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二代」走向臺前!「地產二代」們迎來接班大年

2020-12-25 騰訊網

在30歲的藍光發展迎來25歲的副總裁、營運長之前,早已有大批「地產二代」走入公眾視野。而當「地產二代」走向臺前趨於普遍,觀察這些「後浪」的動向,或許也就可以窺見整個地產界未來的某些跡象。

撰文/ 姚悅

編輯/ 盧泳志

近日,藍光發展(600466)董事局主席楊鏗之子楊武正正式走向臺前,擔任公司常務副總裁、營運長,分管投資體系、經營體系。

雖然外界對這位25歲的副總裁能否穩住藍光發展今年的千億業績還存在質疑,但不可否認,二代走向臺前在地產界已經日趨普遍。

據樂居財經統計,在地產和物業兩大板塊中,已有55位二代出現在了公司高管名單中。其中,有22位已出任董事長或總裁,成為企業掌權者。

外界對「地產二代」們的關注度也日益提升。在被形容為「極不平凡」的2020年,這些地產「後浪」們有著什麼樣的表現?

01

「股神」合生的幕後推手

2020年地產圈熱議的關鍵詞,「合生炒股」絕對算一個。

11月,合生創展集團(00754.HK,下稱:合生創展)公告稱在公開市場64.2億港元進行了一系列證券投資,為合生創展帶來帳面盈利超37億港元(約合人民幣31億元)。不到一個月後,合生創展又出售北京農商行股份套現22億元。

合生創展公告

曾經地產界的「華南五虎」開始被稱為「股神」,這背後則與「地產二代」朱桔榕有著密切關係。

朱桔榕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主修的正是金融學專業,2006年加入合生創展後也主要負責投資、運營管理方面業務。今年1月,31歲的朱桔榕當選合生創展新一任董事會主席,從其父朱孟依手中正式接棒。

值得注意的是,合生創展是國內較早涉足房地產的企業,但2008年金融危機之下,合生創展一度遭遇銀行停貸、資金鍊斷裂、股價遭遇暴跌等危機。隨後幾年,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合生創展的銷售情況萎靡不振,財務表現亦始終不如人意。

2020上半年,合生創展現金短債比為0.9,淨負債率為92%,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為66.6%。

今年6月份,合生創展宣布正式把股權投資業務納入為其主要業務活動之一,成為合生未來三大業務之一。

從合生創展2020年中期財務報告披露數據來看,股權投資收入超過了商業地產投資收益,成為了僅次於物業發展的第二大收益業務。

此外,自二代朱桔榕上位以來,合生創展大手筆拿地,銷售方面也表現不俗。數據顯示,2020年前11月,合生創展錄的總合約銷售金額為約人民幣302.05億元,較2019年同期約人民幣208.08億元同比上升45.2%,同期的銷售面積則為147.94萬平方米。

據了解,朱桔榕有兩位哥哥,也都在家族產業打拼。有分析指出,潮汕人素有「重男輕女」的傳統,朱孟依能將重要的地產上市公司交於小女手中,其對女兒的偏愛,以及朱桔榕的實力都可見一斑。

02

年內「三級跳」的佳兆業大公子

和朱桔榕一樣能夠獨當一面的二代還有佳兆業集團(01638.HK,下稱:佳兆業)董事局主席郭英成長子郭曉群。值得被關注的是,郭曉群年內連獲三次委任,實現「三級跳」。

今年3月,郭曉群以上海區域主席、總裁的身份全面負責佳兆業在長三角的戰略布局和業務發展;4月,被委任為佳兆業執行董事,正式進入佳兆業的核心管理層;11月5日,再被委任為集團聯席總裁,同時兼任上海區域總裁。

