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書:電商誠可貴,內容價更高

2020-10-11 蛇眼財經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線上購物不再局限於門戶網站搜索。而是可以通過達人和用戶分享同類產品的評測視頻及圖文,了解商品信息、使用效果,從而對是否值得購買、折扣力度等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然後再去淘寶、京東等購物平臺完成拔草。


小紅書作為當下最大的種草社區,也因此迎來了蓬勃發展。9月28日,小紅書創始人瞿芳出席中國網絡媒體論壇表示,「基於真實口碑分享,小紅書月活數據超過1億,每天筆記曝光量已達到80億次。」


圖片來自Canva


線上線下一起拔草


從創始之初,小紅書就給自己定下了「種草」屬性。樂於分享好物的氛圍造就了小紅書如今的社區生態。現在的小紅書已經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生活平臺,它的社區內容也從單純的好物分享到吃穿住行的教程和攻略,蔓延在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目前,小紅書的內容品類逐漸擴大,線上種草,平臺內商城拔草,且小紅書目前呈現出高復購率、高轉化率、較高客單價、低退貨率的特點,其中復購率達到了48.7%。建立起了從種草到拔草完整的商業生態閉環。


除此以外,與其他平臺不同的是,小紅書種草不止於線上拔草,還能夠賦能線下實體經濟。小紅書的用戶通過「線上分享」消費體驗,推動其他用戶去到「線下消費」,這些用戶反過來又會進行更多的「線上分享」,最終形成一個正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探店」筆記便是小紅書的一大特色。今年4月份時小紅書平臺探店筆記近110萬篇,而到9月下旬,探店筆記數量已經近220萬篇,筆記數量不到半年實現翻倍。


由此可見,線上線下一起拔草是小紅書獨特的差異化路線,種草社區小紅書滿足了新時代的消費需求和傳播形態。在精準有效地打通了線上線下的消費循環後,小紅書所釋放出的「在線新經濟」潛力不容小覷,這種新模式也幫助小紅書成為爆款商品和品牌的孵化器。


然而雖然打造了商業循環,但由於小紅書一直以來都在弱化電商屬性,用戶也多用於種草和分享,變現成為小紅書一直以來的難題。


直播短板需補足


回顧這幾年的發展之路,小紅書的商業化似乎總在搖擺不定。從最初的廣告到電商,後續又布局了短視頻,小紅書一直未找到最契合自身特點的商業化模式。


隨著直播的風口湧起,小紅書也躍躍欲試。2019下半年,小紅書開通直播內測,如今一年多過去,小紅書的直播間觀看人數卻並不理想,多為兩位數、三位數。而小紅書作為中國最大的種草社區小紅書,出現這樣的直播成績,的確讓人不可思議。


小紅書直播帶貨最大的問題有兩個。其一是供應鏈的問題,小紅書直播帶貨中的商品全部都採用小紅書商城裡的商品,相對來說價格過高,優惠力度也不大,毫無價格優勢。其二便是小紅書缺少能夠挑起大梁的頭部KOL來帶動直播氛圍,如淘寶的李佳琦、抖音的羅永浩。


在意識到問題後,想留住品牌和用戶,小紅書就必須要補足短板了。


在抖音切斷淘寶外鏈的情況下,小紅書選擇接入淘寶外鏈。雖然該功能目前處於測試階段,只有小部分鏈路開放給淘寶。外掛淘寶連結目前只能在部分創作者的直播間實現。但這恰恰說明,小紅書會在直播帶貨這條路上持續布局。


除此以外,小紅書需要打造頭部KOL。9月26日晚上,知名美妝博主付鵬在小紅書開啟了直播首秀,正式出任小紅書首席生活體驗官。而他本人也在直播中宣布,10月21日他將在小紅書進行首場帶貨直播。


由此可見,直播電商是小紅書證明自己商業化能力的重要嘗試,補足直播電商短板後,小紅書的變現方式將更多元。然而電商和內容是密不可分的,優質的內容是媒介產品實現有效廣泛傳播的先決條件,也是加大變現轉化率的剛需。


