯定對電信和聯通寬帶市場產生巨大的影響。」一位電信員工在與筆者談起移動插手寬帶,顯得非常不平靜-土豪來了!
據該員工的說法,一旦中移動獲得固網牌照,將直接產生兩個影響:其一、原本就不賺錢的固網市場,再次掀起新一輪的「價格戰」。現在中移動就是再不賺錢,前三季的利潤估計也在千億以上(官方數據915億元有保留成份)有戰爭的底氣;其二、通過寬帶奪取他們的用戶。電信和聯通採用的是寬帶捆綁移動號碼,中移動正好相反,採用移動號碼送寬帶。結果是,電信聯通寬帶繼續虧損,並且有失去3G用戶的危險。
毛澤東說過,「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運營商之間的「內戰」,甚至比這更為殘酷。
中移動一旦進入寬帶市場,進行低價策略,枯木拉朽,這是多數用戶希望看到的熱鬧氣氛。如今,中國用戶的普遍心態,通訊資費越便宜越好,最好能全部免費。
中移動真的就需要這個固網牌照嗎?
太需要了。
1、寬帶中國這是國家戰略,國務院決策,缺少這個未來在國家層面上信息消費部署就少了一個話語權;
2、4G網絡未雨綢繆,TD無線座機,不倫不類,名不正言不順;
3、競爭的有力武器。
接近中移動內部人士透露,早在2009年中國電信業重組的時候,中移動就希望能獲得固網牌照,從而實現和電信聯通一樣「全業務」。但是事與願違,當時工信部將中國鐵通劃給了中移動。作為中移動一個子公司,鐵通沒有能夠為中移動帶來夢寐以求的固網牌照,反倒先替鐵通還債80億元。因為當時工信部明確規定,中移動只能經營利用TD網絡開展無線寬帶業務,有線寬帶業務由鐵通運營。
一場由6大運營商合併成3大的重組,讓中移動賠了夫人又折兵。
工信部這個文件已於2011年到期,按理來說,中移動可以申請固網牌照了。據接近工信部內部人士透露,中移動高層也曾為之奔走,遊說工信部等主管部門,希望能夠給中移動一張固網牌照。然而,一拖就是兩年多了。造成中移動固網牌照姍姍來遲的原因有二:
1、中移動內部存在分歧。這就是中國移動和鐵通之間的「父子」關係如何處理。一旦將鐵通的牌照給中移動,鐵通內部諸多部門將納入中移動部門。據說鐵通多數員工來自鐵路系統,而中國移動多為工科出身,兩者文化差異太大,難以融合在一起。
2、中移動和證監會監管矛盾。中移動可以撇開鐵通,自己申請一張牌照玩玩。然而, 中移動上市公司要做固網業務必須先收購鐵通,消除「上市公司、母公司」之間的同業競爭。據中金公司的預測,投入大、收益低,短期利潤恐受損5%-10%。利潤損失可以從市場上賺回來,但是,監管問題卻無法繞過。中移動不可能為了做固網而退市。
當然,沒有這塊遮羞布的固網牌照,中移動並沒有停下寬帶的腳步。用電信員工的話說,中移動面向企業的政企類基礎網絡搭建得非常早,而針對家庭用戶的也在地方「打遊擊」。
此前,中移動在重慶、江浙一帶低價做寬帶並不是新聞,以重慶等地為例,地方移動推出的2m包年寬帶費用只要628元,還送180元手機話費。《經濟參考報》稱,中國移動北京分公司推出的10M光纖入戶服務,一年的費用僅有238元,平均每月費用不到20元。
低價,暴露了中移動寬帶的秘密據點。據筆者調查,中移動做寬帶的說法,很多地方仍然是打著「中國鐵通」的旗號,打著政策的「擦邊球 」。
中移動獲得固網牌照,進入固網寬帶業務,從三大運營商之間競爭關係看,價格戰,攪局者,會給整個生態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中移動降價,華為中興等產業鏈企業也就要壓價,這會讓原本資金短缺的固網市場雪上加霜。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中移動肯投錢在固網建設上,對於解決中國寬帶資金不足問題將會是一大利好,畢竟國內寬帶戰略主要面臨著普及率低(全國普及率<7%)、網絡建設資金有限、寬帶月租費過高這三個問題。而在三大運營商裡面,中移動除了有錢,客服做得也是最好的。
中移動吃著碗裡的4G,看著鍋裡的寬帶
中移動不是忙著搞4G網絡,怎麼想起來了搞固網寬帶?寬帶中國和4G網絡到底有何牽連?為什麼要談這個話題。因為當前業界有一種聲音:中國已進入了4G時代,進入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投資寬帶不就是浪費資源嗎?
北京郵電大學信息經濟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劍秋在接受筆者採訪說,4G網絡其實是寬帶中國的一個組成部分。只不過一個實現方式是移動,另外一個實現方式是固網。兩者都是寬帶中國的親「兒子」。
那中移動進入寬帶網絡,會不會用移動4G網絡的矛,去戳固網寬帶的盾?
「全面」運營
所謂的「全業務」。用中國聯通董事長常小兵的話說:「移動網際網路階段,管道服務毫無疑問要繼續做好。運營商包打天下不現實,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而辦公地點距離常小兵不到1000米的中移動董事長奚國華,是否會「心有靈犀」,也把重心偏向打造移動4G網絡,將固網這個新媳婦娶進門後就晾在一旁也不是沒有可能。
因此,監管部門向筆者透露了這樣的擔憂:中移動再有錢也要有投資重點,一旦4G忘得非常盡興,那麼固網寬帶這種「高投入、低回報」的生意,可能就會是攪局的一個招式而已。那麼,缺少公共基金投入的基礎寬帶網絡,說什麼村通工程,寬帶下鄉,這一攬子公共基礎網絡,又讓誰來投資建設呢?
文/搜狐IT記者 毛啟盈
歡迎大家關注我微信公眾號:maoqiying2008
我已入駐搜狐新聞客戶端自媒體,在搜狐新聞客戶端訂閱「通信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