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陳雪 • 2013年10月15日07:58 • 速途網
速途網10月15日特稿(主筆
陳雪)自從馬雲5月28日宣布用3000億打造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CSN)——菜鳥網絡平臺以來,外界紛紛猜測馬雲要做一個中國郵政,要打造一個普洛斯。昨日,消息稱菜鳥網絡將在鄭州綜合保稅區,建設投資額最低不少於10億元的物流項目。
「菜鳥物流」開始步步為營,此次鄭州的項目,也是繼天津、上海、廣州、武漢之後,菜鳥網絡的又一個重要物流節點。至此,菜鳥網絡在一二線城市的擴張脈絡已經逐漸成形。業內也開始高調猜測菜鳥到底在布希麼局?物流地產商?顯然這樣的定義操之過急。
全國幹線物流「各自為政」
「中國智能骨幹網」項目由阿里巴巴集團、銀泰集團聯合復星集團、富春集團、順豐集團、三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韻達),以及相關金融機構共同宣布,馬雲任董事長,沈國軍任執行長。物流界有一個數據顯示,中國的公路運輸前
10強的企業的物流運力加起來,佔不到所有幹線運力的1%,這個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幹線物流運力的散亂。
目前中國的陸路幹線與零擔運力具有一定網絡,成體系的公司是:德邦、佳吉、華宇、新邦、安能、傳化、卡行天下、中鐵等;國內最大的對幹線運力整合的可視化平臺是一家叫維天運通的公司,其平臺上整合了近200多萬幹線運力資源。
據了解,空運的骨幹由全貨機運力(各大航空公司貨運航班+順豐、EMS在內的快遞航班)和機腹艙運力組成,整體來看,空運的主體運力在國有,民營的目前僅僅順豐11架全貨機,其他的皆為租用。
綜合來看,公路、空運、鐵路、水運,菜鳥網絡基本沒有整合的可能;公路骨幹,菜鳥還不可能整合德邦、佳吉、華宇、新邦、安能、卡行天下、中鐵等企業,更不可能去整合鬆散的社會運力資源。雖然整合有難度,但是菜鳥網絡並不會止步於此,反而園區的建設步伐在加快。
一二線城市擴張脈絡顯現
早在2011年,馬雲就已經啟動物流園區戰略。
2011年12月阿里巴巴在天津武清總投資30億元,建設阿里巴巴華北電子商務,主要從事電子商務交易配送、倉儲、結算解決方案。
兩年過去了,但是物流園區的建設鮮為人知。眾所周知,大商家需要的不僅僅是倉庫,而是一體化的物流供應鏈綜合服務。同時,一位從事物流的業界人士稱,大商家發展到一定程度過後,陸續會選擇自建物流體系;而中小型商家目前尚未達到需要進駐物流園區的必要,這樣難免阿里的物流園區會處於較尷尬的狀態。
未來的菜鳥,一個園區僅僅是一個點,馬雲織的是一張地網,因此需要全國各地圈物流園區,鋪開的過程中首選肯定是核心物流節點城市。
今年6月21日,菜鳥宣布在武漢江夏區投資80億,宣布打造中國智能骨幹網的關鍵節點。未來的菜鳥,將是核心物流節點為基礎,滲透二、三級物流節點,形成一張立體的地網。阿里巴巴每產生一個訂單,將形成一個物流計劃,根據物流計劃的密集程度定義出菜鳥的物流園區格局。
電商專業人士魯振旺在微博上表示,菜鳥網絡先成為物流地產,然後再向所謂24小時配送圈、每天300億物流量轉變,關於後者,是否實現已經不重要了。
在緊鑼密鼓布局二線城市後,外界紛紛認為,接下來一年菜鳥的重要工作是:內外部數據分析物流需求,和政府談判已取得更多的土地,並建設倉庫,最後號召電商物流服務商入駐,這些似乎只是一個物流商業地產商,遠不是馬雲的最終戰略。
欲構建第四方物流公司
在菜鳥網絡計劃剛宣布時,對外界稱首期投資人民幣1000億元,希望在5-8年的時間,努力打造遍布全國的開放式、社會化物流基礎設施,建立一張能支撐日均300億(年度約10萬億)網絡零售額的智能骨幹網絡。
銀泰集團創始人沈國軍曾談到,中國智能骨幹網不僅是電子商務的基礎設施,將應用物聯網、雲計算、網絡金融等新技術,為各類B2B、B2C和C2C企業提供開放的服務平臺,並聯合網上信用體系、網上支付體系共同打造中國未來商業的三大基礎設施。
菜鳥網絡方面曾指出,中國智能骨幹網要在物流的基礎上搭建一套開放、共享、社會化的基礎設施平臺。將通過自建、共建、合作、改造等多種模式,在全中國範圍內形成一套開放的社會化倉儲設施網絡。這些菜鳥網絡提出的「創新模式」,與西方提出的「第四方物流」模式不謀而合。
早在1998年美國埃森哲諮詢公司就已經提出,第四方物流為已經有的物流企業提供規劃、諮詢、物流信息系統、供應鏈管理等服務。而且第四方並不實際承擔具體的物流運作活動。
一位物流行業的資深人士認為,此前阿里巴巴集團已投資了包括星晨急便和百世物流在內的多家物流企業,既做第三方物流又做第四方物流的方式在業內非常罕見,最終能否按照計劃推進,需要看各大合作企業的誠心和阿里的決心。
第三方物流的產生,得益於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要求物流業向專業化方向發展。第三方物流解決了企業物流某些方面的問題,如節約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如在歐洲,物流服務市場約四分之一都是由第三方物流來完成的。很多倉儲和運輸業務都是由第三方物流來實現。
但物流作為社會化系統產業來說,為了使整個地區、國家乃至全球範圍內物流高效率運作,第三方物流的力量顯然不足以整合社會所有的資源,解決當今物流瓶頸,達到解決最大效率。從整個地區、國家來說,第三方物流企業各自為政,這種加和結果不一定高效率,甚至是低效率的。高效、聯動的第四方物流也就呼之欲出。
未來,不管是電商物流還是整個物流,一定是開放的,信息化正全面滲透和融合到物流活動中,菜鳥網絡的橫空出世,挑動了其他電商最敏感的神經。同時,也無疑加速了其他電商物流平臺的社會化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