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間,全國很多城市的小區裡,出現了大量買菜 APP 推廣人員。
他們身穿顏色不同的制服,說著「下載APP,完成首單送雞蛋」,為買菜 APP 吸引新用戶。
買菜 APP 包括:每日優鮮、美團優選、盒馬、叮咚買菜等等,他們都要在大額優惠搶奪用戶。
和 10 年前的外賣大戰,5 年前的共享單車大戰一樣,現在買菜 APP 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每個買菜 APP 都在投入巨額資本,瘋狂拉新。
從人事安排上就能看出,網際網路巨頭們搞買菜 APP ,不是鬧著玩的。
美團優選的負責人是陳亮,同時是美團高級副總裁、核心管理層 S-team 成員,直接向美團創始人兼 CEO 直接匯報。
多多買菜的負責人是阿布,拼多多創始人,拼好貨和拼多多合作前的拼多多 CEO 。拼多多五周年的年會上明確表示買菜是長期的戰略業務。
滴滴橙心優選的負責人是陳汀,滴滴高級副總裁,直接向滴滴出行創始人兼 CEO 程維匯報。
還記得疫情期間那些買菜團購的團長嗎?現在買菜 APP 正在挖掘這些團長,目的是拿下一個個優質小區的團購渠道。
如果是零售只是小打小鬧地推拉新,那團購就是買菜 APP 的核心重頭戲。
美團優選在今年 7 月,開了一場「團長面籤與培訓會」,目的是讓這些有經驗的社區團購團長,和美團優選籤約,由美團優選獨家供貨生鮮團購。
拼多多旗下多多買菜的做法,是地推員尋找有意入駐平臺的商家,地推員求職第 2 天立馬上崗,在各個小區流動掃街。
從人事安排中,也能看出網際網路巨頭們在「買菜」這場大戰中,打得火熱。
美團、拼多多和京東親自下場做業務,騰訊投資了興盛優選、食享會、同程,阿里投資了十薈團,另外阿里的盒馬事業群也正在籌備。
中國市值排名前 5 的網際網路巨頭,全部入局,而且是深度參與。
除了美團和拼多多,在武漢,有興盛優選、食享會、十薈團等本地老玩家;
在廣州,有咚買菜、樸樸超市、同程千鮮匯等爭奪市場;
在合肥,有誼品生鮮、生鮮傳奇、錢大媽等正面競爭;
在無錫,小兔買菜悄悄攻打本地市場。
滴滴的橙心優選,直接照搬當年網約車行業的燒錢做法,一方面給團長高提成,另一方便給用戶降價補貼,基本是賠錢賺吆喝。
事實上,2019 年底大大小小的社區團購項目批量死亡,買菜 APP 瀕臨倒閉。
但是,2020 年初的疫情,給買菜 APP 打了一針雞血,重新激發了活力。
疫情嚴重的時候,市民無法外出買菜,買菜 APP 一夜湧入無數用戶。
所有年紀的人,都被教育了一次如何用網際網路買菜。
網際網路買菜安全、衛生、送貨上門,讓疫情結束以後,用戶願意繼續用起來。
巨大的需求讓網際網路巨頭們,紛紛做起了買菜 APP :創業公司探索商業模式,燒錢確定模式,巨頭入局,憑藉資金和規模優勢搶佔用戶,再憑藉價格戰把對手淘汰出局。
現在買菜 APP 還是混戰時期,估計再過段時間,市場上只會剩下 2-3 家,就像網約車和外賣平臺。
買菜 APP 大戰還在繼續,而且進入白熱化階段,等結束時一定會影響中國的網際網路格局,出現新的巨頭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