內容仍將扮演重要角色


「社區即城市,內容即服務。」是小紅書一直以來堅守的理念,但在實際情況中,不少平臺會將規模和變現視作發展的要點,從而忽視了平臺內容的豐富性。


小紅書在最初就制定了平臺的內核規則,強調要著重打造用戶與平臺之間的信任度。創始人瞿芳表示,小紅書的內容生態是為用戶而生的,所有的規劃從建立到迭代,都是為了保證內容對用戶帶來的幫助。


與其他內容電商相比,小紅書將直播業務定義為創作者的客廳,將其更多當作服務創作者的社區產品。對小紅書而言,帶貨是直播基於分享屬性社區所帶來的效果,而不是目的。內容賦能消費體驗,消費體驗反哺內容,形成了「種草—拔草—再種草—再拔草」的正向循環。


基於此,小紅書近年來一直在持續推出的內容創作扶植政策。在今年4月份小紅書便推出了百億計劃,主要是聚焦視頻創作者、直播創作者以及泛知識、泛娛樂品類創作者,為他們做定向扶持。


除此以外,8月中旬小紅書上線視頻號,將支持最長15分鐘視頻的發布,以及創作者視頻合集的建立。同時,平臺將給予視頻號創作者多種權益,發布視頻號MCN流量扶植政策,幫助真正能向用戶提供優質內容的視頻號創作者們獲得成長機會。


不難看出,內容在小紅書仍將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由於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提出,小紅書湧入大量的內容創作者,創作者人數的增加,對小紅書來說未必是好事。


首先,內容同質化太嚴重。UGC模式中創作者的局限性逐漸顯露,個人創作者的創意、精力終究是有限的,難以持續產出足以沉澱下來的長尾優質內容。各領域的內容和創作形式已經趨於飽和,用戶看多了便會審美疲勞。


其次,平臺內的內容滿是消費主義味道。隨著小紅書的逐漸出圈,許多創作者都體會到了變現的甜頭,從而一發不可收拾。發布的筆記和視頻再也不是單純的分享和種草,廣告變現充斥著整個社區,也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好的體驗。


總之,一個好的平臺離不開好的內容,畢竟現在是內容為王的時代,如何持續打造優質的內容是小紅書目前要面臨的重點。而在優質內容的賦能下,商業化模式相對來說會更容易發掘,用戶會更加信任,轉化率也會更高,這才是小紅書的長久發展之道。

