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門診上不乏見到一些這樣的病人,「醫生,我左腳/右腳/兩隻腳扯著痛,我這是什麼病啊?」根據資料收集,醫生給出的診斷是腰椎間盤突出症,然後病人又問「怎麼會這樣呢,我是腳疼,不是腰疼,你有沒有搞錯?」
之前我接待了一位計程車司機,腳面疼的特別厲害,疼到腳是無法著地的,我問他你崴腳了嗎?受過傷?他都說沒有起床就突然間疼起來,疼的無法著地,我又問你腰疼不疼他說不疼,我說我懷疑你是腰突造成的腳疼痛,他很疑惑怎麼可能我腰沒有事情。
有好多的病號來的時候屁股疼腿疼,我讓病號做個腰椎ct都會聽到同樣的話我腰不疼,聽到這樣的話太多太多了,因為病號不了解腰突壓迫坐骨神經就會出現屁股和腿疼痛,在腰椎間盤突出的症狀過程中有四成的腰突是腰疼腿不疼,有四成是腿疼腰不疼,剩下的兩成就是腿也疼腰也疼,腰椎間盤突出症是指腰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並在外力作用下使纖維環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而引起腰痛及下肢放射痛等症狀為特徵的腰腿痛疾患,也是臨床腰腿痛最常見原因之一。
腰突到底要做什麼檢查做好呢
有好多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常問,一直沒做過具體檢查。有人建議我做腰椎CT,請問X線、CT、MRI等幾種方式到底有什麼不同?首次檢查腰椎選擇哪種方式更好呢?一般應結合發病的具體情況來確定。
1.對病程短、腰痛等症狀輕微的患者,如果就診後專科醫師認為病史清楚,診斷明確,不需要進行影像學檢查者,可直接予以功能鍛鍊、理療、內服或外用藥物治療,既減少放射線的損害、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同時達到治病效果。
2.對病程長、症狀典型,如腰痛伴下肢放射痛、麻木感、肌肉萎縮等患者,就診後專科醫師如果認為有神經根受壓的可能,建議進行腰椎X線(正側位、過伸過屈位)及核磁共振成像(MRI)檢查,以評價腰椎骨性結構的穩定性,同時能進一步了解神經受壓迫的程度。
3.部 分患者腰背疼痛合併有雙下肢乏力、疼痛麻木,出現行走困難、胸腹部束帶感且行走時有「踩棉花感,」如果症狀在短期內迅速加重,可能並非單純的腰椎間盤突出 壓迫神經導致,應排除腰部以上高位神經受壓迫(如腦梗塞、頸、胸段椎間盤突出、黃韌帶、後縱韌帶鈣化症或椎管內佔位壓迫脊髓),建議首選MRI檢查。因 MRI可以清晰顯示脊髓神經受壓迫的程度,明確診斷、及早治療。
至於腰椎CT檢查,它的優勢在於分辨腰椎椎體、椎弓根、關節突的病變,但對於椎間盤或神經根等軟組織的病變並不能清楚顯示,難據此判斷病變程度,甚至無法提示病變部位。總之,每個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的發病特點都可能不太一樣,檢查方式也應根據病情進行個性化選擇。
突出物大小與症狀輕重不成正比關係。
臨床工作及門診時經常有患者問「我的椎間盤突出是不是很重?嚴重到什麼程度?突出有多大?有人說有7mm大?到底有沒有那麼大?是不是再嚴重的話會出現癱瘓呀」諸如此類的話,舉不勝舉,在此有必要統一回復大家:腰間盤突出大小與症狀輕重有關,但又沒有必然關係,有的人有突出,沒有任何症狀;有的人突出很大,症狀卻很輕;有的人突出非常小,症狀卻非常重,嚴重到影響工作生活。所以說症狀輕重與突出大小不成正比關係,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切不可只看影像,而是要症狀,體徵,影像及其他輔助檢查相結合,才能對椎間盤突出有個全面的評估。
腰椎間盤突出症真的那麼可怕嗎?
