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易蓉)「要以謙虛地心態學中醫經典,背千方。用現代生物學、現代醫學的理解去理解經典,用現代的方法去破解中醫偉大的哲學思想,開展創新研究,我覺得這是未來30年中國生命醫學要真正取得0到1原創性成果的源頭。」昨日(4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國強在上海中醫藥大學提出把中西醫並重、匯聚落到實處的幾項具體行動。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上海中醫藥大學強強聯合共建的「中醫西醫匯聚創新研究院」昨日正式宣告成立。雙方將在中西醫交叉匯聚,優勢互補的基礎上,從中華傳統中醫藥瑰寶中探尋現代生命科學研究靈感,以中醫知識方法、西醫知識方法互相啟迪,引領關鍵技術創新,突破「卡脖子」技術瓶頸,真正誕生一些從0到1的原始重磅創新突破,為解決當代醫學問題貢獻中國智慧。
圖說:滬上兩大醫學院校攜手成立「中醫西醫匯聚創新研究院」 來源/上海中醫藥大學供圖
上海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曹錫康介紹,研究院將用傳統醫學的整體觀思想來豐富完善現代醫學的診治方法,同時用現代醫學理論方法詮釋、探索傳統醫學,深入挖掘傳統醫學理法方藥、症候特徵等客觀機理和規律,以生命科學的表達方式加以展現,計劃五年內形成1-2個國內領先水平的中西醫交叉創新科研成果。
據悉,研究院擬著力圍繞中西醫結合防治疑難重大疾病,聚焦血液病、腫瘤、腎臟病等研究方向,同時結合幹細胞、能量代謝、免疫及人工智慧等各新興生命科學研究手段,以「點」的引領帶動多系統「面」的進展,指導臨床實踐、提高臨床療效;圍繞中西醫結合的臨床基礎關鍵科學問題,以中醫「整體觀」理論為指導原則,採用資料庫,數學建模、人工智慧等現代方法推動藏象、陰陽五行、中醫證候等中醫基礎理論相關問題的深入探究,從臨床、科研角度深入挖掘各自領域的核心問題,重點突破交叉創新;以生物信息學、多組學等現代化方式,加強整合研究,深入探索中藥在細胞凋亡、表觀遺傳基因組學等方面作用機制和複方的「組效關係」等,促進中藥現代化研究。研究院將建立實體性中西醫學科交叉基地與平臺,由兩校共同管理開展高水平高質量研究,建設成為國家重點實驗室。
兩校合作得到了國家中管局、上海市衛健委,中管局的支持,並將推進中西醫交叉匯聚,優勢互補的相關工作寫入了《中共上海市委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
院士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寧光院士進行了「代謝性疾病綜合治療前沿與進展」專題報告;上海中醫藥大學陳凱先院士進行了「中國特色、時代潮流——中、西醫學匯聚創新的實踐和思考」專題報告。
上海市副市長宗明出席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