至此,郭曉群出現在公共視野不過三年左右,其首次公開亮相是2017年中期業績發布會現場,彼時他還全程坐在主席臺下前排觀摩學習。

當年8月,郭曉群從深圳區域總部開始,在多個部門和專業集團的基層崗位之間輪換。

2018年5月,郭曉群正式進入佳兆業體系內,先後擔任佳兆業上海財富管理集團總裁助理、佳兆業地產集團上海區域總裁助理, 工作內容則在於主管兩家公司的投資部及融資管理部。

2019年10月起,他還擔任佳兆業上海城市更新集團擔任總裁助理,並參與了佳兆業在上海最大的城中村舊改項目。2019年12月,郭曉群開始擔任上市公司佳雲科技董事長。

地產、金融、城市更新是佳兆業最為重要的三大業務板塊。從郭曉群在佳兆業的成長軌跡也可以看得出其父親的用心栽培。

2020年前9個月,佳兆業實現合約銷售額710.46億元,同比增長28.86%,已經完成全年目標71.04%。在「千億在望」的關鍵時間點上,郭曉群獲任為集團聯席總裁。若佳兆業成功跨越千億,郭曉群無疑也會迎來職業生涯的一個高光時刻。

03

「在線隱身」的福晟國際「孤獨掌門」

「地產二代」中,有些主動作為創造局面,也有些不得已需要被動應對各種局面。

一年前,福晟集團有限公司(下稱:福晟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潘偉明特意選擇2019年9月9日——寓意「長長久久」的日子,將旗下上市平臺福晟國際(00627.HK)交給潘浩然,可謂是風風光光地親自將兒子「扶上馬」。

但潘浩然接管福晟國際後,除了接連面對股價大跌和不盡如人意的業績。今年,更是經歷原高管相繼出走,留下他一人肩挑多擔。繼6月底童文濤辭任執行董事及集團行政總裁後,潘浩然兼任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行政總裁三項職位。

此前,潘偉明對於潘浩然還是流露出「愛子心切」。據悉,福晟國際在福晟系的項目投資上擁有優先權。在福晟與世茂的世紀大併購之下,福晟國際也得以「保全」。

但因此前快速擴張,福晟集團的經營性現金流自2015年起就持續為負。2019年10月以來,福晟爆發大量民間借貸或合同糾紛,債務壓力凸顯;及至12月17日,坊間傳出福晟計劃出售資產,以緩解流動性壓力的消息。

沒有了潘偉明的福晟集團當靠山,潘浩然顯得更加孤立無援。

潘浩然幾乎沒有在公開場合亮過相,相關公開的信息非常少,甚至連照片都找不到。通過福晟國際的一些動作,外界才會偶爾確認潘浩然的「在線隱身」狀態。

今年11月,福晟國際發布公告透露,正有意出售包括企業廣場3期物業在內的香港資產。就在外界認為潘浩然或在暗中幫助父親潘偉明度過危機時,福晟國際發布公告表示,其出售物業,是鑑於香港經濟因新冠疫情及現行市況而出現下滑,考慮出售香港物業重組資產組合。業內分析認為,類似撇清關係本身也是為了防範「惹火燒身」。

福晟國際公告

目前,福晟集團已經有實質性債券違約,旗下還有12隻債券,總規模達100.3億元,在「私自劃款門」後,年初等來的「白衣騎士」世茂的身份也變得不可確定。

接下來,等待潘浩然或還有更大的孤獨和挑戰。

04

新晉千億上市房企接班人

今年11月18日,憑藉創下今年房企赴港上市的最快紀錄,一向低調的祥生控股集團(02599.HK,下稱:祥生控股)展露在聚光燈之下。同時,隨著祥生控股的創始人、董事會主席陳國祥與祥生控股執行董事、行政總裁、總裁陳弘倪共同敲響上市鑼鼓,祥生二代——陳國祥之子陳弘倪也再次受到特別關注。

據了解,陳弘倪出生於1983年,24歲赴海外求學就讀商科。畢業後,於2011年從家族企業的基層做起,在房地產、物業、酒店等板塊歷練約5年時間。2017年,陳弘倪就任祥生地產集團董事兼執行總裁。2019年起,陳弘倪開始全面負責祥生地產集團。

