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醫讀經典背千方 中醫循規律求創新 滬上兩大醫學院校攜手成立...

2020-12-10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要以謙虛地心態學中醫經典,背千方。用現代生物學、現代醫學的理解去理解經典,用現代的方法去破解中醫偉大的哲學思想,開展創新研究,我覺得這是未來30年中國生命醫學要真正取得0到1原創性成果的源頭。」昨日(4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強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提出把中西醫並重、匯聚落到實處的幾項具體行動。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強強聯合共建的「中醫西醫匯聚創新研究院」昨日正式宣告成立。雙方將在中西醫交叉匯聚,優勢互補的基礎上,從中華傳統中醫藥瑰寶中探尋現代生命科學研究靈感,以中醫知識方法、西醫知識方法互相啟迪,引領關鍵技術創新,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真正誕生一些從0到1的原始重磅創新突破,為解決當代醫學問題貢獻中國智慧。

圖說:滬上兩大醫學院校攜手成立「中醫西醫匯聚創新研究院」 來源/上海中醫藥大學供圖

上海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曹錫康介紹,研究院將用傳統醫學的整體觀思想來豐富完善現代醫學的診治方法,同時用現代醫學理論方法詮釋、探索傳統醫學,深入挖掘傳統醫學理法方藥、症候特徵等客觀機理和規律,以生命科學的表達方式加以展現,計劃五年內形成1-2個國內領先水平的中西醫交叉創新科研成果。

據悉,研究院擬著力圍繞中西醫結合防治疑難重大疾病,聚焦血液病、腫瘤、腎臟病等研究方向,同時結合幹細胞、能量代謝、免疫及人工智慧等各新興生命科學研究手段,以「點」的引領帶動多系統「面」的進展,指導臨床實踐、提高臨床療效;圍繞中西醫結合的臨床基礎關鍵科學問題,以中醫「整體觀」理論為指導原則,採用資料庫,數學建模、人工智慧等現代方法推動藏象、陰陽五行、中醫證候等中醫基礎理論相關問題的深入探究,從臨床、科研角度深入挖掘各自領域的核心問題,重點突破交叉創新;以生物信息學、多組學等現代化方式,加強整合研究,深入探索中藥在細胞凋亡、表觀遺傳基因組學等方面作用機制和複方的「組效關係」等,促進中藥現代化研究。研究院將建立實體性中西醫學科交叉基地與平臺,由兩校共同管理開展高水平高質量研究,建設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

兩校合作得到了國家中管局、上海市衛健委,中管局的支持,並將推進中西醫交叉匯聚,優勢互補的相關工作寫入了《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院士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寧光院士進行了「代謝性疾病綜合治療前沿與進展」專題報告;上海中醫藥大學陳凱先院士進行了「中國特色、時代潮流——中、西醫學匯聚創新的實踐和思考」專題報告。

