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財富
以囤地多著稱的合生創展,目前並不缺土地儲備。若謀求重回C位,其當務之急或在於破題大盤開發及囤地去化,以加速資產周轉。合生創展何以爭奪地王、逆勢拿地?剛剛接班的「地產二代」朱桔榕,策略有待觀察。
久未出招的「華南虎」合生創展(00754.HK),近來突然在京發力。
2020年5月19日下午,合生創展以42億元、65.4億元分別拿下北京市豐臺區南苑鄉分鐘寺村L-39地塊、L-41地塊。在這場僅有三宗地塊入市的土地競拍中,合生創展獨下兩子,付出土地價款107.4億元,樓面價分別達到7.61萬元/平方米、7.39萬元/平方米。
而在10天前,合生創展才亮相北京土拍市場,力壓融創中國(01918.HK)、中海地產、保利地產(600048)等一眾地產巨頭,最終經過57輪廝殺,以溢價率26.5%、總價72.2億元,成功拿下北京市豐臺區南苑鄉分鐘寺村L-24、L-26地塊的R2二類居住用地,樓面價達到6.7萬/平方米,刷新北京南城樓面價單價新紀錄。
10天內豪擲180億元拿地,讓粵系老牌房企合生創展重回公眾視線C位。主角不是朱孟依,而是其女兒朱桔榕。
01
逆勢拿地:10天投出去一年的營業收入
合生創展10天斥資180億元拿地,出手不可謂不猛。
180億元是什麼概念?
Wind數據顯示,合生創展2019年的營業收入為186.01億元。這意味著,合生創展10天時間投出去的資金,相當於其去年一整年的營業收入。
克而瑞銷售排行榜顯示,合生創展2019年的銷售規模僅為204.4億元。而在整個房地產行業,銷售規模超過180億元的房企達到109家。
土地競拍的現場畫面也相當激烈。先是56輪競價,合生創展以42億元競得分鐘寺L-39地塊,溢價率42.08%,樓面價76168元/平方米,溢價率及樓面價均創下北京市場年內新高。而後,又經過82輪的激烈角逐,合生創展以65.4億元競得分鐘寺L-41地塊,溢價率37.86%,樓面價73912元/平方米。上述現場細節可見,合生創展頗有志在必得的意思。
事實上,土地市場是行業風向標。自2018年的房地產宏觀調控,尤其是2019年下半年國家「房住不炒」的定調之後,房企擴張較之早前普遍謹慎了許多。土地拍賣市場,與數年前房企「有地必搶、地王頻現」的熱鬧不同,已是另一番冷清景象。
大型房企,如富力地產,於2019年下半年「原則上暫停拿地」;而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更是直言「拿地方面,融創2019年下半年基本沒有指標,除非是特別好的地,拿地基本是停止的」。尤其進入2020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多數房企的拿地策略更為保守。克而瑞數據顯示,截至4月21日,2020年重點監測城市流拍率升至21.8%,較2019年增加了5.8個百分點。僅僅3月1日至4月19日的50天時間,克而瑞重點監測的城市就有79宗地流拍,日均有超過1宗地流拍。2020年3月13日,萬科公開宣稱「會謹慎拿地」。不少雖沒有明確表態的房企,都或多或少都縮減了拿地的規模。
一線城市的房企,拿地的難度日漸加大,越來越多房企不再在公開市場拿地,而是通過併購以控制風險、增加現金儲備。大型房企中,通過股權收購方式拿地的典型有世茂房地產(00183.HK)、融創中國、萬科A(000002)。以世茂房地產為例,2019年,其相繼併購泰禾集團(000732)、粵泰股份(600393)、萬通地產(600246)、明發集團(00846.HK)等公司旗下的多個項目,並以資產包大手筆收購了福晟集團(00627.HK)。據統計,該公司2019年新增貨值5000億元,其中收購併購比例達到67%。
沉寂多年之後,合生創展突然闊綽出手,這讓市場頗感意外。投資者不禁要問,其逆勢激進拿地,究竟是在下一盤什麼樣的棋?