相關焦點

  • 「985相親局」讓「愛情誠可貴,經濟價更高」
    985相親局」背後的「愛情誠可貴,經濟價更高」愛情之所以美麗是因為他的「盲目性與非理性」。當怦然心動的那一剎那,就是奮不顧身,毫無理由;無關乎她的出身,無關乎他的高矮,無關乎她的身材臉蛋,無關乎他的收入職業。如果一開始就畫地為牢、明碼標價,那註定是緣木求魚。
  • 愛情誠可貴夢想價更高 《傳奇大亨》張翰勇追夢
    愛情誠可貴夢想價更高  >>>點擊進入騰訊視頻,觀看《傳奇大亨》  騰訊娛樂訊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正在浙江衛視熱播,騰訊視頻同步播出的勵志年代劇《傳奇大亨》,張翰飾演的熱血青年顧延枚,則用行動表明了「愛情誠可貴,夢想價更高」的人生訴求。《戰狼2》中「熊孩子」張翰,在《傳奇大亨》中仍有著一股「熊」勁兒,為了完成自己的電影夢,他衝破家人阻礙、揮別熱戀情人下南洋,一往無前的拼搏精神讓人看到了其對夢想的執著,也讓不少觀眾為這個追夢「熊青年」點讚。
  • 關於吳永寧墜亡的再反思:娛樂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娛樂誠可貴,生命價更高細看吳永寧案二審細節,有一處引人注目。北京四中院維持一審,判處某直播平臺賠償三萬元的理是:直播平臺未對吳永寧上傳的視頻是否符合社會公德進行規制。網絡服務提供者應堅持正確導向,提倡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這一判決,體現了法律對網絡文化的約束和規制。娛樂不應該損害人身安全,更不可以奪人性命,而這也正是吳永寧悲劇的根源所在。
  • 小紅書:電商碰壁,直播來救
    電商碰壁,直播來救LV在小紅書的直播,除了讓消費者注意到奢侈品牌越發的「接地氣」,同時也讓很多人注意到了小紅書在直播市場的動作。在2019年1月,小紅書宣布入局直播電商,預備加速其直播進程,而在此之前,小紅書已經經歷了長達半年的試水期。
  • 左手社交,右手電商的小紅書,還會「翻紅」嗎?
    APP突然在各大應用商場被下架,時間持續兩個多月,隨後被央視再次曝光了電商平臺小紅書上刷流量、假評論的黑色產業鏈。而線上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小紅書原本的分享內容與商業化內容之間界限愈加模糊,內容代寫代發、刷量做排名的行為逐漸頻繁,虛假廣告、灰產、違法產品相關內容大批量出現,這對平臺的運營、審核、推薦機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小紅書在2019年7月下架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小紅書在發展戰略和商業模式上進退兩難的處境。在最不缺熱點和新興事物的當下,用戶注意力隨時會被新產品填滿。
  • 產品分析報告 | 小紅書:內容+電商型產品
    編輯導語:小紅書是一個內容+電商的平臺,不少用戶日常在糾結於買什麼商品時都會上小紅書翻閱筆記,但是卻很少在小紅書上進行下單購買,就像小紅書為其他電商平臺做跳板的模式;本文作者對於小紅書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電商進入下半場,小紅書該如何破局?
    小紅書從2014年就開始試水電商,到2019年開啟短視頻功能,再到今年8月掛上淘寶連結,雖然發力晚,但小紅書不斷緊跟市場趨勢,企圖在電商的下半場競賽中殺出一條血路。今天我們來談談2020年,小紅書將如何應對電商困境。
  • 俗話說:款項誠可貴,戀情價更高,其實沒有後兩句,一切都是空話
    「款項誠可貴,戀情價更高。」此句來自於匈牙利墨客「裴多菲」的《自在與戀情》,他將戀情的豪情以超越性命的感性,將「自在」置於高尚的性命與戀情之上;兩百多年來的歌頌,為了自在咱們付出了幾何!俗語說:款項誠可貴,戀情價更高,實在沒有後兩句,統統都是廢話實在無論在生存仍是在婚姻中,為了款項起勁鬥爭,歸根結底也是為了戀情的代價更高;實在這首詩並不算殘缺,「裴多菲」創作的這句詩歌另有後兩句:「若為自在故, 兩者皆可拋」;只不過人們在自在以後、這首詩歌便不再被殘缺默讀;但前兩句因朗朗順口,成為了人們口中尋求戀情的「利器
  • 自由誠可貴 愛情價更高—蟈蟈
    蟈蟈被人捕捉,就因為對它們來說「自由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為了愛情的歌唱是它們被人捕捉的禍根,也是它們致命的缺陷。人們捉它是要在家聆聽它們的聲音,它被捉是因為歌聲暴露了自己。雌性蟈蟈絕少被人發現就是因為它們永遠深沉。合唱中的蟈蟈是很好捕捉的,它們耐不住寂寞。明知危險臨近,保持沉默就會安然無恙。
