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標準:固網與行動網路如何分工?

2021-01-03 OFweek維科網

  當前,整個電信行業最熱門的話題當屬5G了。諮詢公司WiseHarbor的分析師和創始人凱斯.馬林森(Keith Mallinson)表示,作為一名跟蹤電信行業多年的分析師,他注意到固移融合以及移動替代固網的趨勢已越來越明顯。

  5G網絡到來之際,固網的空間還剩下多少值得討論。技術的進步、市場的增長,需要時不時的審視下移動和固定網絡基礎設施。

  目前,我們處在5G技術標準制定期,這也是一個重新思考固網角色的理想機會,想一想固網應當怎麼樣重新設計,使其與行動網路相互配合。

  行動網路逐步替代固網

  自20世紀80年代,行動網路誕生以來的很多年裡,它和固網都有著明顯的差別,比如容量、穩定性、以及服務可提供的範圍,特別是在處理數據及帶寬方面。

  行動網路的便利性,已經使其具備很大的吸引力去替代固網。自2005年起,消費者放棄固定電話,選擇手機進行話音通話的趨勢更加明顯。一直到2013年的下半年,以美國為例,有41%的家庭用戶完全放棄固話,全部依賴手機了。而且,這一比例仍在增長。

  最近,移動寬帶在網際網路接入、數據服務方面,越來越多的替代了固定網絡的作用。智慧型手機成為訪問主流網際網路應用最常見的工具,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退訂了有線電視,成為YouTube、Netflix這類網際網路在線視頻網站的用戶,他們捨棄了電視,更偏愛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等可攜式終端。即使是在發展中國家,智慧型手機也是接入網際網路最首選的方式。

  移動已經嚴重侵蝕了固網的空間,比如說,在大蜂窩和小蜂窩、雲RAN組成的異構網絡中,需要大量的前端回程網絡,行動網路和固網一樣需要大量的光纖基礎設施。

  根據思科的預測,到2013年底,全球移動數據流量每月即產生1.5艾字節。到2014年底,移動數據流量每月增長69%,達到2.5艾字節。事實上,46%的移動數據還是下落到固網、WiFi或者femtocell上承載的,這一數據說明了移動網和固網之間的相互依賴。

  固網存在感越來越低

  當行動網路演進到5G時,其性能和容量將有巨大進步。但目前,關於5G要實現的目標仍存在一些爭論,消費者終端可體驗到的帶寬從10倍到100倍,數據量有1000倍,延遲大大減少,高可靠性和很長的電池壽命。機器通信也在5G技術的應用範圍內,當然與4G LTE的互連互通也是一個重要目標。

  5G的高性能、高容量也提出了行動網路和固網之間如何分工的新問題。對於5G,目前可確定的是,它是一張物理網絡,可通過軟體和雲計算技術,為各種不同的用戶需求服務,靈活配置不同的容量和性能。

  行業組織NGMN Alliance關於5G的白皮書有125頁長,但只有一小部分提及固移融合,這裡引用一下:

  「5G系統應當支持固移融合,這是為了確保實現消費者端的無縫體驗。5G應當允許運營商根據用戶的接入類型進行獨立認證和計費,通過一個統一的用戶資料庫和信息系統,不限固網還是行動網路。」

  為什麼這個時候還要分固網和行動網路呢?

  固移融合的重重障礙

  如果在工程和經濟意義上,5G是一張統一的物理網絡,支持所有不同的用戶需求,那麼邏輯上應該把固網也包括在內。固網和行動網路的電波、光學、銅和矽在物理上都是相同的。沒有理由強分網絡架構的概念,像網絡切片、雲計算、網絡功能虛擬化,軟體定義網絡有什麼理由非得在固網和行動網路之間進行劃分。

  當然,要消除中間的界限,仍然有很多障礙存在:

