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區40周年:房價不再是你努力的理由

2020-12-27 房地產帶鹽人

本文為專欄的第180篇文章,今天這篇算是紀念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

一晃40年了,與深圳一道設立特區的汕頭、珠海也在今年迎來特區40周年生日,而我們為什麼要單獨說深圳呢?沒辦法,作為中國最耀眼的新興城市,代表了我們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前沿和嘗試。

許多深圳嘗試過的經濟模式,後來都在全國推廣並成功,而這座中國發展最快的城市如今已然在為其他城市提供範例。從一個漁村,到一座現代化城市,位列四大一線城市,也誕生了南山粵海街道這樣擁有騰訊、大疆、中興等標誌性企業,GDP達2500億的最富街道。深圳在經濟上的創富效應有目共睹,與此同時,房價總是能匹配經濟,或者超前於經濟。

深圳過去數年房價一路從2~3萬升到如今7~8萬,深圳速度的確是不斷刷新著我們的感官。最熱的南山區房價10萬已經是常見的情況了。

從「來了就是深圳人」到「人肉乾電池」的分歧

深圳也是一個充滿了口號的城市,從當初蛇口最早出現的「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到後來的「來了就是深圳人」。深圳是一個沒有歷史包袱的新城市,幾乎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原住民,這座城市在過去幾十年湧入的人群來自四面八方。

美年大灣區城市群都領銜全國人口淨流入數量,而深圳又在其中拔得頭籌。

原因其實很簡單:

1、機會多,更加公平;

2、掣肘少,可以有很多突破的勇氣和嘗試;

3、整個國家大市場成為特區背後龐大的需求和人才供給的。

就這樣過了幾十年後,才有更多城市在近幾年提出人才戰略,很多城市之間才開始出現搶人大戰。而過去幾十年深圳一直在做同樣的事情,但不需要搶,而是吸引。這是一種不同的城市邏輯,城市不是二元化分割職中擁有門檻和吸血的一方,而應該是創造就業、機會,給人安身立命的位置的地方。

另外看一下深圳的人口年齡結構,是非常健康的,其中處於青年階段的人口佔比顯示出這座城市的活力,正是最有創造力也最有需求的人口構成,這種情況也只能由移民城市來創造,大量奔赴深圳找機會的,都是年輕人,然後在此地安家落戶生根,並誕生下一代,或者把孩子從家鄉帶來,孩子在這裡長大。

通過深圳和另外兩座城市的對比,這一點就更是差異顯著,深圳的年輕人過半,而老年人只有3%,這種人口結構必然帶來的幾個需要:擇業、安家、撫育後代和求學。

深圳不排外,因為沒有內外、新老之分,同時大企業和先進位造業企業眾多,所以深圳的就業機會一直是極大的吸引力。

時至今日,真正的問題在於安家和子女教育,說白了這兩件事是一件事,它的門檻是房子和經濟條件。隨著房價的飛漲,縱使大廠、名企的員工也面臨追不上房價的窘境:剛入行收入不可能一步到位,看房價是遙遠的,到了工作打開局面月入2萬、3萬,面對動輒千萬的總房款,首付的幾百萬從何而出呢?但是等程式設計師們熬禿了頭,首付攢到了,總感覺即使買房後開始還貸,自己還能工作幾年還說不定,畢竟年期的深圳和年期的行業,對35歲、40歲的人並不友好。

於是就有了「人肉乾電池」的說法,在年輕的時候通過更好的產業、收入吸引年輕人源源不斷的湧入,在他們進入中年的時候榨乾了貢獻和這些年的需求,用房價門檻留下最頂尖的一批,把其他人擋在外面或者趕回老家去,走的也許是中年人,而深圳永遠年輕、有活力。

所以有些打拼數年而未留下的青年人,在年近三十的時候,面對著是回家去還是咬牙留下的糾結。回去缺少機會,留下沒房子,結婚和後代怎麼辦。這種割裂恰恰是過去中國快速城鎮化進程中的一種並行現象,青年人的嘗試和期望之間難免會有落差,也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均等地留下,才是公平,而遠離計劃經濟時期的穩定不流動才是不公平。

深圳,我們可以發現更多理由不被拋棄

我們用時代的眼光看這個問題太宏觀,每個新興的大城市,我們的生活除了寫字樓、公共運輸、外賣和合租之外,生活的方向始終是這城市真正的機會——那些當初它吸引我們的地方。我們從家鄉來到深圳並不是為了換一個地方躺平,它也許是奮鬥的一段中轉,也許是落腳的終點,但這裡的一切都需要打拼得來。

