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數位技術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2021-02-08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利用數位技術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文化為體,科技為翼。在建設智慧城市的徵途上,AR、VR 正成為鮮活呈現城市景象、統籌規劃城市發展、實現高效社會管理的利器。獲得第八屆「金梧桐獎」「創新成長企業」獎項的南京視網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直是VR、AR行業的領導者。

  在視網麼創始人張帥博士眼裡,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出版、教育等行業意識到線上服務的重要性。「這是企業的挑戰也是機遇,堅持選擇AR、VR這條發展之道,或許在未來可以為增強現實技術跨一個臺階。」

  數字科技在疫情期間對醫療、餐飲、生活等密切相關領域的科學防控發揮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視網麼彰顯出屬於他們的責任與擔當。張帥說:「近幾年來,我們根據這項最基礎的VR技術,研發出了更多的附加值項目,例如在疫情期間,聯合河海大學出版社出版『防疫掛圖』,採用AR 技術,調取疫情防控的音頻視頻和3D模型,通俗易懂地展示關於疫情的注意事項;後續聯合,河海大學出版社出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知識60問——中小學生讀本》已經被尼泊爾、菲律賓等國家引進。」

  此前有業內觀點認為,智慧城市要把文化元素作為城市的靈魂。而用AR技術發掘傳統文化的魅力,成為視網麼的又一個發力點。

  識字卡片掃一掃,就會在手機裡「活」起來,不但告訴用戶漢字怎麼寫,還能通過聲音和動畫講述漢字背後的來源和故事……

  這是視網麼和「漢字叔叔」理察·西爾斯基於AR技術研發的新項目「漢字書局」,項目以漢字叔叔研發的漢字字源資料庫為基礎,配合視網麼的先進AR技術,讓文化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南京文化產業激蕩出蓬勃的新動能。

  理察·西爾斯曾說,他鑽研漢字只是因為熱愛,用現代科技把漢字玩轉起來,是他愛漢字的方式。「與一般漢字卡片不同,虛擬實境黑科技幫助讀者了解更多漢字啟蒙故事。經過AR技術的加持,當你把卡面拿到AR環境下,你就能看到每一個識字卡上面都有相關的動畫視頻解釋每一個漢字演變過程。例如甲骨文的『為』字。它有兩個構建,一個構建是手,一個構建是象。古人認為,如果你能夠將一頭大象給馴服,是一件很有作為的事情。」

  記者了解到,藉助多媒體和現代技術手段繼續深化漢字字源演變語料庫建設,視網麼已經建立出一套象形漢字釋義插畫庫、常用漢字字形演變動畫庫、常用漢字組成構件關係圖譜,並開發一套面向一般用戶的工具集產品,如資料庫檢索網站、移動端APP等。

(文章來源:江蘇商報)

(責任編輯:DF118)