02
激進拿地:「華南虎」重啟擴張
Wind數據顯示,合生創展2019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40%,淨利潤同比增長近85%,銷售淨利潤率也達到近5年的新高。多項財務指標表明,其經營績效改善明顯。
從資產負債率指標看,合生創展也在持續發力,加槓桿擴張規模,重啟擴張的戰略。
合生創展是最早在香港上市的房企之一,曾被稱為「華南五虎」之首。2004年,其成為內地首個邁過「100億銷售規模」的房企,一度是同行眼中的「地產界航母」。不過,風光未有幾年,合生創展的銷售額陷入停滯,常年徘徊在百億量級,並被中國恆大(03333.HK)、碧桂園(02007.HK)等遠遠甩在身後。在多家龍頭房企相繼銷售突破6000億元的2019年,合生創展才最終跨入200億的銷售門檻。
合生創展的落伍,很大程度上受困於其「慢周轉、高溢價」發展戰略。合生創展的打法不隨大流,而是典型的李嘉誠式的港資房企玩法——低價收購土地,通過漫長升值期等待土地溢價,從而緩慢謀利,賺取高利潤。朱孟依深信「未來地價的漲幅將超過房價」。
合生創展的低周轉模式,一方面是與大盤開發有關。如,合生創展在廣州的眾多項目開發周期有10餘年之久,包括其旗下的駿景花園、珠江帝景、帝景山莊等眾多項目。其中,開發周期已近20年的珠江帝景項目地塊,至今也未完全轉化。另一方面是囤地,數據顯示,其所囤地塊早在2003年已升至1000萬平方米之上;2004年,合生創展在廣州拿下20個項目,其在廣州的開發規模相當於萬科在全國5大城市的開發總量。2009年,合生創展曾以高達3020萬平方米土地儲備,位居行業TOP10。
如圖所示,合生創展的資產周轉率對比同行處於很低的水平。2005-2019年,合生創展的資產周轉率遠遠低於中國恆大、碧桂園、萬科等頭部房企,甚至低於持有大量商業項目的富力地產。
雖說合生創展的「低周轉」獲得了「溢價」所帶來的高利潤,但錯失了規模擴張的良機。合生創展一直奉行的「多囤地、低周轉」與市場大勢形成鮮明錯位,以至於與規模增長的黃金時代失之交臂。
時至今日,合生創展仍然執著於多囤地的風格,過去數年的土儲規模保持在2000萬平方米以上。2019年報數據顯示,合生創展土地儲備達3111萬平方米,位居行業TOP50榜的第26位。從土儲結構來看,合生創展在國內一線城市的土儲面積達到1745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達到1094萬平方米。
北京曾是合生創展北上擴張的首站。早在2003年,合生創展在北京大望路開發的珠江帝景以純歐式建築大盤,一戰成名。時隔多年,合生創展在北京重金投擲180億元拿地,似有宣告擴張再啟的意思。
03
二代當家:逆襲在望嗎?
2020年1月,61歲的朱孟依正式辭任合生創展董事會主席及執行董事,其女兒朱桔榕正式接班。此前已以高管身份在公司工作多年的朱桔榕當家之後,蟄伏已久的合生創展的領導風格明顯變得更為進取,開始在公眾視野頻頻現身。
此番兇猛投擲180億元在京拿地,正是朱桔榕接棒之作,鋒芒畢露躍然拍賣會上。
從最近10年趨勢看,針對房地產行業的宏觀調控日漸嚴厲,政府限價及房企競爭加劇使得行業淨利潤逐年緩慢下降。時間證明,「高槓桿、快周轉」的模式是最適合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成長模式。
在近年中央定調「房住不炒」、資金面持續收緊的態勢下,房企普遍資金緊張。市場寒潮持續、加之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房地產供銷轉折已成為大勢所趨。房企時下普遍遭受銷售與融資兩端夾擊,加速去化、提高周轉成為生存之道。完成「低周轉」向「高周轉」的模式轉型,帶領合生創展走出大盤「開發難、招商難」的處境,或是朱桔榕需要直面的課題。
資料顯示,合生創展拿下的L-39地塊,建設用地面積為1.78萬平方米,建築控制規模≤5.51萬平方米;L-41地塊建設用地面積為2.98萬平方米,建築控制規模≤8.85萬平方米。而在南苑鄉分鐘寺村的地塊,建設用地面積3.58萬平,規劃建築面積≤107437平方米。總體來看,三塊土地面積均不大,或已不再推行大盤開發。
對於「囤地」著稱的合生創展而言,其目前最不缺的正是土地儲備。進一步說,合生創展要謀求東山再起,當務之急或許不在重金拿地擴張,而在於破題大盤開發和囤地去化,以加速資產周轉率。不過,隨著巨資投入爭奪地王、擴充土地儲備,合生創展似乎在「慢周轉」與「重資產」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近年,國內大型房企,如新城控股(601155)、世茂房地產等,紛紛迎來「地產二代」接班,大量核心資產移交新一代掌舵者,「地產二代」的舉動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朱桔榕全面接班後將如何領導合生創展逆勢崛起,新財富將持續關注。