陳弘倪上任後也屬於主動開創局面型,先後操作了「兩把火」,一把是「遷總部」,一把是「大換血」。

2019年9月,祥生遷都上海,開啟了杭州、上海「雙總部模式」,陳弘倪負責的地產板塊業務全面「啟用上海新中心」。一來為了紮根長三角市場,二來則是為次年的上市做準備。

在2019年,陳弘倪擔任祥生地產集團總裁後,先後挖來了正榮地產、中南置地等職業經理人進入祥生。

有分析認為,陳弘倪的兩波操作,從長期來看,或許有利於祥生發力長三角市場。但從短期看來,對祥生的貢獻不大,因為祥生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高速發展帶來的資金壓力。

據了解,2017年至2019年,祥生控股的年底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約為32.29億元、31.13億元、24.12億元,相較而言,祥生控股還有百億短期債務纏身。其現金難以覆蓋短期借債,償債壓力不小。

上市當天,祥生控股董事會主席陳國祥在公司上市慶祝儀式上強調,成功上市之日,是祥生控股集團的一個新起點。而陳弘倪並沒有公開發表任何言論。這也透露出,陳弘倪還沒有取代其父親在祥生集團的核心地位。

雖然目前走向臺前的「地產二代」中,絕大多數還是有父輩在幕後指點,但這只是時間的問題,「後浪」終究會取代「前浪」。您最關注哪一位「地產二代」,歡迎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藍光沒有老臣,二代無須臥薪
    而秦王嬴政從登基到親政就是個二代接班的絕好案例。初登大寶,充其量還是個十幾歲的毛頭小夥,治理偌大個秦國肯定不行,還得需要職業經理人呂不韋的全面操持,甚至以仲父的身份親自在臺前處理國政。 等到嬴政熟悉了政務,真正掌握了權力之後,即使不出大陰人嫪毐造反這檔子事,丞相呂不韋也早晚被踢。
  • 獨家:正榮地產似起波瀾 歐氏二代接班問題再被搬上檯面
    眼下,歐宗榮的三個兒子逐漸走上臺前,又將演繹怎樣的故事?不過,正榮地產上市後,留給二代們發展的空間有多少?上市一年後20年,從起家到上市,正榮的發展與多數閩系房企一個樣。此後,正榮地產卻顯出「疲憊」之態。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有數十名高管離職,這其中包含鐵三角裡的林朝陽和王本龍。5月22日,歐國強退任非執行董事,正榮地產的人事變動再添一例。此外,正榮地產業績增速開始出現下滑。
  • 最年輕房二代「走馬上任」 藍光發展能否守住「千億」?
    今年前三季度,藍光發展實現銷售額662.13億元、銷售面積794.9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7.4%和1.4%。保住千億銷售規模,對藍光發展來說,不是件容易的事。多名高管離職 房二代接班急速規模擴張之下,藍光發展在業務擴張、促銷售、抓回款等方面,對領導層提出了十分嚴格的要求。近年來,不少公司高層都因業績、公司發展戰略等原因離職。
  • 乘風破浪的女二代
    中國的二代接班人大都在其童年或是青少年期目睹父輩們白手起家創立家族企業,其中的艱辛與不易是她們成長的基石,而一代們開天闢地的擔當也是浸潤在他們的血液裡的。她們帶著家族的使命,站在高高的起點,砥礪前行。熊穎:沉心傳承,道阻且長創業難,守業更難,在這瞬息萬變的時代,手握資源卻可以沉下心傳承家族產業的二代女性們更是不易。