  • OSC 招聘 0x19 期:代碼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代碼誠可貴,生命價更高。 珍愛生命,別熬那麼夜了,好嗎?以下是本期小而美公司推薦:公司首款產品【Finger】app於2015年3月正式上線,主打音樂教學社交及垂直電商,致力於為音樂愛好者們提供一個理想的音樂棲息地。
  • 跨境電商的巨頭時代,談談「小紅書」的進化之路
    本文將藉由分析小紅書的視角,帶你深入了解這家公司以及進口跨境電商行業的運轉邏輯。2018年6月,小紅書將類別由購物改為社交,仿佛電商並不是小紅書的核心業務和盈利點。如果小紅書不是電商,那為何還要花重金打造保稅倉和海外倉,完善用戶的消費體驗。2019年上半年,小紅書在微信推出了「小紅店」小程序,主打平價爆款,用戶邀請用戶可以通過分享賺取佣金,這又讓人嗅到了拼多多的一絲味道,這代表小紅書又在進軍社交電商這一領域。
  • 小紅書的覺醒:中國電商新玩家的逆襲之路
    編輯導讀:作為一款主打社交的產品,在如今各大平臺電商化的趨勢下,小紅書也不得不尋求轉型。在電商領域,小紅書無疑是個新手。本文將從五個方面,以小紅書為例,分析社交電商的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希望對你有幫助。
  • 小紅書app下架後將全面整改 小紅書博主靠什麼賺錢?小紅書種草是...
    8月1日,小紅書app此前因種草文代寫、產品造假等問題頻出,在多個安卓應用商店下架,僅剩下蘋果iOS端能夠下載。近兩年小紅書種草文代寫、數據造假、電商假貨等負面新聞屢見不鮮。今年5月以來,面對爭議,小紅書進行自我整頓效果依然不大。
  • 「過氣網紅」小紅書
    不少用戶有了購買需求後,會先到小紅書上查看其他用戶筆記、體驗和使用分享,再決定是否購買,而購買行為最後往往會落實在其他一些綜合電商平臺上。對於小紅書而言這是一個矛盾體,內容可以通過連接電商變現,同時也會相互掣肘。用戶喜歡在小紅書「種草」,是基於對平臺中立內容的信任,而電商業務一旦走強,在用戶看來廣告宣傳味道過濃,對平臺內容的信任度反而會降低。
  • 雙11前小紅書緊急跳轉淘寶:傳統電商的流量批發大戰白熱化
    這些圖文筆記吸引了上億消費者,也掀起了一個內容電商的風口。對阿里巴巴來說,日活過億的小紅書,就一座巨型的流量金礦。早在2019年,阿里就作為主要投資人參與了小紅書D輪融資。消息顯示,該輪融資中小紅書獲得3億融資,估值30億美金。值得玩味的是,在官方口徑中,著重強調了這是一筆「財務」投資。「財務」投資,對應「戰略」投,即強調雙方主要是現金上的合作,並非資源上的互相引流。
  • 小紅書筆記跳轉淘寶,電商正在無邊界擴張
    有商家向億邦動力爆料,就在雙11即將迎來第一次爆發的前幾天,小紅書筆記突然可以添加淘寶商品連結了。幾經被傳會徹底打通的小紅書和淘寶,竟在這個特殊的時間節點有了新動作。  01  筆記外鏈須通過官方下單  一份小紅書「品牌合作平臺外鏈操作手冊」出現在了淘寶商家群中。
  • 如何獲取小紅書的原圖,小紅書怎麼提取圖片
    小紅書裡的原圖原視頻,想一鍵快速提取保存到電腦上,用工具操作比較快,只需要複製小紅書筆記的連結,粘貼到工具中即可下載全部高清原圖原畫視頻。工具、材料:固喬電商圖片助手電腦小紅書筆記連結喬禮賣家驛站下載步驟:我們看下以下圖示,是我剛剛測試的用了小紅書筆記的連結,然後一鍵下載到的該筆記內的圖片,文字內容。一個筆記保存一個文件夾。
  • 重磅丨小紅書筆記跳轉淘寶 電商正在無邊界擴張
    介紹項目的淘寶小二稱,確認的商家清單以淘寶聯盟及小紅書確定為準,後續會拉行業群通知。一家專注服務小紅書的MCN機構看後表示,此前,小紅書已經通過頭部博主的筆記測試了大概兩個月,只是「節奏不快」。另有某彩妝代理商表示,平臺對本次內測的審核非常嚴格。「實際操作中,沒有通過平臺下單可能不會被直接清退,但一定會被嚴重限流。」
  • 為什麼說小紅書「好事近了」?
    過去7年,小紅書經歷過跨境購物、社區電商、社區種草等。最近兩年,尤其社區+內容種草經濟引發行業關注,幾乎已成同業標配。 小紅書電商維度肯定受到了影響。我們看到,3月,小紅書原電商業務一號位施啟偉離職,同時引入新人馬。
  • 產品分析|小紅書,如何打造內容電商的商業模式壁壘?
    儘管業務體量無法與阿里、拼多多這類電商巨頭抗衡,但是其結合內容社交和電商社區的種草形式,引領了一種廣為都市女性追隨的潮流。即使在去年小紅書下架階段,山寨版「小紅書」層出不窮,但是一經上架僅有三天就衝到了蘋果社交下載榜單的第一名——可見用戶對小紅書的依賴,小紅書也已經打造了屬於自己的、難以複製的商業模式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