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 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2020-12-27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12月6日11時58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也是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長三乙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此次發射的長三乙改進型火箭,在長三甲系列火箭統一構型總體設計構架下,相對於長三乙/遠徵一號火箭採用4.2米同直徑加長版整流罩。該狀態火箭全長約58米,全箭起飛質量約456噸。為完成此次長三甲系列火箭全新的發射任務併兼顧後續發展,本次長三乙改進型火箭採用了全方位起飛滾轉變射向發射、基於控制系統信息主動減載等12項首飛首用技術,進一步提升了火箭高適應性水平,並向未來智慧火箭發展演進作出了新的探索。

具體而言,該火箭配備了全新的飛控軟體,控制系統採用全程四元數控制方案、迭代制導控制、一級橫法嚮導引控制、雙向風補償+主動減載控制技術、全方位起飛滾轉等5項技術,並結合了智慧化算法——姿控發動機在線故障辨識和控制重構,將為運載火箭飛行控制提供「打包式」解決方案。

據了解,新飛控軟體在火箭的一級加入橫法嚮導引控制,可提高助推器和芯一級落點精度控制能力。例如,助推器在分離後有可能受到風的影響,偏離預先設計的路徑,新軟體能夠給助推器增加導引,引導其飛回落區範圍內。

此外,該火箭首次應用的全方位起飛滾轉技術,可實現全方位發射。該技術可在單一的初使射向瞄準角度條件下,實現任意方位角的飛行控制。

此次發射是長三甲系列火箭首次實施低軌發射。通常而言,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地理位置更加適合向東、東南方向發射,若向南發射,落區可選擇的範圍將大幅縮小,火箭要承受的高空風影響也會增強。為此,團隊設計了4條軌道,發射前根據高空風實際預報情況選取不同方案,並進行了大量計算和仿真;同時,針對4條軌道分別設置了落區方案,最終畫出範圍框,實現4條軌道的落區範圍一致、降低落區人員疏散難度,並結合相應控制技術解決落區安全問題。

長三乙改五火箭方案論證工作自2016年啟動,從方案論證到初樣、試樣研製,歷時近5年。其間,長三乙火箭共實施46次發射,平均每年發射9次。此次改五火箭成功首飛也為長三乙火箭完成全年任務和「十三五」收官畫上了圓滿句號。

高分十四號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製。該星是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安排的光學立體測繪衛星,可高效獲取全球範圍高精度立體影像,測制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生產數字高程模型、數字表面模型和數字正射影像圖等產品,將為國民經濟、國防建設以及「一帶一路」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提供基礎地理信息保障。