  • 「企二代」接班大掃描:探訪青島上市公司的「後浪們」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矯月「企二代」接班正成為中國各行各業公司的「一景」。據《證券日報》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備受關注的青島上市公司群體,近年來悄然掀起「企二代」接班熱,越來越多的「企二代」進入上市公司核心管理層,從而進入公眾視野。
  • 「二代」潘浩然成福晟國際新掌門 能否為福晟集團千億目標助力?
    又會帶著福晟國際走向何處?「二代」繼任的契機意料之外又似乎在情理之中。福晟集團」創一代「潘偉明加速推動福晟國際在2017年底借殼上市之後,應該一直在等待著此時的這個結果。9月9日,福晟集團上市平臺福晟國際發布公告,公司最終控股股東潘偉明將自己在上市公司所持股份悉數轉讓給潘浩然。公告直言,這是福晟系家族繼任計劃的一部分。
  • 人事變動群像 2020年行業迎來大換血
    2020年,商業地產又與往年一樣,又經歷了一些人事變動,有舊人離開,也有新人加入,但更多的是「舵手」們因為自身或企業的關係,轉換平臺,繼續在行業裡發光發熱;與此同時,與「舵手」們相關的企業也因為他們的離開或加盟,變換了發展速度,從而在年尾交上了不一樣的答卷。一月進入2020年,萬達商管高層人事變動頻繁。
  • 奧克斯二代傳承迷局!地產負債201億,鄭堅江家族外籍疑雲
    今年受疫情影響,奧克斯集團支柱之一的地產業務上半年營業收入17.31億元,同比下降22.34%;淨利潤1.73億元,同比下降35.68%;總負債與上年末相比則增長4.24%,達到201.52億元。想想還有格力正索賠的10億元,董事長鄭堅江深感壓力山大。鄭堅江如今年近花甲,奧克斯的二代傳承問題已提上日程。
  • 桔子財經|「創二代」的接班考卷:年輕化和網際網路化
    當然,接班的人是32歲的周立宸,他是公司創始人周建平的兒子。而隨著時光的推移,國內一批民營企業迎來了新舊交替的階段。那麼,這些少掌門能否能擎起父輩手中的大旗?在傳承、責任與創新之間如何做到可持續發展?眾多二代企業家開始接班,他們的成長關乎企業發展方向,備受關注。兩個年代的人和思維,必定經過碰撞和交融形成一個全新的思路,引導企業繼續前行。然而,能否做好傳承,直接決定了未來的發展。在波濤洶湧的商海中沉浮,掌舵人需要創新,更需要穩中求進。中國是世界上白手起家富豪最多的國家,九成多的中國企業家是真正的「富一代」。
  • 180億元搶「地王」,10天豪擲全年營收,這位「地產二代」能否破局?
    剛剛接班的「地產二代」朱桔榕,策略有待觀察。久未出招的「華南虎」合生創展(00754.HK),近來突然在京發力。2020年5月19日下午,合生創展以42億元、65.4億元分別拿下北京市豐臺區南苑鄉分鐘寺村L-39地塊、L-41地塊。
  • 羅煜竑被指嗜賭賤賣海翔藥業 二代接班不靠譜?
    中國創業一代企業家群體的年齡多在50歲以上,「接班問題」撲面而來。全國工商聯發布的《中國家族企業發展報告》顯示,目前內地僅有20%的企業家子女願意接班,這意味著企業主放棄企業控股權甚至賣掉企業的情況或將集中出現。
  • 上市公司再現二代「接班人」現象 「85後」周立宸正式執掌海瀾之家
    艾媒諮詢CEO張毅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最近這幾年出現的二代接班現象可以說是改革開放成果的一種體現。企業家一代和二代相比,無論是從經營理念、立業本質,還是企業運作管理手法等方面,都有不少差別。二代通常會擴充和整合新的產品、渠道、發展理念。」
  • 臺企大佬贈言二代:用「臺灣牛」精神接棒