  首先就是監管和牌照。固網和行動網路在監管和運營牌照上有著很長的不同歷史。舉個例子,在很多國家,固網運營商最早都是壟斷企業,有著類似的載波和定價限制。比如說批發給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的寬帶容量,都受國家監管。還有的運營商都依賴國家分配的頻譜資源。

  其次是組織機構。移動運營商在很多情況下,都受固網運營商的控制,或者是其子公司。固網和行動網路整合,需要該國競爭主管機構重新審視。相比合併,競爭主管機構更傾向於分開運營。還有就是企業的戰略各不相同,比如說沃達豐完全以移動業務為主導。還有就是網絡運營商的股東們,一想到網絡合併後,因裁員跟工會糾纏,或者合併後的企業文化碰撞等等,就會對合併非常抵抗。

  其他的障礙還包括標準。技術互操作性的開放標準,對電信行業來說非常重要。標準化方面也需要廣泛的努力與合作,現在移動和固網領域分別存在著各種不同的標準組織。 3GPP和ETSI在移動標準化方面非常成功,ITU-R在頻譜分配方面很有權威, ITU-R已經開始投入到IMT-2020(5G)技術的網絡標準化要求工作中了。

  移動是近幾年電信業最活躍的投資,固定網絡越來越多的被當作管道,為行動網路提供支持,但5G時代,固網將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一切都是不可知的。

