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物流企業,究竟靠什麼競爭?這個核心競爭力的話題是物流行業最為焦點的所在。普遍認為,隨著網際網路應用時代、共享經濟時代的進一步發展,傳統的依賴運力差價、倉儲差價、作業差價的物流企業已經逐步走向沒落了,未來的物流行業將進入依靠大數據+金融+增值服務的時代,其中最最核心的當屬大數據,因為金融和增值服務都有賴於大數據的挖掘與應用能力。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國內這些大型的物流企業,比如順豐、菜鳥、京東和蘇寧等企業越來越重視物流大數據價值的根源。
當然,物流數據龐大而複雜,其中三部分被認為是最有價值的:
1、最後一公裡的物流數據:不僅僅是用戶的地址和聯繫電話、聯繫方式,更重要的是用戶需求畫像,可用為預測用戶未來的潛在需求、深度進行商業挖掘的價值;
2、城市配送物流數據:主要是配送線路和配載的價值,同時結合城市消費,可用為社區零售、區域營銷精準營銷的價值;
3、卡車物流數據:可用為智能管車、智能調度、融資租賃等方向的價值。
那麼,作為物流行業的巨頭之一,馬雲的菜鳥網絡是如何面對大數據時代的物流業變革呢?
2013年6月左右(5月28日)阿里宣布菜鳥成立,定位打造「中國智能物流骨幹網」;2016年6月13日,菜鳥「全球智慧物流峰會」定義「重新連接」,菜鳥定義大數據重塑未來物流的戰略,全國的乃至海外的國際物流巨頭紛紛到位見證;2017年5月22日,在馬雲呼籲的新零售浪潮下,第二屆全球智慧物流峰會定義「連接升級」,全面升級到供應鏈商業全球知名品牌企業的物流供應鏈連結。
菜鳥網絡的物流數據平臺,會匯集商家、物流公司以及來自於第三方的數據資源,對阿里平臺上海量的商品、交易和用戶等信息,以及社會物流網絡信息的深度挖掘,實現物流過程的數位化、可視化,對全國各大物流公司進行中轉站-線路-網點整個包裹流轉鏈路的運輸預測和運輸預警,讓物流公司實時掌握整張物流網絡每個環節的未來包裹量預測和繁忙度實況預警。同時也讓商家能夠了解物流公司的狀況,選擇合適的物流公司進行商品配送,實現智選物流的目標。
菜鳥物流數據平臺,匯集的數據源除了阿里自身體系之外,還引入包括消費者、商家、物流公司以及其他社會機構相關數據等,其中包括:
1、消費者的物流數據:消費者收貨地址、服務選擇、對物流公司的評價數據等;
2、商家的物流數據:商家發貨地(通過物流公司攬收網點解析)、商家的發貨速度、商家總體以及每個合作夥伴的時效/評分/投訴等、商家對物流公司的選擇偏好等;
3、物流公司數據:全國主要物流公司都會向菜鳥實時推送包裹跟蹤數據,菜鳥通過對包裹跟蹤數據進行分析挖掘,解析出14大物流公司的路由網絡;
4、其它社會數據氣象數據:通過和國家氣象局的合作,採集了全國的天氣預測和實況的數據;交通實況的數據通過和高德地圖的合作,採集了全國交通實況的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