近兩年奮鬥開始變得意味深長的怪,似乎「奮鬥」開始不受歡迎,奮鬥的說法開始成為一種同齡人之間的彼此擠壓,或者老闆對僱員的壓迫,這背後是大家不得已的內卷——在資源有限的時候,大家都拿不到合適的回報,於是很多人會開始想這事是因為分配的問題。

而公平好效率之間的最優解,目前給出最佳答案的不正是深圳麼?我們去抱怨的、無奈的門檻,也是這個城市活力和機會的結果。

我跟有些業內朋友聊起過深圳的房價,其實後來這幾年到深圳的青年人,一樣的努力,不過忙碌的同時也開始給自己更多的選擇。例如在深圳抓住機會找個合適工作,在大廠裡奮鬥幾年,攢下的錢在老家的地級市或者省會買套房,說不定首付也沒有那麼大壓力。這種雙軌制的生活規劃,實際上正好在工作收入和房價之間,實現了降維打擊。

或者不願意遠離的人開始隨著房產中介的推介,去東莞等周邊城市尋找合適的落腳地,這也是大灣區城市群的聯動效應,有人不止吐槽深圳,對東莞的房價也頗多怨言,然而好在東莞還給了很多人一個臺階可以下。

回來說深圳,終歸還是中國製造業、網際網路的第一梯隊城市,當然也包括一些金融和服務業的發展,這是自然的,這才是這個城市的底氣和吸引力,所以不必因為深圳難以留下而苦惱,不是每個城市都能給人足夠多、足夠好的機會,也不是給了你機會就意味著你可以跨越這個門檻。

深圳40年,就像當初的摸索一樣,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給到每個人,這恰恰是我們到深圳去嘗試為自己尋找的結果。