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不是就很嚴重了呢?答案當然也是否定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在一定程度上有自限性的特點:
對於症狀輕微的患者,保守治療可以獲得較好的功能改善,避免手術風險。80%以上的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都可以通過非手術治療得到治癒或者使症狀長期緩解。
非手術治療主要包括
腰椎間盤突出的每一種具體治療方法都有相應的適應症和禁忌症,沒有一種方法包打天下,一味地抱著不見效的治療方法會使病情加重。目前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主要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
1.腰椎間盤突出的中藥治療
中醫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其他醫學所不具備的優勢。對於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肩周炎等慢性骨科疾病來說,中醫療法也是目前使用最廣且效果最顯著的療法。如果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肩周炎等疾病的病症較為嚴重,可以使用膏貼療法。
百年名方中醫外敷法:昇曄腰間盤貼
中醫講究「標本兼顧」,中醫妙方:昇-曄(讀ye)-堂-膏藥:(針對發病時間較長,採用很多醫治方法仍沒好的患者效果極佳)
其有效成分具有通經活絡、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功效。能夠有效消除神經根無菌性炎症和水腫,疏通經絡滋養受損的椎間盤,使其恢復原有彈性,解除神經壓迫的目的。昇曄堂黑膏貼活性高、吸收快、藥效持久、藥力強經過臨床驗證,效果卓越,對於各種類型的骨科病症均有9成患者康復,為千百萬人解決了頸肩腰腿痛的煩惱。中藥外敷能使藥物透過皮膚表層直達病灶,發揮藥物自身的治療作用,從病根上解決問題,一般2-3個周期就可得到康復。據很多患者反映在淘``寶,拼多多 就有。淘寶只有一家店鋪,患者要認準了
你還在為你的疼痛久治不愈找不到好的醫生而煩惱嗎?你是不是花了很多冤枉錢,各種治療方法都嘗試過了仍然酸麻疼痛難忍?如果你有頸肩腰腿疼等骨病問題也可以和我聊聊。目前,腰椎病,頸椎病,肩周炎,關節炎等骨科問題,臨床上以保守治療為主,90%的患者能得到康復!
更多諮詢可添加骨科老師微信15639709527
2.腰椎間盤突出的牽引治療
可根據病情、病人體重的大小,採用適當的重量骨盆牽引,增加椎間隙的寬度,減少椎間盤的壓力,使腰椎間盤突出的髓核部分回納,減輕神經根刺激和壓迫,突出物巨大者合併腰椎骨折的患者忌用牽引。
3.委中穴刺血治療坐骨神經痛方法
用刺血加拔罐法,先皮膚消毒委中穴,然後用三稜針在委中穴處點刺出血。針後再拔火罐,留罐10分鐘,每次出血約10ml(注意:出血少效果差),若小腿發脹,可以配合後溪穴,用毫針刺入,邊捻轉邊活動;留針10分鐘,隔日一次,中病即止。
委中穴不僅有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作用,還有預防復發的功效,平時要多按揉該穴,稍用些力,會有些脹痛,但能忍受,按揉後腰背部有舒適感。如遇風寒、著涼腰背部有緊束僵硬的症狀,這叫風寒束表,此時如不及時治療可誘發腰腿痛也可能並發感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病人趴在床上充分暴露委中穴,用細三稜針刺之並拔罐,因疼痛病人會出少許汗,風寒之邪隨汗外出,腰腿痛或感冒不用服藥而自愈。
4.腰椎間盤突出的正骨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正骨之後骨骼之間的順序捋順之後再針灸治療效果非常好,在腰椎間盤突出的治療過程中正骨也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但是正骨也是有很大的危險的骨質酥鬆,骨結核,腫瘤的都是正骨的禁忌症,一定要專業人士操作。
5.腰椎間盤突出的推拿治療
腰椎間盤突推拿方法體位:患者俯臥,胸部墊一軟枕。確定痛點後,首先用滾法松解兩側腰大肌,約15分鐘,然後用一指禪推法彈撥患側腰大肌,5分鐘,注意手法應點到為止,避免過分疼痛刺激,引起患者不適,再用滾法按摩患者腰、腿各疼痛處,約10分鐘。
