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財經網 方悅/文
閩系房企中,兄弟抱團者不少,最厲害的莫過於福建歐式家族,三兄弟的創業故事和傳奇經歷被世人津津樂道。眼下,歐宗榮的三個兒子逐漸走上臺前,又將演繹怎樣的故事?
不過,正榮地產上市後,留給二代們發展的空間有多少?
上市一年後
20年,從起家到上市,正榮的發展與多數閩系房企一個樣。
歐宗榮初中輟學,16歲跟大哥歐宗金一起外出打工,輾轉江西宜春、南昌等地承接建築工程。
90年代中期,歐宗榮參與南昌「一江兩岸」工程開發,負責昌北新區前期道路建設,當地政府拖欠工程款1000多萬,將一塊地劃撥給正榮抵帳。這是歐宗榮拿到的第一塊地,他由此開始涉足房地產開發。
1998年正榮集團在福州成立,2013年,正榮啟動高速擴張模式,帶著閩系房企的「兇猛性格」開始全國化布局。
2016年將總部搬遷至上海,尋求進一步擴張,2016年-2018年銷售額分別為393億元、701億元、1080億元,連續三年複合增長達到50%。後於2018年與港交所上市。
此後,正榮地產卻顯出「疲憊」之態。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有數十名高管離職,這其中包含鐵三角裡的林朝陽和王本龍。5月22日,歐國強退任非執行董事,正榮地產的人事變動再添一例。
此外,正榮地產業績增速開始出現下滑。
2019年度,正榮地產實現合約銷售額1307.08億元,同比增長約21%;營收325.58億元,同比增長23.1%;相對快速發展的前三年而言,增速下滑明顯,2020年銷售增速還可能進一步下降。
剛剛上市,後勁就顯不足,不免加大了世人對歐式二代們的期待。
子承父業的烙印
作為典型的閩系企業,歐式家族注重家族觀念,巧的是,歐家三兄弟歐宗金、歐宗榮、歐宗洪的香火也很旺,子承父業色彩十分濃厚。
老大哥歐宗金早年從事路橋事業,上世紀末因承接工程出現安全事故,歐宗金結束路橋事業回到莆田過起半隱居生活。其麾下的歐氏集團目前主要布局教育、地產開發、物業服務和一些其他產業。
如今,歐宗金已經退休,業務交由兩個兒子打理。其中,長子歐國仁擔任歐氏集團副董事長兼歐氏教育集團常務副總裁,次子歐國義任歐式集團副總裁。
有意思的是,作為歐氏家族的長子長孫,歐國仁最早出現在歐氏體系中選擇的是跟隨三叔歐宗洪。2001年起即在歐宗洪旗下的莆田市交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任總經理,直到2003年才回到父親的歐氏集團。果然,叔叔還是比不上爸爸,更何況,三叔歐宗洪自己也有親生兒子。
2016年歐宗洪的融信中國在港交所上市,但由於兒子們年齡尚小,平時也很少拋頭露面。大兒子歐國飛2015年進入融信集團,歷任基層員工、集團資本中心總經理、總裁助理,後出任第二事業部總裁,成為融信首位90後事業部總裁。
而歐宗洪的另一個兒子歐國鵬卻是個另類的存在,雖然也出現在多個融信系公司中,但卻十分高調,豪車美女和王思聰的畫風比較相像。
歐宗榮的平衡術
相比大哥和三弟,歐宗榮力在找尋家族企業和市場規律的平衡點。
回看下之前的體系,深得信任的老臣黃仙枝被安排為正榮地產董事長,同時還是正榮集團的法人;另一位重臣林朝陽則為正榮地產的法人;少壯派代表王本龍擔任正榮地產的總裁。
但這一職業經理人的鐵三角並未能維繫太久,隨著林朝陽和王本龍的先後離職,該「權力布局」徹底打破,只剩下黃仙枝一人堅守在歐老闆的身邊。
有人預言,林朝陽的下場就是黃仙枝的歸宿。
除了平衡內外關係,對於三個兒子,歐宗榮也在不斷地平衡。
2017年9月20日,歐國強和歐國偉兩人一同被獲委任為正榮地產集團的非執行董事。2018年,正榮上市時,歐宗榮分別給了大兒子歐國強和小兒子歐國偉7.26%、7.24%的股權,次子歐國耀並未分得股權。
隨著歐國強的退出,如今老三歐國偉掌控了較為核心的資本和投資大權,在2019全年業績發布會上,站在總裁黃仙枝旁邊面對投資者和媒體的不是別人,正是老三歐國偉。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老大被邊緣化,在正榮集團的股權安排中,歐國強持股8.1%,老三歐國偉和其二哥歐國耀都沒有出現在股東名單中。
至於老二歐國耀,2010年從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畢業後,回到家一手打造起集團的慈善部分,致力於如何把錢花好。
虎父無犬子,歐式家族的接班問題向來被外人津津樂道,歐宗榮的平衡術什麼時候到頭?只能等到接班人塵埃落定的那天才能見分曉。
相比諾大的家業無人繼承,或許這是歐宗榮「甜蜜的煩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