    用臺企聯青年會主委陳燕木的話來說,舉辦企業領袖特訓營的目的只有一個:「把老爸『幹掉』,趕快孝順老爸老媽,讓他們退休,你們能夠接班。」  不容忽視的現實是,隨著很多在大陸創業發展臺企的子女逐漸長大,這些有著歐美留學背景的二代們,有些不願意接下父輩的產業,反而建議父輩把企業賣掉,把錢帶回臺灣。  「這些年來,你們的父母跟大陸的心已經聯在一起,他們怎麼走呢?
  • 魯偉鼎:其父其子 萬向的二代強人
    兩個時代的傳承儘管任何一段歷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獨特性,但是,作為改革開放的先驅,在魯冠球這代企業家身上,都帶著時代背景打下的深深烙印。40多年前,魯冠球在錢塘江的荒灘上開始創業,最早在鄉鎮企業進行產權制度改革,把一個小作坊發展為中國首家上市的鄉鎮企業;打造國內第一個為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提供零部件的OEM廠商,開創鄉鎮企業收購海外上市公司的先河;如今,「萬向系」不僅實現了對國內汽車零部件產業的高度整合,而且成功組建起一個包含汽車、新能源、農業、地產、金融諸多領域在內的龐大帝國。
  • 中國女富豪財富15年暴漲18倍,二代或將在20年內繼承19.5萬億
    另外一部分則為二代女企業家們從一代企業家處繼承而來,如榜單上的7位「80後」則無一例外,財富全是從父母輩繼承而來。具體來看,二代繼承了全部或比較大額的財富並在公司有任職的有5位。39歲的碧桂園楊惠妍以2250億元的財富值再次蟬聯中國女首富。
  • 「80後」臺灣青年紮根大陸:「臺二代」不止步於接班
    看好大陸市場前景、營銷新業態以及智能化帶來的便利,黃元澤建言「臺二代」不止步於接班。 張金川 攝  對於有的企業向東南亞遷移,也曾赴東南亞考察的黃元澤和他的父親卻堅定深耕大陸。黃元澤認為,大陸的工人素質較高、交貨快,產業鏈完整,綜合起來效益更好。  如今,黃元澤的數碼服裝印花項目成功落地,不僅供給家族企業,也接到不少外部訂單。
  • 「老乾媽」的二代之殤
    「商二代」變「傷二代」,老乾媽將如何延續「國民辣醬」的輝煌備受關注。作者:向北來源:鰲頭財經(theSankei)大兒子投資爛尾樓失利、二兒子改配方業績下滑……近日,「老乾媽」陶碧華為「商二代」操碎了心,以至於70多歲高齡再度出山重掌大權。
  • 兒子、女兒齊上位,考驗德力西胡成中二代接班續航力時刻來了
    兒子、女兒齊上位,考驗德力西二代接班續航力時刻來了德力西創辦人胡成中溫州樂清的柳市,領改革風氣之先,被譽為「溫州-台州」模式的發源地,如今是中國著名的低壓電器之都。對於二代接力,早於10多年前,胡成中曾表示:做百年企業,他一直在考慮接班人的問題。兒子在英國讀書,將來能不能接班則要看他的造化了。因為,他不是唯一,只是一個備選的人。
  • 「獨家」餘馳告別藍光發展,25歲楊武正喜提常務副總裁兼COO
    豔姐team地產人言昨天,藍光內部發布了一紙公文,牽扯到兩則人事變動:一是餘馳不再擔任藍光發展常務副總裁兼營運長;二是任命楊武正為藍光發展常務副總裁兼營運長,分管投資體系、經營體系,並不再擔任藍光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不再兼任投資發展中心副總經理及股權投資部總經理職務。
  • 「新形象」重回老調,二代接班海瀾之家能否翻身?
    在引起外界關注的同時,人們也拭目創始人周建平一系列的動作是希望其子帶領海瀾之家走向何方。 1 -THE FIRST- 業績低迷 增收不增利 交棒之前,海瀾之家發布了2020財年第三季度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