相關焦點

  • 5G速度超1Gbps 固網寬帶要被淘汰了?
    行動網路逐步替代固網自20世紀80年代,行動網路誕生以來的很多年裡,它和固網都有著明顯的差別,比如容量、穩定性、以及服務可提供的範圍,特別是在處理數據及帶寬方面。行動網路的便利性,已經使其具備很大的吸引力去替代固網。
  • 5G 時代,創新釋放固網價值
    過去一年,固網寬帶(FBB)和移動寬帶(MBB)爭相鬥豔,千兆接入已開始規模部署商用。家庭和政企客戶是固網寬帶的主要用戶群體,確定性的用戶群決定了固網寬帶的穩定、可靠、帶寬大、安全性及高QoS等特性。相比固網寬帶而言,5G的主要用戶群體聚焦為個人及少量的室內覆蓋場景,雖然較4G來說,5G無論從空口帶寬、安全性還是QoS保障來說都實現了大幅提升,但是和固網寬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異。
  • 中移動的固網尷尬
    鐵通雖可以彌補缺陷,但固網市場早已飽和 中移動的固網尷尬  中移動的固網尷尬  本報記者 張曉斌 北京報導  在中移動內部閒坐7年冷板凳的鐵通,終於獲得了上場機會。  11月27日,中移動上市公司宣布,將以318億元交易價格,收購鐵通相關業務和資產,以此推動和加速全業務轉型。
  • 忙著搞4G網絡的中移動,拿到固網牌照又有啥用?-虎嗅網
    接近中移動內部人士透露,早在2009年中國電信業重組的時候,中移動就希望能獲得固網牌照,從而實現和電信聯通一樣「全業務」。但是事與願違,當時工信部將中國鐵通劃給了中移動。作為中移動一個子公司,鐵通沒有能夠為中移動帶來夢寐以求的固網牌照,反倒先替鐵通還債80億元。因為當時工信部明確規定,中移動只能經營利用TD網絡開展無線寬帶業務,有線寬帶業務由鐵通運營。
  • 中國移動固網業務將鋪開
    □本報記者 王榮  中國移動6月16日發布寬帶接入用綜合配線箱集採結果,並宣布啟動CPE集中採購。這意味著,中國移動或將向用戶提供固網服務,同時4G網絡覆蓋也將更廣。   中國行動網路鋪設無疑為下遊設備供應商提供了商機。中國移動公告顯示,上市公司中特發信息、通鼎互聯、新海宜、日海通訊等均有中標。
  • 固網也有「5G」?聽聽行業大咖怎麼說F5G
    年初爆發新冠疫情以來,學生在家上網課,上班族在家辦公,專家們通過遠程醫療會診,這一切讓世界各國的人們都意識到了高質量通信網絡的重要性。眾所周知,移動通信網絡正在向5G升級,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其實,固網也有自己的「5G」概念——F5G——確切地說,就是千兆光纖到戶。
  • 工信部專家:4G/5G無線網絡不能替代固網寬帶
    【搜狐IT消息】(文/毛啟盈)9月6日消息,根據運營商發布的財報顯示,移動用戶在高速增長,而固網用戶在不斷減少,那麼,現在運營商搞光進銅退,國家寬帶戰略還有意義嗎?(光纖寬帶和無線寬帶)  2、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創新和智能終端的普及,移動網際網路的業務需求太,以致無線資源跟不上,無線頻譜資源的擴展和無線技術進步,都滿足不了業務需求。最近兩年,無線寬帶技術應用加速,LTE成為移動通信推廣最快的技術,就是這個原因。
  • 5G來臨後 固網寬帶會被取代嗎?
    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從最早的2G、3G,到我們現在使用的4G,行動網路給每個人的生活帶來了切實的改變。但是在家裡,人們還是會習慣辦理一個固網,回到家中就把手機等行動裝置連接到固網WIFI上,PC設備、智能家居等也還是要連接固網WIFI,可是如果以後5G網絡到來,是否有可能不用再辦理固網呢?
  • 從邊緣到中心,中國移動固網業務的那些事兒
    自2013年12月中國移動獲得固網業務經營授權之後,短短幾年時間,有線寬帶用戶突破1億戶,並在2016年10月超過中國聯通,成為國內第二大寬帶運營商。不得不說,中國移動的有線寬帶之路雖然曲折,取得的成績著實可喜可賀。
  • 移動固網寬帶用戶飛速增長 份額將超過電信?
    [PConline 資訊] 在近日舉辦的FTTH亞太大會上,一位通信專家表示中國移動的固網寬帶的規模已經十分接近中國電信,並預計將在今年的上半年內超越。  據悉,中國移動在近三年來固定寬帶用戶迎來了飛速的增長。其實早在2016年,中國移動固網的用戶數量就已經首次超過了聯通。
  • 三大運營商的8月:5G加速跑 中移動固網寬帶用戶破2億大關
    截至昨日,三大運營商8月運營數據悉數公布:僅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兩家的5G套餐用戶數就已1.5億多,中國聯通仍未公布5G用戶數。此外,中國移動的固網寬帶用戶數已破2億大關、中國聯通固網寬帶用戶數也止跌回升,面對移動聯通的增長,中國電信的壓力來了。
  • 三大運營商的8月:5G加速跑 中移動固網寬帶用戶破2億大關