此次發射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54次發射。

【責任編輯:趙藝涵】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圓滿首飛的長三乙改五火箭,改在哪裡?
    12月6日,由航天科技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簡稱長三乙改五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將高分十四號衛星準確送入太陽同步軌道。這標誌著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長三甲系列火箭首次低軌發射任務獲圓滿成功,並向未來智慧火箭發展演進作出了新的探索。
  • 前嫦娥五號採集月壤,後長三乙改五首飛且將高分十四號送入軌道
    最近中國科技圈很是火熱啊,前段時間我國深海探測器「奮鬥者」號順利完成深海探測,再有「嫦娥五號」去月球表面採集月壤現正準備何時的時機返回地球,再有我國量子計算機「太章」發布,再到在成都建成的人造太陽成功開機,再有今天的長三乙改五首飛成功且順利將高分十四號送入預定軌道。
  •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空白 為火箭重複使用探路 長徵八號...
    主要發射3噸到5噸級太陽同步軌道衛星,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轉移軌道發射,填補我國在太陽同步軌道的運載能力空白,正是長徵八號的使命。  填補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發射能力空白,滿足中低軌高密度發射需求  太陽同步軌道,又稱近極地太陽同步衛星軌道,其軌道平面可繞地軸旋轉,旋轉周期與地球公轉周期一致。
  • 我國成功發射高分十四號衛星!這次的長三乙運載火箭長高了
    王玉磊 王涑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12月6日11時58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系列火箭第354次發射,也是長三甲系列火箭的第116次發射任務。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徵三號甲系列火箭主任設計師張亦樸介紹,與以往任務相比,本次發射對於火箭而言有兩大變化。
  • 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亞太6D衛星 ——面對超重50公斤的衛星,火箭...
    今天(7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9次飛行。 跟以往發射任務不同,為了將亞太6D衛星順利送到預定軌道,長三乙火箭專門減了肥。
  • 高分十四號衛星成功發射,系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
    新華社發(郭文彬攝)昨日11時58分,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高分十四號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首次發射,也是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
  • 航天科技集團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任務適應性提升記
    12月6日,由航天科技(000901)集團一院抓總研製的長徵三號乙改進五型運載火箭(簡稱長三乙改五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將高分十四號衛星準確送入太陽同步軌道。這標誌著長三乙改五火箭圓滿首飛、長三甲系列火箭首次低軌發射任務獲圓滿成功,並向未來智慧火箭發展演進作出了新的探索。
  •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填補中國太陽同步軌道能力空白
    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攝影:趙利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魏宇晨):12月22日12時37分,中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長七甲、長三乙接連失敗,是否會連累今年幾個重大發射?
    這次發射並沒有對馬裡亞納造成直接威脅。事實上,馬裡亞納地區目擊者看到的正是,長三乙火箭第三級和人造衛星再入大氣層的狀況。長七甲、長三乙第三級採用同款發動機這是中國火箭在不到一個月內第二次發射告敗。前一次出現在3月16日,中國現役最高火箭長徵七號甲(箭高60.13米,比胖五高3米),當晚21:34從文昌首次發射升空,結果失敗,與這次表現一樣,問題出在第三級(長徵七號甲第三級與長三乙第三級同樣都採用兩臺YF-75氫氧發動機)。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將這5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
    此次長徵八號火箭圓滿首飛,將填補我國太陽同步軌道太空飛行器發射能力的空白。隨著我國航天技術的不斷發展,中低軌衛星發射需求越來越旺盛,而目前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的運載能力尚存在空白,具備中低軌道發射能力的主力運載火箭只能將最多3噸的有效載荷送到太陽同步軌道,不能滿足發射3噸至4.5噸太陽同步軌道太空飛行器
  • 高分十四號衛星發射成功,具備分米級解析度
    #12月6日早晨,中國完成了40萬公裡的世界首次月球軌道無人飛行器自動交會對接。中午,又成功實施了高分十四號衛星的西昌發射任務!長徵三號乙火箭,運載高分十四號衛星發射成功!一天之內,我航天人連續完成兩次重大航天飛行試驗任務,不僅雙喜臨門,更凸顯了我們具備的執行重大航天任務的能力與實力並存!
  • 長徵八號火箭首飛 未來有望實現一鍵發射
    來源:第一財經長徵八號火箭首飛 未來有望實現一鍵發射作者: 錢童心12月22日12時37分,長徵八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一箭五星」,首飛告捷。這是中國自主研製的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首次飛行任務,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的空白,也在可重複使用技術、智慧火箭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 長徵八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長徵火箭家族再填新丁,「全家福」來了
    1988年,我國和美國休斯公司草籤了用長徵火箭發射美國製造的澳大利亞通信衛星的發射合同,同年12月,「長二捆」火箭進入研製階段。經過了18個月的奮戰,1990年7月16日,「長二捆」火箭不負眾望準點起飛,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長二捆」火箭的研製成功,使我國首次突破助推火箭的捆綁技術、首次研製成功推進劑利用系統和大型發射臺等36項關鍵技術,為我國運載火箭進入國際市場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 新火箭長徵八號首飛成功,為啥需要這麼多火箭型號?
    長徵八號火箭。國家航天局供圖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提升50%,先期驗證重複使用技術長徵八號運載火箭應運而生,將我國運載火箭太陽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從3噸提升至4.5噸。火箭院長徵八號總指揮肖耘說,長徵八號運載火箭的首飛成功,將推動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更新換代,帶動和牽引中低軌衛星的發展,滿足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需求。
  • 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亞太6D衛星,火箭瘦身分幾步?
    央視新聞消息,2020年7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跟以往發射任務不同,為了將亞太6D衛星順利送到預定軌道,長三乙火箭專門減了肥。長三乙火箭的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是5500公斤,而這次的乘客卻有5550公斤。這在以往的任務中,是很少遇到的情況。 不過,對於有著「金牌火箭」稱號的長三甲系列火箭來說,解決這個問題並不是難事。
  • 我國成功發射亞太6D衛星
    新華社西昌7月9日電(李國利、朱霄雄)7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
  • 填補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長徵八號首飛取得...
    新華社海南文昌12月22日電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我國成功發射亞太6D衛星 刷新國內同類通信衛星多項紀錄
    新華社發(郭文彬攝)7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亞太6D通信衛星在載荷重量、通信容量、設計複雜程度等方面,刷新了國內同類通信衛星的紀錄。
  • 中國將發射國際通信衛星組織亞太三號衛星
    中新社北京三月二十三日電(孫自法)中國長城工業總公司與歐洲阿斯特裡姆公司今天在人民大會堂籤訂發射服務合同。阿斯特裡姆公司製造的國際通信衛星組織亞太地區三號衛星(APR-3)暨鑫諾1B(Sinosat-1B)衛星,將於二00二年春季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填補我國太陽同步軌道3噸至4.5噸運載能力空白
    新華社海南文昌12月22日電 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22日12時37分,我國自主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徵八號首次飛行試驗,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順利實施,火箭飛行正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