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利用數位技術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文化為體,科技為翼。在建設智慧城市的徵途上,AR、VR 正成為鮮活呈現城市景象、統籌規劃城市發展、實現高效社會管理的利器。獲得第八屆「金梧桐獎」「創新成長企業」獎項的南京視網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直是VR、AR行業的領導者。
在視網麼創始人張帥博士眼裡,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出版、教育等行業意識到線上服務的重要性。「這是企業的挑戰也是機遇,堅持選擇AR、VR這條發展之道,或許在未來可以為增強現實技術跨一個臺階。」
數字科技在疫情期間對醫療、餐飲、生活等密切相關領域的科學防控發揮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視網麼彰顯出屬於他們的責任與擔當。張帥說:「近幾年來,我們根據這項最基礎的VR技術,研發出了更多的附加值項目,例如在疫情期間,聯合河海大學出版社出版『防疫掛圖』,採用AR 技術,調取疫情防控的音頻視頻和3D模型,通俗易懂地展示關於疫情的注意事項;後續聯合,河海大學出版社出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知識60問——中小學生讀本》已經被尼泊爾、菲律賓等國家引進。」
此前有業內觀點認為,智慧城市要把文化元素作為城市的靈魂。而用AR技術發掘傳統文化的魅力,成為視網麼的又一個發力點。
識字卡片掃一掃,就會在手機裡「活」起來,不但告訴用戶漢字怎麼寫,還能通過聲音和動畫講述漢字背後的來源和故事……
這是視網麼和「漢字叔叔」理察·西爾斯基於AR技術研發的新項目「漢字書局」,項目以漢字叔叔研發的漢字字源資料庫為基礎,配合視網麼的先進AR技術,讓文化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南京文化產業激蕩出蓬勃的新動能。
理察·西爾斯曾說,他鑽研漢字只是因為熱愛,用現代科技把漢字玩轉起來,是他愛漢字的方式。「與一般漢字卡片不同,虛擬實境黑科技幫助讀者了解更多漢字啟蒙故事。經過AR技術的加持,當你把卡面拿到AR環境下,你就能看到每一個識字卡上面都有相關的動畫視頻解釋每一個漢字演變過程。例如甲骨文的『為』字。它有兩個構建,一個構建是手,一個構建是象。古人認為,如果你能夠將一頭大象給馴服,是一件很有作為的事情。」
記者了解到,藉助多媒體和現代技術手段繼續深化漢字字源演變語料庫建設,視網麼已經建立出一套象形漢字釋義插畫庫、常用漢字字形演變動畫庫、常用漢字組成構件關係圖譜,並開發一套面向一般用戶的工具集產品,如資料庫檢索網站、移動端APP等。
(文章來源:江蘇商報)
(責任編輯:DF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