上海市副市長宗明出席儀式。

相關焦點

  • 疫情下醫學教育如何創新發展?知名醫學院校共聚復旦上醫探討醫科之變
    醫學教育如何應對疫情帶來的新挑戰?醫學院校如何攜手發力,優化人才培養結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上海如何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培育卓越醫學人才 大會以「面向人民生命健康 培育卓越醫學人才」為主題,各大醫學院校、醫院從事醫學教育工作者以及相關從業人員通過線上線下共聚,探討疫情影響下我國醫學人才培養的改革方向,提升醫學教育質量的路徑,分享醫學院校教學發展的理論和實踐成果。
  • 求臻醫學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深耕腫瘤精準醫學領域
    近日,求臻醫學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簡稱:求臻醫學)宣布獲數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本次融資由上海聯和領投,和亞化醫跟投,弘暉資本、冪方資本、達泰資本等上輪投資方繼續跟投。本輪融資主要用於腫瘤多基因檢測產品註冊及IVD產業化,繼續推進腫瘤伴隨診斷檢測和數據分析智能化,持續打造腫瘤精準醫療閉環。據悉,求臻醫學此前曾於2018年完成了近億元的天使輪和A輪融資。
  • 推薦河北的兩所好醫學院校:河北醫科大學和河北中醫學院
    雖然河北緊鄰北京,但是河北的醫學院校和醫學資源是比較差的。不管是和北京相比較,還是和天津相比較,河北省的教育和醫療資源都不算突出。今天塔尖給大家介紹的是河北省內兩所不錯的醫學院校,分別是河北醫科大學和河北中醫學院。
  • 中醫和西醫,兩個不同的醫學體系
    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現在白血球兩萬三四,沒有治療,西醫跟他說不需要治療,因為這個病白血球不到三萬以上我們不做化療。這個病人現在總是在兩萬七八、兩萬四,哈剛大夫回答咱們還是先看你的皮膚病,皮膚病看了兩個多月,從整體上調整他,因為他是個慢性溼疹,關鍵問題在於他脾虛,用健脾化溼的辦法給他調整,慢慢慢慢地,溼疹就逐漸恢復了。
  • 全國王牌醫學院校、專業匯總,報考前看看不吃虧
    醫學一直以來都是深受人們追捧的,救死扶傷,社會地位很高,很多考生也很嚮往這個行業,那麼在報考的時候,哪些學校最好?學校的王牌專業又是哪些呢?以下是根據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來總結的醫學最好的院校、專業。
  • 文科生:我學臨床西醫,照樣拿獎學金
    高考滿分是750分的省份,理科綜合300分,這個分數相當於語文、數學、外語中的兩門的部分,在這些省高考總成績中所佔的權重太大。對於理科生來說,得理綜者得高考!如果理科綜合成績真是不好,那可太悲催了,想要考高分還是相當難。理科成績到底是差到哪種程度?對於醫學類專業的錄取,一般不會有單科成績的要求,通常只看總成績的高低。
  • 教育部: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中醫!
    正如您所說,目前醫學院校中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中絕大多數設置了「中醫學」必修課程,在西醫院校開設中醫學課程已成為我國醫學教育的一大特色。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視西醫學生的中醫教育,近年來,深化醫教協同,多措並舉推動高等醫學院校進一步加強院校教育階段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中醫學教育。
  • 修麗可醫學護膚中心成立
    11月20日,昆明坤鈺醫療美容舉辦「修麗可眼部精華上市發布會暨修麗可醫學護膚中心沙龍」。活動當日,眾多知名媒體和醫美平臺,以及慕名而來的求美者蒞臨昆明坤鈺,一起見證修麗可抗氧化家族的重磅新品——全新修麗可抗氧眼精華權威上市,共同見證坤鈺醫療美容攜手美國修麗可,成立醫學護膚中心,開啟美膚領域新篇章。
  • 瞭望|培養卓越醫學人才,建成高水平醫科院校路在何方?——專訪南方...
    我們承擔了大量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積極培育重大原創性成果;我們還有一批能夠實現「從0到1」突破的優秀創新團隊,先後獲得2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在臨床研究上,我們成立臨床研究中心,持續開展臨床研究支持計劃,由此培育出一些顯著成果。
  • 2017AFMCP在滬開幕,上海交通大學宣布成立首個功能醫學研究院
    在為期4天的學習中,來自美國功能醫學院的專家將系統講授功能醫學有關的整體課程體系及熱門臨床案例。  本屆AFMCP培訓規模空前,學員人數又創新高。開幕式上,有關功能醫學進入中國十周年、上海交大發力功能醫學培訓、協和洛奇發布新產品及戰略升級等諸多大事件,成為行業看點。
