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晶片技術的重要性不斷凸顯,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晶片自研或者是晶片「去美化」,甚至現在有不少的消費者都深知缺少晶片的危害。尤其是中興等國產企業遭遇了晶片危機之後,這種晶片的危機感就更加凸顯了出來,畢竟我們誰也不想被「卡脖子」。
晶片設計並不弱,但苦於沒有EUV光刻機
其實論晶片設計方面,我國其實並不算很弱,因為EDA設計軟體我們國內有華大九天,各個晶片企業也都能夠設計出中高端的晶片產品,晶片的原材料我們也能夠依靠日本等國家進口。我國目前面臨的晶片難題主要還是體現在了晶片的製造上。尤其是光刻機的缺少更是讓我們相比於一些巨頭來說落後了不少。
而像臺積電、三星這種技術高端、規模龐大的晶圓體製造工廠更是幾乎沒有,唯一一家中芯,目前能夠量產的晶片產品也僅僅只有14nm,相比較於臺積電目前的5nm來說有著很大的差距。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一點原因也是因為荷蘭ASML企業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及時給我們EUV光刻機發貨。
中芯傳來消息,終於要有自己的中高端晶片了
所以說我國的晶片製造行業目前也在面臨著很大的困難。但是近日,中芯卻傳來了一個好消息,我們的N+1工藝晶片已經有了眉目。根據中芯的梁孟松表示,中芯所研發的N+1技術目前已經成型,相比較於之前量產的14nm晶片,在性能上的提升能夠達到20%,而在功耗則降低了55%左右,晶片的整體面積相比較於14nm來說也縮小了一半還要多。
由於採用的是新工藝,如果中芯的N+1技術與臺積電傳統的工藝技術相比較的話,應該是處於7nm水平左右,而另外的N+2技術則相當於臺積電的7nm+。當然,這種只是一種直觀的對比方式,並不是說真的採用了7nm工藝技術。而最重要的是,根據中芯正式表示,今年年底中芯的這個N+1技術將會實現小規模的量產,也就是說我們自己的高端晶片終於要來了。
一針「強心劑」,沒有EUV光刻機也無妨
中芯的突破預示著我國在晶片製造方面已經有了不錯的進步正在強勢破局。尤其是在當下這個比較艱難的環境之下,中芯梁孟松的話可謂是給國產晶片行業打了一針「強心劑」。而最重要的是,中芯的N+1技術並不需要ASML的EUV光刻機,這一點才是國產晶片破局的關鍵所在。
總體來說,國產晶片目前正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不管是前期的設計軟體還是後期的晶片製造,亦或是晶片的封測環節,我國都已經有了自己的成績。雖說整體實力仍然沒有那些國際巨頭強悍,但至少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開始,已經說明了國產企業正在穩步前行,未來也將會逐步打破國外的壟斷。
你看好中芯未來的晶片發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