令患者側臥,用腰椎旋板法給患者行兩側旋板,使突出之椎間盤復位,牽抖患肢數次後,囑患者平臥休息10分鐘。推拿後可檢查直腿治療試驗,肌力和感覺障礙區變化。大多數患者當時症狀即有明顯減輕,多次推拿後症狀緩解。
推拿禁忌症:對於孕婦,脊椎滑脫,嚴重心臟病者,不宜採用推拿治療,避免流產,加重脊椎滑脫或心力衰竭等危險。對於懷疑有椎體結核者,應進一步檢查後確診,如有結核不能做推拿治療。對於中央型突出,髓核突出以及軟骨板破裂者,應早期進行手術治療,不宜手法推拿。伴有椎管狹窄者,推拿效果較差,一般採用手術治療。
如果非手術療法治療三個月以上沒有明顯效果,應該及早放棄保守治療,考慮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造成永久性的神經功能喪失。早期發現疾病症狀的情況下,及時就醫,採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方式,抓住最佳的治療時機,從而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了解手術指徵,避免盲目保守治療
對於腰突患者,我們既反對盲目手術,也反對盲目保守治療。每一位保守治療的患者,都應該了解手術指徵,一方面可避免因盲目保守治療導致嚴重後果,另一方面可避免因無知而過度治療。
對於腰椎間盤突出症,馬尾神經損害是唯一的絕對手術指徵。也就是說,如果病人出現大小便的障礙,應該儘早手術。如果延遲,大小便功能的恢復是不理想的。除此之外,一般的椎間盤突出症,由於90%左右的患者都可以通過保守治療而得到改善,我們對初次發病的患者都會建議先保守治療。保守治療一般3個月到半年不等,要根據保守治療的效果而定。
對於有下肢感覺麻木、肌肉進行性無力的患者,我們建議病人要經常複診,讓醫生密切注意病情的變化,如果椎間盤突出的不重,短時間保守治療後症狀有改善,還是可以繼續保守治療的;而對於那些保守治療無效,出現下肢皮膚知覺喪失、肌肉進行性無力、甚至足下垂的患者,我們也建議儘早手術。因為,這些症狀說明神經正在發生較難逆轉的損傷,如果不儘早解除壓迫,即便以後選擇手術,上述症狀也是很難恢復的。
足下垂主要表現為整個腳沒有力量耷拉著(主要呈足外翻),腳踝不能背伸運動,或者背伸力弱。腳趾不能背伸或者力弱,多伴隨麻木或知覺喪失,一般認為應在24小時以內手術。
會陰部、臀部、鞍區嚴重麻木導致知覺遲鈍或消失,也必須及時就醫,聽取脊柱專科醫生的意見。
那是不是做完手術就全部好了呢?
有好多的病號就認為我腰突做了手術就是除根了就不會再疼了,這麼認為是很錯誤的,目前尚無根治腰椎間盤突出的特異性手段, 即便是手術也只是緩解症狀,臨床上一部分病人手術後又會再次復發,因為手術只是針對你病變的腰椎椎體,其他的腰椎也會出現問題。
也有可能引起一些併發症,比如手術後感染、神經根損傷等,從而給病人帶來額外的痛苦及經濟負擔。術後仍然要堅持中西醫保守治療以維持療效。
記住一家話不到萬不得已不要選擇手術治療,因為術後的情況誰都沒法預測,不要把病情拖得那麼嚴重,等神經變性之後就很難再保守治療了。
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注意事項
1、避免久坐久站(建議不超過1小時)、避免長時間彎腰姿勢,提重物時儘量不彎腰,應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後慢慢起身,儘量做到不彎腰;
2、適度牽引,前提為不引起腰腿症狀加重,若身體情況允許,也可通過單槓懸吊起到一定的牽引作用;
3、注意腰部保暖,避免受寒著涼。
4、疼痛時可暫時戴腰圍保護,加強腰背部的保護,同時有利了腰椎病的恢復,但不能夠長期戴,避免形成依賴,造成腰肌無力。
5、不做彎腰用力的動作(如拖地板…),急性發作期儘量臥床休息,疼痛期緩解後也要繼續休息,不要過於勞累,以免加重疼痛。
6、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減少椎間盤承受的壓力。
7、加強腰背肌功能鍛鍊,小燕飛動作或五點支撐動作,每次動作堅持5-10秒、10-20次/組,2-3組/天,鍛鍊量因人而異,適應後可逐步增加,要注意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具體方法點下方「腰背肌功能鍛鍊」連結)
8、控制體重,可選擇遊泳或臥位鍛鍊等腰部不負重方式進行鍛鍊;
9、定期複查,不適隨診,遵守醫囑。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