    截至昨日,三大運營商8月運營數據悉數公布:僅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兩家的5G套餐用戶數就已1.5億多,中國聯通仍未公布5G用戶數。 此外,中國移動的固網寬帶用戶數已破2億大關、中國聯通固網寬帶用戶數也止跌回升,面對移動聯通的增長,中國電信的壓力來了。
  • 中國移動玩轉固網業務 要規模還是要利潤?
    中國移動固網業務應如何配合其移動業務市場的競爭?  譚炎明:個人認為,在配合移動業務市場的競爭過程中,固移捆綁FMB或者固移融合FMC將是中國移動重點發展的業務模式。建議中國移動可在資源到達且邊際利潤豐厚的目標市場,通過光纖寬帶的接入,利用成本優勢發展固移之間的交叉補貼,一方面有效應對競爭對手固移融合的挑戰,另一方面通過業務創新擴展新的客戶價值。  朱敏:目前國內運營商的套餐模式都是移動語音、移動數據和寬帶業務捆綁的方式,因此,中國移動很大可能也是通過融合套餐的形式來進行推廣。相較而言,中國移動在內容資源、帶寬資源方面存在明顯的劣勢。
  • 全球網速排行:行動網路中國第三、固網寬帶美國第十一
    世界知名網絡測速軟體Speedtest公布了一組數據,公開了截至2020年4月全球固定寬帶和行動網路網速最快國家和地區的指數。固網寬帶方面,新加坡和中國香港依然排名前兩位,前者平均下載速度是198.46Mbps,上傳速度為207.17 Mbps,延遲為12ms;後者平均下載速度176.70 Mbps, 上傳速度172.96 Mbps,延遲15毫秒。
  • 三大運營商的8月:5G加速跑 中移動固網寬帶用戶破2億大關!
    截至昨日,三大運營商8月運營數據悉數公布:僅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兩家的5G套餐用戶數就已1.5億多,中國聯通仍未公布5G用戶數。 此外,中國移動的固網寬帶用戶數已破2億大關、中國聯通固網寬帶用戶數也止跌回升,面對移動聯通的增長,中國電信的壓力來了。
  • 中國固網寬帶調查報告 中國移動突進、民企依然軟弱無力 | 網際網路...
    從發展水平來看,我國固網寬帶發展現狀並未達到「寬帶中國戰略」的預定目標。按照「寬帶中國戰略」時間表,到2015年底,我國固網寬帶用戶規模應該達到2.7億戶,固網寬帶的家庭普及率應達到50%。和移動業務一樣,各家運營商在固網寬帶上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尤其是2013年底中國移動獲得固網牌照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面臨著中國移動在移動業務上的遙遙領先和在固網寬帶業務上的緊追不捨的雙重壓力。到2016年一季度,根據中國移動披露的運營數據顯示,中國移動全國固網寬帶用戶已超過6000萬,規模直逼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也成為一季度用戶淨增量遙遙領先的運營商。
  • 4G網絡會否取代固網寬帶
    隨著4G正式商用,不少人有了一個更「瘋狂」的想法:4G網絡擁有這麼快的傳輸速度,是否可以取代傳統的固網寬帶?4G網絡與固網寬帶各有千秋  對於通信網絡而言,每一代網絡的升級,帶來的最顯著特徵就是「快」。目前,在4GLTE試驗網絡中的實測網速可以達到30M-50M左右;而對比現有大部分固網寬帶,很多家庭已經升級為光纖網絡的固網寬帶,普遍網速在12M-20M左右。
  • 為應對5G替代,運營商應加快延伸固網家寬價值鏈
    廣大人民群眾類似有關「5G來了,固網家寬還有必要安裝嗎」的疑問也越來越多。雖然有關5G的各種應用並不明確,但是5G的家庭應用絕對是通信行業未來經營的重點內容之一。就當前來說,5G的增強寬帶功能支持的5G+4K,以及AR/VR正在加速進入用戶生活。5G在給大家提供高速行動網路的同時,也為廣大用戶提供了更多選擇,特別是家庭用戶可以通過5G替代當前的固網家寬。
  • 5G先試先用+固網年底達千兆,上海移動將有什麼大動作?
    原標題:5G先試先用+固網年底達千兆,上海移動將有什麼大動作?   近日,以「聚焦高質量、聚力一體化」為主題的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在滬召開。   上海作為全國首批5G規模試驗城市之一,將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通過大力推進以5G為引領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將長三角建成全國乃至全球5G網絡和應用先試先用地區,以及網絡連接速度最快的世界級城市群,從而帶動高水平的普惠接入和高質量的公共服務。
  • 三大運營商十一月運營數據:中國移動固網業務正「芳華」
    原標題:三大運營商十一月運營數據:中國移動固網業務正「芳華」   截至昨日,三大運營商都交出了十一月份的運營數據。數據顯示,中國移動依然獨大,在4G用戶和寬帶業務上保持領先,尤其是在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還能拿下314.3萬的寬帶用戶可謂是表現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