相關焦點

  • 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
    原標題: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1月10日,由故宮博物院故宮研究院和清華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聯合主辦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高端論壇在故宮博物院舉行。
  • VR技術助故宮文化資源「活起來」
    去年以來,「虛擬實境」(VR)技術開始滲透到多個產業。如今,通過與故宮合作,VR技術在旅遊和文創領域找到了新的商業應用。  記者近來在故宮體驗了一項名為「朱棣建造紫禁城」的VR4D沉浸式項目,頭戴「頭盔式」360度的VR佩戴設備,坐在動感座椅上,一場文化盛宴就可以開啟了。
  • 少兒英語+故宮文化IP 騰訊新文創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傳統文化遇上數字科技 新文創成新時尚此次故宮出版社與騰訊開心鼠英語聯合推出的2021年《故宮月曆》(少兒版),受故宮太和殿脊獸啟發並以其為主題,月曆內頁選取太和殿簷角安放的十尊脊獸以及一尊騎鳳仙人形象2021年《故宮月曆》(少兒版)不僅突破了以往的月曆創意,也兼顧了孩子們的年齡段和興趣點,為孩子們探索故宮博大精深的歷史提供了一個全新且獨特的微觀視角,也為他們更好地了解傳統文化提供了新的方式與途徑。脊獸是中國傳統建築的符號之一,被建築學大家梁思成評價為「建築物美麗的冠冕」。在中國文化中,脊獸被賦予了很多的文化內涵,代表了中國文化古老、神秘、趣味的特質。
  • 數字文化創新 傳統文化IP助力精品遊戲
    資料圖片  9月27日,由北京市精品遊戲研發基地和北京中創文旅集團主辦的「IP跨界融合營銷產業創新分論壇」在京舉辦,主辦單位與中國文物交流中心、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國際設計周等多家單位聯合啟動北京數字文化產業IP
  • 中國節日新文創 讓節日裡的傳統文化基因「活起來」
    作為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組成部分,傳統節日凝結著我國廣大民眾的文化血脈和精神情感。在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在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今天,我們應如何發揮好這些傳統節日背後的人文價值,從而更好得在傳統節日中感受文化自信?
  • 廣州打造文化之城品牌 讓傳統文化底蘊活起來
    她說,希望這些承載著中國人誠信、堅毅、勤勞的物件,能夠在專業的文博機構中得到更好的利用,豐富嶺南文化內涵。  正像這一萬件新入藏的僑批所體現的那樣,廣州的「城市文化資源」近年來在快速地擴容、增加、完善,廣州作為一座文化之城的整體形象愈加清晰。  文化豐茂,經濟繁榮,最大的受益者是普通老百姓。
  • 3D空間數字網際網路|VR虛擬實境技術讓軍事訓練「活」起來
    【一】VR虛擬實境技術讓軍事訓練「活」起來 智慧軍營,創新先行。當科技與訓練結合起來會有怎樣的效果呢?近日,武警第二機動總隊某支隊引入VR仿真訓練設備,展開機械專業模擬訓練,助力操作手應對複雜情況下的專業訓練。
  • 中數集團董事長代柳梅:文化資料庫讓民族文化藝術資源活起來
    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擁有燦爛多彩的文化資源,如何讓這些文化資源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熠熠生輝,在數位技術時代爆發出耀眼的光芒,這是時代出的考題。對於答卷,中數集團董事長代柳梅已經給出了答案,「通過高技術手段,將民族文化進行採集提煉和展示,主要目的是讓中國民族文化活起來。」
  • 「守舊」 創新雙管齊下 山東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山東不斷加大對齊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挖掘、整理和闡發力度,讓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煥發勃勃生機。古代文獻典籍,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經過比對,精準地把這一萬多古籍回歸過來,建構中國古典文獻的完整系統,這樣就為我們這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打好了堅實的資料基礎。」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更好地傳承發展,山東加快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示範區建設,孔子博物館、世界儒學文獻資料收藏中心相繼建成使用,積極搭建交流平臺,外引內培高端人才,對儒學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研究闡釋、正本清源。
  • 中國傳統文化數字影像大賽
