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自動擋車的朋友們是越來越多了,而且廠家生產的自動擋的車也越來越成為主流。但自動變速箱是個比較複雜的機械結構,說白了呢,就是它雖然比手動變速箱方便好用,可是它的耐用性不如手動變速箱,所以,很多人會認為,自動擋的車子更容易壞掉。
那開自動檔的車子就更要小心翼翼了,就流傳著這麼一種保護手動檔車的點火起步的說法,說是咱們車子打火之前,檔位從P檔先掛到N檔上面,然後再打火,這樣直接從N檔向下掛到D檔上,松剎車,加油起步,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呢?
因為在P檔和N檔之間有一個R檔(倒檔),啟動車子後,檔位從P檔到R檔的過程中,會對變速箱造成一個短暫的衝擊,傷害到變速箱。
對於這種說法,還確實存在不少很認可的朋友們,這麼說法對不對?咱們暫且不說。這種做法其實並沒有什麼錯誤,你這樣操作,無非就是比P檔打火多了一個操作步驟,複雜了一些。
那我想說的是咱們的P檔打火到底可以不可以,真的會對變速箱造成可能維修性的傷害嗎?
其實,有一些自動擋的車子,還會特意做一個打火的設計,就是只能P檔打火,掛到N檔後,無論如何也是啟動不了發動機的;或者是在沒打火之前,檔位只能在P檔上,不能掛到N檔,那這又怎麼解釋呢?
對於自動擋的車子,現在公認的,而且汽車設計工程師在設計之初,也是以P檔打火設計的。我們假設,即使從P檔到N檔,經過R檔的時候有個短暫的衝擊,這種衝擊能有多大呢,對於液力變矩器而言,這也是它的優勢,即使有機械錯誤,也不會造成機械故障,因為它是油液傳動,而不是齒輪傳動,所以,即使有衝擊,這種傷害也是極其小的。
但是,我們又反過來要說了,從P經過R到N的過程中,真的會有這樣的一個短暫衝擊嗎?其實啊,自動擋在檔位和機械之間還有一個變速箱控制電腦,這個電腦已經被設定了一些操作邏輯,正確的符合系統操作的邏輯,它才會執行;
如果咱們掛檔後,給到電腦錯誤的操作了,它會提示報錯,比如說,你正在以120公裡/小時的速度在高速行駛,突然被後排的小孩子把檔杆推到了倒檔上,這個時候車子就會報錯提醒,而並不會執行倒檔,否則變速箱真的就報廢了。
所以,有了這個電腦機構,大部分的自動變速箱在程序設計的時候,會特意的針對這種P到N的操作,做出這樣的設計,就是當檔位短暫「路過」R檔的時候,不執行R倒檔,而當檔位停留在R檔的時候,才會被真正執行。所以,就不存在這種「短暫衝擊」的說法了。
所以,無論是P檔打火還是N檔打火,都沒有錯,對變速箱和機械幾乎沒有傷害,只是大家的習慣和認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