  • 「一帶一路」醫療器械創新與應用聯盟在滬成立
    中新網上海12月8日電 (記者 許婧)經過1年的策劃、籌備和落實,由上海理工大學牽頭髮起的「一帶一路」醫學器械創新與應用聯盟,由倡議變成現實,8日在滬宣布正式成立,旨在共建共享醫療器械命運共同體,引領打造具有生命力的醫療器械產學研創新應用生態體系。
  • 教育部擬將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
    教育部稱,目前醫學院校中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中絕大多數設置了「中醫學」必修課程,在西醫院校開設中醫學課程已成為我國醫學教育的一大特色。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一直高度重視西醫學生的中醫教育,近年來,深化醫教協同,多措並舉推動高等醫學院校進一步加強院校教育階段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中醫學教育。
  • @高考生:想報考醫學院校?你需要了解這六個問題
    ),兩耳聽力均在3米以內者(或一耳全聾);斜視、嗅覺遲鈍、口吃者,均不予錄取。其實大多數醫學院校臨床醫學的本科培養並沒有規定具體方向,而是進行通科培養,你是無影燈下拿著血管鉗持針器的外科醫生,還是衝鋒在第一線的急診醫生,在五年本科培養中不能完全確定(少數醫學院校的臨床專業在高考招生指南上規定了培養方向),考生可以根據個人情況進行填報。影像、檢驗、病理等專業主要幫助臨床醫生根據病情為患者提供合理的檢驗檢查項目,他們同樣是醫院裡不可缺少的人才。
  • 醫學影像科:創新引領 造福一方
    這臺CT為飛利浦的Incisive 128層CT,它是飛利浦公司在2019年推出的同級別中最高端的智能化產品——一直在領先,始終求卓越。煙臺市煙臺山醫院於二十世紀30年代,擁有了煙臺境內第一臺X光機。1952年,煙臺山醫院放射科正式成立。
  • 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教育部將發重磅文件
    12月9日,教育部答覆「關於院校教育階段加強臨床醫學專業中醫學教育的建議」中表示,目前醫學院校中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體系中絕大多數設置了「中醫學」必修課程,在西醫院校開設中醫學課程已成為我國醫學教育的一大特色。
  • 陳天橋攜手華山醫院、周良輔醫學發展基金會 成立上海陳天橋國際腦...
    陳天橋攜手華山醫院、周良輔醫學發展基金會 成立上海陳天橋國際腦疾病研究所 來源:新民網      編輯:沈佳靈     2017-11-02 17:20
  • 讀故事 品古建|中國最早的西醫醫院之一在湘水之畔點亮
    1905年,年輕的美國醫學博士愛德華·胡美,受雅禮協會派遣,飄洋過海,攜妻帶子,來到長沙辦醫辦學。1906年,他在長沙小西門的西牌樓,建立了中國最早的西醫醫院之一的雅禮醫院。道一風同的東西方醫學夢想,在湘水之畔點亮了湘雅醫學之光!
  • 西醫這個名詞,應該廢止了!
    西醫這個名詞,產生於清朝末年。當時的西方列強用洋槍洋炮敲開中國的大門以後,西方國家的許多東西也隨之進入中國,並深刻地影響和改變著中國人的思想和生活,比如西方的醫學。以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為依託的西方醫學,因其在急救,傳染病等方面的巨大優勢,對中國原有的醫學造成了日益嚴重的衝擊,並得到了當時中國許多精英人物的肯定和推崇,如李鴻章,孫中山,魯迅,胡適,梁啓超,陳獨秀等。但同時,存在了幾千年的中醫在中國可謂根深蒂固,擁有無數堅定的擁護者,於是在中國就形成了兩種醫學共存的局面。
  • 教育部明確:中醫藥課程將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
    針對「關於院校教育階段加強臨床醫學專業中醫學教育的建議」,近期教育部經商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答覆道,教育部正會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研究制定《關於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動中醫藥教育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把中醫藥課程列為本科臨床醫學類專業必修課和畢業實習內容
  • D1net閱聞:韻達和英特爾在滬成立智慧物流實驗室
    韻達和英特爾在滬成立智慧物流實驗室 雙方共同成立了韻達-Intel智慧物流實驗室,旨在通過發揮各自優勢,探索區塊鏈、無人機、無人倉、無人車等在高科技領域的發展和應用,深度賦能快遞物流發展,加速構建智慧物流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