相關焦點

  • 科技+藝術+體育獻禮深圳特區40周年
    40年彈指一揮間,從1980年到2020年,千萬萬萬的深圳人帶著熱忱,一步一個腳印譜寫著深圳的傳奇,見證著特區的崛起。40年來,風華正茂的深圳肩負歷史使命,譜寫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篇章。這個8月在深圳成立40周年的特殊日子裡,各界紛紛以自己的方式獻禮深圳特區建立40周記錄著深圳40年的滄桑巨變
  • 深圳特區40周年,研祥入選榮耀榜單
    深圳,一座高速發展的城市,在40周年之際,為表彰優秀企業對城市建設的貢獻,特別策劃「特區40年40佳榮耀榜」 作為一家和深圳特區同成長的高新技術企業,研祥智能成立於1993,一直以來立足特區、紮根特區、服務特區,至今已經27個年頭,依託自身實力業務遍及全球!
  • 致敬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
  • 深圳國際品牌周獻禮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 喜茶獲「新茶飲開創者...
    8月28日,作為向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獻禮活動,第四屆「深圳國際品牌周」開幕大會在深圳舉辦,來自科技、金融、餐飲等領域的深圳各大品牌齊聚一堂。開幕大會現場發布了「獻禮特區40年·致敬品牌40人」品牌人物和第十七屆深圳知名品牌名單,表彰企業在品牌建設上取得的卓越成果和打造更具時代引領性的深圳知名品牌作出的積極貢獻。
  • OPPO Find X2 Pro記錄深圳特區建立40周年美景
    深圳改革開放40周年,作為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40年來從荒地農田到高樓林立,深圳現在有著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還有著燈火通明的港口、碼頭,深圳高速發展,到如今已經成為了「先行示範區」,代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騰飛。
  • 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中國移動送話費
    舉個例子,你發送HF兩個大寫字母到10658999後,如果顯示你的積分能換105元,你就回復105,話費即刻到帳,會有簡訊馬上通知。 今天深圳特區40周年慶典,真實有效!
  • 探秘遍布深圳街頭的特區40周年標識背後的故事
    探秘遍布深圳街頭的特區40周年標識背後的故事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0月26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韓文嘉)今年以來,隨著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氛圍越來越熱烈,在慶祝大會會場、在鵬城街頭、在各種宣傳品中,由「40」構成的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標識給市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深圳,你好|銥星視頻獻禮深圳特區40周年美食紀錄片
    值此深圳特區40周年之際,銥星視頻歷時兩個多月,走訪曾經是深圳地標國貿旋轉餐廳、中國內地首家麥當勞-光華店等極具歷史價值感門店,以及面點王、奈雪的茶、喜茶、gaga鮮語等植根於深圳的代表性品牌,特別製作深圳美食紀錄片《食在深圳》,以光影的形式致敬特區的光輝歲月,探索深圳美食新貌,呈現深圳城市最美印記,為深圳特區40周年獻上一份厚禮。
  • 特區40年·奮鬥在深圳 | 那年40歲,我到深圳從0開始
    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深圳40年城市不斷生長時代不斷刷新想像深圳人奮鬥的點滴以不同的方式隱藏在深圳的角角落落 我到深圳蛇口管理局勞人處求職報到,分配到蛇口醫院上班。當年我是走進蛇口醫院第37位在編職工。因八十年代深圳特區不接收轉業退役軍人,也不認可部隊級職、級別。我被連降三級使用。我感到很委屈,覺得很不公平。苦笑著對一位姓婁的財會主任講:「能否少降一級,我們在部隊晉升一級最少也需要努力奮鬥3至5年,很不容易。」
  • HOME@shenzhen:祝特區40周年生日快樂!
    王偉中、陳如桂與青年朋友們一起看演出、包餃子、話家常,向大家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寄語廣大青年朋友要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勇做新時代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努力在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的偉大徵程中放飛青春夢想。愛在深圳,家在深圳。
  • 「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紀念暨清華校友迎110周年校慶跑步活動」開始...
    1980年8月,深圳被批准設立經濟特區,從此創造了讓全世界驚羨的深圳速度,詮釋著「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敢為天下先」的改革開放精神,一句「來了就是深圳人」吸引無數人才紛至沓來,其中不乏廣大清華人的身 影。
  • 40名人才,40句祝福,深圳人才同賀特區40歲生快!
    今天是深圳經濟特區40周歲生日。40年城市蝶變,創造世界奇蹟;40年創新不息,書寫壯麗史詩;40年人才驅動,厚植髮展沃土。今天,「人才深圳」特別邀請了各年齡段在深工作的40位人才為深圳送上祝福寄語,衷心祝福特區生日快樂!共同致敬特區成立40周年!
  • 特區建立40周年,回顧深圳文化藝術發展之路成文化景觀
    深圳設計周暨環球設計大獎組委會辦公室主任、深圳市委宣傳部二級巡視員、深圳創新創意設計發展辦公室主任韓望喜曾表示,「2020深圳設計周暨環球設計大獎」對標國際上較有影響力的設計周及設計節,注重價值引領、創新驅動、科技支撐、全球視野,推動全球設計產業價值鏈的高端環節集聚深圳,促進設計產業高質量發展,努力把深圳打造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設計之都。
  • 化身深圳特區40周年名片,順豐、OPPO成功的「機密」是什麼
    1980年—2020年,深圳經濟特區經歷了破土而出、蓬勃生長的40年,一步步從小漁村成長為「硬體矽谷」。40年時間裡,深圳始終開拓進取,書寫了一個又一個傳奇,在不同發展階段誕生了一批又一批與技術進步和消費升級同步的全國乃至全球行業領先企業。
  • 特區40周年 深圳共享單車邁入3.0時代 探索行業新模式
    來源:證券時報網今天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周年的日子,這些年為全國各地提供太多發展樣本。而在打造慢行交通系統方面,深圳正通過定點還車、應用4GCat.1通訊網絡等,再次以引領姿態推動革新,可為國內各大型城市提供借鑑。
  • 茂名亮燈點燃夜空,慶祝特區建立40周年
    茂名亮燈點燃夜空,慶祝特區建立40周年 2020-08-27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獻禮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 TCL華星打破「缺芯少屏」困局
    2020年9月3日下午,正值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之際,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CCTV、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廣東衛視、南方日報等30多家媒體代表走進TCL華星,了解TCL華星如何為深圳特區建設貢獻力量。
  • 【特區40年】深圳改革開放探索的足跡
    2020年是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重要窗口,40年來,深圳迅速從一個邊陲農業縣建設成為一座充滿魅力、動力、活力和創新力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創造了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發展史上的奇蹟…… 深圳,她的成長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典範。
  •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彰顯地標價值 特區建立40周年大會上被提及
    原標題: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彰顯地標價值 特區建立40周年大會上被提及   10月14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在深圳隆重舉行。
  • 從相機到手機,影像記錄深圳特區40周年科技躍進
    ,無論是改革開放亦或是成立深圳經濟特區,深圳特區發展的40年,也是國內經濟騰飛的40年,也是網際網路經濟從萌芽到長成蒼天大樹的40年。深圳夜景40載風雨,深圳向全世界用戶述說著屬於它的故事:3天建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從荒地農田到高樓林立的整齊劃一的城市規劃、到每平方公裡GDP超十億……屬於深圳特區的奇蹟,每天都在上演,每天都在發生,勤奮致富是屬於深圳獨特的主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