    並強調: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特別是需要把那些「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內容,挖掘出來、弘揚起來和傳播開來,使這些能夠充分體現中華文明特質、富含中華智慧的思想資源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發揮應有作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再創中華民族新的輝煌。
  • 中數集團總經理代柳梅:文化資料庫讓民族文化藝術資源活起來
    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擁有燦爛多彩的文化資源,如何讓這些文化資源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熠熠生輝,在數位技術時代爆發出耀眼的光芒,這是時代出的考題。對於答卷,中數集團總經理代柳梅已經給出了答案,「通過高技術手段,將民族文化進行採集提煉和展示,主要目的是讓中國民族文化活起來。」
  • 讓傳統文化真正「活」起來,福清市新厝鎮非遺傳習所建成
    福清市新厝鎮與莆田市毗鄰,民間文化與興化文化聯繫緊密,並深受其影響。經過長期的發展,該鎮形成和積澱了自己特有的民間民俗文化,更是福清「南大門」文化源動力。設有一個非遺文化展廳,配套一個文藝演出舞臺,一個訓練廣場。經過幾年的建設發展,新厝鎮非遺傳習所已成為新厝民間文化傳承交流的主要基地,俥鼓舞、海族舞、五瑞獸等隊伍時常在這裡排練表演。在非遺展示廳內,圖文並茂展出新厝鎮的優秀傳統文化,傳播中華傳統藝術之美。
  • 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相融合 國產IP「活起來」
    傳統文化與現代元素相融合 國產IP「活起來」 2020-10-23 17: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校行|讓傳統文化教育「活起來」,這所高校
    如何讓晦澀的傳統文化課程「活起來」,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曲阜師大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子。「通過先進的技術,把傳統文化的思想觀念轉化為可知可感可體驗的一種課程或者一種方式,做有效的推廣。」在曲阜師範大學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中心副主任、中華禮樂文明研究所所長宋立林看來,把傳統文化的精神和智慧傳遞給更多受眾,需要技術上的突破加持。歷史文化學院推出「孔子『和』思想虛擬仿真實驗」項目,將信息技術引入專業教學。
  • 騰訊棋牌聚力TGC數字文創 用數位技術點亮傳統文化
    本屆騰訊數字文創節中,騰訊棋牌將圍繞旗下《歡樂鬥地主》、《歡樂麻將》、《騰訊圍棋》、《天天象棋》、《英雄殺》五大產品設立展區,以獨特的展區創意展現棋牌文化魅力,用別具一格的數字體驗探索傳統棋牌文化的更多可能。棋牌文化彰顯魅力 數字文創演繹經典作為最古老的文化娛樂項目類型之一,棋牌不但是經久不衰的休閒娛樂方式,也孕育出了悠久而雋永的文化傳統。
  • 德國創新供料技術|利用數位技術賦能傳統機械製造行業
    這種設備的核心任務是利用重力和振動將正確定向的物料移動到所需位置, 振動給料機幾乎應用於所有工業生產領域。當今,現代製造業正在經歷從傳統自動化生產走向智能化生產的過程,這同時也拉動了自動化裝備市場的增長。供料系統作為自動化生產的關鍵技術,其相應的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然而,這項關鍵技術數十年來一直被忽略,發展停滯不前。
  • 王旭東:讓故宮活起來
    一代代敦煌人,在文化遺產保護、價值挖掘、旅遊開放、文化傳播等方面不斷探索努力,讓敦煌莫高窟成為文化遺產保護利用的典範。「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也成為文化遺產人傳承的精神。
  • 尊重傳統加強基礎研究,讓潮汕文化內涵「厚起來」
    據了解,越來越多的高校科研機構、社會文化機構和專家學者參與其中,更多潮汕文化研究團體得以成立,產生了一大批優秀學術成果。非遺項目舞龍在潮州市廣濟橋展演。潮州市委宣傳部供圖2.推陳出新做好保護傳承,讓潮汕文化瑰寶「活起來」一種文化想發揮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必須藉助相應的文化載體。
  • 「網際網路」讓中華傳統文化更具生命力
    網絡支撐,讓傳統節日更具魅力  隨著現代社會的日新月異、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傳統節日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它既需要與時俱進謀「發展」,又需要開拓創新求「突破」。特別是在抗「疫」期間,網際網路的合理開發利用為傳統節日增添了無限魅力。
  • 精心打造蘇州「運河十景」 讓文化名片活起來火起來
    許昆林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運河文化保護和利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形成聯動格局、強化綜合施策,精心策劃打造蘇州「運河十景」,讓大運河文化真正活起來、火起來。望亭是京杭大運河進入蘇州的第一鎮,傳承了4000多年的稻作文化,擁有古長洲苑、月城、皇亭碑等古址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