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今年華為收到老美禁令的之後,OPPO、小米、vivo都在以不同的形式投資晶片設計產業,以擺脫對高通的高度依賴。這其中,OPPO是造芯企業中最積極的一家,並且在近期成立了一家新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銷售晶片、半導體元器件等。
OPPO馬裡亞納晶片就是全球擴張的第一步,但是讓華為感到意外的是,OPPO居然把&34;伸到了華為的後院。據了解,OPPO在最近這段時間裡,接觸了不少華為海思部門員工,早在8月份的DigiTimes的報導中,就透露過海思半導體正在大量流失工程師,這其中有許多都是流入OPPO。
為什麼,OPPO要在華為海思這邊挖人?其中到底有哪些事情值得我們留意的呢?
首先不否認,這段時間是華為最艱難的時候。5G業務被海外市場卡脖子,晶片更是直接斷供,對華為消費業務造成了巨大影響,華為的營收直接呈數倍下跌,華為正在想盡辦法抵禦這種壓力,這時候是華為最脆弱的時候。
而OPPO趁虛而入,是最容易坐收漁翁之利的時機。研發晶片可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如果能夠聘請華為海思的員工,則最大程度上降低研發成本,追趕上晶片製造企業的步調,這樣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最關鍵的問題是,OPPO手機的銷量持續下滑,自在2020第一季度下滑19.1%,遭遇史上最糟糕業績,並且至今還呈現出嚴重下滑趨勢,這段時間是OPPO最需要謀求發展的時機,卻偏偏走向這樣極端的道路。
不過,確實有一家公司不願意,也切實做到了不接受別人的軟肋,自主研發自家的晶片,這是誰呢?還是華為。
華為在中興遇到困境的時候,一度接近破產的時刻,華為內部選擇了不接受中興客戶、不準去搬遷中興的設備、不聘請中興骨幹,做到了三&34;的原則。但是,在萬重艱難之下,華為還是製造出了世界一流水準的晶片,依然憑藉著自身努力,實現了這個目標。
但是,這個目標的最終結果,還是走向了這樣的窘境。OPPO選擇在這個時候挖走華為海思內部員工,這似乎正好和華為與中興當年的事跡,相互違背。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會按照你們的態度,去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待這件事情了,我是覺得很讓人寒心。華為雖然處於困境,但不至於倒閉,還不至於發不出工資,目前還是在積極發展之中,而別的企業用惡劣的手段來挖走別人的核心部門,這也太難以讓人接受了。
OPPO的&34;,恐怕伸向的不僅僅是晶片領域,可能還有華為的命脈——線下市場。
根據OPPO劉波最新發布的公開信顯示,OPPO計劃在今年年底籌備多家線下銷售門店,覆蓋一線城市,逐步打造更完善的線下市場渠道。我們都知道,華為目前的線下市場辦的就挺好的,很多消費者親臨門店,而且目前華為的命脈也在線下市場。
而OPPO此舉,是否是盯著華為的線下市場份額,這就沒有辦法給大家解釋了。只是,OPPO在這段時間選擇切入線下市場,確實是火藥味十足,並且還將在今年下半年發布智能電視,提到大屏產品,也讓人想到華為的智慧屏。
華為智慧屏是前年進入市場的,目前在市場的表現也很不錯,銷量與口碑都很出色。OPPO橫向布局幾乎是&34;著華為模式來的,並且選擇在華為軟肋時期進行切入,真的是意味深長。
儘管如此,華為作為中國科技企業的領頭羊,依然沒有停止前進的步調。據悉,華為旗下的哈勃投資,從去年成立以來,短短一年時間就多次出手,已經接連投資了14家半導體企業,另外華為通過招兵買馬,與國內高校深入合作,聚集了大量的人才,已經開始發力材料學、物理學等基礎研究,華為的目標很明確,就是要打入晶片製造領域。
此外,有媒體華為內部了解到,華為已經對外部環境已經做好了&34;打算,同時放棄了&34;,按照既定節奏,繼續加大研發,推進業務向前。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即將舉行,屆時新的鴻蒙2.0、EMUI 11、HMS、全場景終端軟體、華為搜索等產品進展,看看華為到底會帶來哪些驚喜吧。
作為吃瓜群眾的角度來說,OPPO造芯計劃、發展線下賣場和智能電視,其實是很合理的事情,也是企業轉向成熟的一套組合拳。只不過,讓人不寒而慄的事情是,選擇的方式有錯,不應該在自家兄弟最為難的時候,還在想盡辦法來增加它的負擔吧?
最後,大家怎麼看待OPPO造芯在華為後院&34;的事情呢?也歡迎留言評論,我們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